思修第四章2013版
思修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精选文档】

思修第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思修2013】学生学习手册-思考练习答案

绪论1、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P.2~3)①培养独立生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优良学风的内涵是什么?(P.4~5)①勤奋:刻苦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②严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③求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践。
④创新:不拘陈规、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3、什么是新的学习理念?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P.3~4)新的学习理念包括:①自主学习的理念;要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账务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②全面学习的理念;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知识技能、生存生活、做人做事。
③创新学习的理念;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
④终身学习的理念;打牢知识基础,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何在?(P.1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价值依据和价值评判标准。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
③有利于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高。
④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指明了努力方向。
第一章1、大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P.20~22)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具体是:①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②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世界科技文化的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我国改革发展任务的挑战。
2、为什么大学生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P23~2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②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③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思修第四章2013

基本问题: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 性质;
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 级关系;
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就 是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②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③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力量; ④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⑤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⑥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推动人
斯我仁 仁欲远 至仁乎 矣 哉 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吾日三 省吾身
察色修身 以身戴行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 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 全面抛弃。 扬弃的标准:
①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②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 系;
小常识: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 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 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 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 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 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 • • • • •
①维护和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 服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社会道德的最基 本内容。 ②道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 和社会意识形式。
《思修》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
案例故事:他脸红了
一个年轻人发现自行车丢失,一怒之下偷了别 人的新车,跑回家,却发现装有1000多元钱的钱包 忘在那里,于是又着急骑车跑回去找。 只见一位20正是这个女孩的高尚行为,挽救了一 多岁的女孩正拿着自己的钱包等在 个险些变坏的灵魂。可见,道义的教育 车棚,问了几句,还了钱包,那女孩说“我的车被 威力巨大。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都表 人偷了,我身上没带钱,你先借我 2元,我坐车回 明:道义的力量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 去,留个地址,我明天还给你。” 是法律所不能替代的。 偷车人脸一红,用他自己的话说:“真希望天 上响个炸雷,将自己肮脏的灵魂炸个彻底。”他发 誓:今生绝不再做亏心事。
第四章
课程导入
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 道德品质的人。
假如社会没有 了道德?
本章就从理论到实际阐述我们应如何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四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如何产生 的?
第四章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
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 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 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 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思考:偷车人为什么脸红?
第四章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 1.影响经济基础的 形成、巩固和发 展。 • 2.道德是影响社会 生产力发展的一 种重要的精神力 量。 • 3.道德对其他社会 意识形态的存在 和发展有着重大 的影响。
第四章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 4.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 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 稳定。 •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 神境界、促进人的自 我完善、推动人的全 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 6.在阶级社会中,道 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 工具。
思修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pt课件

案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
在宪法中写入“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01
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
引领作用。
02
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
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03
有利于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价 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
值 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追 求
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道德规范
案例:你会怎样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喜爱?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名95后大学 生吴亚楠、袁心悦和马妍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创 作出了一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名为 “画中有话”的漫画,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漫画生动、形象、活泼,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记住 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视频
《习近平: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 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 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 精神命脉。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没有中 断并延续发展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 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第三
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当今和未来相 当长一段时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 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 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 决当代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文化 方案。
第四
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三个 坚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 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道德 2013版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 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 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 则。
--伊〃康德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行为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诚实是做人之本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3.讲究谦敬礼让 强调克骄防矜
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思 想就是从最基础礼开始
学习道德理论
看望恩师时,李敖不顾近右 腿疼痛,单膝下跪。 “我 是李敖,我来看您了。”
注重道德实践
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
诚是指一种真实 无妄、表里如一的品 格。 诚既是天道的本 然,也是道德的根本, 故“养心莫善于诚”。 信是指一种诚实 不欺、遵守诺言的品 格。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 继承和弘扬中华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是 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 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注重道德实践
推崇“仁爱”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崇尚“仁爱”原则, 主张“仁者爱人”, 强调要“推己及人”, 关心他人。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冰心老人诠释爱-真谛
有人说--护士对病 人更多是同情而不是 爱 ? 爱在左,同情在右, 走在生命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 花,将这一径长途,点 缀得花香弥漫, 使穿杖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 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 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 极。”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二十分。
道德的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 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通 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 内心信念来维系的,是对人们的 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 传统?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集 体主义?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二十分。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二十分。
一 则
让美德占据灵魂
故
事
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最后一堂课,一 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子的问题是:如何除去周围长 满的杂草?弟子纷纷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要铲;有的说用火烧; 有的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挖根。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 “课就上到这里,你们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 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 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坐在 谷子地边,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 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遗著时,私自在书的最后 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 面种上庄稼。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二十分。
善德的作用
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 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是你安 安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是蒙昧无 知然而是聪明和自由的人,是你 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 同上帝! ——卢梭
版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 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顶部“开始” 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 进行修改。建议正文 8-14号字,1.3倍字间 距。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 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顶部“开始” 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 进行修改。建议正文 8-14号字,1.3倍字间 距。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 神指引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的价值 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 实力 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 谐 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节 坚定价值 观自信
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 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 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 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 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 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
第三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 践行者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 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
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实践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 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三、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
观的道义力
社会主义量核心价值
版思修第 版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四章践行
第一
社会主义 节
第二
核心价值 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种 历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史
封建社会的道德
类
奴隶社会的道德
型
原始社会的道德
曲 折 上 升 的践
原始社会道德特征
原始社会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第一个历史类型。 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 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与压迫,因此,形成 了原始社会道德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道德起源
讨论三:什么使人与人类社会得以存在?
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交往关系、社会关系
劳动
个人直立行走、思维、语言、自我意识
道德
结论:劳动创造了社会和改造了人自身,劳动是人类道 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之于道德起源的意义
▪ 1)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 2)劳动创造道德需要 ▪ 3)劳动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
天国的声音。是你安安 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是
财富
道德
地位
蒙昧无知然而是聪明和
自由的人,是你在不差
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
形同上帝! ------卢梭
学识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
道德起源
道德内涵本质 道德功能作用 道德历史发展
▪ 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请看两组图片后回答。
图 一
一、道德起源
导入:名言赏析
对一个人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 问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实的品格和德性。 —培根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
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
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愚笨;没有高尚的
情操,就是卑俗。
—卢梭
导入:名言赏析
能力
良心呀!良心!你是圣
量所在。
——马丁·路德
人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
名 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
言 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
则。——康德
道德和采访,哪个应放第一位?
2006年7月《河南商报》报道:河南电 视台都市频道记者23岁的曹爱文在一次采 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她不是先去采访, 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
道德的萌芽——原始禁忌
原始人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
“他生活在一个经常被现实的敌人袭击的危险环境中, 或生活在他头脑所能想象出来的敌人对他袭击的恐怖之中; 他也生活在一个几乎完全无法隐蔽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 境里,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是暴露的;他还生活在一个 比较小的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群体中,这样的群体常常比扩 大的家庭大不了多少,在这里,任何一种不履行义务的行 动都会立刻引人注目,立刻被人抓住”,这就决定了原始 人必然形成一些维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风俗习惯,如果没 有这些习俗惯例,如果不严格遵循这些习俗惯例,原始人 的共同体就会土崩瓦解。
道德由谁决定
道德是 一种特殊的社会
意识
道德由谁支撑 道德由谁评价
道德由谁表现
道德含义的理解
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
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自我因素)
评价方式:善恶评价 表现形式:道德意识、道德规范、行为活动。
道德的形成
自然界的逐渐人化,人本身逐渐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 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原始人开始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逐渐学 会识别“有利”和“有害”,并把这种利害关系予以扩展, 形成了“善”和“恶”概念的雏形,由此推演出正义与非正 义、勇敢和懦弱、祸与福、荣与辱等道德概念。
禁忌 氏族禁令
共同制定道德规范
他
律
热 点 分 析
评论:一个好的记者首先是有良知的人。虽然 作为记者的工作任务是采访,但在危难关头,当然 是先救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好人不一定能成 为一个优秀的记者,但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应该是 一个好人。记者的职业再神圣,也没有权利见危不 救,绝不能以职业的理由袖手旁观,不能为了抢新 闻而见死不救。那些就新闻而新闻,不注重新闻的 社会效果的人,应该以曹爱文为榜样,既要注重新 闻的宣传效果,又要注重新闻的社会效果,真正把 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知和行的实践统一)
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 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2卷,第103页。
第一、利益决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第二、道德的性质由经济关系决定。 第三、道德的变化随经济关系变化而变化。 第四、道德带有阶级性。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1、道德的历史发展
热 师”、“中华厨神”,可现在一个大厨师 点 彻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门外了,原因是他拒 分 烹野味。 析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
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
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
名
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
无意识
外在要求
自
律
有意识
内在需要
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的语义学解析
• “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 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 范。
• “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 己,外施于人”。
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是由社会经 济基础所决定的一 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和人们的 内心信念来维系, 是对人们的行为进 行善恶评价的心理 意识、原则规范和 行为活动的总和。
认识:只有形成了人 与人、人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关系,才 会产生道德。 结论:道德起源于 社会关系的存在。 (客观)
狼孩生活在狼群中, 有没有道德关系 ?
印度狼孩
一、道德起源
讨论二:智障人士有正确 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发生吗? 认识:当人们意识到自 己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利益 的不同,为调解利益冲 突避免社会崩溃时,道 德这种意识呼之欲出。 结论:道德起源于人类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主观)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第四章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邮箱;mqfeng888@
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
《青年报》2006年6月22日B13版报道, 邹云翔2004年被评为“中华食雕九大赚钱 名刀”,并先后被评为“中国烹饪雕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