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引言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是电气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电机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参数等方面内容。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机作为驱动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因此,学习和掌握电机学及拖动基础知识,对于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内容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电机的分类和结构,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2.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原理、电动力原理等;
3.电机的性能参数,包括电机的旋转速度、电流、扭矩等;
4.拖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传动装置、传动比、机械效率等;
5.不同种类电机在拖动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
电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电机的基本分类和结构,能够区分各种类型的电机,并了解其结
构特点;
2.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动力学、静力学和电磁学等方面知识;
1。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电机与拖动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控制方法,以及电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加深对电机与拖动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电机拖动系统,其中包括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 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可以通过开关或按键控制电机的运行方向。

2. 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可以通过旋钮或模拟信号输入控制电机的转速。

3. 实现电机位置的闭环控制,可以通过编码器或位置传感器获取电机的位置反馈信号,并控制电机按照指定位置运行。

三、系统设计1.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电路采用H桥电路,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电源电压确定H桥电路的功率。

并根据电机的类型(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选择相应的调速控制方法。

2. 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主要包括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

位置传感器可以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的位置。

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和位置控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机和电源,测试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功能。

2. 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将传感器连接到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上,测试传感器的采集功能。

3. 设计控制系统,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和位置控制。

4. 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五、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2. 电源3. H桥电路4. 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5. 位移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6. 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电机与拖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及拖动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电机的设计、制造、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2)掌握电机的分类、性能和参数;(3)熟悉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4)了解电机及拖动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电机及拖动基础理论分析实际问题;(2)具备电机选型、安装和调试的基本技能;(3)掌握电机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机及拖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电机的分类、性能和参数,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以及电机及拖动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2.电机的分类、性能和参数;3.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4.电机及拖动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电机的设计、制造、维护和故障诊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机及拖动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机及拖动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进行电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电机及拖动基础》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背景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个针对电机和拖动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电机和拖动系统的理解,以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掌握电机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类型、参数等;2.熟悉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

设计内容电机理论部分1.介绍电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详细介绍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特点和差异;3.解析电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4.简述电机的控制方法,如调速和保护策略。

拖动部分1.介绍拖动的基本组成结构;2.分析各种拖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讲解拖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变量;4.简述拖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如速度和力矩控制。

实验设计部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以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并理解所学知识:1.用万用表测试直流电机的电压、电流和转速,进而得出电机的性能参数;2.测试不同直流电压对直流电机的转速的影响;3.构建一个简单的拖动系统,测量系统的性能参数,如速度、功率、效率等;4.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拖动系统,测量系统的性能参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节和控制。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验操作。

在理论部分,推荐使用PPT,讲解电机和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熟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实验操作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课堂参与和出席率(10%);2.实验报告(20%),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3.仿真设计报告(30%),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拖动系统,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和模拟;4.大作业(40%),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工厂的场景中,自主设计控制电机和拖动系统的方案,并实现控制效果。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电机和拖动系统的理解,培养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涉及电机和电力拖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学员将学习电机的原理、种类、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力拖动的原理、组成、应用和调试技巧。

2. 课程内容2.1 电机基础电机原理,电机种类及其特性,电机控制方法,电机选型。

2.2 电力拖动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应用案例和调试技巧。

2.3 实践操作学员将进行以下实践操作:1.设计并组装一个小型直流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2.设计并安装一个电力拖动系统,完成一个有趣的小项目。

3. 教学安排3.1 课程时间本课程共计36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3.2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章节授课时间授课方式电机基础8学时理论授课电力拖动8学时理论授课实践操作1设计直流电机控制电路10学时实验操作实践操作2设计电力拖动系统10学时实验操作3.3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课堂笔试:约占总成绩的30%。

2.实验考核:约占总成绩的40%。

3.课程总结报告:约占总成绩的30%。

4. 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方面:4.1 教材本课程的推荐教材包括:1.《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第2版),刘丽珍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2.《电机控制技术基础》,李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2 实验器材本课程的实验器材包括以下设备:1.直流电机2.控制电路板3.电力拖动设备4.示波器5.信号发生器4.3 其他资源本课程所需的其他资源包括:1.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5. 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特性。

2.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

3.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案例。

4.能够设计控制电路并完成一个小型电机控制系统。

5.能够设计并安装一个电力拖动系统。

6. 总结本课程是一门工程类的实践性课程,将实用性教学和理论课程相结合,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机及电力拖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概述该课程是针对电机及拖动基础的学生所设计的。

本课程将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其工作原理,并介绍与电机相关的拖动技术及相关软件和工具。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电机的理解及掌握拖动技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及种类。

2.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掌握各种拖动技术及其应用。

4.了解相关软件和工具。

课程内容第一章:电机基础1.1 电机介绍1.2 电机的基本原理1.3 电机的种类1.4 电机的工作原理第二章:电机的应用2.1 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2.2 电机控制系统2.3 电机相关的软件和工具第三章:拖动技术3.1 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3.2 拖动技术的种类3.3 软件和工具的应用第四章:课程设计4.1 实验要求及目的4.2 实验内容及步骤4.3 实验结果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该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演示、教材阅读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教师将在课程结束前定期进行课程复习与知识点测试。

实验器材和材料1.电机控制器2.电机及驱动器3.拖动器材评分标准1.实验报告 40%2.期末考试 40%3.平时表现 20%总结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机及拖动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应用。

拖动技术将在第三章中进行介绍,并在第四章中设置实验来进行实践操作。

我们期望学生在本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实践技巧,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机及拖动课程设计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回馈制动

电机及拖动课程设计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回馈制动

第一章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a)(b)图1-1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1是一台直流电机的最简单模型。

N和S是一对固定的磁极,可以是电磁铁,也可以是永久磁铁。

磁极之间有一个可以转动的铁质圆柱体,称为电枢铁心。

铁心表面固定一个用绝缘导体构成的电枢线圈abed,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到相互绝缘的两个半圆形铜片(换向片)上,它们的组合在一起称为换向器,在每个半圆铜片上又分别放置一个固定不动而与之滑动接触的电刷A和B,线圈abed通过换向器和电刷接通外电路。

将外部直流电源加于电刷A(正极)和B(负极)上,则线圈abed中流过电流,在导体ab中,电流由a指向b,在导体ed中,电流由e指向d。

导体ab和ed分别处于N、S 极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用左手定则可知导体ab和ed均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且形成的转矩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T(a)所示。

当电枢旋转180°,导体ed转到N极下,ab转到S极下,如图1-1(b)所示,由于电流仍从电刷A流入,使ed中的电流变为由d 流向c,而ab中的电流由b流向a,从电刷B流出,用左手定则判别可知,电磁转矩的方向仍是逆时针方同。

由此可见,加于直流电动机的直流电源,借助于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使直流电动机电枢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方向是交变的,从而使电枢产生的电磁转矩的方向恒定不变,确保直流电动机朝确定的方向连续旋转。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章直流电动机的分类根据励磁方式的不同,直流电机可以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四种。

他励电机电路圏①并励电机电路图3图2-1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的分类图3-0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特性其中:n ——C ①EP -R —CC ①2ET称为理想空载转称为机械特性的斜率,大小反映软特性与硬特性;RT 称为负载时的转速降。

CC ①E T由于电枢电路电阻Ra 很小,所以机械特性的斜率很小,硬度很大,固有特性为硬特An 二B T二第三章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在他励电动机中,Ua ,Ra ,If 保持不变时,电动机的转速n 与电磁转矩T 之间的关系称为他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构造及功能;2. 掌握拖动技术的概念,了解常见的拖动方式及其优缺点;3. 学会分析电机与拖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机与拖动实验设备,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数据,解决电机与拖动系统中的实际问题;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机与拖动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学生年级特点,课程目标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基本原理与构造: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等;介绍电机的主要构造,如定子、转子、绕组等,并通过教材第1章进行学习。

2. 常见电机类型:学习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常见电机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参考教材第2章。

3. 拖动技术:介绍拖动系统的概念,讲解电气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拖动方式,学习教材第3章相关内容。

4. 电机与拖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学习电机与拖动系统性能参数,如效率、功率因数、启动转矩等,分析不同拖动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合教材第4章进行学习。

5. 电机与拖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举例介绍电机与拖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机床、电梯、电动汽车等,参考教材第5章。

6.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电机与拖动实验,包括电机启动、制动、调速等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题目: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班设计题目微型直流电动机的数字控制器设计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设置有正转、反转、加速、减速按键;显示马达的运行状态(正反转、停止),显示转速;测量马达的反电动势系数;测量马达的力矩系数;创建马达的数学模型;实现比例控制;实现比例积分控制。

进度安排6月16~17号:了解任务要求,确定具体方案6月18~19号:电机控制程序设计6月20~21号:键盘电路、lcd12864液晶屏子程序设计6月22~24号:上位机通信程序设计6月25~26号:电机PI 控制设计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直流电机数字控制器论文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摘要本文主要设计一个基于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 控制系统。

PWM 控制提高了调速范围,提高了调速精度,改善了快速性能、功率和功率因数。

系统在设计中被控对象采用5V 的直流电机,以MCS-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LCD12864 液晶作为显示元件,进行软硬件的设计。

硬件电路由protel 设计制作,主要设计了液晶显示电路、键盘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测速电路、驱动电路和测压电路。

软件设计在Keil 开发平台用 C 语言编写,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包括液初始化程序、晶显示程序、键盘控制程序。

本系统PWM 控制直流电机采用调压调速的方法,整体设计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

通过利用单片机产生PWM 控制信号控制直流电机,详细介绍脉宽调制( PWM) 控制原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以及用H型桥电路基本原理设计的驱动电路。

通过硬件电路的模拟情况,说明系统运行正常,各个功能模块实现是可行的,控制精度比较高,能够满足系统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PWM脉宽调制控制直流电机L298N驱动一、设计任务分析 0二、总体方案设计 0系统控制方案选择 0电机驱动模块3显示模块5测压模块7按键模块7测速模块8三、系统软件设计 9系统流程9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10按键驱动程序设计 11测压程序设计11测速模块程序设计 11上位机数字PI控制设计11马达的反电动势系数和力矩系数11马达数学模型12四、心得体会12五、参考文献12设计任务分析本课题设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准确及时的控制直流电动机的正转、反转、停止、加速和减速功能可以准确调节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

设计要求中央控制芯片具有定时计数的功能,一定的程序存储空间,还要有足够的IO外接端口。

由于本设计以LCD12864作为人机交流的显示界面,所以要求中央控制芯片具有一定的电流驱动能力。

LCD、电机控制信号、LED指示灯、独立按钮,电压采集这些都需要占用大量IO接口,所以要求中央控制芯片要有足够多的外部接口以满足需要。

本设计要求能准确控制电机的转向以及转速,所以要求电机的控制芯片就有较强的调速控制功能以及转向控制功能。

本设计要求所采用的的直流电机转速具有一定的可调空间以及足够的灵敏度。

总体方案设计系统控制方案选择方案1: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RC。

此单片机价格低,资源多,高性价比,应用广泛,无论是从内部构造,还是编程方面,51系列单片机都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和使用。

方案2:STC12C5A60S2不但和8051指令、管脚完全兼容,而且速度快8-12倍。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

STC系列单片机支持串口程序烧写,对开发设备的要求很低,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

由于本设计需要检测电机电路的电流,而且要与上位机通信,方案2的stc12C5A60S2芯片具有2个串口,内部集成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能更好地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所以我们选取方案2,即STC12C5A60S2芯片作为我们的控制芯片。

以下是STC12C5A60S2芯片的功能1.增强型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2.工作电压:STC12C5A60S2系列工作电压:(5V 单片机)STC12LE5A60S2系列工作电压:(3V单片机);3.工作频率范围:0 - 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 0~420MHz;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8K /16K / 20K / 32K / 40K/ 48K/ 52K / 60K / 62K字节;5.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6.通用I/O口(36/40/44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55Ma;7.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8.有EEPROM功能(STC12C5A62S2/AD/PWM无内部EEPROM);9. 看门狗;10.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12M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1K电阻到地);11.外部掉电检测电路:在口有一个低压门槛比较器,5V单片机为,误差为+/-5%,单片机为,误差为+/-3%;12.时钟源:外部高精度晶体/时钟,内部R/C振荡器(温漂为+/-5%到+/-10%以内) 1用户在下载用户程序时,可选择是使用内部R/C 振荡器还是外部晶体/时钟,常温下内部R/C振荡器频率为:单片机为:11MHz~,单片机为:8MHz~12MHz,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选择使用内部时钟,但因为有制造误差和温漂,以实际测试为准;13.共4个16位定时器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T1,没有定时器2,但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模块可再实现2个16位定时器;14. 2个时钟输出口,可由T0的溢出在T0输出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T1输出时钟;15.外部中断I/O口7路,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并新增支持上升沿中断的PCA模块, INT0/,INT1/,T0/, T1/, RxD/,CCP0/(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 CCP1/ (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16. PWM(2路)/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2路)——也可用来当2路D/A使用——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定时器——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外部中断(上升沿中断/下降沿中断均可分别或同时支持);D转换, 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速度可达250K/S(每秒钟25万次)18.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由STC12系列是高速的8051,可再用定时器或PCA软件实现多串口;19. STC12C5A60S2系列有双串口,后缀有S2标志的才有双串口,RxD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TxD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20.工作温度范围:-40 - +85℃(工业级) / 0 - 75 ℃(商业级)21.封装:PDIP-40,LQFP-44,LQFP-48 I/O 口不够时,可用2到3根普通I/O口线外接74HC164/165/595(均可级联)来扩展I/O口, 还可用A/D 做按键扫描来节省I/O口,或用双CPU,三线通信,还多了串口。

STC12C5A60S2的引脚如图2-1所示图2-1最小系统包括系统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芯片引脚借口,保证了单片机能够正常的工作。

如图2-2所示图2-2电机驱动模块用普通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运转平稳精度有一定的保证。

直流电机控制的精确度虽然没有步进电机那样高但完全可以满足本题目的要求。

通过单片机的PWM输出同样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电动车的速度控制。

并且直流电机相对于步进电机价格经济。

采用电机驱动芯片L298N。

L298N为单块集成电路高电压、高电流、四通道驱动,可直接的对电机进行控制,无须隔离电路。

通过单片机的I/O输入改变芯片控制端的电平即可以对电机进行正反转、停止的操作,非常方便,亦能满足直流减速电机的大电流要求。

调试时在依照芯片手册,用程序输入对应的码值,能够实现对应的动作。

图2-3图2-4本项目驱动直流电机,实现电机的正反转与测速和遥控。

输入输出逻辑表真值表2-5表2-5 L298N输入输出逻辑真值表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我使用了lcd12864液晶屏。

带中文字库的12864是一种具有4位/8位并行、2线或3线串行多种界面方式,内部含有国标一级、二级简体中文字库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其显示分辨率为128×64, 内置8192个16*16点汉字,和128个16*8点ASCII字符集.利用该模块灵活的界面方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构成全中文人机交互图形界面。

可以显示8×4行16×16点阵的汉字. 也可完成图形显示.低电压低功耗是其又一显著特点。

由该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方案与同类型的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不论硬件电路结构或显示程序都要简洁得多,且该模块的价格也略低于相同点阵的图形液晶模块。

图2-6 LCD12864与单片机连线图上位机通信另外,我们也使用VB软件做了上位机与单片机通信。

通过上位机界面更好地实现人机沟通。

Visual Basic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

从任何标准来说,VB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是盛赞VB的开发者还是抱怨VB的开发者的数量。

它源自于BASIC编程语言。

VB拥有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可以轻易的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轻松的创建ActiveX控件。

程序员可以轻松的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建立一个应用程序。

图2-7 上位机界面测压模块由于我们采用的系统芯片内部集成AD转换功能,所以我们直接通过在与驱动模块moto串联电阻,由口来检测电机的电压。

图2-8 测压电路按键模块键盘模块中,我采用独立式按键电路。

特点:1)每个键独立地接入一根数据输入线。

2)平时所有的数据输入线都连接成高电平;3)当任何一个按键压下时,与之相连的数据输入线被拉成低电平。

4)要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只要位处理指令即可。

独立连接式键盘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随着键数的增多,所占用的IO口线也增加。

该系统的键盘由4个独立键盘构成。

键盘的一脚接在单片机的至脚上,另外一脚接在电源地上,当有键盘按下时对应的键盘就会有一低电平送到单片机内部。

为消除触点式按键开关的机械抖动,单片机内部有程序进行消抖处理,然后确定那一个键盘被按下后来执行程序完成该系统的指定工作。

按键键盘原理图如图所示:图2-9 按键图测速模块我们使用光电编码器来检测电机的转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