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构图(静物)

合集下载

素描静物基础

素描静物基础


3)线描式素描:不考虑 光线对物体的影响,以 单纯的线条来表现对象, 特点是形体轮廓清晰、 结构明确,特征突出。 线描强调对物体形体特 征和透视的充分理解, 用线的轻重、快慢、顿 挫、转折、粗细、刚柔、 虚实等变化来表现物体 的本质和作者的感受。

4)线面结合:在线的基础上,辅以简单的明暗块 面,以使形体表现的更为充分,是线条和明暗结合 的素描表现形式,这种素描先用线条精确严格的描 绘出对象的轮廓,然后依附线条简略概括的用明暗 色调提示出对象的形体、体积关系,线和面交融, 综合了线和明暗的优点。



排线:很多线条相对平行的排列叫排线。素描中的调子主 要靠排线而得来。排线可以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可以 由左到右,或右右到左整齐的排列。 对排线的要求:1)每根线条要避免两端深,中间浅,最好 是中间深、两端浅。 2)线条的排列力求均匀,疏密一致。 3)加第二次排线时,画的方向不要与第一次排线相平行, 尽量交错进行,使线与线交错成扁棱形。


记号线:在构图时,在画面的上下、左右四边用短线 定出图形的位置,然后用长线画出图形的大体形状。 辅助线:在画素描时起到辅助作用的线,比如,在画 一个对称的物体时,用中轴线比较两边是否对称,用 水平线测量两个物体或两个部分之间的高低关系等。 轮廓线:分为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外轮廓是形象四 边的边线,内轮廓是形体中面与面的衔接线。


1)结构素描:所谓“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结构, 结构素描要透过物体的外表了解其内在本质结构,注 重对物象内轮廓或解剖结构的观察、分析和表现,主 要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关系和特征。

2)明暗光影素描(全因素素描):当光线照射在 物体上,会产生丰富的明暗关系变化,用明暗调子 的深浅、虚实、强弱等多种对比和变化来表现和塑 造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质感光感等,画面的 色调变化丰富,轮廓处理有虚有实,效果逼真。

静物写生美术课件PPT

静物写生美术课件PPT



一、陶瓷器皿类 在静物写生时一般采用一些常见的陶瓷器皿,比如美术陶瓷、动物造型、 瓷瓶、陶罐、瓷盘、瓷碗等,这些器皿形状质地不尽相同,色泽变化丰 富多彩,有的细腻华丽,有的粗糙朴拙,有的色彩对比大,也有的较为 柔和谐调,它们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陶瓷器物中分陶器和瓷器。陶器的质地粗糙,少光泽,对高光、环境色、 反光的影响小,基本呈现其本身的固有颜色。由于它粗糙、吸光强,因 此,在塑造时不用大的色彩转折,其色彩的变化较为柔和,器型外观会 形成一些自然的肌理变化。瓷器的质地较为光亮,极容易受环境颜色的 影响,其他物品上的形状很容易反映到瓷器上,如果一律照收,把眼睛 看到的都画上去,那么,瓷器本身会显得支离破碎。因此,必须加以取 舍,选出主要的,既能体现环境色,又不破坏瓷器本身形状的色块,把 影响整体效果色块的东西一律虚掉;只保留高光点和反光色块,能体现 瓷器的质感就可以了。
图64图65图66图67图68学美术食艺族静物写生前言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静物摆设静物的分类及表现方法基础静物的摆设静物摆设的分类陶瓷器皿类玻璃器皿及金属制品类水果与蔬菜类花卉类构图起稿着色深入刻画小结调整完成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33是关于区分黄色的静物
学美术 食艺族ຫໍສະໝຸດ 前言 静物摆设初学静物写生时,在布置静物 时要简单明了,不能太复杂。 在选择物体和衬布时要明确, 从构图、色彩、结构上都要尽 量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摆 放静物时,应考虑到光线的变 化。写生的光源方向既不能太 正也不能太偏。摆设静物的位 置,一般比画者坐的位置稍低 一些,这样才能使画者更好地 观察整组静物,便于构图和表 现。还应注意画面物体与物体 之间、衬布与物体之间所组成 的整个画面的线条结构、律动 和节奏,要有大和小的对比、 纯度与灰度的对比、黑白灰的 对比、软与硬的对比、疏与密 的对比等。总之,画面要饱满, 要丰富多彩(图29)。

素描静物篇超详细的素描静物作画步骤解析建议收藏

素描静物篇超详细的素描静物作画步骤解析建议收藏

素描静物篇超详细的素描静物作画步骤解析建议收藏素描静物作画可以说是绘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通过对物体形态、结构、阴影和光影的观察和描绘,可以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细节观察和空间感的表达。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素描静物的作画步骤,希望能对大家提供有益的帮助。

材料准备:1.一块素描纸,可以选择适宜的纸张质感和大小。

2.铅笔和橡皮擦,建议准备几种不同硬度的铅笔,方便绘制不同程度的深浅。

步骤一:选择和布置静物1.首先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特征的静物,可以选择水果、花朵、器皿等。

2.在绘画前,可以将静物放置在一个适合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光线照射角度,使得静物的阴影和光影更加明显,有助于后续的绘画。

步骤二:观察和构图1.用肉眼观察静物,注意观察物体的整体形态和细节特征。

2.观察物体的轮廓,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曲线和边缘的细节。

3.观察物体的内部构造和细节,例如花瓣的纹理、器皿的纹理等。

4.根据观察到的物体形态和细节特征,进行素描草图的构图和布局,可以先用轻画笔进行简单的线条草图,将物体的轮廓、构造和细节表现出来。

步骤三:绘制轮廓线1.从整体上观察和描绘静物的外形,用适当的铅笔硬度绘制出轮廓线。

2.注意观察物体边缘的细节,例如弧线或直线的变化,使用适当的线条表达出来。

3.绘制轮廓线时,可以使用轻的线条来描绘物体的外形,待整体构图确定后,再逐渐加深和加粗轮廓线。

步骤四:描绘阴影和光影1.观察静物在光线照射下的阴影和光影,注意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和过渡。

2.用较软的铅笔在物体表面需要阴影的地方进行描绘,注意观察阴影的形状和渐变,用适当的线条表达出来。

3.注意观察物体受光影哪些部分变得更亮,用适当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高光和反光。

步骤五:细节和修饰1.观察静物上的细节特征,例如物体的纹理、细微的色彩变化等,用适当的线条进行描绘。

2.根据需要进行修饰,例如对一些容易混淆或绘制不准确的部分进行调整和修正。

步骤六:整体观察和修正1.在绘画过程中,时常远离画纸,站远观察整个画面,看画面整体效果是否满足预期,是否需要调整细节或整体的比例和对称性。

一、素描静物构图安排的具体要求

一、素描静物构图安排的具体要求

一、素描静物构图安排的具体要求(1)、画面平衡构图要“上进下松”,物体可以靠近到画纸的上部,下面要多留空,左右留空相当。

画面中心应少偏上,物体位置不能过于偏向某一方面,画面重心要稳。

(2)、主次分明表现的主要对象或体量大的物体是主体物,其余则是次要或陪衬物。

主体物要刻画精到,视觉效果要突出,形成视觉中心。

组合摆放静物要明确主次关系,特别是形体大小要有区别。

(3)、对比协调组合的物体应该有高低、大小、方圆形状的不同;摆放的状态有直立、倾卧、动势方位的变化;组合物体要有疏有密、有多有少;物体色调深浅要有搭配、相互衬托;物体重叠、遮挡要有“隐”有“现”,物体之间要有联系才能协调。

(4)、疏密的当物体组合要有聚有散,数量上要有对比,不能分散、凌乱、平均摆放。

有疏密才有节奏。

重叠、靠近、遮挡是“聚合”形成密的感觉;单独的、单个的物体是“分散”,形成疏的感觉。

疏密要适当,互相要有连贯性。

(5)、互相呼应所谓互应是指物体彼此之间应由联系,有呼应,才会形成整体统一的基调。

例如投影可以把分开摆放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衬布在视觉上达到了把分散的物体联系在一个整体的作用。

物体之间的呼应,如茶壶对着那个方向、水果的摆放方位、衬布皱褶的方向都会形成呼应的效果。

二、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物体受光线的照射,呈现出受光面、背光面的自然现象即为明暗。

运用明暗规律表现物体是素描造型的一种手段。

1、明暗与光的关系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不论其形状大小、质地如何不同,都会产生黑、白、灰的深浅变化。

明暗是表现物体形体结构以及质感、量感、体积感和空间感的有效手段。

人的视觉所能见到的一切明暗,都是光照的结果。

没有光,看不见物体,也就无所谓明暗关系了。

2、明暗中的“三大面”和“五大调”我们把明暗色调的变化规律,用“三大面”和“五大调”来概括。

“三大面”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受光线的影响而产生最大形体面的变化,俗称“黑、白、灰”三大层次面。

“黑、白、灰”的大明暗变化的表现能产生最基本的形体效果。

素描静物常见构图

素描静物常见构图
静物素描常见构图
圆形构图 C形构图 S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
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当圆形被拉长时,就会变成椭圆,椭圆形构图 不仅有静态效果,也会产生动态效果,同事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感。物体布局 围成一个圈,主体物偏向中央位置(看情况),常用于竖构图中。
圆形构图给人以饱满、均衡、完整的感觉。圆形间延伸感较强。常用于竖构图中。
S形构图形式给人以律动感,节奏感,增添画面活跃的氛围。常用于竖构图中。
线条是构图的要素之一,曲线是线型中最具有美感的线条。
三角形构图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主体物会显得比较突出,是最常见、最容易
掌握的构图,尤其在静物较少时,三角形构图是比较合理的。主体物一般放在三 角形最高点,其他两点分别摆放次要物体。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
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 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AC/AB=BC/AC

静物素描创意构图原则

静物素描创意构图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1、变化:是相异的因素并置在⼀起所造成的对⽐效果。

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例、明暗等形成的差异、⽭盾叫做“变化”。

变化的实质是⼀种双⽐关系。

变化趋于动感、对⽐,给⼈以新鲜强烈、丰富多样的感觉。

但是,过分对⽐易造成杂乱、松散⽽失去美感。

2、统⼀:是指构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素描造型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做“统⼀”,统⼀的实质是⼀种谐调关系。

统⼀,趋于静感,给⼈以安定调和,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易造成单调,泛味⽽失去美感。

3、变化统⼀:在构图中,变化与统⼀是⼀种相互对⽴,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任何趋于完美的构图,都是具有变化与统⼀两个⽅⾯的因素,或在统⼀中求变化,或在变化中求统⼀,以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变化统⼀的原理,体现着“对⽴统⼀”这⼀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

作为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它⼜可表现为构图中的对称与均衡、对⽐与调和、安定与⽐例等形式法则。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对称⼜可以分为相对的和绝对的两种对称形式。

在素描造型构图中极少使⽤绝对的对称形式。

对称体现着统⼀的原理。

对称的画⾯结构富于静感,呈现庄重、整齐的美感,但是处理不当会导致构图单调、呆板,严谨的绝对对称,多⽤于图案设计和装饰绘画的构图。

均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

均衡体现着变化的原理,其画⾯结构富于动感,具有⽣动⽽富于变化的表现特征。

均衡式构图表现为以下形式。

1、同量式均衡:即异形同量的构图形式,以形的差异,对⽐求得变化、量的均衡则保持稳定。

2、异量式均衡:以保持构图的重⼼稳定为前提,通过异形异量的对⽐,使构图富于变化。

3、意向式均衡:即运⽤虚实、呼应、借助联想,求得构图的均衡,产⽣虚实相⽣,呼应相随,⽣动⽽富于情趣的艺术效果。

对⽐与调和对⽐是变化的⼀种形式,指形、⾊、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

⼀切⽭盾的或相同因素少的物象,都可呈现出对⽐。

《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doc

《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doc

作品形式:教学设计所属学科:美术所属学段:高中《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荆门市东宝中学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向学生介绍构图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影响构图的因素,掌握构图的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创造的思维能力。

掌握三角形的构图形式,能对构图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所学规律进行构图。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构图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构图教学难点:构图的原则及影响构图的因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活动探究法;3、集体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请看屏幕:(文字)用五个圆形的物体组成一组画面。

学生活动。

结:为啥这样摆放好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素描静物的构图【讲授新课】一、构图的定义问:什么叫构图?答:(略)结: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补:今天我们主要研究静物的构图,配置静物时要注意物与物之间的联系。

在绘画中构图的形式多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那些构图形式?二、构图形式: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2、垂直式(严肃端庄)3、S 形(优雅有变化)4、圆形(饱和有张力)5、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三角形构图: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三、影响着构图的因素(图6) 问:那些因素影响着构图?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

答:(略)结:构图是画面的二维平面布局和分割。

包括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都属于构 图的范畴。

下面且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因素对构图的影响: 左右均衡,有稳定感。

重心不稳,失去平衡。

,画面丰富。

状位置有疏有密,构图合理。

零零散散,构图不美。

有方有圆形状一样,缺少变化。

静物素描知识点总结

静物素描知识点总结

静物素描知识点总结一、素描基础知识1.1 素描的定义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是利用炭条、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在画面上用线条、阴影表现物体形体、体积及质感变化的一种绘画形式。

1.2 素描的种类素描按照表现形式和目的可分为工笔素描和写意素描;按照绘画工具可分为炭笔素描、铅笔素描、彩色铅笔素描等。

1.3 静物素描的意义静物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本训练,有助于提高艺术家对形体、结构、质感和光影的观察、把握和表现能力。

二、静物素描的构图与构图方法2.1 静物素描的构图原则构图原则包括对物体的选择、观察角度、画面比例等方面的考虑。

2.2 构图方法① 视觉中心法:通过物体的形态、大小、位置关系,设置一个视觉中心,使画面有一定的层次和轴线。

② 透视构图法:根据物体的透视效果,进行构图。

③ 美感构图法:根据艺术家的审美感觉和画面整体效果进行构图处理。

三、静物素描的材料和工具3.1 静物素描的材料素描的材料主要包括绘画纸、铅笔、橡皮擦、修正带、素描本等。

3.2 静物素描的工具铅笔、炭笔、橡皮擦、修正带、卷尺、视角比例器等。

四、静物素描的观察与练习4.1 静物的选择静物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造型特点,能够体现出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意境。

4.2 静物的摆放和光影处理静物的摆放要使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光源的选择和处理对于静物的表现至关重要。

4.3 观察与练习观察静物时需要关注外形和内在的质感、纹理和光影变化,通过练习提高对静物的观察能力和再现能力。

五、静物素描的表现技巧5.1 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线条的勾勒和张力来表现物体的外形和形体。

5.2 质感的处理静物素描中,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处理来表现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效果。

5.3 透视的运用静物在不同的角度和透视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艺术家需要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5.4 光影的处理光影是静物素描中的重要表现内容,艺术家需要观察和把握光影的变化,通过对比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掌握构图的形式,三角形构图 在素描中的运用
灵活利用构图的几种形式
课后赏析临摹构图形式6张
在8开素描纸上画4张三角形构图小 稿
感谢聆听!
#C型
—— 圆形、多边形构图
圆形构图:主体突出
对角线构图:富于动感,吸引人的视线
多边形构图
放射构图与聚点构图:聚焦视线
那么同学们看一看,下面的几组画面分别 属于什么形状的构图???

“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
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 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 的整体联系。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 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
素描基础知识
构图的艺术
构图是一种艺术性活动,是通过对可视物的各种要素的组织、安排、 处理,以达到某种“富有意味”的画面形式,或者通过形式语言表达某 种主题内容。
目录

构图的含义
贰 构图的任务、法

叁 主要构图形式

构图中 作品赏析

起源
源于拉丁语,原义:通过结构组合以联结画面的不同 部分并形成一个统一体。
“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
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 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 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 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
“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
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 变化不足。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 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通过主次, 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
(3)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物体的关系。 在三个要点中,第一要点是构图的决定因素,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了画面的样式。

线性构图:分交叉线、十字线、X线等等。线性构图多在摄影、风景、装饰艺术等领域使用较多。

形状构图:分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多边 形构图、C形构图、圆形构图等等。

三角形构图与S形构图在高中绘 画阶段使用较多。

01 构图的目的是用特定的绘画手段,充分表达、
阐述和揭示作品的主题。
02 构图的任务是形成:完美的形式语言,结构 的组合,骨架气势,形、色位置,视觉空 间 ,画面中心
03 形成主要形象突出、多样又条理、变化又 和谐,具有形式美感,充分而表达出画家 的思想和情感的效果。
04 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 (1)画面主题物的位置。(主体物最好 不要放到画面的正中间) (2)非主题物的位置以及与主题物的关 系。(主体物不能被孤立,至少要有一个 物体与其形成遮挡关系。)
“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
画面只有“聚”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 “挤压”感。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 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 增强构图的美感。
“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画面零散,缺少联系。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 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的集中统 一,造成构图松散。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 中心,通过“聚”与“散”,“主”与“次”的对比, 在变化中求统一。
通过以下图片来认识一下三角形 构图:
认识构图
三 角 形 构 图
s型 —— 优美流畅
s形构图有什么样的感觉?
“S”型构图是指物体以“S“的形
01
状从前景向中景和后景延伸, 画面
构成纵深方向的空间关系的视觉感。
02
或者我们可以说:你感觉组成画
面的物体整体排列方式如同一个
S形状。
c型 ——组成画面的元素呈字母c形
《辞海》:“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 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关系位置, 把个别或局部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可表述为:构图就是根据作画者的意图,对画面的各 种形式语言即布局、形态、比例、空间、色块、体积、 线条等在有限的平面上进行结构经营的技巧。包含范 围、位置、骨架三大要素。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中将3个心 点链接产生三角形状,这种三角 形可以是正三角形、倒三角形、 或者斜三角形。 同学们可以用反 向思维去理解,当我们去看一副 绘画作品时,我们将组成画面的 元素各个顶点相连接,即产生一 个三角形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 说它的构图形式属于三角形。
三角形构图是最稳定的构图方 式也是最常见的构图方式,我们 认为三角形构图相对其他构图方 式是比较明显的。
“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
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 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适当调整 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 求变化,“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 富于变化的构图。

5、主体物不能放在画面的正中间
了解构图的概念、构图法则及构图的 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