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教育]

合集下载

静物素描,很需要这三项技能!

静物素描,很需要这三项技能!

静物素描,很需要这三项技能!(一)素描静物绘画中应该如何构图?素描静物构图一般注意以下原则即可。

1、构图要饱满画面处处都有内容,中心和四个角都是构图所要经营的区域,静物摆放要合理,大小要适中。

2、画面要均衡均衡但不对称。

我们讲的均衡是不对称的均衡,是变化和不同的均衡。

画面的重心点也就是主体物的位置。

切忌居中,要放在黄金分割线上,以静物为主体,衬布为衬托,发散式构图。

主体物一般要放在画面偏上的部分,平面要多一些,立面面积要相对小一点,这样前后的空调纵深和透视角度会增强。

3、光源要准确确定主体物的位置要根据光源方向,例如:亮部的面积要大,暗部的面积要小些(顺光),暗部的面积大,亮部的面积会小些(逆光)。

4、形式内容要统一画面统一中要求变化,调和要求对比。

画面物体聚散要得当,静动要结合,要虚实相生、平中有奇、小中见大、以少胜多。

这些构图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事物的发展,这些法则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既要遵循这些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

(二)素描静物的整体如何把握?整体是相对局部而言,局部是整体的一部分,局部存在于整体之中,而整体通过局部得到体现。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对整体意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观察和表现中关注整体关系,改正注意力局限在某一个点上的不良习惯。

(例如在画一个头像时,必须整体地观察对象,如画眼睛时要考虑到和耳朵或者鼻子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画眼镜,陷入局部;)必须相互对比,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

整体存在于造型的各种因素里,从轮廓到色调,从形体表现到空间表现无处不在。

培养整体意识可从观察事物入手,多观察多比较,这样才能明确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体。

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再到整体,贯穿与整个作画的过程中。

反复比较,培养与整体关系的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整体意识。

(三)素描静物画面的节奏感如何把握?跟音乐一样,素描静物也需要一定的节奏感,有韵律的素描自然可以给人美的享受。

素描静物塑造技法

素描静物塑造技法

素描是一种通过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物体形态和质感的绘画技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素描静物塑造技法:
轮廓线描绘:开始时,可以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整体外形,即物体的轮廓线。

注意捕捉物体的主要形状和比例关系。

建立基础形体:在轮廓线的基础上,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椭圆等)来表达物体的基本体积。

这有助于确保物体的比例和整体结构的正确性。

轻重线条:运用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轻重关系和表面质感。

对于明暗交界处,可以使用较粗的线条,而对于光亮部分可以使用较细的线条。

阴影的表现:阴影是创造物体立体感的关键。

通过使用交叉阴影或渐变阴影等技巧,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体和质感。

阴影可以通过加深线条、增加交叉线条或使用梯度来表现。

视点选择:选择一个适当的视点来观察静物,这将影响到物体的形状、透视和阴影。

通过变换视点和观察角度,可以捕捉到不同的细节和立体感。

细节处理:在表现细节时,要注意使用更细的线条和精确的观察。

细节应该根据物体的特征和纹理来描绘,例如凹凸、纹路、光线反射等。

增加层次感:通过叠加和重叠不同的线条和阴影,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这可以通过对物体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进行分层来实现。

实践和观察: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观察真实的静物,不断熟悉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在绘画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并不断调整和修正,以达到更准确和生动的效果。

这些技法可以帮助艺术家在素描静物时更好地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和立体感。

练习和不断的实践是提高素描技巧的关键,同时观察真实的静物和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能够提供灵感和参考。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
静物素描打形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观察和构图:在开始绘画之前,仔细观察静物的形状、线条和光影,并选择一个适合的构图。

可以利用取景器或用手做一个简单的遮挡物,寻找一个有趣且有层次感的视角。

2. 比例和线条:在绘画前,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静物的轮廓和主要的构造线。

通过测量和比较,确保物体各部分的比例准确。

使用轻柔、流畅的线条来绘制整个物体的轮廓。

3. 调整阴影和光影:观察和理解物体上的明暗关系,把握好阴影和光影的变化。

在画面中运用阴影和光影的对比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深度。

4. 渐变和层次感:利用铅笔的不同角度和线条的轻重,打出物体表面的渐变效果。

通过使用分层的阴影和光影,使物体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5. 注意细节和纹理:观察静物的细节,尤其是质地和纹理的变化。

利用铅笔的不同硬度和绘制的压力,来描绘物体的纹理和细节。

6. 照亮静物:根据物体所在的环境和光线的方向,确定物体接收光线和反射光的部分,并细致地描绘出这些部分。

7. 注意观察和反复练习:绘画是一个需要不断观察和练习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观察真实的静物,并且多次练习,逐渐掌握打形的技巧和熟悉画笔的运用。

[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美术静物素描构图

[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美术静物素描构图

[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美术静物素描构图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更多美术素描静物构图注意事项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1、静物的形体结构复杂多样的静物门类,或圆钝或纯方。

这在构图时要注意到基本形体类别要有变化,远近要适宜,主次要分清。

统一为‘主’物,变化为‘次’物,同时高低,长短搭配要适宜。

总之一句话:方中有圆,长中有短,大中有小,高低有别。

2、静物的色调由于静物是用单色塑造形体的,所以更要注意色调的搭配。

静物固有的基调,所选的物体要有黑,白,灰的对比。

体积和空间位置上要把握好黑,白,灰色块和谐统一的关系,不要将面积大小和等量主次搞混。

3、静物的质地不同质地的静物,所衬托出的情感变化也是不同的。

在搭配静物时,适宜的质地对比,有利于在比较中表现不同质感的视觉特征,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静物的光影与布局首先要肯定稳定的光源能使静物的体积关系和质感、情态得到鲜明的体现。

自然光下的静物,其色调与空间层次是多元而丰富的,给人以平和自然的亲切之感。

再者,布局静物时主体与陪衬关系一定要明确。

要综合考虑到质感、体积、色调等各种因素进行布局。

注意他们之间的亲、疏关系;前后关系;体积大小和轻重的均衡关系。

多考虑构图的多样性来权衡静物的摆放。

静物素描结构图写生步骤详解,零基础学素描

静物素描结构图写生步骤详解,零基础学素描

静物素描结构图写生步骤详解,零基础学素描1、审题后,分析静物的结构先在草稿纸上单个地勾画出各物体的基本造型,并进一步分析各物体造型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物体造型结构的来龙去脉。

2、确定基本构图,勾画大体轮廓在构图时要注意主次分明,将主体物安排在视觉中心位置,同时也要注意画面的均衡与呼应关系,准确地把握画中比例关系。

3、注意结构关系,以免素描的静物单调进一步画出物体的各种结构,这一步骤是结构素描中形体塑造的关键。

结构的交待要从整体出发,从透视解剖的角度出发,画出各种结构面的转折与延续,要注意理解形体的穿插,防止单调和空洞。

4、深入塑造形体,强调空间关系强调出线条的准确性和表现性。

在深人刻画阶段,处理物体的主体与空间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时,理性思维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同时也不要忽视了感性思维的作用。

要突出结构素描默画中线条严密,互相交错的节奏变化韵律。

5、整理调整整体收拾画面,以求造型更准确,形体更厚实,画面的整体效果更统一、更概括、更生动。

海边风景,漫无边际的海洋生命线,充满着渴求后的希望,这希望完全寄托在海边的小茅屋和丛林之中。

画出椰子树和房子的位置,初步形成了这两个部分的大体走向和初步形态。

素描海边风景图素描海边风景的完成稿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1、首先确定画面的大体外形轮廓,然后画出海边风景的大体轮廓线。

素描海边风景轮廓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一2、继续画出椰子树和房子的位置,初步形成了这两个部分的大体走向和初步形态。

素描海边风景初步形态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二3、整体铺上一层浅浅的色调,分出明暗关系,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画面感。

素描海边风景天空与海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三4、加重风景最暗部,拉开画面的空间关系,使景物的视野开阔,画面感觉非常出色。

素描海边风景小屋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四5、画出海面上的水纹和倒影。

这部分要用比较虚的笔触来表示水波的纹理。

素描海边风景水纹素描海边风景的绘画步骤五6、用软一点的笔刻画出椰子树,注意树干的质感的表现。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2.理解静物的形状、线条、空间、比例等基本问题,并通过演练练习,提高画面观察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深浅值、明暗关系、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提高素描技能。

教学重点:1. 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2. 掌握深浅值、明暗关系、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提高素描技能。

教学难点:1. 理解静物的形状、线条、空间、比例等基本问题。

2. 通过演练练习,提高画面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学生画出一个静物,大家来围观,评论这个静物构图是否合理。

在围观后,进行简单介绍,引入今天的静物的构图。

二、新课内容展示1. 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对称性、稳定性、规律性和对比性。

整体性要求构图有一个整体的表现,要有整体感;对称性是指构图的两边或多边在对称位置上的感觉;稳定性是指构图的平衡结构,缺乏斜向的线条;规律性是指构图中线条方向、大小、形状等按照规律变化;对比性是指构图中物体大小、形状、明暗等产生的对比效果。

2. 静物构图的方法静物构图要注意以下几点:(1) 构图的线条要清晰,不宜随意描绘。

描摹静物,分析绘画前的整体感性印象,努力获取静物的韵味。

(2) 构图首先要控制静物的大小,按照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尺寸比例。

(3) 构图应注意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静物之间的重叠、堆叠或交叉插画之类的问题。

(4) 构图还涉及静物所处空间的表现,即深度感。

静物的形体、明暗和光影效果也是构图的重要方面。

三、练习活动1. 画一个静物让学生动手尝试,初步掌握静物的构图和整体感性印象。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情况,检测出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 画中铅笔黑白渐变练习渐变的效果,提高深浅值的把握能力。

3. 绘制光影效果练习对光影的把握,凸现静物的立体感。

四、总结最后,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一、为什要学构图?通过不同方式构图可以让画面更有效的表现出作画者的思想。

二、素描构图知识素描构图知识当初学者面对画纸时,第一个问题就是画多大,画在什么位置,这就是构图。

构图的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

主题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三、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中强调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变化与统一所谓变化是指相异的因素并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明暗等形成的差异和矛盾就叫做“变化”。

变化趋于动感、对比,给人以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效果,但过分对比容易造成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构图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素描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作“统一”,统一的实质就是一种协调关系。

统一趋于静感,给人一种安定调和、有条不紊的感觉,过分统一容易造成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以下是三个构图案例:素描构图图1:静物摆放单调而乏味素描构图2图2:多样但有散乱感素描构图3图三:左右均衡,聚散得当,符合多样统一但原理。

对称与均衡对称形式分为相对对称和绝对对称两种,而在素描构图中要切忌使用绝对的对称形式。

对称的构图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

以下是三个构图案例:静物全部放到了后面,导致前面空,画面构图不平衡。

静物都集中放到了一边,画面构图不平衡。

画面中的静物摆放均衡,画面稳定。

四、构图的三个作用:1、主动引导观者。

2、主动表明主次。

3、主动传达情绪。

五、常用素描构图几种方法:三角形构图,素描静物中最常用到的三角形构图是最常见的和最稳定的构图形式,静物分成三组放在三个顶点上。

此类构图画面稳定、主体突出、层次明确、错落有致,适合静物数量较少的组合。

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由不同方向的直线合拢而成,而不同的线条组成不同形式的三角形,产生不同的趋势和变化。

如果你坐在静物正面中间位置,可能会更多采用三角形构图。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构图原理的运用将“变化统一”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用来分析优秀作品的构图,可从中受到启迪;或用以指导自己在写生中对构图的研究与练习,将有利于加深对构图原理的认识,提高构图能力。

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

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图76)。

“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

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

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图77)。

“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变化不足。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

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8)。

“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画面只有“聚”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挤压”感。

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9)。

“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

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求变化,“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图80)。

“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画面零散,缺少联系。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的集中统一,造成构图松散。

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中心,通过“聚”与“散”,“主”与“次”的对比,在变化中求统一(图81)。

“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教育] 素描静物的构图运用技巧
构图原理的运用
将“变化统一”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用来分析优秀作品的构图,可从中受到启迪;或用以指导自己在写生中对构图的研究与练习,将有利于加深对构图原理的认识,提高构图能力。

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

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图76)。

“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
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

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

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图77)。

“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
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变化不足。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

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8)。

“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
画面只有“聚”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挤压”感。

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9)。

”——疏密对比求得变化“聚
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

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

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求变化,“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图80)。

“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
画面零散,缺少联系。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的集中统一,造成构图松散。

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中心,通过“聚”与“散”,“主”与“次”的对比,在变化中求统一(图81)。

“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