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笔墨丹青88242
合集下载
【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

3、说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和发展脉络。 知识掌握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 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 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 韵。 能力和方法目标: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时事理解能力 的培养;培养学生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从 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名家画作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 纯的美学角度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 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 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2、讲授新课:
战国时期
战国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朝时期
宋朝时期
明清时期
将学生分为新石器组、战国秦汉组、魏晋南北朝组、 唐朝组、两宋组、明清组。 思考探究:请说说所处的组图片的内容,这些图片 体现了当时绘画的什么特点?你能说说这些图片是 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吗?
设计目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当时绘画 的特点和演变;将学生按时期朝代分成6组可以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带着问题积 极有目的地投入合作学习中去;图片背景的分析可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结合时代去体会 绘画风貌和意境,并紧扣高考考点,培养了历史思 维和特定环境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法
1、绘画赏析法:利用绘画图片与视频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和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画。 2、阅读法:使用这种方法目的在于:把学生从接受知识的被 动者转变为自己动手掌握知识的主动者,从而达到由“学会” 到“会学”的转化。 3、图表归纳法: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线索整理成表格,从表格 中理解绘画的发展演变,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这种方 法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岳麓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共29张PPT)

八大山人《孤禽图》
眼看天下的神情。身为明末遗民,他在 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
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 四面风。”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屡遭 打击的不平和他刚正不阿、孤傲倔强的性格,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 心情。
•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小说插图)
明清时 期,小说成 为雅俗共赏 的文学读物 为了使小说 剧本读来更 为有趣,刻 书坊开始使 用木刻版画 作为插图。 明万历年间刊本《全像三国演义》
•民间风情——年画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 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 一样起源于门神。全国出现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 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
B、西汉 D、隋唐
3、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开始于( )
A、魏晋 C、宋朝
B、隋唐 D、元朝
4、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 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 本原因是( )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
态和雄健的活力。中部为人间,在接
轪
近“天厥”的华盖下面,一年老的妇
侯 妻 墓
人拄杖而行,即墓主人生前的形象, 前后有男女侍从。最下段画一怪人,
帛
赤裸着身体蹲在两条大鱼的背上,用
画
头和手支撑着地面,竭尽全力托举着
》
现实世界。
二、发展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1、魏晋: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 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④张择端的文人山水画最|有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作是〔 〕
A、?集体舞蹈图? B、?女史箴图?
C、?山径春行图? D、?清明上河图?
5、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第之8所课 以笔备墨受丹史青学家 关注 ,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开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8课 笔墨丹青
丹青:红色和青色的颜料 ,借
指绘画 .
人物画
按画的内容分: 山水画
花鸟画
中国画
种类
院体画
按画家的社 会阶层分:
文人画 民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 院体画 ,是指宫廷画家和由宫廷设置的画院 画家的画 .
• 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 ,多以花鸟、 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 ,作画讲 究法度 ,重视形神兼备 ,风格华美细腻
• 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 ,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开 展的阶段;
• ②魏晋隋唐时期 ,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和开 展起来 ,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
• ③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开展 ,绘画更加注重 意境 .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 和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 ,更加表达文人画的个性特 点;
• ④自宋以后 ,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开展 起来 .
第8课 笔墨丹青
• 而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画外流露着 文人思想的绘画 .文人画发生在晋代 ,文人 画兴盛于北宋 ,既有群体性、多样式的创作 , 所画出于自娱 ,不为庆赏 .它是伴随着儒 ,道 , 佛三位一体化的玄学兴起和文人诗歌 ,文人 书法艺术开展而兴起的绘画艺术 ,在创作思 想上它摆脱了政教的束缚 ,走上了纯艺术的 道路 .超然物外 ,寄情山水 ,借物抒情乃是文 人画产生的思想根底 .
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08版必修3)9

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 窗子等,以表达自
浮雕感的布贴画。
已的喜乐感情及生
活感受。
史论结合:结合实例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时代 画种 绘画风格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及特点
新石器
岩画
自然生动,质朴 粗犷而不失浪漫
战国、汉 帛画
浪漫神秘不 失古拙
魏晋
文人画
凸显个性
社会动荡,士人群 体形成
顾恺之“以形写神”
2.唐代 (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唐代宰相阎立本《步辇图》
此画是描写释迦牟尼降生后, 《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会
他的父亲和夫人抱着他去朝拜 见吐番(今西藏)赞普松赞干
大自在天神庙的故事。
布派来迎亲的使者的场景。
请思考:唐朝,绘画艺术的特点?成因?
参考答案:特点:创制法度,雍容华贵。成因:①政治统一 ②经济繁荣③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绘画起源、演变 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 征和发展脉络。
【本课结构】
•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 •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繁荣: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
民间风情(世俗画)
•小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起源篇
新石器时代——汉代
1.新石器时代
谢谢大家!
1959年与傅抱石合作《江山如此多娇》,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踏花归去马蹄香 乱山藏古寺 竹琐桥边卖酒家 蝴蝶梦中家万里
结合课文对文人画追求意 境的介绍,请你来构思,什么 样的画面设计在当时会获得可 是的第一名?
可供搜索的相关网址:中国古铜镜
http://202.102.202.102/qt/new_page_72.htm 中央电视台天工开物/program/tgkw 苏绣精萃/cindex.htm 可供搜中索的国相关网昆址 曲网/ 中国书法网/ 书法空间/ 中华书法网/ 书法网/gb/art/sfw/ 中国美术/
第8课 笔墨丹青

2、元的山水画 ---- 南方士人借山水画抒发郁闷心情
“滑稽之雄,以儒者为戏 曰:我大元典制,人有十等: 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 谓其有益于国也;七匠、八娼、 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 谓其无益于国也。”
——谢枋得《叠山集》
元代的孤傲空虚——异族统治
3、明清的文人画 ----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朱耷,真名朱统 筌,明亡、一度为 僧,又当道士,有 八大山人别号。他 的山水画很有特色, 尽是残山剩水一片 荒凉,都是为了塑 造典型的破碎河山 意境,寄托他的亡 国之痛。他的最高 成就是花鸟画。
枯木寒鸦图
朱耷(八大山人)
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也开 始发展起来。
民间风情---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画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明清时期的绘画:民间风情画
《水浒传》插图
杨柳青 年画《五子夺莲图》
布帖画
特点: 木刻版画成为小说、剧本插图; 年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等百姓绘画流行
政治统一、经济 吴道子 繁荣推动文化发 “吴带当风” 展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风俗画 明、清 文人画
商业兴盛、城市 张择端 发展、文化普及 时代变化、社会 八大山人 动荡 风格奇特
民间绘画 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
【课堂小结】
•起源: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 •发展: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特点: 质朴粗犷而又不失浪漫
宁夏 贺兰山太 阳神岩画 彩陶 集体 舞蹈 纹盆
宁夏 大麦地岩 画距今已 2至3万年
仰韶文化人面 鱼纹彩陶盆
2、战国秦汉:帛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第8课 笔墨丹青

三、文人意趣
宋代重文轻 武的国策,理学 的兴起使人们更 注重内心的修 养。画家从追求 写实变为更加注 重意境。山水画 成为画家寄托思 绪情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三、文人意趣
宋徽宗不但书法独创一格,而且又 以画花鸟见长。他不仅建立了皇家 画院,而且还有考试制度。对中国 的绘画起了推动作用。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归纳:对比东西方绘画的不同点?
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真实 美;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 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总结篇
总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 1、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 • 2、不求形似,讲求神似,注重个人主观
性情的抒发。
2、战国秦汉
这幅帛画反映了先民 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 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民 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质。
思考:战国秦汉时期绘画有 何鲜明的特色?
想象丰富、色彩鲜艳,气势宏 伟,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
发展篇
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不拘成法,孤独冷淡。
鄙视满清统治,表达不满。
八大山人的作品
三、文人意趣
郑 板 桥 的 《 兰 竹 图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 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 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 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 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 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 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 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 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 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 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 竹的勃勃生气。
第8课 笔墨丹青 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明清 动荡
商品经济发展
(北宋)构图气势宏
文人 伟,画风阳刚豪放 山水 (南宋)构图不求 画 对称,墨色恬淡;
残山剩水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马远《山径春行图》 夏圭《山水十二景》
风俗画 风情画
描绘市井生活
文人画
民间 绘画
不拘成法 充满生活气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八大山人(朱耷)《松鹰图》 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 剪纸画
吴道子(吴带当风)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唐·阎立本思考唐代绘画艺术繁 荣的原因。
①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文化的发展。 ②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③民族融合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绘画的完善(宋代—明清)
时代
宋代
时代背景
重文轻武,文人阶 层不断扩大,理学 兴起;文人山水画 从注重写实变为更 加注重意境;南宋 偏安一隅。
四、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及影响
四、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
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集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讲求神似,追求意境和气韵,表达画家本人的主观情趣。 ③独特的艺术美、哲学美、意境美、和谐美。
中国文人画的影响: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鲶鱼图》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 明朝皇族后裔,明朝 灭亡后装聋作哑、削 发为僧,潜居山野以 保存自己。
三、绘画的完善(宋代—明清)
时代 时代背景 画种
绘画风格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重文轻武,文人
阶层不断扩大,
理学兴起;文人
山水画从注重写
宋代
实变为更加注重 意境;南宋偏安
一隅。
商品经济发展
(北宋)构图气势宏
文人 伟,画风阳刚豪放 山水 (南宋)构图不求 画 对称,墨色恬淡;
残山剩水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马远《山径春行图》 夏圭《山水十二景》
风俗画 风情画
描绘市井生活
文人画
民间 绘画
不拘成法 充满生活气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八大山人(朱耷)《松鹰图》 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 剪纸画
吴道子(吴带当风)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唐·阎立本思考唐代绘画艺术繁 荣的原因。
①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文化的发展。 ②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③民族融合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绘画的完善(宋代—明清)
时代
宋代
时代背景
重文轻武,文人阶 层不断扩大,理学 兴起;文人山水画 从注重写实变为更 加注重意境;南宋 偏安一隅。
四、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及影响
四、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
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集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讲求神似,追求意境和气韵,表达画家本人的主观情趣。 ③独特的艺术美、哲学美、意境美、和谐美。
中国文人画的影响: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鲶鱼图》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 明朝皇族后裔,明朝 灭亡后装聋作哑、削 发为僧,潜居山野以 保存自己。
三、绘画的完善(宋代—明清)
时代 时代背景 画种
绘画风格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重文轻武,文人
阶层不断扩大,
理学兴起;文人
山水画从注重写
宋代
实变为更加注重 意境;南宋偏安
一隅。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8课 笔墨丹青 课件(28张)

9
• [思维启迪]以夏圭《山水十二景》为代表, 南宋绘画的对象多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 究对称,墨色恬淡,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 一侧,被称为“残山剩水”。南宋绘画之 所以出现该风格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之所以出现这种风格,主要是南宋 偏安江南的时代原因国。家统画一家通过这种形式, 表现对统治者偏安江南的强烈不满和郁闷 心境,体现了对__________的强烈期盼。
代的地画、岩画、陶画等;战国秦汉时期 帛画丰富多彩;魏晋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 画出现;隋唐时期绘画艺术发展,唐代画 家创制法度,表现出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宋代以后,表现民 间风情的绘画作品日益增多;明清时期出 现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26
• 2.从课文的介绍中,你能否概括出中国古 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4
2.发展
魏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东晋_顾__恺__之__提出 晋 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唐 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 代 的盛唐气象,_吴__道__子__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5
文人阶层扩大和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
宋 代
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伴 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 日益繁荣,出现了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张择端
《_______清__明_上__河》图最为著名
在时代变化、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风格
明 清
奇特的画家,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______木__刻作版为画小 说的插图,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百姓喜闻乐见 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
活气息
6
• 二、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影响 • 1.特点:宫廷画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
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
• [思维启迪]以夏圭《山水十二景》为代表, 南宋绘画的对象多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 究对称,墨色恬淡,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 一侧,被称为“残山剩水”。南宋绘画之 所以出现该风格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之所以出现这种风格,主要是南宋 偏安江南的时代原因国。家统画一家通过这种形式, 表现对统治者偏安江南的强烈不满和郁闷 心境,体现了对__________的强烈期盼。
代的地画、岩画、陶画等;战国秦汉时期 帛画丰富多彩;魏晋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 画出现;隋唐时期绘画艺术发展,唐代画 家创制法度,表现出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宋代以后,表现民 间风情的绘画作品日益增多;明清时期出 现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26
• 2.从课文的介绍中,你能否概括出中国古 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4
2.发展
魏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东晋_顾__恺__之__提出 晋 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唐 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 代 的盛唐气象,_吴__道__子__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5
文人阶层扩大和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
宋 代
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伴 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 日益繁荣,出现了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张择端
《_______清__明_上__河》图最为著名
在时代变化、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风格
明 清
奇特的画家,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______木__刻作版为画小 说的插图,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百姓喜闻乐见 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
活气息
6
• 二、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影响 • 1.特点:宫廷画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
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陶与岩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贺兰山岩画——猴头像
贺兰山岩画——鹿图
贺兰山岩画——舞蹈图像
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到陶器上的彩绘,都能 看到自然、生动、质朴、粗犷而又不失浪漫 的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的起源
第8课 笔墨丹青
彩陶与岩画 帛画与壁画
《
人
物
龙
凤
图
战国帛画的特点
》
构图精到,主次分明,墨 《人物御龙图》(战国) 线细若蚕丝,画面动静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
第8课 笔墨丹青
唐韩滉《五牛图》
王
唐
维
周
长
昉
江 积 雪
簪 花
图
仕
女
图
第8课 笔墨丹青
结合上图所描绘的内容分析唐朝时的社会风貌
①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全面 发展。 ②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吸收波斯、天竺文化)
结合上述图片的题材、绘画技巧与时代背景,说明唐代绘 画的特点?
产生这些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①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②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③体现了中原统一以后的开阔心态。 ④南宋偏安于江南一隅。
文人意趣
宋元的山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元·钱选《桃枝松鼠图》
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
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
出来。
元·冷谦《白岳图》 元·王蒙《葛 稚川移居图》
文人意趣
第8课 笔墨丹青
宋元的山水画 明清的独特风格
清·八大山人《荷石 水禽图》
八大山人《墨鱼图》
八大山人《双鸦 枯木图》
明清的独特风格
第8课 笔墨丹青
文徵明 冰姿倩影图 唐寅 立石丛卉图
结合上面的材
料,分析明清时 期的绘画有何特 点?
郑板桥 墨竹图
①或继承宋代 宫廷画风,或 沿袭元人山水 意趣
②出现风格奇 特的画家,他 们的艺术风格 不拘成法,与 正统画风形成 强烈对比。
第8课 笔墨丹青
《女史箴图》是西晋张华所作的同名文章,属于教育宫廷妇女的道德箴言, 据说本意是讽刺当时放荡暴戾的贾后。
第8课 笔墨丹青
《 洛 神 赋 图 》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魏晋的“以形写神”
顾恺之绘画特点是什么?
“以形写神”、注重精神气 质、凸显个性。
顾恺之绘画具有Βιβλιοθήκη 上特点的社会背景什么? 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 节的社会风气。
描绘对象变为江南风光, 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 恬淡。
“马一角”“夏半边”、 “残山剩水”
第8课 笔墨丹青
结合上述图画所描绘内容说说宋代绘画的特点 ①文人山水画兴起,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②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③南宋偏安,文人山水描绘的对象为江南风光,构图不 追求对称,墨色恬淡。
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图》
杨柳青年画《莲年有馀》
杨柳青年画的特点是什么?
•民间风情——布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 布贴工艺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 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 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 补花布饰手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 浮雕感的布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魏晋的“以形写神”
唐朝的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吴带当风”— —画圣
唐朝的创制法度与雍容华贵 第8课 笔墨丹青
《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会见吐番(今西藏)赞普松赞干布派来 迎亲的使者的场景。
第8课 笔墨丹青
①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②题材多样 ③绘画技法创新——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
第8课 笔墨丹青
构
图
气
势
宏
伟,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画
北 宋·
风 阳
赵刚
佶 《
豪
竹 放。
雀
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南宋 夏圭《山水十二景》
第8课 笔墨丹青
•民间风情——商业兴盛、城市第发8展课、笔文墨化丹普青及
宋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 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开始发展起来。
民间风情
第8课 笔墨丹青
《水浒传》插图
《西游记》插图
《红楼梦》插图
民间风情
第8课 笔墨丹青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 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 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全国 出现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 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
剪纸画
小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第点8课 笔墨丹青
北
核在
宋
心西
夏
的方
圭 《
位的 置绘 。画
临
中
溪
,
抚
人
琴 图
物 占 据
》
了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 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 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 的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 “再现”。
课堂总结
1.从课文的介绍中,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主要是两个方面: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2.概述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 发展的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③ 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 境。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 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 ④自宋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 起来。
对照。
绘画艺术的起源
彩陶与岩画 帛画与壁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
(东汉)和林格尔墓壁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汉代时期的帛画有什么特点?
画面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内容光怪陆 离,色彩浓烈,气势宏大,龙凤、人物形态飞 扬;体现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汉代以前的绘画有什么共同特点?
质朴、浪漫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8课
笔墨丹青
授课者:杨熙铭 2011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历史学系 获历史学与应用心理学双学位 指导教师:魏秀梅
绘画艺术的起源
彩陶与岩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人面鱼纹图 (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
鱼纹图
彩陶旋涡纹图
(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
绘画艺术的起源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8课 笔墨丹青
贺兰山岩画——猴头像
贺兰山岩画——鹿图
贺兰山岩画——舞蹈图像
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到陶器上的彩绘,都能 看到自然、生动、质朴、粗犷而又不失浪漫 的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的起源
第8课 笔墨丹青
彩陶与岩画 帛画与壁画
《
人
物
龙
凤
图
战国帛画的特点
》
构图精到,主次分明,墨 《人物御龙图》(战国) 线细若蚕丝,画面动静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
第8课 笔墨丹青
唐韩滉《五牛图》
王
唐
维
周
长
昉
江 积 雪
簪 花
图
仕
女
图
第8课 笔墨丹青
结合上图所描绘的内容分析唐朝时的社会风貌
①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全面 发展。 ②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吸收波斯、天竺文化)
结合上述图片的题材、绘画技巧与时代背景,说明唐代绘 画的特点?
产生这些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①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②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③体现了中原统一以后的开阔心态。 ④南宋偏安于江南一隅。
文人意趣
宋元的山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元·钱选《桃枝松鼠图》
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
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
出来。
元·冷谦《白岳图》 元·王蒙《葛 稚川移居图》
文人意趣
第8课 笔墨丹青
宋元的山水画 明清的独特风格
清·八大山人《荷石 水禽图》
八大山人《墨鱼图》
八大山人《双鸦 枯木图》
明清的独特风格
第8课 笔墨丹青
文徵明 冰姿倩影图 唐寅 立石丛卉图
结合上面的材
料,分析明清时 期的绘画有何特 点?
郑板桥 墨竹图
①或继承宋代 宫廷画风,或 沿袭元人山水 意趣
②出现风格奇 特的画家,他 们的艺术风格 不拘成法,与 正统画风形成 强烈对比。
第8课 笔墨丹青
《女史箴图》是西晋张华所作的同名文章,属于教育宫廷妇女的道德箴言, 据说本意是讽刺当时放荡暴戾的贾后。
第8课 笔墨丹青
《 洛 神 赋 图 》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魏晋的“以形写神”
顾恺之绘画特点是什么?
“以形写神”、注重精神气 质、凸显个性。
顾恺之绘画具有Βιβλιοθήκη 上特点的社会背景什么? 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 节的社会风气。
描绘对象变为江南风光, 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 恬淡。
“马一角”“夏半边”、 “残山剩水”
第8课 笔墨丹青
结合上述图画所描绘内容说说宋代绘画的特点 ①文人山水画兴起,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②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③南宋偏安,文人山水描绘的对象为江南风光,构图不 追求对称,墨色恬淡。
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图》
杨柳青年画《莲年有馀》
杨柳青年画的特点是什么?
•民间风情——布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 布贴工艺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 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 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 补花布饰手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 浮雕感的布贴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魏晋的“以形写神”
唐朝的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吴带当风”— —画圣
唐朝的创制法度与雍容华贵 第8课 笔墨丹青
《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会见吐番(今西藏)赞普松赞干布派来 迎亲的使者的场景。
第8课 笔墨丹青
①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②题材多样 ③绘画技法创新——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
第8课 笔墨丹青
构
图
气
势
宏
伟,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画
北 宋·
风 阳
赵刚
佶 《
豪
竹 放。
雀
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南宋 夏圭《山水十二景》
第8课 笔墨丹青
•民间风情——商业兴盛、城市第发8展课、笔文墨化丹普青及
宋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 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开始发展起来。
民间风情
第8课 笔墨丹青
《水浒传》插图
《西游记》插图
《红楼梦》插图
民间风情
第8课 笔墨丹青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 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 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全国 出现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 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
剪纸画
小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第点8课 笔墨丹青
北
核在
宋
心西
夏
的方
圭 《
位的 置绘 。画
临
中
溪
,
抚
人
琴 图
物 占 据
》
了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 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 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 的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 “再现”。
课堂总结
1.从课文的介绍中,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主要是两个方面: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2.概述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 发展的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③ 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 境。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 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 ④自宋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 起来。
对照。
绘画艺术的起源
彩陶与岩画 帛画与壁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
(东汉)和林格尔墓壁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汉代时期的帛画有什么特点?
画面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内容光怪陆 离,色彩浓烈,气势宏大,龙凤、人物形态飞 扬;体现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汉代以前的绘画有什么共同特点?
质朴、浪漫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8课
笔墨丹青
授课者:杨熙铭 2011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历史学系 获历史学与应用心理学双学位 指导教师:魏秀梅
绘画艺术的起源
彩陶与岩画
第8课 笔墨丹青
人面鱼纹图 (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
鱼纹图
彩陶旋涡纹图
(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
绘画艺术的起源
第8课 笔墨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