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试题
大学煤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煤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煤是由什么组成的?A. 有机质和无机质B. 有机质和矿物质C. 无机质和矿物质D. 有机质和水分答案:A2. 煤的挥发分主要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什么?A. 有机质B. 无机质C. 气体D. 水分答案:C3. 煤的灰分是指煤中不能燃烧的部分,主要由什么组成?A. 有机质B. 无机质C. 矿物质D. 水分答案:C4. 煤的固定碳是指煤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剩余部分,其主要成分是什么?A. 有机质B. 无机质C. 矿物质D. 气体答案:A5. 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A. 焦耳B. 千卡C. 千瓦时D. 吨答案:B6. 煤的分类中,无烟煤属于哪一类?A. 褐煤B. 烟煤C. 无烟煤D. 动力煤答案:C7. 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其挥发分含量越?A. 高B. 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8. 煤的灰熔点是指煤灰在加热过程中开始熔化的温度,通常与煤的什么性质有关?A. 热值B. 挥发分C. 灰分D. 固定碳答案:C9. 煤的水分含量对煤的燃烧效率有何影响?A. 增加B. 减少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0. 煤的硫分含量过高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A. 温室效应B. 酸雨C. 臭氧层破坏D. 光化学烟雾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煤的四大主要元素是碳、氢、氧和______。
答案:氮2. 煤的工业分析主要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______。
答案:固定碳3. 煤的元素分析中,碳、氢、氧、氮和______是煤中的主要元素。
答案:硫4. 煤的热值分为______热值和高位热值。
答案:低位5. 煤的灰分中,______是影响煤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
答案:灰熔点6. 煤的变质程度与煤的______有关。
答案:地质年代7. 煤的挥发分含量与煤的______有关。
答案:变质程度8. 煤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煤的______。
煤化学试题

泸西大为焦化有限公司培训班(煤化学)考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填空题(共45分,每空1分)1.根据成煤植物种类的不同,煤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2.根据煤化度的不同,它分为、、、四大类。
3. 变质作用类型: 、、。
深成变质作用的特点:、。
4.影响成煤期的因素: 、、、。
5.煤的工业分析: 、、、。
6.在采出的煤中,矿物质一般有三个来源:、、。
7. 测定煤的黏结性、结焦性的试验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8. 我国是采用来评定煤可选性,把原煤分为极易选、易选、中等可选、难选、和极难选五个等级。
9.根据颜色、光泽、断口、裂隙、硬度等性质的不同,用肉眼可将煤层中的煤分为、、、四种宏观煤岩成分。
10. 腐殖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大体可分为三类:、、。
11.对同一煤样,煤的密度数值大小为:>>>。
12.在测定煤的透光率P M中所使用的混合酸。
13.煤中孔径的大小是不均一的,大致可分为三类:、、。
14.在做煤的差热分析曲线(DTA曲线)时所用的参比物。
二.名词解释(共9分,每题3分)1.煤化度:2.配合煤:3.煤的热解:三.简答题(21分)1. 煤质评价的阶段、内容及方法?(8分)2.煤的黏结性与结焦性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8分)3.胶质体是?胶质体的性质?(5分)四.计算题(25分)1.请叙述出下列符号的意义?M inh、V dmmf、RI、b、Y、TS+6、Q gr,v,d、Q gr,maf、TRD、c。
(10分)2.已知某煤样M ad=3.00%、A ad =11.00%、V ad =24.00%,求其FC ad、FC d 和FC daf。
(7分)3.已知某煤样M ad=6.75%、M ar=10.10%、A ad =12.05%,求其A arA d、A daf。
(8分)。
煤化工试题——精选推荐

煤化⼯试题、问答题每空2分A.煤直接液化是通过裂解、加氢、脱杂等过程将煤变成类似于⽯油组成的液体燃料。
A煤热解⼲馏时按加热温度的不同可分为⾼温⼲馏、中温⼲馏、低温⼲馏三种形式B⼲馏炉按供热⽅式的不同可分为内热式、外热式、内处热联合式三种形式A.煤的液化过程中⽣成的液态物质根据分⼦量或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可以分为三类:分⼦量250~400的为轻油、分⼦量500~700的是沥青烯,分⼦量1000左右的是前沥青烯。
B.根据加氢液化反应的条件不同,煤直接液化⼯艺按反应器的多少以及段间是否有分离单元,⼀般可以分为⼀段加氢法和两段加氢法两⼤类。
⼆、名词解释:每个5分A 煤化⼯FT合成胶质体直接液化B 粘结性成煤过程煤⼲馏间接液化三问答题:每个10分1AB.以煤为原料制液体燃料油有哪⼏种⼯艺路线,从投资、环保、效益等⽅⾯说明各⾃优缺点⽬前利⽤煤炭为原料制备液体燃料的⼯艺⽅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煤⼲馏焦油加氢裂化:⼀般在常压及600℃以上进⾏,加压加氢可提⾼焦油产率。
溶剂萃取:⾼温⾼压下,利⽤溶剂取代作⽤破坏煤分⼦氢键、范⽒⼒,部分转化成液体直接液化:该⼯艺的特点是在⾼温、⾼压及催化剂的作⽤下,将煤的⼤分⼦化学结构破坏并阅读会员限时特惠通过溶剂加氢和去除杂质转化成液态燃料的过程。
间接液化:⽓化→合成⽓→FT合成、MTG转化→液态燃料直接液化,制1吨油需3-4吨煤,⽔耗8吨以上,碳排6吨以上,投资1亿/万5A 固定床加压⽓化对⽓化过程有哪些影响?加压⽓化是强化煤⽓化的⼀种⽅法,但它对煤⽓组成、煤的部分⽓化性也会带来影响。
(1)⼀般来讲,在加压的情况下,⽓体密度增⼤,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单炉⽣产能⼒的提⾼;从⽓化反应平衡来讲,加压有利于甲烷的形成,不利于⼆氧化碳的还原和⽔蒸⽓的分解,从⽽导致⽔耗量增⼤,煤⽓中⼆氧化碳浓度有所增加。
(2)从化学平衡⽅⾯讲,在煤炭⽓化的⼀次反应中,所有反应均为增⼤体积的反应,故增加压⼒,不利于反应进⾏。
煤化学试题及答案

煤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煤的成因属于:A. 沉积作用B. 火山作用C. 变质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C2. 煤的化学结构中,哪一部分是煤的主要成分?A. 碳B. 氢C. 氧D. 硫答案:A3. 煤的分类中,烟煤属于:A. 褐煤B. 无烟煤C. 次烟煤D. 动力煤答案:C4. 煤的热值是指:A. 煤的重量B. 煤的体积C. 煤的燃烧温度D. 煤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答案:D5. 煤的灰分是指煤中:A. 可燃物质的比例B. 不可燃物质的比例C. 硫的含量D. 水分的含量答案:B6. 煤的挥发分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A. 煤中挥发出来的气体B. 煤中挥发出来的液体C. 煤中挥发出来的固体D. 煤中挥发出来的物质总量答案:A7. 煤的固定碳是指煤中:A. 碳的含量B. 固定不动的碳C. 固定的碳化合物D. 固定的碳氢化合物答案:A8. 煤的水分含量对煤的燃烧效率:A. 有提高作用B. 有降低作用C. 无影响D. 取决于煤的类型答案:B9. 煤的硫含量对环境的影响是:A. 减少酸雨B. 增加酸雨C. 无影响D. 取决于煤的燃烧方式答案:B10.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A. 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B. 有氧气的条件下加热C. 常温下D. 液化条件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煤的变质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褐煤、____、无烟煤。
答案:烟煤2. 煤的灰分含量越高,其燃烧效率越____。
答案:低3. 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其燃烧时产生的____越多。
答案:烟4. 煤的固定碳含量越高,其燃烧时产生的____越少。
答案:灰分5. 煤的水分含量越高,其燃烧时产生的____越多。
答案:蒸汽6. 煤的硫含量越高,其燃烧时产生的____越多。
答案:二氧化硫7. 煤的热解过程主要产生____、煤焦油和焦炭。
答案:煤气8. 煤的热值越高,其燃烧时释放的____越多。
答案:能量9. 煤的热解温度通常在____摄氏度以上。
煤化学试题(三套)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煤中的水分按照它的存在状态及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外在水分、及化合水三种类型。
2.煤的外在水分与的总和称为煤的全水分。
3.碳是煤中有机质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并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而。
〔填“增加”或“减少”〕4.煤中硫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有机硫和两类。
5.煤的热解按其最终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
6.煤的反应性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
〔填“增强”或“减弱”〕7.煤的燃点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而。
〔填“增高”或“降低”〕8.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根据煤化程度将煤分成褐煤、和无烟煤。
9.煤气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氢气、和甲烷。
10.根据煤在气化过程中使用的气化剂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半水煤气和混合煤气。
11.根据成煤原始物质和堆积的环境不同,可把煤分成:、腐泥煤类和腐植腐泥煤类三种类型。
12.根据成煤过程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和无烟煤。
13.是煤化程度最高的腐植煤。
14.根据成煤过程中影响因素和结果不同,成煤过程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两个阶段。
15.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宏观研究法和。
16.根据煤的平均光泽强度、各种煤岩成分的比例和组合情况划分为光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17.煤的显微硬度与煤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靠背椅式的变化规律,“椅背”是无烟煤;“椅面”是;“椅腿”是褐煤。
18.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
19.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氢、、氮、硫等元素的测定。
20.煤样的制备包括破碎、、混合、缩分和干燥等程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O ”,错误的打“×”,每题1.5 分,共60 分〕。
〔〕1.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挥发物质的产率。
〔〕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挥发分产率先增加后减少。
〔〕3.碳是煤中主要组成元素,是炼焦时形成焦炭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国家开放大学资料:煤化学期末复习题

煤化学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高等煤化程度的煤,热解时形成的胶质体多,黏结性好。
( × )2、煤样的采集的基本要求是被采样批煤的所有颗粒都有可能进入采样器,每一颗粒都有相同的几率被采入试样中。
( √ )3、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由细胞壁和原生质组成。
( √ )4、煤是不洁净能源,其所造成的污染贯穿于开采、运输、储存、利用和转化等全过程。
( √ )5、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的煤是腐殖煤。
( √ )6、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体的能力是煤黏结成焦的基础。
( √ )7、煤中的水分按照它的存在状态及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及化合水三种类型。
( √ )8、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煤中碳含量增加,煤结构单元中小分子化合物含量减少。
( √ )9、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芳香环数与总环数之比称为环缩合度指数。
( × )10、一般罗加指数越大,表示煤的粘结性越好。
( √ )11、年轻煤对水介质的亲和性较强,中等以上煤化程度的煤对水的亲和性较差。
( √ )12、煤样的制备就是按一定方法将原始煤样的质量逐渐减少到分析煤样所需要的质量,而使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与原始煤样保持一致。
( √ )13、煤直接加氢液化法对煤质的要求是w daf(C)=68%-85%、 w daf(H)= ≥4.5%、A d<6% 、C/H 的质量比不大于16的煤。
( √ )14、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分子式是(C6H10O5)n,具长链状结构,其分子量约为100万~200万。
( √ )15、碳是煤中有机质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并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
( √ )16、时间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作用时间影响的重要性表现在:温度、压力相同,时间越长,变质程度越高;温度不同,短时间较高温度与长时间较低温度可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 √ )17、在中国煤炭分类方案中,首先根据煤化程度将煤分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煤化学考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最新

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
(共10分;每空0.5分。
)1.腐殖煤的宏观组成由(镜煤)、(亮煤)、(暗煤)、(丝炭)。
2.煤中的硫作为有害元素,一般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
其中(有机硫)和(硫铁矿硫)属于可燃硫。
3.胶质体的性质主要有(热稳定性)、(透气性)、(流动性)和(膨胀性)。
4.中国煤炭分类以(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标准,将烟煤进行了分类,为研究烟煤奠定了基础。
当V daf.>37%和G R.I.<5时,利用(透光率【P 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5.在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挥发分时,气态产物为(内在水分)和(低分子化合物);固态产物叫做(焦渣),由(灰分)和(固定碳)组成。
二.判断题。
(共10分,每小题1分。
)1、煤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2、煤炭加氢液化反应初期,使自由基稳定的氢主要来自氢气,而不是加氢溶剂。
(×)3、我国煤炭分类中,以挥发分为分类第一指标,区分肥煤和其他较强粘结性煤以Y值为划分指标。
(√)4、导电率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导电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5、黏结指数适于区分粘结性弱的煤,而奥亚膨胀度适于区分黏结性强的煤。
(√)6、视密度可用来计算煤的埋藏量、煤堆重量和煤仓的大小等特性。
(×)7、煤的湿润性越好,接触角越大,可浮性越好,反之,越小。
(×)8、煤的孔隙度和内表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煤内部结构的变化。
(√)9、弹筒发热量扣除硫酸和硝酸的生成热便得到低位发热量。
(×)10、煤质评价是对煤加工利用的评价。
(√)三.简答题。
(30分)1.煤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5分)答:煤的大分子是由多个结构相似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桥键连接而成的。
这种基本结构单元类似于聚合物的聚合单体,它可分为规则部分和不规则部分。
规则部分由几个或十几个苯环、脂环、氢化芳香环(含氮、氧、硫等元素)缩聚而成,构成基本结构单元的核或芳香核。
煤化学考试题

煤化学考试题
1分阶段阐述煤的形成过程。
2随着煤变质程度的提高,其化学结构及元素组成、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试解释这种现象。
3简述煤的工业分析内容与方法。
4煤的显微组分有哪些,有几种宏观煤岩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5按照变质程度的顺序写出我国目前煤炭的分类标准。
6煤液化的供氢溶剂有哪些,氢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7煤中含氧官能团的测定方法,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8按不同氧化程度写出煤在氧化过程的变化与产物。
9XRD分析可得到煤结构的哪些信息?
10简述煤的大分子结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 30分)。
1.煤中的水分按照它的存在状态及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外在水分、及化合水三种类型。
2.煤的外在水分与的总和称为煤的全水分。
3.碳是煤中有机质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并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而。
(填“增加”或“减少”)4.煤中硫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有机硫和两类。
5.煤的热解按其最终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
6.煤的反应性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
(填“增强”或“减弱”)7..煤的燃点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而。
(填“增高”或“降低”)8.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根据煤化程度将煤分成褐煤、和无烟煤。
9.煤气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氢气、和甲烷。
10.根据煤在气化过程中使用的气化剂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半水煤气和混合煤气。
11.根据成煤原始物质和堆积的环境不同,可把煤分成:、腐泥煤类和腐植腐泥煤类三种类型。
12.根据成煤过程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和无烟煤。
13.是煤化程度最高的腐植煤。
14.根据成煤过程中影响因素和结果不同,成煤过程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两个阶段。
15.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宏观研究法和。
16.根据煤的平均光泽强度、各种煤岩成分的比例和组合情况划分为光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17.煤的显微硬度与煤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靠背椅式的变化规律,“椅背”是无烟煤;“椅面”是;“椅腿”是褐煤。
18.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
19.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氢、、氮、硫等元素的测定。
20.煤样的制备包括破碎、、混合、缩分和干燥等程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O ”,错误的打“×”,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挥发物质的产率。
()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挥发分产率先增加后减少。
()3.碳是煤中主要组成元素,是炼焦时形成焦炭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4.氢是煤中有机质的第二个主要组成元素,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氢含量逐渐增加。
()5.煤中有机氧含量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
()6.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体的能力是煤黏结成焦的基础。
()7.煤的黏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时,形成具有可塑性的胶质体,黏结本身或外加惰性物质的能力。
()8.煤的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9.黏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结焦性好的煤,黏结性不一定好。
()10.高等煤化程度的煤,热解时形成的胶质体多,黏结性好。
()11.煤的反应性又称煤的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与不同气体介质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12.煤的燃点是指将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
()13.中国煤炭分类方案将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和长焰煤12个类别。
()14.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烟煤。
()15.无烟煤是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16.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
()17.炼焦煤的特征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黏结性和结焦性。
()18.煤的燃烧是指煤中的可燃有机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光和热,并转化为不可燃的烟气和灰渣的过程。
()19.煤的液化是指气化原料与气化剂接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使原料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气态可燃物的工艺过程。
()20.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总和称为全硫。
()21.腐植煤类是指由高等植物的遗体经过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22.腐泥煤类是指由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23.烟煤中,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具有黏结性,适宜炼焦使用,称为炼焦煤。
()24.煤不是由植物生成的。
()25.泥炭化作用是指低等植物的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26.煤化作用是指由泥炭转变为腐植煤过程,或由腐泥转变为腐泥煤的过程。
()27.煤化作用可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28.腐植煤的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
()29.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碳含量减少,氢含量减少。
()30.靠近地表的煤层受大气和雨水中氧长时间的渗透、氧化和水解,性质发生很大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煤的自燃。
()31.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煤由于低温氧化、自热,温度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称为煤的自燃。
()32.通过隔断空气、通风散热、减少黄铁矿含量、缩短储存期可以防止煤的风化和自燃。
()33.工业上进行的最简单和最重要的煤质分析方法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4.煤样是指从煤中采取的不具有代表性的用来进行煤质检验的那一部分煤。
()35.按一定方法将原始煤样的质量逐渐减少到分析煤样所需要的质量,而使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与分析煤样保持一致,这种加工煤样的过程叫做煤样的制备。
()36.空气干燥基,指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ad表示。
()37.干燥无灰基,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daf表示。
()38.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收到煤,仅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39.失去内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40.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古代植物成煤条件有哪些?2.煤的热解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 30分)。
1.根据成煤原始物质和堆积的环境不同,可把煤分成:、腐泥煤类和腐植腐泥煤类三种类型。
2.根据成煤过程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和无烟煤。
3.是煤化程度最高的腐植煤。
4.根据成煤过程中影响因素和结果不同,成煤过程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两个阶段。
5.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宏观研究法和。
6.根据煤的平均光泽强度、各种煤岩成分的比例和组合情况划分为光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7.煤的显微硬度与煤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靠背椅式的变化规律,“椅背”是无烟煤;“椅面”是;“椅腿”是褐煤。
8.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
9.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氢、、氮、硫等元素的测定。
10.煤样的制备包括破碎、、混合、缩分和干燥等程序。
11.煤中的水分按照它的存在状态及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外在水分、及化合水三种类型。
12.煤的外在水分与的总和称为煤的全水分。
13.碳是煤中有机质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并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而。
(填“增加”或“减少”)14.煤中硫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有机硫和两类。
15.煤的热解按其最终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
16.煤的反应性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
(填“增强”或“减弱”)17.煤的燃点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而。
(填“增高”或“降低”)18.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根据煤化程度将煤分成褐煤、和无烟煤。
19.煤气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氢气、和甲烷。
20.根据煤在气化过程中使用的气化剂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半水煤气和混合煤气。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O ”,错误的打“×”,每题 1 分,共 40 分)。
()1.腐植煤类是指由高等植物的遗体经过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2.腐泥煤类是指由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3.烟煤中,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具有黏结性,适宜炼焦使用,称为炼焦煤。
()4.煤不是由植物生成的。
()5.泥炭化作用是指低等植物的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6.煤化作用是指由泥炭转变为腐植煤过程,或由腐泥转变为腐泥煤的过程。
()7.煤化作用可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8.腐植煤的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
()9.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碳含量减少,氢含量减少。
()10.靠近地表的煤层受大气和雨水中氧长时间的渗透、氧化和水解,性质发生很大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煤的自燃。
()11.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煤由于低温氧化、自热,温度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称为煤的自燃。
()12.通过隔断空气、通风散热、减少黄铁矿含量、缩短储存期可以防止煤的风化和自燃。
()13.工业上进行的最简单和最重要的煤质分析方法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14.煤样是指从煤中采取的不具有代表性的用来进行煤质检验的那一部分煤。
()15.按一定方法将原始煤样的质量逐渐减少到分析煤样所需要的质量,而使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与分析煤样保持一致,这种加工煤样的过程叫做煤样的制备。
()16.空气干燥基,指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ad表示。
()17.干燥无灰基,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daf表示。
()18.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收到煤,仅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19.失去内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20.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21.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挥发物质的产率。
()2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挥发分产率先增加后减少。
()23.碳是煤中主要组成元素,是炼焦时形成焦炭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24.氢是煤中有机质的第二个主要组成元素,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氢含量逐渐增加。
()25.煤中有机氧含量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
()26.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体的能力是煤黏结成焦的基础。
()27.煤的黏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时,形成具有可塑性的胶质体,黏结本身或外加惰性物质的能力。
()28.煤的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29.黏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结焦性好的煤,黏结性不一定好。
()30.高等煤化程度的煤,热解时形成的胶质体多,黏结性好。
()31.煤的反应性又称煤的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与不同气体介质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32.煤的燃点是指将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
()33.中国煤炭分类方案将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和长焰煤12个类别。
()34.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烟煤。
()35.无烟煤是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36.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
()37.炼焦煤的特征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黏结性和结焦性。
()38.煤的燃烧是指煤中的可燃有机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光和热,并转化为不可燃的烟气和灰渣的过程。
()39.煤的液化是指气化原料与气化剂接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使原料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气态可燃物的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