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元素周期表课时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本节是学好元素性质的基础,也是学好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重点和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四、学情分析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周期表的大致结构,并会用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及元素周期表的具体结构还没有更深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初步理解周期、族的概念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教学环境设计和布置,合理给学生进行分组。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家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然后看第一个探究问题,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课前预习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教师:大家的问题提得都很棒。

01-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1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

01-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1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
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4倍的原子分别是C、O、Ne;次外层电子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有Li、P。
(3)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电子层数是最
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Ca;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
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有些元素不一定满足此规律,错误。
.
5.有 X + 和 Y − 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 − = +
B. − = −
C.核电荷数:Y < X
D.质子数:Y > X
【解析】 因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且
用含In的导电玻璃。已知In是第49号元素,质量数为115,下列有关In原
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该原子可表示为115
49 In
C.质子数为49
D.中子数为115
【解析】 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D项,In原子的中子数为115 − 49 = 66,错误。
N2 H4 + 2H2 O2
N2 ↑ +4H2 O。
7.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
数多4;W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简单阴离子核外电
子总数相同。请完成下列问题。
(1)W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由X、Z元素形成的10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微观上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模型。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教学重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最初,人们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对元素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

随着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特别是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人们从微观角度探索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认识了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通过研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逐步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元素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牌之一。

20世纪初,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之后,人们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更加完善。

那么,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二、讲授新课【板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学生活动】根据初中学习的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讲解】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相对于原子而言,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都在核外进行高速运动;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

【设疑】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讲解】因为微观粒子的质量太小,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相对质量表示微观粒子的质量,例如初中学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

相对质量是指微观粒子的质量与一个12C 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等于1。

忽略电子质量,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得到的就是质量数。

【设疑】质量数如何计算?(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什么叫质量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原子的质量,即质量数越大,原子的质量越大)【讲解】质量数用A 表示,质子数用Z 表示,中子数用N 表示,可以得到公式:A=Z+N 。

元素周期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元素周期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②纵行原则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元素周期表有 7 个横行, 18 个纵列,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 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8、9、10三个纵列为一族)
1.周期
特点:周期序数 = 核外电子层数
1.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周期。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与各种核素在自 然界里的丰度(某种核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核素中所占的比例)的乘积之和。 例如,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氕,相对原子质量为1.0079,其丰度为99.985%, 氘相对原子质量为2.014,其丰度为0.015%,氚,痕量(计算时忽略)。因此,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79×99.985%+ 2.014×0.015% ≈1.008。
2.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周期和族)的判断
(1)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左右相邻(同周期) 1、11、25
2.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周期和族)的判断
(2)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的情况: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 元素种类数(如Na和K);
1.原子序数和元素位置的相互推导
(1)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因为36<42<54,故其在第五周期,这种 推断方法正确吗? 正确。 (2)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因为36-34=2,故其在第ⅥA族,这种推 断方法正确吗? 正确。36号元素为0族,向左数两行即为ⅥA族。
(3)已知第六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是86,则第82号元素在周期表 的位置是____第__六__周__期__第__Ⅳ__A__族__。__。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4.1.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4.1.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能够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情境]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很早以前,人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在公元前5世界,希腊哲学家德谟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实心球。

1904年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1911年卢瑟福(汤姆孙的学生)进行了α散射实验,得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1913年玻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的观点,提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1926~1935年,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提出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其运动规律与一般物体不同,没有确定的轨道。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程,学生可以认识到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科学研究过程中常需要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提高模型的认知能力。

[复习]回顾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本身为什么不带电?[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由于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正负电荷数相等,因此原子本身不带电。

2.新课讲授[师]我们知道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和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我们把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

[投影]展示标有质量数的某元素X[师]质量数用A表示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上方,质子数用Z表示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下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教学策略:谈话讨论,自主建构教学进程【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的?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间有什么关系?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1、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2、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多种形式(望同学们上网搜索了解)。

【课堂讨论】(带你发现元素周期表,争做课堂主人!)(一)、预习演说(3分钟)(二)、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然后和同学间交流。

(7分钟)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三)、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请大家讨论交流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3分钟)(四)、周期表具有哪些编排原则?(师生合作讨论,2分钟)(五)周期表的结构(教师引导,集体讨论)(7分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本章核心素养聚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本章核心素养聚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应用,让学生全面了解周期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周期表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5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5.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播放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准备黑板和粉笔,以便进行板书和重点知识的强调。
6. 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网络资源,如在线学术文献、教育网站视频教程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参考和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7. 教学指导材料:准备教学指导材料,如教学PPT、讲义、练习题等,以便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
-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注意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辩论赛,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常见元素的原子模型或元素样本,供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实验仪器,如显微镜、电子天平、烧杯、试管等,以及安全器材,如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此外,还可以在教室内悬挂一些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相关的海报或宣传画,以增加学习氛围。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精品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精品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提供的原子序数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同位素的概念及相关知识4、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养成勇于创新的的品质【重点难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课前预习】1、1869年,俄国化学家将已知的元素通过分类、归纳,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在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做;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排成纵行,称为。

2、原子序数= = = 原子。

3、在周期表中,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

如:第ⅠA族(除氢),又称;第ⅦA族,又称;0族,又称。

X代表一个原子。

4、原子符号Az【思考】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学习探究】一、元素周期表【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P5页,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1、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编排的?2、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思考】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2、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3、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种元素?4、在周期表中的第18列(稀有气体元素)为何称为0族?【小结】横行叫周期,共有七周期;一~三短周期,其余长周期;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行是一族;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目标与素养: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编排原则。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原子序数、周期、族等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与结构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2)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横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3短4长)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3短)。

长周期:包括第四、五、六、七周期(4长)。

(2)族(纵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ⅣA族:碳族元素;ⅥA族:氧族元素。

微点拨:(1)各周期中的元素种类数目不一定相同。

(2)周期表中,每一纵行不一定为一族,8、9、10纵行为Ⅷ族。

(3)ⅠA族中元素不全是碱金属元素,第一周期为氢元素。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相对原子质量依次增大(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均为一族( )(3)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新的变化了( )[提示] (1)×(2)×(3)√(4)×2.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ⅤA族B.第二周期ⅦA族C.第二周期ⅤA族D.第三周期ⅦA族[答案] C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答案] b、h、j、a、c、f、i、l、m b、a、c、d、f、h、g、i、j、k、l 四ⅣB(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 族到第ⅡB 族共10个纵行,均为过渡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又被称为过渡金属元素。

(2)镧系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ⅢB 族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统称为镧系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锕系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ⅢB 族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统称为锕系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有6种金属元素 B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 族有4种非金属元素 C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 D .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 族全部是金属元素C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共有5种金属元素,分别为Li 、Be 、Na 、Mg 、Al ,A 错,C 正确;第ⅦA 族中F 、Cl 、Br 、I 、At 、Ts 全为非金属元素,B 错;第ⅠA 族包括氢元素和碱金属元素,D 错。

]2.若把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

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按此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第13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数最多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包括镧系和锕系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 [第16列元素、为金属元素。

]1(1)同周期若A、B为同主族元素,A所在周期有m种元素,B所在周期有n种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a。

a.若A、B为第ⅠA族或第ⅡA族(位于过渡元素左边的元素),则B的原子序数为(a +m)。

b.若A、B为第ⅢA~第ⅦA族(位于过渡元素右边的元素),则B的原子序数为(a+n)。

2.利用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118)推断元素位置(1)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2)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5~1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ⅢA~ⅦA族。

(3)若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3.奇偶关系(1)原子序数是奇数的主族元素,其所在主族序数必为奇数。

(2)原子序数是偶数的主族元素,其所在主族序数必为偶数。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个纵行B.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32B [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即共有16个族,A错误;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B正确;若是相同短周期中第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1;第四、五周期中由于中间有过渡元素存在,故同周期第ⅡA 族、第ⅢA族原子序数差为11;第六周期,其中由于有镧系元素的存在,两者相差25,C 错误;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相邻的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18或32,D错误。

4.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A项中2号元素应该位于周期表的最后一列,错误;B项中2号、3号、4号不应该在同一周期,因为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错误;C项中6号、12号和24号元素不应在同一主族,因为相邻周期主族之差为2、8、8、18、18、32等,不存在相差6或12的情况,错误;D项完全符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

]5.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符合的一组是( ) A.Be、Na、Al B.B、Mg、SiC.O、P、Cl D.C、Al、PC [由于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可知,A只能处在第二周期,而B、C处在第三周期。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x+7,C的原子序数为:(x+8+1)=x+9,则(x+7)+(x+9)=4x,x=8。

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8、15、17,对应的元素分别为O、P、Cl。

故选C。

]6.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ⅢA族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 [95号元素镅、115号元素、113号元素,原子序数都大于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七周期;115号比118号原子序数少3,应在第ⅤA族,113号元素在第ⅢA族;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1.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共有18个纵行。

第1纵行(除氢以外)为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是第18纵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位于第3纵行B.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占10个纵行C.第18纵行所有元素的最外层均有8个电子D.第16纵行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B [第18纵行中氦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第16纵行中的(Po)为金属元素;铝位于第13纵行;从第3纵行到第12纵行共10个纵行为过渡元素。

]2.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原子比B原子的原子序数大1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C.B原子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D [的元素为10号元素氖,为0族,不是主族元素。

]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主族相邻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 B.x+4C.x+8 D.x+18B [同一主族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相差2(H和Li)、8(如O和S)、18(如Cl和Br),但不能相差4。

]4.下列对116号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位于第七周期②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第ⅥA族元素⑥属于锕系元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A [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ⅥA族,是金属元素,有放射性。

]5.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g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i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元素f是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元素,请在下面方框中按氦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分列于第1、2、13~18列,第四、五、六、七周期为长周期,包括1~18列。

由此可画出周期表的边界。

(2)画出周期表的边界,对照周期表,很容易找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为硫,原子序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

[答案] (1)(2)a、b、c、d、e、f、g a、b、c、d、e、f 三0 四ⅡB(3)三Ⅵ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