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亚非文明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 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 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称之为大河文明。
一、古代埃及文明 1、产生于:(北非)尼罗河流域。 2、文明代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 文字。
二、古巴比伦文明 1、产生于:(西亚)两河流域。 2、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 3、汉谟拉比法典: 制定者:汉谟拉比; 目的和实质: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价值: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流域? 大河文明地处北纬20º ~40º 之间,北纬 20º ~40º 之间的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 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大河 的定期泛滥,给两岸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大河文明的特点: 地处大河流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对外进 行侵略扩张,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实 行专制统治。 七、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最早建立中央集权奴 隶制国家的古代 埃及 ,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 是 中国 。
三、古代印度文明 1、产生于:(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2、文明代表: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佛教。 3、种姓制度: 将全社会成员按地位的高低,分为四个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实质: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充分体 现了奴隶主阶级压迫、剥削奴隶的阶级本质。
四、古代中国文明 1、产生于:(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公元前2070年) 2、文明代表:甲骨文、青铜器(司母戊 鼎、四羊方尊)、分封制。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word教案(5)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教案使用说明】上古亚非文明讲述古老四大文明古国出中国之外的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知识要点有: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重点是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课时详解按照教材的内容,设置了三个学点,其中神奇的金字塔和汉莫拉比法典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讲解本课的内容时,要注意把四大文明古国联系在一起,找出他们共同的知识点,分析四大文明古国都处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迁移应用所选取的例题基本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选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概括整合里的知识概括突出文明古国的整体内容,与教材的体系稍做整改,便于按照国家去整合知识点。
精析精练通过对本课重点难点的讲解,把知识点进行了概括性归纳,系统性较强。
定时巩固检测围绕本课的三个知识点,设计了14个题目练习,选择题中1、4、6、7、9综合性及灵活性强,应当精讲。
11-14题为材料题,11、14考查种姓制度,12题考查金字塔知识,13题考查汉莫拉比法典,都应该精讲,以巩固本课的学习。
【案例一】课时详解【课堂导入】“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是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说明了古代埃及和尼罗河息息相关。
除了埃及,你还知道哪几个文明古国?她们诞生的相同地理条件是什么?尼罗河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形成于什么时间?她们各自的发展史是怎样的?为什么称她们为文明古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久远而又神秘的时代吧。
【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学案】1、埃及地处非洲的北部,滔滔不尽的河流经全境,古代埃及建造作为法老的坟墓。
其中金字塔是最大的,塔下建有保存法老的宫殿式坟墓。
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亚非文明古国

汉谟拉比法典
•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 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 称汉穆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 完整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 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 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 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 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 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 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 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 为后人 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 珍贵材料。
课文归纳
• 1.位置:北非尼罗河 • 2.统一:公元前约3100年,首都: 孟斐斯 • 3.国王:法老 • 4.标志:金字塔、木乃伊、狮身人 面像
历史
• 公元前三世纪的曼涅托,将从美尼斯开始至马其 顿亚历山大征服止的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或三 十一个)王朝,现在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将上古埃 及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1、前王朝时期(金石并用时期,约公元前 4500—3100年) • 2、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 2680年) • 3、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公元前2686— 2181年)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 婆罗门(主要掌管宗教祭把,充任不同层 级的祭司。其中一些人参与政治,享有很 大政治权力) • 刹帝利(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等级) • 吠舍(平民,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 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以及当时被 认为低贱的各职业,其中有人失去生产资 料,沦为雇工,甚至沦为奴隶)
世上最大的金字塔
• 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 胡夫金字塔。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 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刚开始建成时 的胡夫金字塔高度为146.59米,底边长度为230 米,是由250多万块每块重约2.5---5.0吨的巨石垒 砌而成的。胡夫金字塔的建成时间大约在距今 4700年前,随着岁月的流逝,在雨雪风沙的击打 之下,今天的胡夫金字塔已经不复当年的雄姿, 现在的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仅为138米,而底边的 长度则是220米,尽管如此,它仍然不失为世界 之最,高高矗立在蓝天白云与满目黄沙之间,蔚 为人间的壮观。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PPT课件

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 乎不靠人工溉,就
起奴隶制国家。并逐渐产生不同的 可栽培各种吸水作
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物.
“种姓制度”。
印度河流域是古代
印度文明的发祥地。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印 度 的“种 姓”制 度
等级名称
社会成员
权利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宗教祭祀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 权
一、神奇的金字塔----科学性
埃及的地理位置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 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 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 系。
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
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尼 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 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 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 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 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 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 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汉谟拉比法典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 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 指。”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 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 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 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 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 中产生的。
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金字塔
约公元前30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 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是世界 上最早建立的统一 的奴隶制国家.) 国 王自称是神的化身, 他们的陵墓金字塔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学案 川教版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学习目标】1.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代表性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1.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
2.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源于小亚细亚半岛,向东南流入波斯湾,形成辽阔的“______________”平原,史称两河流域,这里是古代_______________文明的摇篮。
2.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初开始,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____________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2371年,兴起的______________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___时强大起来。
建立起_______________的专制统治。
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_____________机构,组建了直接由他掌控的常备军队,编订了加强专制统治的法典——__________________,将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权都集中于一人之手。
4.《汉谟拉比法典》是结合_____________人的习惯法编订的。
法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以保护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利益。
它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合作探究】1. 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在这一流域较早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年代?2.议一议:汉谟拉比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有哪些?3.下图是考古发现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石柱上部浮雕人物是谁?下部是用哪种文字铭刻的法典原文?法典原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能了解到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历史信息?这部法典有何历史价值?【当堂达标】1. 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二十八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亚非文明古国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二十八第1题【单选题】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使用独特的楔形文字的地区有密切关联的是( )A、木乃伊B、《汉谟拉比法典》C、《伊利亚特》D、巴黎圣母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位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圣经》中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孕育的古文明成就是(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楔形文字④象形文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说法错误的是( )A、是北非东部最早的奴隶制国家B、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势臻于鼎盛C、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D、有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A、《汉谟拉比法典》B、《论法的精神》C、《宅地法》D、《拿破仑法典》【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A、我是法老,太阳之子B、我是基督,传教救世C、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D、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过去的2017年世界反恐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多年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曾经辉煌的两河文明以致命的打击。
岳麓历史初三上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岳麓历史初三上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
初中频道整理的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大家是否都掌握了呢?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
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份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
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
因此,所生子女仍知母不知父。
这时氏族财产公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
母系氏族公社分为初期和发展时期两个阶段。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史前时期的人类知识点解析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何时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古代印度文明又称什么文明?(前2300年哈拉帕文明)2、雅利安人入侵及奴隶制小国的建立前15世纪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陆续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亚非文明古国知识点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爱琴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地区的迈锡尼为核心,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发轫。
前2000年之前地区艺术的分立发展显示了早期不同传统的存在,其中最显著的是米诺斯文明。
而在那之后的证据显示了一个政治统治在一段短时期或者两个时期内覆盖了整个地区,克诺索斯发现的贡品名录可能表明权力的中心始终位于那里。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初三上册历史欧洲文明的起源知识点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背景:就国内而言,各种矛盾尖锐(贵族与部民、奴隶、平民的阶级矛盾;贵族豪强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皇室、留学中国的改革派与当权的豪强贵族守旧派的矛盾),政局混乱;从国际来看,是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九年级岳麓版上册历史知识点:中古亚欧文明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作《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游记》是世界旅游文学的瑰宝,书中既描绘了雪山大漠的壮丽景观,又画记录了城镇都市的优美风情,对于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大都、苏州、杭州等,都细致描绘,让读者如亲临其境。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共52张PPT)

首先在尼罗河西 岸选择一个稳固的场 所,水平且朝向北方。
量好底座的外框后, 在沙漠上划线标记。
巨石被切割 好后,拖到施工 地点堆砌。
建好第一级后,人们 用土坯、石灰石、粘土建 成土坡,利用斜坡把石块 运上去建第二级。
每建一级,都要 把斜坡重新加高。
最后将金字塔的 外层砌上白色的石灰 石,使整个金字塔看 上去整洁光滑。
(一)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
古代印度地图
印 度 河
恒 河
(二)古代印度青铜文明的出现和统一
1、古 代印度的青 铜文明:大
约公元前4000 年前,印度河 流域出现了奴 隶制城邦。其 中,以哈拉帕 和摩亨佐· 达罗 最著名。
哈拉帕
摩亨佐· 达罗
摩亨佐· 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 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 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 达罗的深井
哈拉帕残留的土墙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2、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6世纪起 逐渐统一
摩揭陀国 阿育王
(三)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古埃及
古印度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五、东方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东方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政治方面: 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 北非(尼罗河流域)
王权的象征 古埃及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金字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学习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学习难点:种姓制度,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激趣导入:
今天我想带大家到四大文明古国去神游一番,播放《四大文明古国简介》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指出:其实四大文明古国远不止视频中提到的伟大成就,它们还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灿烂文化,想了解更多就跟老师一块进入本课学习吧。
自主探究:(可以先通过阅读课文后独立思考作答,也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然后将答案要点工整记录下来)
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
2.古代埃及:是其最主要的文明象征,是国王的,数最为雄伟。
3.古巴比伦王国:统一者是。
《》是历史上已知的法典,它主要维护阶级的利益。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时代建立该制度,它从高到低分为、
、、四等。
合作探究:
1、问题:胡夫金字塔修建于4600多年前,当时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建造的?(要求:先学生各抒己见,培养想像能力,然后教师列举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几种主要观点。
)
2、问题: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想一想,其用意是什么?
3、问题:课本P12材料分析题(要求:先让学生做,然后教师指导)
引深探究:
在《世界地图》找一找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我测评:
1、按时间顺序四大文明古国依次是。
2、分别写出下列古国文明的象征:埃及()、巴比伦()、印度()。
3、下列关于古代埃及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北非尼罗河流域
B、建造了巨形陵墓----金字塔
C、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国家,都城在底比斯
D、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4、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圣经》
B、《古兰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5、阿育王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首先完成了对印度半岛的统一,请问,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阿育王属于哪一种姓?()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古代两河流域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青铜器
7、一支考古队从非洲出发,自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应该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黄河流域③两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8、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可以看到古代等级制度的残迹,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贱民达几千万人。
这种压迫存在的根源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伯利克里改革
9、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0、材料分析:
1901年12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苏撒古城发掘出一块巨大石柱。
研究发现: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制定的法典。
回答下列问题:
(1)汉莫拉比为什么要制定这部法典?
(2)这部法典保存下来有什么历史意义?
(3)从汉莫拉比法典的内容中,我们能看出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用这部法典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
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