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初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05章

第五章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资本知识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概念与功能(一)资本的概念商业银行的资本是商业银行所有者所投入的资金,是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
商业银行全体股东全额认缴出资额后,其注册资本就体现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或股本。
监管当局以资本充足为目标,对商业银行保有的最低资本量进行了限定,这部分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被称为监管资本或者最低资本,监管资本除包含商业银行会计意义上的资本金之外,还包括其他由银行监管部门认可的资本工具。
由于监管资本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明确且可操作性强,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主要采用监管资本的概念。
(二)资本的功能1.营业功能:经营的启动器2.保护功能:弥补商业银行的经营亏损3.管理功能知识点:巴塞尔协议及其发展(一)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产生被各国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1.巴塞尔协议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资产间的比例关系,确定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确立公平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消除国际银行间存在的不平等竞争。
2.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四大部分内容:资本的构成、资产风险权重、资本标准比率的目标、过渡实施与安排(1)确定了资本的构成①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普通股、非积累优先股)和公开储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②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补充资本或辅助资本,包括普通准备金(呆账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和长期次级债务(发行的长期金融债券)等。
(2)确定了风险加权制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
①确定表内资产风险权数:分0、10%、20%、50%和100%五个档次。
②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分0、20%、50%和100%四个档次。
(3)确定过渡时期及实施安排1992年年底过渡期结束后,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与全部风险资产的比率至少为4%;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总资本的50%。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最新考试大纲对比表

六、信托与租赁
六、信托与租赁
理解信托的性质、功能、起源与发展、设立及管 理解信托的性质、功能、起源与发展、设立及管理、
理、市场及其体系,掌握信托公司的经营与管理, 市场及其体系,掌握信托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理解
理解租赁的性质、种类、特点、功能、产生与发 租赁的性质、种类、特点、功能、产生与发展,理
展,理解租金管理、融资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市 解租金管理、融资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市场体系,
构、利率期限结构和利率决定理论,计算各种收 利率期限结构和利率决定理论,计算各种收益率,
益率,理解并掌握金融资产定价,分析我国的利 理解并掌握金融资产定价,分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率市场化
三、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
三、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
理解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类型及体系构成, 理解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类型及体系构成,理
特征,理解外汇管理和外债管理的基本要求
征,理解外汇管理和外债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3页
务的经营,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资本、风险、 经营,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资本、风险、财务
财务的管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我 的管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我国商业
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第1页
五、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
五、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
理解投资银行的性质、经营机制、功能和股权管 理解投资银行的性质、功能、经营机制,分析投资
系,理解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理论,分析 系,理解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理论,分析我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演进、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演进、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十、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十、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第一节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货币起源于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式: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一、商品货币1、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
2、实物货币是货币最原始的形式。
3、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可接受性强、价值稳定、价大量小、耐久性、均质性和可等分性4、商品货币的基本特征(1)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2)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是一种内在价值的等量交换二、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代表实质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在流通领域中流通。
1、代用货币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银。
2、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融货币作为保证。
三、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的现代形态。
1、信用货币的产生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崩溃的结果.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
信用货币与贵金属货币脱离关系,不可兑换贵金属货币.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所代表的货币价值,所代表的货币价值可能发生贬值或升值。
2、信用货币的形式(1)流通中的现金一般用于日常零星交易,流转在银行体系之外.流动性强、无收益。
(2)存款货币主要是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
存款货币流动性比现金小,但有收益。
3、信用货币的特征(1)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完全脱离黄金。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如存款货币就是银行的债务.(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由法律规定其法定货币地位;国家、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其提供信用(4)信用货币的管理货币性质——国家可以通过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
4、信用货币的发展趋势货币流通的概念第二节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一、货币流通的概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分为现金流通和存款流通。
初级经济师经济考试大纲

初级经济师经济考试大纲一、经济学基础1. 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两者之间的关系3. 经济行为与市场机制- 消费者行为- 生产者行为-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4. 需求与供给理论- 需求法则- 供给法则- 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5. 弹性理论-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交叉弹性二、国民经济核算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GDP)- 国民收入- 国民支出2.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3. 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 - 国民收入的计算- 国民支出的计算4. 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 经济政策制定- 经济形势分析三、财政与货币政策1.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定义与目标- 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局限性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定义与目标- 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的效果与局限性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政策协调的方式与效果四、国际经济与贸易1. 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2.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贸易协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3.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平衡- 外汇市场的功能与机制4.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汇率政策的影响因素五、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 企业成本分析-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成本效益分析2. 企业收益分析- 收益的计算与预测- 收益最大化策略3. 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风险的控制与规避4. 企业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的评估方法 -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分析六、劳动经济学1. 劳动市场分析- 劳动需求与供给- 劳动市场的均衡2. 工资决定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 集体谈判与工资决定3. 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 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 劳动政策的目标与实施七、发展经济学1.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发展的定义与目标-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2. 发展战略与政策-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 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发展中的经济问题- 贫困问题- 不平等问题- 环境问题八、经济法律基础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 经济合同法- 经济合同的类型与内容- 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3. 企业法- 企业法的基本内容- 企业的设立、变更与解散4.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的类型与保护-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措施九、经济伦理与社会责任1. 经济伦理的概念- 经济伦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 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2.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实践 -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与监督3. 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 诚信经营- 环境保护- 社会公平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2.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与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3. 全球治理与国际经济合作- 全球治理的概念与机制- 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与效果以上是初级经济师经济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
初级经济师2023大纲

初级经济师2023大纲
目录
一、考试简介
1. 考试性质
2. 考试目的
3. 考试形式
二、考试科目及考试大纲
1. 科目一:经济基础知识
(1)考试内容及要求
(2)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2. 科目二:专业知识与实务(各专业类别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1)金融专业
(2)财政税收专业
(3)工商管理专业
(4)商业经济专业
三、考试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及地点
2. 考试纪律及要求
3. 注意事项及建议
四、备考建议与策略
1. 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记忆与理解
3. 多做模拟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4. 关注时事热点,了解政策法规变化
5. 加强实践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市场正式建立新增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主体:中资大中小型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外资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2.回购协议市场新增回购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部分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回购券种是国债和批准的金融债;回购期限在一年以下新增:回购市场已经成为短期融资、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场所;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新增:银行间回购利率已经成为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利率基准;在利率市场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3.商业票据市场:我国票据类型注意汇票、本票、支票的定义区别;2003年启债券市场主体;批发市场典型结算方式:逐笔结算一级托管交易品种:现券交易、质押式社会投资者参与的零售市场典型结算方式:净额结算两级托管交易品种:现券交银行间市场的延伸;零售市场两级托管交易品种:现券交易回购、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债券借贷投资者结构:以做市商为核心、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他机构共同参与易、质押式回购、融资融券上市商业银行重新回归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境内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一年以内的中期票据: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一年期以上的国际机构债: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2.股票市场1按照发行范围:A、B、H、FA股: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以人民币计价B股:以人民币为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交易、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H股:境内注册公司在香港发行并上市F股:我国股份公司在海外发行上市2按照投资主体分类: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3股票市场主体:主板市场上交所、深交所中小企业板2004:与主板的区别在于上市规模创业板2009代办股份转让市场新增: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2007年完成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运营2010年;融资融券正式启动3.投资基金市场1997年之前是老基金、之后是新基金;2004年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新增:2002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市场主流。
初级金融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大纲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一、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货币形态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概念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的概念,是否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的原因与类型、通货紧缩的原因,以及是否具有运用相关知识对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货币由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向信用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基本概念,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形式;信用货币在现代的发展变化,信用货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二)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现金流通和存款流通的渠道;人民币现金和存款货币流通的关系;广义货币流通渠道以及广义货币流通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三)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货币需求的概念;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货币需求函数及其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的特点及货币需求函数。
(四)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商业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中央银行信贷调控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五)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标志;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类型;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紧缩的原因。
二、信用与利息考试目的测査应试人员是否理解信用的概念、形式和作用,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利息、利息率的概念,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是否掌握利息的基本计算方法、利息率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利息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运用利息的基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类利息的操作能力。
考试内容(一)信用信用的概念,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的概念,商业信用的特点、局限性;银行信用的特点,国家信用的作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作用;社会信用体系;征信与征信服务。
初级金融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大纲p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一、货币与货币流通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货币形态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概念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的概念,是否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的原因与类型、通货紧缩的原因,以及是否具有运用相关知识对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货币由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向信用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基本概念,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形式;信用货币在现代的发展变化,信用货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二)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现金流通和存款流通的渠道;人民币现金和存款货币流通的关系;广义货币流通渠道以及广义货币流通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三)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货币需求的概念;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货币需求函数及其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的特点及货币需求函数。
(四)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商业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中央银行信贷调控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五)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标志;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类型;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紧缩的原因。
二、信用与利息考试目的测査应试人员是否理解信用的概念、形式和作用,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利息、利息率的概念,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是否掌握利息的基本计算方法、利息率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利息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运用利息的基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类利息的操作能力。
考试内容(一)信用信用的概念,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的概念,商业信用的特点、局限性;银行信用的特点,国家信用的作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作用;社会信用体系;征信与征信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