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伺服电机市场发展情况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技术和市场发展综述

1 .交流伺服系统基本性能和控制
方法
在交流伺服系统 中,电动机的类型 有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 ( MS 和感 P M) 应异步交流伺服 电机( 。前者具备十 I M)
( 和利时电机)华中数控、 、 广数、 南京埃斯
顿、 J 电机厂等。其中华中数控、 兰' t 1 广数 等主要关注在数控机特性,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基于永磁 电机动态解 耦数学模型的矢量控制方法, 这是现代伺
二 技术发展方 向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经历了从模拟 到数字化的转变,数字控制环已无处不 在, 比如换相、 电流、 速度和位置控制; 采 用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性能D P S 加 F GA P 、以及伺服专用模块( 比如 I 推出 R
节, 发展了无位置传感器技术(e s r s S n ol s e
者虽然结构坚固、制造简单、价格低廉,
但是在特性上和效率上存在差距, 只在大 功率场合得到重视 本文将重点讨论永 磁同步交流伺服系统。
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可 以从调
C nr1 ot ) 。至今, o 在商品化的产品中, 采
维普资讯
—
誊劲控制及饲照 步进电动规
fE ^TU RE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技术 和市场发展综述
王健
一
关键词 :伺服 系统 技术发展 市场状况
王健先生, 北京和利 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概述
方面国产产品、 包括部分台湾产品和世界 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到 士O0 mj以内:动态响应方面, .1/ n r 通 常衡量的指标是系统最高响应频率, 即给
尽管这方面的工作早就在进行,但
伺服电机十大品牌简介

技术壁垒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外品牌在某些技术领域仍具有领先优势,国内品牌需要加强
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突破技术壁垒。
技术合作
03
国内外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共同推动伺服电机技术的发展,提
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产业链整合
伺服电机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产业链整合,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产业链协同
雷赛智能
总结词
技术领先、性能稳定、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雷赛智能是一家专注于运动控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 伺服电机产品具有技术领先、性能稳定和应用广泛等特点。 该公司的伺服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包装机械等领域 。
伟创电气
总结词
创新驱动、品质卓越、服务至上
详细描述
伟创电气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伺服电机产品具有创新驱 动、品质卓越和服务至上等特点。该公司的伺服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等领域
国内领先、技术先进、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汇川技术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伺服电机产品具有技 术先进、性能稳定、应用广泛等特点。该公司的伺服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 、电子、冶金、化工、纺织等领域。
禾川科技
总结词
高性价比、高性能、高可靠性
详细描述
禾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伺服电机产品具有 高性价比、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等特点。该公司的伺服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控机 床、机器人、包装机械等领域。
环保材料
采用环保材料制造伺服电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循环经济
通过回收利用废旧伺服电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 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伺服电机的发展趋势

伺服电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伺服电机作为重要的动力元件,在机械和电子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伺服电机的发展趋势也会紧跟时代的潮流,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一是采用高效功率驱动电路。
高效功率驱动电路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各种应用领域的高性能要求,是伺服电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是发展低噪声伺服电机。
由于伺服电机无法完全避免噪音,所以发展低噪声伺服电机无疑是企业技术发展中的热点。
企业将努力改善结构设计,研发一系列低噪声伺服电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提高伺服电机的适应性。
三是发展高性能伺服电机。
主流的伺服电机功率不断提高,加上智能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的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未来进一步研究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企业将发展更高性能的伺服电机,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是研发更加节能的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直接耗费的大部分能量是电能,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只能转换50%的电能为机械能,其余50%损失为热能。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分析摘要:简述了国内数控机床近年来的发展。
近年国内数控机床发展迅速,产量不断增加,但高端产品数量太少,无法与国外数控机床竞争。
而国外数控机床迅猛发展,尤其是西门子和发那科则占据了绝大部分世界市场。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有缩小的趋势的,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竟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如今国内数控机床发展迅速,年产量逐年攀升,但所产机床精度等方面达不到要求。
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
虽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国内绝大多数重要机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却不是中国造。
尤其是关系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它的“大脑”和“心脏”却要大部分从国外引进。
专家呼吁,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不能没有创造,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迫在眉睫。
一、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1.1 国内数控机床近几年发展我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
这标志着国内数控机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不断承担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军工建设提供高水平数控设备的任务。
如国产XNZD2415型数控龙门混联机床充分吸取并联机床的配置灵活与多样性和传统机床加工范围大的优点,通过两自由度平行四边形并联机构形成基础龙门,在并联平台上附加两自由度串联结构的A、C轴摆角铣头,配以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可完成五自由度的运动。
中国伺服系统前景分析

中国伺服系统前景分析一、伺服行业产业链“伺服”—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
人们想把“伺服机构”当个得心应手的驯服工具,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而动作。
在讯号来到之前,转子静止不动;讯号来到之后,转子立即转动;当讯号消失,转子能即时自行停转。
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而得名——伺服系统。
1.工作原理伺服控制是对机器装备的精确定位、速度等运动要素进行控制的统称。
伺服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伺服传动单元组成,通过机械零部件传导到负载端。
伺服系统(或称伺服产品)通常包括伺服驱动器(指令装臵)、伺服电机、伺服反馈装臵(编码器)三个部分。
2.下游应用伺服系统主要应用于对定位精度和运转速度控制要求较高的制造领域,在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床、包装、纺织电子、塑料、医疗、印刷、橡胶、食品等行业,并逐步在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得到推广,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将进一步推动伺服系统市场的增长。
2020年伺服系统下游应用占比最高的电子及半导体、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总和占比为37%左右,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电子及半导体行业,占比16%。
就增速情况而言,电子及半导体行业也远远高于下游其他行业,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率为36%左右,远超全行业平均增速18%。
2020年中国私服系统主要下游应用需求变动情况二、伺服系统市场容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伺服系统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高速加工技术和以高速、高精度为基础的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伺服系统的快速发展。
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自2015年起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伺服电机系统市场规模为164.4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8.3%。
三、伺服系统竞争格局我国国产伺服系统企业发展迅速,发展国产替代率逐年升高。
过去中国大陆伺服系统主要来源于日本等地的大量进口,占比最高的是松下、安川等。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2020年的现在,国内从事伺服系统的供应商超过300家,国产品牌近12年持续采取定制化与低价策略馋食外资品牌份额,2020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仍然主要是日本等外资企业,但是国产企业占比大幅度增高,其中代表汇川2020年市场占比10%。
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一、概述伺服驱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伺服驱动器的出现使得精密运动控制成为可能,提高了工业自动化的水平,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对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规模为XX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XX%。
伺服驱动器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工业自动化需求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伺服驱动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实力、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四、市场驱动因素1.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对伺服驱动器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在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2.技术的进步:伺服驱动器技术不断创新,实现了更高的精度、更稳定的运行和更好的控制性能,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为伺服驱动器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五、市场前景展望根据市场分析,未来几年伺服驱动器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自动化需求的持续增加: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伺服驱动器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2.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伺服驱动器企业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推出更先进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将进一步加大,为伺服驱动器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格局激烈,但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伺服驱动器企业应注重产品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2023年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伺服系统是指能够控制运动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电子、光学等各个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伺服系统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稳定和持续增长的趋势。
1. 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约为58.76亿美元,并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81.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伺服系统市场之一,占据了市场的近50%的份额,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
2.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伺服系统行业可划分为几大类,包括细分为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
根据产品形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市场规模有所不同。
2.1 伺服驱动器市场规模:由于伺服驱动器是伺服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因此占据了伺服系统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伺服驱动器市场的规模已经近年来不断增加,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0.73亿美元左右。
2.2 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伺服电机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市场规模大约为32.47亿美元。
随着电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2.3 控制器市场规模: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运动控制器与电动机控制器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大约为6.72亿美元左右。
2.4 传感器市场规模:伺服系统需要精准的运动控制,传感器负责感知和反馈位置、速度和力矩等参数,因此是伺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伺服传感器市场规模大约为3.24亿美元左右。
3. 市场趋势与前景伺服系统市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市场仍然具有增长潜力。
未来几年,伺服系统市场将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不断增长的中等收入人群数量。
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伺服系统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未来亚太地区伺服系统市场增长仍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伺服电机综述

伺服电机综述luqingsong@摘要:文章对伺服电机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伺服控制系统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伺服电机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伺服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现状1伺服电机简介伺服电机(servo 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1]2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相应的动作,其相应的命令就是输入的电压信号,一般由单片机提供,有几伏电压到几千伏电压驱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接受到的电压信号,识别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伺服电机的转速的输出控制,伺服电机把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伺服电机的转矩,其占空比比较大,时间常数相应比较小,能够快速的响应,其归根结底则是根据输入的信号电平转化为伺服电机电机轴的角位移或者角速度输出,达到信号旋转驱动后面负载的元器件的功能,其作为一个动力驱动源,应用很广泛。
伺服电机一般度较小,现今使用的多为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有着优良的特性,体积小,执行相应时间小,其功率值的调动范围很大,相对于交流伺服电机而言直流伺服电机体积比较大,其执行的精度虽高,但在成本和实用下,性能比远远低于交流伺服电机。
现如今,工业企业等大小的实验,均采用的是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分为同步交流伺服电机和异步交流伺服电机。
交流伺服电机采用的是单片机输入的PWM脉宽数,执行相应的反应动作,交流伺服电机通过接收到的PWM脉宽数,执行电机的主轴输出轴的转速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伺服电机市场发展情况
一、全球市场需求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随着近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伺服电动机及其伺服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数控(NC)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等领域,都离不开伺服电动机及其伺服控制系统。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微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伺服电动机及其伺服控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正向着机电一体化、轻(量)、小(型)、高(高效、高可靠、高性能)、精(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各种新型伺服电动机不断问世。
随着伺服电机技术水平的进展以及下游应用市场的渗透,2012年全球伺服电机年需求量达2560万台,同比增长3.8%,2014年全球伺服电机需求量在2800万台左右。
图表2009-2014年全球伺服电机需求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就消费而言,伺服电机市场形成了欧洲、北美、亚洲三足鼎立的态势。
2014年北美伺服电机需求占全球需求总量的30%;欧洲市场占比为29%,亚洲地区是全球伺服电机需求增速最快的市场,2014年全球比重接近29%,与欧洲市场份额持平。
图表2014年全球伺服电机需求格局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三、美国市场发展规模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伺服电机需求市场,近年来美国伺服电机市场呈平稳的上升趋势,机械数量的增长、制造业资金投入量、技术发展等因素是该国伺服电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2年美国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需求量为547万台,占全球需求总量的21.37%;2013年美国国内伺服电机需求达564万台,同比增长3.1%,2014年需求总量约为570万台,需求同比增长1.1%,美国伺服电机需求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较上年度略有下滑。
图表2009-2014年美国伺服电机需求量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四、日本市场发展规模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随着日本的机械工具等产业的发展,日本的伺服电机制造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伺服电机生产大国,日本伺服电机品
牌在中小型OEM市场上尤其具有垄断优势,虽然目前市场发展态势平稳,但受其国内目前环境影响,我们认为,未来日本伺服电机增长率不会太高。
安川电机是日本伺服电机产业的典型代表:安川电机在1984年首次投放AC伺服驱动产品后,1992年9月份,安川电机领先世界,以“小型、快速、廉价”为理念,向市场投放了小型化“Σ系列”AC伺服机,能进行高速、高精度定位,且易于使用。
之后于1997年9月份、2002年3月份分别开发并向市场投放了“Σ-I系列”、“Σ-III系列”产品。
为了应对环保规定、提高性能、便利性以及符合安全规格的需求,安川电机于2007年5月份,生产并向市场投放了目前的主力机型“Σ-V系列”产品。
根据日本产经省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日本伺服电机总产量达到255.6万台,同比增长13.6%;行业总产值为806.4亿日元,同比增长13.8%。
2014年日本伺服电机产量达到299.87万台,产值为961.91亿日元。
图表2008-2014年日本伺服电机产量
资料来源:日本产经省
图表2008-2014年日本伺服电机产量及产值
资料来源:日本产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