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溴、碘的提取
高一上册化学《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教学设计

5.总结反思:通过实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保护海洋环境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面对挑战的信心。
(3)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提高他们的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进行以下活动:
(1)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回答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疑问。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章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检测。
2.教学目标:
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全面掌握本章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创设情境:以实际生活中的海水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溴和碘提取的兴趣。
2.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海水中溴和碘的提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原理。
3.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高中化学2.1.4 溴、碘的提取 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课时溴、碘的提取 (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化学1教材内容安排顺序看,本课时安排在学习了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将有较强的基础理论指导;同时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对后面的专题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简析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海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
利用海水中富含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碘化钠等,能获得活泼的非金属卤素单质。
这既是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重要内容。
因此,编者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紧扣海水资源这一线索,引出氯、溴、碘单质及其化合物,通过对这几种化学物质的系列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同时,了解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实验探究。
在介绍卤素单质的制备时,注重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体现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一学科特点,突出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习目标。
教材同时结合卤素单质的性质,巧妙地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概念;通过分析卤素单质及其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中微粒结构发生的变化,逐步揭示出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并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定义了氧化剂和还原剂。
3、教学目标(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过程,认识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2)了解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溴和海带中获取碘单质的基本方法(3)掌握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4)掌握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6)过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生活的自然是提供人类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二、说教法“溴、碘的提取”的教学设计除了让学生了解其工业制备以外,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溴、碘的提取,知道卤素单质的性质差异。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共5篇)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共5篇)第一篇: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一、教学目标1、知道海水提溴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知道海带提碘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
3、知道几种分离物质的方法4、认识溴、碘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5、通过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的学习,认识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物质制备和提取的一些过程和方法。
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讲解、对比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新课过程[情境创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的资源,我们目前已经掌握了从海洋中提取氯的方法,但海洋还有大量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发。
虽然在海水中几乎存在所有的常见元素,海水中除了H2O外含量最高、最容易获得的物质是食盐。
大多数的元素含量较低。
但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两类物质已经形成产业。
分析表中数据:一类是海水中含量较高提取容易的物质如镁、钾等;另一类是陆地含量极少,只能从海水中提取的物质,如溴、碘等。
(一)从海水中提取的元素-溴引言:溴在科学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有很多用途。
陆地上溴的储量只占地球上溴的总储量的1%,剩余99% 的溴分布在海洋中。
溴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用量很大,然而我国溴的年产量仅数千吨,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
1)提问溴的用途:学生回答不全面教师总结:被称为“海洋元素”的溴也被广泛的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它可以用于生产多种药剂,例如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等。
2)介绍提溴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早在19世纪初,法国化学家就发明了提取溴的传统方法(以中度卤水和苦卤为原料的空气吹出制溴工艺),这也是目前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惟一成熟方法。
2)此外,树脂法、溶剂萃取法和空心纤维法提溴新工艺正在研究中。
《溴、碘的提取》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

2.1.4漠、碘的提取【教学目标】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漠、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氯、漠、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2.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3.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氯、漠、碘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 Br\ F的检验【教学难点】氯、漠、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演示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教学设计】[问题情境]漠元素在海水中以漠离子(Br「)的形式存在,碘元素在海带中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生.产中从海水中提取漠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何呢?怎样将漠离子和碘离子转变为漠单质和碘单质呢?P46活动与探究:[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b,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 KI溶液,分别滴加少量漠水,再分别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总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交流、讨论,并填写如下表2-4。
表2-4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实验实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氯水与漠化钾溶液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2KBr+CI=2KCI+Br22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KI +CI=2KCI+I22K教师活动』在上面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氯单质能将漠化钾、碘化钾中的漠和碘置换出来:2KBr+CI2=2KCI+Br22KI +CI2=2KCI+I2漠单质能将碘化钾中的碘置换出来:2KI+Br2=2KBr+l2[问题情境]由上面实验和分析可知氯、漠、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如何?K学生活动F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Cl > Br > I[问题情境]氯、漠、碘单质化学性质有差异,而其物理性质又如何呢?[实验探究]学生观察漠、碘单质样品,并进行“漠、碘单质分别溶于水、酒精、四氯化碳” 的实验,然后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归纳概括澳和碘的主要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漠单质是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碘单质是紫黑色的固体,易升华。
专题二溴、碘的提取教案三新课标人教版

专题二溴、碘的提取教案三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过程,认识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2)、了解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溴和海带中获取碘单质的基本方法3)、掌握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4)、掌握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生活的自然是提供人类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三、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索﹑实际操作﹑引导启发四、教学思路新教材区别于以往教材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实验本身去探索和归纳知识及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注重从实验本身出发,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的性质,再由教师引导及学生讨论一起获得知识理论,再来认识实际应用。
很好的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可能在坐的各位许多都喜欢拍照,按下按扭,美丽的图案就很快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感光胶片在这一刹那起了决定性作用。
那什么东西使感光胶片会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呢?[学生回答] 碘化银[教师评价] 非常的好!同学们复习新课非常到位。
[教师讲述] 碘化银是一种很好的感光材料,可以用来拍照。
它也有另外一种类似于干冰的重要用途—人工降雨。
人体含有少量的碘,但碘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碘缺乏可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危害,缺了碘就会得“大脖子”病,1990年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制定了“2000年全球消灭碘缺乏病”的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海水中提取溴﹑碘。
[板书]:一.溴、碘的提取原理[演示实验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①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②再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 KI溶液,分别滴加少量溴水和新制氯水,①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②再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教案:溴、碘的提取

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溴化钾+氯水
无色溶液变为橙黄色溶液
2KBr+Cl2====2KCl+Br2
碘化钾+氯水
无色溶液变为棕黄色溶液
2KI+Cl2====2KCl+I2
碘化钾+溴水
无色溶液变为棕黄色溶液
2KI+Br2====2KBr+I2
溴化钾+碘单质
无明显颜色变化
—
师根据实验报告单,归纳出结论。
板书:
2.碘的特性:(1)易升华;(2)单质碘遇淀粉使淀粉变蓝色;
师溴和碘除了具有这些特性外,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板书:
3.溴离子与碘离子的检验
师实验室常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Br-、I-的存在。
板书:
NaBr+AgNO3====AgBr↓+NaNO3
NaI+AgNO3====AgI↓+NaNO3
7.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8.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溴、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溴、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教具(工量具)准备:
PPT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教案纸(2)
板书设计:
溴、碘的提取
一、溴、碘的提取
2.在溴水和碘水中分别加入CCl4,振荡。
板书:
水
酒精
四氯化碳
溴
橙黄色
橙红色(不分层)
橙红色(下层)
碘
棕黄色
深红棕色
(完整word版)溴碘的提取教案

《溴、碘的提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过程,认识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2)掌握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3)掌握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养成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的探究,知道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建立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态度。
二、课前准备教师的准备①多媒体课件②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试管若干、碘升华装置药品:溴水,碘水,氯水,CCl4溶液,蒸馏水,液溴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先来看一些美丽的照片。
现在在这信息时代,我们的数码相机都非常多,索尼,佳能等等。
在以前,我们并不是用这些拍照的,我们会拿着胶卷去相馆洗照片。
有种胶卷在中国非常有名,叫柯达。
那摄影师是如何将这黑乎乎的胶卷变成美丽的照片呢?这里有有一个神奇的物质——溴化银。
溴化银是一种非常好的感光材料,同时呢,碘化银也具有这种感光用处。
它还有另一个用途-—人工降雨。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两种元素:溴和碘.【展示】海洋中主要元素组成溴元素:海洋总储量1×1014t,“海洋元素”,在海洋中主要存在形式:Br-碘元素:海洋总储量8×1010t,在海洋中主要存在形式:I—【教师】我们知道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溴元素和碘元素,那么我们如何从海洋中将它们提取出来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过渡】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溴和碘的相关性质,然后通过这些知识,去设计出合理的提取方案。
一、溴、碘的物理性质1、溴的物理性质(展示液溴)【教师】大家从它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描述溴的物理性质,注意观察中间的那层.【学生】颜色:深红棕色液体(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液封:易挥发(刺激性气味,有毒)ρBr2 〉ρH2O具有强的腐蚀性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保存方法:棕色试剂瓶液封2、碘的物理性质(展示碘单质)【教师】大家从它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描述溴的物理性质【学生】颜色:紫黑色晶体,有金属光泽易升华(演示实验,与溴的挥发做比较)——可用于碘单质的分离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保存方法:棕色试剂瓶密封【探究】淀粉遇碘变蓝还是I—变蓝,如何设计实验?【设计】试管1:淀粉加碘水试管2:淀粉加碘化钾溶液【教师】这是一个特征反应,可以验证碘单质的存在。
高中溴碘的提取学案教案

高中溴碘的提取学案教案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溴、碘的提取编写:杨进审核:裴志华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
2.学会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
3.结合反应原理分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体会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课前预习】一.溴、碘的提取1.溴的提取:从海水中提取溴,通常是将氯气通入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中,氯气将溶液中氧化成。
生成的单质溴仍然溶解在水中,鼓入或,能使挥发出来,冷凝得到,精制粗溴可得高纯度的溴单质。
2.碘的提取:从海水中提取碘一般过程为:3.提取原理:二.溴、碘的性质2.溴、碘的特性⑴溴易挥发,所以保存液溴时要液封..。
⑵碘加热能,利用碘的这个特性可进行碘的和。
⑶碘遇淀粉溶液变,利用碘的这个特性可进行碘的。
【知识回顾】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 Cl2、Br2、I2的氧化性的比较、、I-的检验Br、的检验方法:I、的检验方法:5.溴、碘的用途【交流讨论】在上述实验中CCl4的作用是什么?三.萃取1.原理2.操作步骤3.注意事项【课堂练习】1.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溶液依次含有()A. Br-、Cl-、I-B.Br-、I-、Cl-C. I-、Br-、Cl- 、I-、Br-2.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A.久制的氯水 B.碘水 C.KBr D.KI3.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A.钠元素 B.氯元素C.碘元素 D.铁元素4.溴和碘在海水中的浓度虽然较低,但由于海水的总量非常大,所以,它们的总储量是极为可观的。
海洋中的溴占地球上溴总储量的。
在人类生活中,溴有着重要的用途。
溴的提取一般要经过、和三个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步骤①灼烧海带时,用什么仪器?CCl4沸点:76.8 ℃
⑵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什么?
⑶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⑷步骤⑤中,应选择什么试剂来提取碘?为什么?
⑸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四、Cl-、 Br- 、 I-的鉴别
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
AgNO3 溶液
AgNO3 溶液
溴、碘的溶解性及特性:
特性:淀粉遇碘I2变蓝
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水
四氯化碳 物理特性
溴Br2 橙黄色
橙红色 易挥发
碘I2
棕黄色
紫红色
易升华
溴、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CCl4等 有机溶剂
海水天中然主海水要主元要素元的素含成量分
元素 浓度 元素 浓度 元素
中文名/m化g学.L符-1号
含量 (毫克/升)
分离出来?
碘(I2):紫黑色固体、易升华;密度比水大,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
等有机溶剂。
思考:如何验证一瓶淡 黄色溶液是否为碘水?
特性:碘I2能使淀粉变蓝
碘(I2)单质
碘蒸气
二、溴、碘的提取原理
观察与思考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3mlKBr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
现象: 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了橙黄色
现 象: 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化学方程式: Cl2 + 2KI = I2 + 2KCl
观察与思考
『实验3 』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I溶液, 滴加少量溴水
现 象: 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了棕黄色
『实验2 静置
』
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
现 象: 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化学方程式: Br2 + 2KI = I2 + 2KBr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
NaI + AgNO3 = AgI + NaNO3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溴: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 AgBr 感光材料
AgI
AgBr
碘:药用、食品 AgI人工降雨
治疗口腔溃疡 、碘甘油、华素片
指纹实验
课堂练习
1、下列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C )
A.KI B.KCI C.I2 D.Br2
2.要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B ) A. 加入NaCl B.加入适量的NaBr C.加入适量的Cl2 D. 加入适量的Br2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的是(C )
A.碘水
B.溴水
C.氯化钾溶液 D.氯气
4、 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BD)
冷凝
高纯溴 提纯 粗Br2
含碘元素丰富的海带
海藻森林
海带森林
海苔
2.碘的提取
水
干海带
NaOH溶液
H2SO4溶液/Cl2
碱化
氧化
浸泡液 过滤 滤液
碘 单
提纯
结晶 过滤
粗碘
质
海带 ①灼烧 海带灰 ②浸泡
海带灰 悬浊液
③
含碘离子④氯气 的溶液
含碘水⑤提取碘含碘
溶液
CCl4溶
⑥
I2
思考:
液信息提示:
碘的沸点: 184.35℃
『实验1 静置
』
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
现象: 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化学方程式: Cl2 + 2KBr = Br2 + 2KCl
观察与思考
『实验2 』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I溶液, 滴加少量新制氯水
现 象: 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了棕黄色
『实验2 静置
』
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CCl4
C.淀粉KI溶液
D.AgNO3溶液、稀硝酸
专题二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溴、碘的提取
溴元素:海洋总储量1×1014t,“海洋元素” 在海洋中主要存在形式:NaBr 碘元素:8×1010t
在海洋中主要存在形式:KI 思考:海洋中存在Br-、I-,该如何从海水 中提取溴单质(Br2)和碘单质(I2)?
Cl2
一、溴、碘的物理性质
/m中g文.L名-1 化学符号
Cl 氯 1935C0l Br18880 67 碳 BCa
钠
Na
10770
氮
N
Na
镁
107
Mo
Sr
Mg 硫 1290S B 884 4.6硼 UB
S
钙 885 Ca Li 412.1 0.1硅7
NSii
钾
K
399
氟
F
Ca 溴 400 Br Rb 67.3 0.1碘2 CIo
K
380 I
0.06 Au
浓度 (微含/克m量/升g.)L-1
02.803
15
0.01
7.9
04..5003
02.002
1.3
00..006005
0.000004
三、溴、碘的提取
1.溴的提取 粗盐
海水
母液 通Cl2
思考:为什么要鼓入热空气?
溴易挥发,鼓入热空气使其全 部挥发出来,冷凝得到粗溴。
Br2水 鼓入热空气 Br2蒸汽跑出来
AgNO3 溶液
KCl溶液
NaBr溶液
KI溶液
Cl-、 Br- 、 I-的鉴别
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NaCl溶液 NaBr溶液 NaI溶液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
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1、溴的物理性质 溴(Br2):深红棕色液体、密度比
水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挥发; 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常温下, Br2唯一呈液态状的非金属单质
溴的保存:
密闭保存,常往盛溴的 试剂瓶中加入一些水— —水封
溴液体蒸气
液溴Br2 溴蒸气
2、碘的物理性质
思考:如何用较简便 的方法将碘从砂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