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学案1
学案1:1.2.2 假说—演绎法、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假说—演绎法、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测及几率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1、自由组合定律中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测方法;2、自由组合定律中有关概率的计算方法。
【学习新课】一、如何计算某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概率?例1:基因型为AaBbCC的生物可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种,分别是。
例2:基因型为AaBbCc的生物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
计算方法:。
二、如何计算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例3:AaBbCc与AaBbCC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三、如何计算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例4: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产生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为,后代中黄色圆粒出现的概率为。
四、如何由子代推亲代的基因型?例5:某哺乳动物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
这两种基因相对独立。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 ︰3 ︰ 1 ︰1。
请推断个体X的基因型:。
五、有关概率的计算例6:已知人类多指(D)与手指正常(d)是一对相对性状,听力语言正常(T)与先天性聋哑(t)是一对相对性状。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患多指病,母亲表现型正常,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
请推断:1、父母双方的基因型是什么?父,母。
2、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正常的概率为;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只患多指病的概率为;只患先天性聋哑的概率为。
【巩固训练】1、Dd能产生种配子;Yyrr能产生种配子;YyRr能产生种配子;AaBbCcDdEEFf 能产生种配子。
2、AaBbCcDDEe产生ABcDe配子的概率为,产生ABcde配子的概率为。
3、(1)Dd与Dd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2)YyRr与YyRr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3)YYrrDD与yyRRdd的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1)

c、所得到的优良性状中,能用于生产实际的纯合子占多大比例?
d、如何获得更多的用于生产实际的优良性状小麦?
观察
思考
回答问题
正确回答
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有所针对性训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遗传图分析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是否明白(9:3:3:1)是两个(3:1)的自由组合
探究二
如何解
释自由
组合现
象
1、子一
代形成
几种基
因型的
配子?
2、判断出子二
代基因
型和表
现型
3、用统计法确定各种比例
演示一个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判断
辅导学生
表扬学生中优胜者
写出各种配子的基因型,明白各种配子的比例,并为下一步验证表现型及比例作好准备
组间互查互助
1、等位基因:独立分开,互不影响
2、非等位基因:自由、随机结合。
七、布置作业:
8、教学反思: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案
灵
寿农技中专 Nhomakorabea学
校
李志芳
2013年3月
二、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型和表现型之比的几种表现形式分析
三、教学难点: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即如何形成配子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讲解、探究、交流、讨论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诊断性评价
复习回顾
设疑导入
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现象。
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

总第课时第三章第2节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1编制于腾飞班级姓名2012-3-11一、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2.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学习重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用交叉相乘法,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结果中的规律前置测评1.写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杂合子自交和测交的遗传图解:2.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他们生有一个正常儿子和一个白化病的女儿。
该正常儿子长大后与一个白化女性患者婚配,生一个正常的子女的几率是。
A 、1/2 B、1/3 C、1/6 D、2/3二、自主预习(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1、实验过程孟德尔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这两个纯种作的种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F1子都是的。
这说明对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所以F的豌豆呈现黄色圆粒1种下去,让它们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产生性状。
把F1的种子共有556粒,这些种子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它们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数量依次是315、101、108、32。
2、实验结果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以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F2本不同的类型,这就是和。
3、结果分析思考:这符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F2的3:1的数量关系有联系吗?(二)对自由组合的解释1、孟德尔作出的解释(1)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和。
遗传因子组成是。
表现型是。
(2)杂交产生的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3)当F1合。
F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它们之间的1数量比为。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种,性状表现为种:、、、。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者和年代。
2. 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和原理。
3. 通过实例说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讲解植物杂交实验的历史背景。
2. 讲解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杂交实验案例,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
章节二: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2. 让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内容:1. 解释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2. 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2. 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含义和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杂交实验案例,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章节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
教学内容:1. 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2. 讲解如何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
3.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活动:1. 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解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2. 实验演示: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
章节四: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作物品种改良。
教学内容:1. 解释自由组合定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讲解如何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作物品种改良。
自由组合定律学案1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高二生物组编制人闫慧敏审编人齐霞【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规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现象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他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
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和是隐性性状。
孟德尔又让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_______ 和。
2、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孟德尔首先对F2中出现的4种性状类型进行统计,发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接近于:::。
接下来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
即:粒形––圆粒:皱粒接近粒色––黄色:绿色接近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则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和纯种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它们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表现为。
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例是。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种:分别是。
性状表现有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F 21、杂交实验分析图解:P 纯种黄色圆粒 × 纯种绿色皱粒×↓ ↓ 配子F 1 黄色圆粒F 1配子 ♀/♂:YR yR Yr yr = 1 :1 :1 :1F 1配子 YR yR Yr yr YRyR Yr yr【分析】F 2中有表现型 种, 基因型有 种: 9 黄圆(Y_R_):1YYRR 2YyRR 2YYRr 4YyRr 3 绿圆(yyR_):1yyRR 2yyRr 3 黄皱(Y_rr ):1YYrr 2Yyrr 1 绿皱(yyrr ):1yyrr 思考:(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Y_R_)占总数的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导学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3、学会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和解决遗传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难点(1)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让 F1 自交,在产生的 F2 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9:3:3:1。
2、结果分析(1)F1 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F2 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说明不同对的性状之间发生了重新组合。
(3)F2 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9:3:3:1,与(3:1)²的比例相符,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彼此独立的,互不干扰的。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黄色和绿色由 Y 和 y 控制,圆粒和皱粒由 R 和 r 控制。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产生的配子只有 YR 一种;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产生的配子只有 yr 一种。
2、 F1 的遗传因子组成F1 为杂合子,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 Y 和 y、R 和 r 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 Y 和 R、Y 和 r、y 和 R、y 和 r 自由组合,F1 产生的配子有 YR、Yr、yR、yr 四种,且比例为 1:1:1:1。
3、 F1 配子的随机结合F1 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共有 16 种结合方式,9 种遗传因子组合,4 种表现型。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1、目的测定 F1 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定义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者和时间。
2. 解释基因和遗传信息的概念。
3. 讲解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过程。
教学活动:1. 播放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背景的视频。
2. 进行基因遗传的小游戏,让学生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二章: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原理。
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结果。
3. 讲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实验方法。
教学活动:1. 进行基因分离和组合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理。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第三章: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述。
2. 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教学内容:1. 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述。
2. 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活动:1. 使用教具和图示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述。
2. 进行例题解析,让学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
第四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 让学生学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案例。
2. 讲解如何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问题。
教学活动:1. 分析遗传育种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2. 进行遗传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让学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2.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2.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进行知识回顾和巩固的测试。
2. 展示自由组合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第六章:遗传交叉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交叉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影响。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教案:
I. 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该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II. 学习内容:
自由组合定律
III. 学习活动:
1. 引入:
-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的基本概念。
- 提问学生如何计算 3 + 4 和 4 + 3的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结果是相等的。
-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组数a、b、c,那么计算a + b + c 和c + b + a的结果是否相等呢?
2. 探究:
- 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计算:
- 2 + 5 + 3
- 3 + 2 + 5
- 5 + 3 + 2
- 让学生发现这些计算的结果是相等的。
- 引导学生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对于任意的数a、b、c,有a + b + c = c + b + a。
3. 练习:
-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并让学生独立完成。
- 清楚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指导学生正确完成练习题。
4. 总结:
- 和学生一起总结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和特点。
- 强调自由组合定律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应用价值。
5. 拓展:
- 提供更多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IV.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每个数的位置可能会改变,但是它们的和却不变。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灵活运用自由组合定律,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aBb 和 aaBB
3.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 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1 代自交,在 F2 代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之比为 9:3:3:1。 这个杂交实验不能说明( )
A.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 B.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基因融合 D.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决定子粒形状的基因互不影响 4.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 )
【学后反思】
课题:3.2 自由组合定律(1) 【课 堂 检 测】
1.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 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 型是 ( ) B.黄圆、圆皱 C.黄绿、绿圆 D.黄皱、绿圆 ( )
A.黄绿、圆皱
2. 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5.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下表 是 4 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 请在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 因型。 亲代 基因型 ① ② ③ ④ ⑤ 表现型 黄皱×绿皱 黄圆×绿皱 黄圆×绿圆 绿圆×绿圆 黄皱×绿圆 黄色圆粒 0 16 21 7 0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 黄色皱粒 34 17 7 0 16 绿色圆粒 0 14 20 43 18 绿色皱粒 36 15 6 14 17
班级: 【学习目标】
姓名:
学号:
小组:
1. 能够概述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及解释 2. 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 【课前预习】 1. 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 P: 黄色圆粒 × ↓ ( ↓ F2: ( 黄色圆粒 ) ( 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 R、r 控制,黄色和 绿色分别由基因 Y、y 控制。 (2)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a.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它们产生的 F1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 b.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 ) : ( (3) ) : ) 自交 ( ) ( 绿色皱粒 ) ( ) ( )
7. 遗传因子组合为 RrYy 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分别 是( ) B.3 种、16 种 C.4 种、8 种 D.4 种、9 种
A.3 种、9 种
【课外巩固】
1. 下列哪一项要求操作不是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所必需的 A.杂交的两个亲本必须为纯种 B.必须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C.对母本去雄、授粉与隔离 D.两对相对性状必须由非同源染色体控制 2. 在 F2 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 A.F1 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 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 3. 下 ( ) 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D.必须有足量的 F2 个体 ( )
【课堂研讨】 1.根据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写出其遗传图结合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遗传图解分析为什么 F2 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亲本的另 外两种表现型。
4.请结合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分析其中每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号基因的分离 定律。
5. 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 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 现 了 两 个 与 亲 本 不 同 的 类 型 。 对 这 一 现 象 的 正 确 解 释 是 F1 的 ( ) B.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A.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C.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D.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 6.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 全部为黄色圆粒,F2 中的绿色皱粒豌豆种 子有 6186 粒,F2 中的绿色圆粒豌豆种子约有 A.6186 粒 B.12372 粒 C.18558 粒 D.3093 粒 (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律
C.F1 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D.F2 中有 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4. 下列杂交组合中,所有后代与亲代性状表现相同的一组是 A.AaBB×AABb B. Aabb×aaBb C.AAbb×aaBb ( D.AaBb×AaBb )
F1:
( 3 ) :
配子或雄配子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种。 d.基因的组合形式有________种, 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性状表现为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 们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