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月考5 语文 全国卷 试卷

合集下载

百师联盟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语文答案

百师联盟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语文答案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C【解析】“考古编制岗位却总是空缺”错,材料二原文是“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岗位”。

选项范围扩大。

故选C。

2.A【解析】“历史学对考古学起着决定和指导作用”错,夸大了历史学的作用。

故选A。

3.D【解析】D项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相融合取得的成绩,其余三项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取得的成果。

故选D。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楚。

着重论证考古学需与历史学互相交融,提出推进考古学与历史学融合发展的三条措施。

②材料二采用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考古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从现象到原因到方法的逻辑顺序逐层展开,层层深入。

(每点2分,共4分。

能找准两则材料结构、思路,归纳简练即可酌情给分)5.示例:①工作方面:给予人才成长足够的空间,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工作条件,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等。

②生活方面:改善生活条件,完善良好的生活配套,给予与职位要求和专业水平匹配的待遇等。

(每点2分,共4分。

能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6.D【解析】半碗泉是老人能守在岛上的生存条件,没有象征意义,犯了故意拔高的错误。

故选D。

7.B【解析】“后悔不听队长的多次叮嘱”错,于文无据。

故选B。

8.示例一:有必要保留结尾段。

①情节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我一直想念那个老人”,与开头呼应,首尾衔接紧密,情节完整。

②主题上:“抽出时间去岛上看看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有长眠在那里的两位烈士”深化主题,表明自己对老人和烈士的敬重。

③人物形象上:用“我”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充满感激之情,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老人主动守岛救人的高尚品质。

④表达效果上:最后一段更加真实感人,能进一步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示例二:没必要保留结尾段。

①情节上:倒数第二段写老人救起的人数,表明老人守岛发挥了巨大作用,照应了整个事件,情节完整。

②人物形象上:倒数第二段及前面的话语,使老人的形象已经很鲜明。

2021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模拟试卷(五)语文试题

2021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模拟试卷(五)语文试题

2021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模拟试卷(五)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依附自然、敬畏自然到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转变。

这一态度的转变除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现实基础外,与西方启蒙理性所宣扬的现代性价值体系的影响密不可分。

西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启蒙理性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机械论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是使人们通过运用人类的理性和知识,从对神和自然的恐惧中摆脱出来,进而真正实现自立。

河南省百师联盟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百师联盟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度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礼、乐是中华文化一对古老的范畴,源于先人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方式,后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实践探索,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社会生活的根基,继而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并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

儒家礼乐文化主张通过礼仪规范形成社会秩序,并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疏导民情、教化民众。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礼乐文化在不同时代发展中彰显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理念,由此诠释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恒常价值。

儒家的“礼”强调修身,修身需规范,规范则需承受相应的不适和痛苦。

如何让修身的过程充满自觉和持久,这需要“仁、乐”的感染和激发,如孟子所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由此可见,以“仁义”为核心的音乐可以起到深刻且持久的教化作用。

观及儒家的“礼乐文化”,归根于在“仁”的加持下,将“礼乐”上升为一种道德意趣,更好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在儒家看来,人不仅要秉持对“仁义”品性的追求,以“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格涵养自我性情,更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以“杀身成仁”般的责任意识、“仁以为己任”的坚定意识,践行礼仪规范和道德操守,保障社会发展秩序、引领社会道德发展。

因此,与其依据礼乐文化践行与时偕行的社会责任,毋宁借助其内部蕴藏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从而凝聚道德共识,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儒家礼乐文化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下,需要以礼乐文化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理想构建主体的社会责任。

一方面,要传承古人的家国情怀,以坚定的理想之志,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建设;另一方面,要挖掘利用礼乐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自觉传承和发扬华夏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行为伦理等优秀文化基因。

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髙三开年摸底联与全国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E生务必将自己的牡名、号场。

、座位.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齐题|<上对应题||的拆案标他答案标氏何弄罪选择题时•将甞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色卡一并交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中国网络小说谢成“出海热”源自于其轻松娱乐的风格特点.近几年来兴起的网恪矣型小说早已摆脱了“痞子蔡”式的渝群锥出而里现出比決歼蛮的井喷式庵力,-JtJA T玄幻、穿越、架空.后官、悬巌、职场、廉幻、推理、异形、枝园、竞技、轻小说等21种类别•不仅如此,目前海外网络小说类型还在不断仙分•以求史加)\]仝地满足海外读K的阅U:僞好、它们以丈学网站的商业运作市场化为主导•呈现当下中14网给文学为杵的新阶爪和斯牯质•其语古的宜白性、故平的传奇性、人物经历的曲折性、丈体风格的炭乐性、主人公升圾打怪的“夬”性等都成为了吸引海外读者的元素。

相较于严肃文学和古典名咅寻皓海外读者帯来的语吉翻译和文化理解上的巨大鸿沟,网络小说的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一視同仁”地连按起了海内外读者的“快感通道”。

中国网络小说能吸引海外读者的itJ卜还涼自于帧JI•桃力的东方文化元索。

以玄幻小说为例•囚内玄幻小说与国外庵幻小说具冇异曲同工之Ah fj《慰戒:从20世纪60年代凤靡欧关石•众£作家开妃创作类似題村•西方现代庵幻小说得此蓬勃发展。

中国的玄幻小说兴起于2()世纪90年代后期•其中的玄想幻惣质素与西方的庵幻小说冇共通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打通了海內外读者的璧垒•又因东方玄幻小说中特冇的玄学、逍学寻东方文化因子迥异于西方文化井景•在一定共呜的基础上又起出了海外讣舌的经验积爪•其带来的几有神秘色彩的距离感机大地吸引了海外读者的闻读和探索兴趣•他们忧冇兴趙地探索东方衣学和道学的奧秘,并破此互你“道友”。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平台举办现场会,部长姜大明宣布,我国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稳定产气,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是中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可燃冰试采,创造了连续产气时长和产气总量两项世界纪录。

这次试采,整合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内的两家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并联合系统内勘探技术所、油气调查中心、水环中心,探矿工程所和测试中心等直属单位优势专业力量,构建起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层,以中石油、北京大学为紧密层,以其他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服务商为协作层的体系,创新制定了科学的技术路线和详细的试采工程实施方案,优化形成了四种防砂方案和两种人工举升方式,选定全球最先进的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连续奋战18个月,终于实现我国海域可燃冰试开采成功。

(摘编自于德福、陈惠玲《南海深处的冰与火》)材料二: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目前公认最佳的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主要存在于冻土地区和海洋环境。

就其储量而言,约是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其有机碳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碳含量的2倍,仅海底探查到的分布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 年。

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难度巨大:一是其赋存于尚未石化的海底砂层中,赋存空间犹如用砂构筑的蜂巢,开采时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天然气和水后,“蜂巢壁”极可能坍塌并被带走,进而堵塞采气管道;二是只要温度、压力条件一变,天然气水合物即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瞬间变成环境杀手。

因此,至今鲜有国家尝试。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观众基础,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中国传统戏曲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戏曲中既讲述神话传说,叙写儿女情长的故事,也记载家国天下的历史,传颂忠孝节义的典范等等。

同时,戏曲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深沉的精神追求。

戏曲舞台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大写意,表演程式化美学的规范技巧,钟情“大团圆”结局的写作构思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和合共美的追求。

从戏曲的戏文唱词中,我们能体察到戏曲主人公的爱国情怀、传统美德,感受到作者惩恶扬善、褒忠贬奸的鲜明爱憎,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气神。

中国戏曲又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创作艺术,它广泛汲取其他艺术的精华,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角色类型和表演风格。

在中华艺术发展的长廊中,戏曲塑造了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中多彩的人物形象。

比如,《定军山》中威武的黄忠、《穆桂英挂帅》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连环套》中粗豪侠义的窦尔敦等,这些形象无不家喻户晓,让人经久难忘。

然而,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传统戏曲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无形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生存压力、事业危机造成了许多人紧张、浮躁的心态,使得人们难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这门缓慢古老的艺术。

另外,各种娱乐方式也在冲击着传统戏曲,“瓜分”着本已为数不多的观众。

爱听中国戏曲的大部分是老戏迷,这可能与他们难以接受其他娱乐方式有关。

另一方面,不仅是外部生存环境恶劣,戏曲自身也存在诸多亟须改进之处。

就形式而言,戏曲唱腔缓慢,还保留了大量方言,这导致许多观众难以听懂。

舞台设施也受限;在表现内容上,总体说来则是创新不够,优秀的戏曲作品不多。

山东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山东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山东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5月二轮复习联考(三)语文试题(新高考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份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总结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善教与善治密不可分。

善教化民、兴学育才对于良好的乡治具有重要的作用。

善教的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明礼乐,正人心,敦风俗。

早在周初,周公制礼作乐并与政刑相结合,共同治国,形成礼法之治,造就了成康盛世,为后世以善教求善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经验。

随着“乐以刑杀为威”的秦朝二世而亡,儒家礼乐之治成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以致自汉始迄至明清均以明礼乐作为善教的首要之举。

《汉书·礼乐志》强调,无论治身还是治国,都不可失于礼乐。

“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墁入之矣。

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

”礼与乐虽有功能上的差异,但就治国而言,二者是殊途同归的。

对于礼之用,论者颇多,知之者亦众。

对于乐之用,古圣先贤之所以津津乐道,就在于“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王者致治,有四达之道,其二曰乐,所以和民心而化天下也。

”总而言之,明礼乐可以正人心,教风俗,序尊卑,和上下,使国家臻于善治。

二是重人伦,尽忠孝,爱国家。

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维系伦常关系的血缘纽带依然强固,伦常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为宗法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儒家非常重视人伦关系,孟子曾尖锐地指出,疏于人伦教化与禽兽无异。

甘肃省百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百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百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走过不同于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要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西方很多人习惯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

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等问题研究结合起来,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中得以发展进步的。

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北同价值。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

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

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

要教育引导群众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摘编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优秀影视剧能跨越不同文化,走进各国观众内心,帮他们了解并爱上中国。

4月以来,国产剧《开端》上线海外流媒体提供商网飞,陆续发行至韩国、泰国等国。

随着走向海外的中国剧集增多、类型丰富,国产剧出海已成为重要文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