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横向纵向展开议论
什么是横向纵向作文

什么是横向、纵向作文一、横向即并列或罗列,比如写风景类作文可并列写多个地区景点,(桂林甲天下,泰山,西湖,华山..........)二、纵向即先后,即按时间顺序从古到今或从今到古,或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从较久远的到近期的什么是横向议论文什么又是纵向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实际上分别要求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纵深思维的训练。
纵向展开议论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纵深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这种训练有助于养成学生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简单说,横向就是展开论证,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方面,各个击破;纵向就是逐步深入,直接到达本质。
横向写作与纵向写作议论文的写法与技巧横向作文先写一个总论点,然后在围绕这个总论点,写出几个分论点。
纵向作文同样先写一个总论点,然后再写关于这个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如:写幸福万分珍贵,那么就可以写以下几个分论点:幸福是什么(可以说你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引用名言)、为甚么幸福万分珍贵和幸福珍贵我们应该怎么办。
仅供参考,我们老师是这样讲的。
希望有帮助,其实只要围绕主题写明论点,然后找出论据去证明,最后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高分和低分的差距就在于你的语言是否出彩,老师说要重视论据的积累。
怎样展开横向、纵向议论求解一、问题的提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评价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否能有意识地通过议论类文本的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议论类文本的写作要求,并运用多种写作技巧,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写作。
议论文作为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在中学阶段应用非常广泛,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而现在的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常常出现条理不清的情况,一篇文章下来经常出现结构混乱的情况。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引出中心论点也许不太难,但引出之后却直犯愁,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分解中心论点。
面对中心论文就像面对荒原,哪儿都是路,却又不知道该怎样走,也不知道怎样去寻找支撑中心论点的理由。
议论文纵横结构的区别

议论文纵横结构的区别篇一:高中语文纵横议论与关系型题目纵向议论和横向议论在议论文写作中展开纵向议论和横向议论是必修4教材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何为“纵横”?南北为纵,东西为横;时间为纵,空间为横;古今为纵,中外为横。
“纵横”,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论证方法,还是一种行文思路(即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以纵向的方式展开还是以横向的方式展开),本文所说的“纵横”,主要就文章主体结构方式而言。
所谓纵向议论,就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各层次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的。
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普通到特殊,其文章主体结构呈层进式排列。
这种思路,表现出作者思维的缜密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有时间跨度,有历史的纵深感,能让读者看到事物的变化,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常用的方法有下面两种:一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即围绕中心论点依次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比如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是什么”——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为什么”——①符合人的本性(人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③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怎么办”——①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②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这种思路的写作重点是“为什么”和“怎么办”,根据具体论题,这两个问题也可各有侧重。
二是按照“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方法”的思路行文,这种方法多用来评论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比如有同学写《饮食产品免检岂能“终身制”》,“摆现象”——从一家豆制品厂质检问题入手,联想到相关的社会现象;“析危害”——病从口入,人命关天,饮食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挖根源”——失去监督的产品质量必然发生“变化”;“指方法”——不要向饮食企业发放什么产品“终身免检证明”。
纵向展开议论文范文

纵向展开议论文范文引言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它通过对某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在写作过程中,如何组织论述,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以“纵向展开”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纵向展开的方式,写出一篇清晰、有条理的议论文。
什么是纵向展开纵向展开是一种组织论述的方式,它通过逐层深入的方式,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证。
具体来说,纵向展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立场,确定要论述的问题。
2.其次,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总体分析,列出几个主要的方面或观点。
3.然后,对每个方面或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逐层展开。
4.最后,对各个方面或观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纵向展开的优点纵向展开有以下几个优点:1.结构清晰:通过逐层深入的方式,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逻辑严密:纵向展开可以帮助作者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
3.重点突出:通过对每个方面或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使读者更加关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纵向展开的实例下面以“是否应该禁止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纵向展开的方式,写出一篇清晰、有条理的议论文。
主题和立场本文的主题是“是否应该禁止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作者的立场是“应该禁止”。
总体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1.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影响。
2.电子产品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学的影响。
3.禁止电子产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影响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散注意力:学生在上课时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听讲。
2.影响记忆: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没有深入思考和记忆。
3.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容易与同学聊天、玩游戏等,影响课堂秩序。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的思路展开的方法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的思路展开的方法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的思路展开的方法一1、总分开路。
开头总提问题,然后话分两头剖析,结尾归纳论点,全文构成总分总的关系。
中间分说依据一分为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2、纵深开路。
根据论点逐层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考。
一般用于需要深层剖析事理的文章。
3、横向开路。
围绕论点向横的方向思索,把论述的广度逐步扩大,最后再收拢来。
一般用于议论文的事实列举。
要注意的是:一则必须紧扣论点展开,一则不能堆砌,展开的各面务必分属不同角度。
上举佳作《我们》即是这一思路。
4、纵横交错开路。
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全文的间架上,在一个段落内极少见到。
5、对比开路。
其中一个方面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
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
行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6、类比开路。
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语典故,对某些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阐明问题,论证论点。
行文结构,一般总是先概述用来类比的故事、寓言、成语典故,再引申到要说明的道理上来,进行类比阐发。
最关键之点是借以类比的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要有共同的属性,要类比得合乎逻辑,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材料作文基本采用这种思路。
7、逆转开路。
先从一个方面论述问题,后面忽然来个逆转,否定前面的看法,论述另一种看法,思路发生了大转折。
一般常用于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分析批判。
8、生发开路。
有些议论文,上文从正面立论,直接阐明了的主张或见解,下文针对某些人不同意主张的看法进行驳斥,从而间接论证的主张,我们把这种思路称之为生发开路,或叫“生发开,驳异论”。
这种辩证开路不但使正面立论更充分更周详,而且有妙笔生花之效果。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二学好课本知识,注重基础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
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
议论文学习 之 学习横向和纵向展开议论

议论文学习之学习横向和纵向展开议论横向展开议论一、读美文,初步体会“横”的魅力二、找论点,初步接触横式结构三、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明确:“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①引论与结论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②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
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从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并列式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并模式: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列结论(照应全文)四、横向展开议论的关键是提取分论点,那么如何提出分论点呢?主要方法有:1、概念分析法——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针对话题本身,运用横向思维,根据它不同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多角度分析。
常用的表述方式是:“某某,是一种……”。
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中心论点:在学习或工作中,我们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2、原因分析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如:题目:《说“思”》: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2)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3)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3、条件分析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主要是追寻解决或达到的方法和途径,分论点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要……就应该……”。
如:《品读人生》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注意: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议论文展开论述方法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 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怎么办”)
分论点: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苦涩。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寂寞。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过去。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现在。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将来。
三、当堂演练
2、以《说“思” 》为题构思: 总论点:要养成多思多想的习惯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为什么”) (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2)多思才能敏捷判断力(并列分论点二)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三、当堂演练
3、以《品读人生 》为题构思: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 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怎么办”)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思考问题的常用逻辑(即思考问题切入的角度):
是什么——概念分析法 例文1
为什么——意义分析法 例文2
怎么做——条件分析法
三、当堂演练
1、以《谈“骨气” 》为题构思: 总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分论点:(从“骨气”的内含角度设置——“是什么”) (1)“骨气”就是:富贵不能淫。文天祥宁死不屈,拒绝 高官厚禄(并列分论点一) (2)“骨气”就是: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受 嗟来之食 (并列分论点二) (3)“骨气”就是:威武不能屈。闻一多面对国民党手枪, 拍案而起 (并列分论点三)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茫然。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坦然。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释然。
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四种结构

议论文写作,掌握这四种结构易得高分。
一、总分式《红楼梦》中王熙凤一出场,便对黛玉说了这样一番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
寥寥数语中,难为凤姐的是,她不仅夸赞了黛玉,还安慰了迎春姐妹,迎合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更不露声色地达到了她讨好了老祖宗(气派不凡,富有慈爱之心)的目的。
细细想来,凤姐的这番话竟颇像一篇袖珍型的,结构完整的议论佳作。
论点:黛玉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暗含:只有老祖宗这样的人物,才配有这么酷的孙女);论据:虽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像个嫡亲的孙女;结论:所以老祖宗天天想念着黛玉。
结构方法:总——分——总。
论证技巧:天衣无缝。
见人就说人话,见鬼就讲鬼语,能够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滴水不漏,无懈可击,这是王熙凤做人的风格。
我们做人不可学凤姐,作文却可向凤姐讨技巧方法。
1、“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结构特点。
文章开篇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是什么”,也即论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为什么?“其理由如次”:一、二、三部分从历史经验、从存在问题、从主观主义的危害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提出改造的具体措施。
也就是“怎样做”。
2、总——分式:其特点是没有结论部分。
在引论提出论点后,或分若干论点阐述证明,它常在分述的部分进行小结;或分举若干论据进行分析。
例如荀子的《劝学》(课文节选部分):开篇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分别从学习的效果(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意积累、用心专一)等几个方面来证明。
高中横向议论文范文(通用31篇)

高中横向议论文范文(通用31篇)高中横向议论文范文第1篇:生活的路太漫长,生命的容量太有限,我们不能在一种过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么都握在手里,放在心上。
我们务必放弃一些无用的东西,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腾出足够的空间,然后轻装前进,去追求一种充实丰盈的人生。
过分地、超出一定限度的珍惜,肯定是一件坏事。
我的父母都是从艰苦时期过来的,对什么都抱着珍惜的态度。
有段时间,我在家里住,用完的圆珠笔顺手丢进垃圾桶。
第二天,这支圆珠笔准会出此刻桌上的玻璃瓶里———这个玻璃瓶是十年前的空药瓶。
圆珠笔是父亲捡回来的。
这种废旧的圆珠笔父亲积攒了一抽屉。
因为舍不得丢弃废旧的东西,家里壅塞不堪,充盈了垃圾:用坏的餐具,折了一条腿的木凳子……家居环境被破坏得一塌糊涂。
要找有用的东西得翻拣半天。
这是过分珍惜的结果。
有一年秋天,我给母亲买了一瓶护肤霜。
一天早晨,母亲往脸上涂护肤霜的时候,不小心碰翻了瓶子,护肤霜洒了一些在桌上。
我即将要拿毛巾把洒落的护肤霜擦掉,母亲迅速地用手指将它们抿进了瓶子里,说:丢掉多可惜,这么贵的东西。
结果,几天后,整瓶护肤霜都变质了,只好丢掉。
这也是过分珍惜的结果。
过分珍惜还表此刻众多方面。
比如过分珍惜一份工作。
其实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你的价值也得不到更好的体现,甚至已成一种肩负和痛苦,却舍不得放弃,一直用“工作难找,毕竟生活还算稳定”来安慰自己。
结果你这一生就在这种痛苦的珍惜中堂皇而过,失去了更多进步自己的机会。
这种过分珍惜是一种自我阻碍。
比如过分珍惜一段旧时间和往日的某个恋人。
明明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一切都已过去,再多的思念和依恋已无济于事,偏偏要沉湎于往事,痛苦不堪,不能自拔,结果忽视了近在咫尺的芳草,错过了眼前可以把握的更为美妙的风景。
这种过分珍惜是一种自我损害。
生活的路太漫长,生命的容量太有限,我们不能在一种过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么都握在手里,放在心上。
我们务必放弃一些无用的东西,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腾出足够的空间,然后轻装前进,去追求一种充实丰盈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1、教学目的与要求:①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纵向模式。
②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纵向模式的基本特点;训练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③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2、教学重点:议论文结构的横向、纵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3、教学难点:①如何灵活运用横向、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②对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4、教学用时:2 课时5、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展示:1、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
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
写记叙文,如果缺乏真情实感,编述故事,往往不易获得较好的成绩2、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集中而鲜明的、统领全文而又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和典型确凿、充分有力的论据之外,还要注意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和所被证明的观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
3、高考作文考试说明要求:一等文:“结构严谨” , 二等文:“结构完整”4、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即总论点。
分论点从不同方面对总论点展开论述。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论证:包括立论和驳论。
一般以立论为主,即从正面论述。
5、例证法的要求(紧扣论点)1) 、选用的事例要典型,只有典型才有说服力。
2) 、选用的事例要新鲜,事例过于陈旧也乏味。
3) 、转述事例时要概括、简明,不求细节的生动。
4) 、转述事例要依据分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取。
5)、同一个事例因为转述的不同,是可以说明不同的观点的。
6)、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多多益善。
6、例证法运用的常见失误:1) .叙议失当:举例论证就是讲故事或记叙经过,叙多议少。
2) .堆砌论据:只有论据的罗列,缺乏理性的思考。
3) .不会分析:就例论例,分析表层化,不够深入。
4) .油水分离:论据不当,论据与论点结合不够紧密,或分析论据脱离中心论点二、议论文的结构:总体上可以分为横向展开议论和纵向展开议论两种。
(一):横向展开议论(例如:并列式结构)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注意要点】(1)考虑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2)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3)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4)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3示例:谈坚持总论点:坚持就是胜利分论点一: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
(事例:王军霞、中国工农红军)分论点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事例:爱迪生、高考作文题)分论点三: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事例:张海迪)分论点四: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
(事例蔡伦)结论: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4、【作文题】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
”读” 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品读人生》为题写篇作文。
题目:《品读人生》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读的方法角度设臵)⑴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⑵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⑶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5、例文展示:享受挫折人生若是一株禾苗,挫折就是四季的风暴,摧残着它却又滋润着它,让它茁壮成长;人生若是一方天空,挫折就是突来的暴雨,昏暗了它却又靓丽了它,让它有了长虹横空的美丽;人生若是一泓清泉,挫折就是巨石悬崖,阻挡着它却又成就着它,让它有了飞花溅玉、“直下三千尺”的动人魅力。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享受挫折,让它变成我们快乐和前进的动力。
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装点,学会享受挫折,才能享受生活。
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鱼儿的湖水,只是一坛死水;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浪花的海洋,显得了无生趣;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总显单调与乏味。
在与挫折的对抗中,学会欣赏挫折,你会发现,其实,挫折也很美丽。
因为挫折,你的生活更显丰富与多彩。
享受挫折,要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刘禹锡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路身” 的艰难困镜中,仍能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坚定信心;李白在“将登太行雪满山”,“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哀苦闷里,也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杜工部即使“布衾多年冷似铁”,也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虔诚期待。
高适面对"千里黄云白日薰,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茫茫大漠,也仍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冲天豪气;陶潜虽“久在樊笼里”,但终得“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情逸致。
他们,正因为对生活充满期望,正因为勇于面对挫折,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无穷乐趣。
享受挫折,让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从古到今,不少文人志士都在困境中奋起。
周文王在狱中写成了《周易》;孔子受到各国排斥却编定了《春秋》;屈原被多次流放却著成了《离骚》;韩非子拘囚秦国却写成了《说难》《孤愤》;司马迁惨遭官刑而留下了煌煌《史记》。
史铁生青年时双腿残疾却以此为动力,在中国文坛开创一席之地;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成就撼人心魄的《命运交响乐》;海伦〃凯勒幼年时失明失聪,却凭着惊人的毅力成为美国出色的女作家。
我们不能说没有这些挫折他们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但把这些挫折变成不竭的动力却一定是他们遇挫后成功的秘密。
面对挫折,我始终相信,是清泉就该滋润土地;是小草就应装点大地;是鲜花就要尽情绽放;是雄鹰就得翱翔蓝天;是水手就不能惧怕风浪;是勇士,就要坦然面对挫折!因为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你努力,挫折就是通往胜利彼岸的帆船,就是通往成功之巅的阶梯;就是打开荣誉之门的钥匙。
面对挫折,去感受生命的痛苦与喜悦;博击挫折,去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享受挫折,去体会生活的博大的丰富。
朋友们,用自己的努力将挫折编成美丽的属于成功者的花环吧!(二)纵向展开议论(例如:递进式结构)“是什么一一为什么一一怎么样” “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要求: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层进式结构格式: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本论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为什么?分论点怎么办?结论(照应全文)基本格式的运用: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过渡关联词语“不仅而且...... ”、“..... 况且”等.《要钻牛角尖》为例:(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开头: 是什么)(提出问题)(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论述: 为什么)(分析问题)(3)“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述: 怎么办)(解决问题)(4)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结尾: 会怎样)(结果)三、议论文写法指导:1、怎么写——会想才会写文章议论的范畴可分为四个方面:“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是择其一、二来论述。
)2、写什么——调动平时的积累一、联想自然万物二、联想人文景观三、联想历史名人四、联想自我生活五、联想新闻媒体六、联想教材课文*** 写好作文,无以替代的第一环节是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 。
3、写作过程1)拟题:围绕一个中心直接以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固然不错,但是范围太广,容易出现题大文小和重复泛滥的问题。
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以话题中心词为主,在其前后添加若干词语,组成一个短语作为标题。
(比如,“幸福家庭” “创造幸福” “我奋斗,我幸福” “五彩的幸福” “幸福的回声” “幸福在哪里” )2)、切入:兼顾两个角度。
每个话题,都好似钱币,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比如,“幸福”是正面,“不幸”就是它的反面。
从这两个角度切入,都是切题——通过展示不幸者的经历,议论不幸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不幸者战胜不幸的建议,从而到达呼唤幸福、共同幸福、创造幸福的目的。
3)、立意:文章立意,应该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围绕话题,抛开“是什么”的话题,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 、“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层层深入,立意能以深见长。
4、写作示例:思维,请守住幸福一支笔,刚画完前唐的雁落平沙,又滴淌着晚清的紫廖渔歌一杆桅,刚降下暮春的轻烟残月,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劲风……岁月在轮回,人生在飘逝,我们驾一叶扁舟于江渚之上,寻觅所谓的幸福。
茫茫中华史,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
有过去、有现在、还有未来。
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
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它遭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朝野乱了,于是,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 我追着时间在后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于自己的心!”世界万象,无所不有。
幸福,只有用心而且懂得去接受的人才能幸福。
有些事,就像哈哈镜与玉面镜的结合,从这面看,很好看,另一面,丑死了。
给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是选好看的一面还是丑的一面?幸福在于自己的把握,或者,你对着丑的一面时万般痛苦,忘记了翻过来,于是,幸福与你只是一镜之隔,却隔若汪洋。
有些人注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看这样的镜子会翻看不同的一面,于是,幸福属于了他们。
贝多芬就是一位懂得看镜子的人。
当有人问他:是否为失聪而痛苦,他说:“没有,我很幸福!因为我仅仅失去六分之一!”除了耳,我们还有眼、鼻、嘴、手、脚,失去六分之一,这就是贝多芬幸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