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建筑赏析专业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纪念馆建筑调研分析PPT课件

辛亥革命纪念馆建筑调研分析PPT课件

• 北广场的主入口两边的墙面
如同自由的旗帜引领觉醒的
民众冲破封建专制的桎梏。
中间的折面造型象征着历史
的峡谷,地面的折行天窗则
象征则划破黑夜的革命闪电。
6
区位分析
• 博物馆位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 南面首义广场,武汉中心地带,周围景区,商业,公园,游乐,文化 一应俱全,地处长江脚下,濒临江畔,用地优良。
利,流线清晰,功能合理,是一座品质优良的历史博物馆。
20
总结分析
博物馆的大门做了下沉式入口,在大门形成半围合的空间,暗示快进到
博物馆里面了,同时又给人变化的空间,显得很有趣。
21
总结分析
在博物馆设计的时候,虽 然这里是入口,但观众是 不能进去的,是属于博物 馆工作人员进去的入口, 很好的做到人员分流。
25
总结分析
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多用折线型来 塑造空间,基本上都是尺度较大的 空间构成,这样不仅显得空间有趣 还比较大气,很有艺术感。
26
Thanks For Watching !
27
辛亥革命纪念馆调研
1
目录
• 基本介绍 • 造型特点 • 区位分析 • 交通分析 • 功能分析 • 参观流线 • 采光分析 • 总结分析
2
基本介绍
•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序 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
• 基址: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
色为基调,以浮雕、石
刻为细节表达,增强建
筑的表现层次,创造出Biblioteka 步移景异的观感效果。4
造型特点——建筑造型
• 外观设计采用了雕塑感很强的三角形造型,平面和立面上都有三角形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有哪些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有哪些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有哪些武汉,这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其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首先要提到的是荆楚风格。

荆楚建筑风格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在武汉的一些古老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身影。

其特点通常包括高耸的飞檐、精美的木雕和砖雕、鲜艳的色彩运用等。

例如,在黄鹤楼的建筑设计中,就融入了荆楚风格的元素。

黄鹤楼的飞檐形如黄鹤展翅,既富有动态美,又展现出庄重与大气。

屋檐下的木雕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充满了文化韵味。

而建筑的整体色彩搭配以红、黄为主,彰显出荆楚文化中对热烈、繁荣的追求。

再者是民国风格。

武汉在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众多民国时期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手法,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比例和构图,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

像江汉路一带的老建筑,多为砖混结构,外观线条简洁流畅。

窗户多为长方形或拱形,窗框上常有精美的雕花。

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平顶、坡顶等。

而在建筑的入口处,常常能看到中式的门廊和石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然后是现代主义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汉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种风格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建筑外观多以简洁的几何形状为主,线条明快,少了繁琐的装饰。

材料上广泛使用玻璃、钢材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

武汉的许多高楼大厦,如武汉中心大厦,就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

其外观挺拔高耸,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光影,展现出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

还有后现代主义风格。

这一风格在武汉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常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规则,运用夸张、变形、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建筑的个性和意义。

例如,武汉的一些文化场馆和艺术中心,其建筑造型独特,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通过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材质组合,营造出一种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

黄鹤楼顶楼壁画讲解

黄鹤楼顶楼壁画讲解

黄鹤楼顶楼壁画讲解
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鹤楼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黄鹤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黄鹤楼的顶楼壁画是其最为独特的一部分。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
技艺和丰富的故事内容而备受赞誉。

首先,壁画上的绘画技法非常独特,运用了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如水墨画、线条勾勒等。

这些
技法使得整个壁画更具艺术感,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

其次,黄鹤楼顶楼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讲述了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传说故事。

例如,有关于楚国著名的屈原和他的《离骚》的故事,以及汉代文人在此创作诗歌的场景。

这些绘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
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不仅给观者带来了视觉的享受,也使他
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黄鹤楼顶楼壁画的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这些壁画作为古代
中国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通过
观察这些壁画,我们可以窥探古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和艺术追求。

因此,这些壁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也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文物。

综上所述,黄鹤楼顶楼壁画是黄鹤楼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绘画
技法、丰富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们应当珍惜和保护这些壁画,将其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艺术。

武汉大学的历史建筑研究分析

武汉大学的历史建筑研究分析

武汉大学的历史建筑研究分析摘要:武汉地处长江沿岸,由于“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条件,自汉口开埠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武汉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渗透式的影响。

洋务运动兴起,武汉开始广办学堂,教育建筑开始较快的开展。

而其中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武汉大学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建筑的骄傲。

然而如今教育事业的不断飞速开展,校园中的历史建筑群也与现代化的教育建筑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剧烈。

校园里历史建筑所体现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或是功能性都是值得我们所探讨的。

对历史的建筑的保留应该防止传统的博物馆式的保留,如何对历史建筑活化再利用,是我们值得深究的。

武汉大学的历史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其特有的建筑特征对当今的教育建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如今国内的历史建筑爱护还在起步阶段,我们需怎样对其活化再利用是我们迫切需要深思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的研究,将法深入探寻其历史建筑,并对往后历史建筑的爱护与开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爱护1研究背景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快速开展、社会生活环境的变更以及校园范围的扩张。

然而许多校园土地的开发,让许多有着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建筑遭到破坏和损毁。

历史建筑的消失由于推土机式的破坏,终会使宝贵的历史遗留文化和建筑艺术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等到其快消失的时候再想着爱护,怕是为时已晚。

1982年中国正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这才使爱护历史建筑变得有法可依。

对我们拥有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建筑进行爱护与研究,不仅能推动我们现代人的生产生活的向前开展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化内涵。

2武汉大学历史建筑格调武汉大学的历史建筑可以说得上是中国教育建筑的“一绝〞,从此可以看得出作为美国人的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的设计师凯尔斯,对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的如魔般的着迷。

武汉大学总体格调为中国宫殿殿堂式建筑,建筑群主色调是绿色、蓝色、黄色、灰色和红色。

图书馆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建于1933年,汉协盛营造厂承建,宫殿式建筑,正中八角楼塔顶,正中间为大阅览室,台基,石阶,石廊等,都有惊喜的雕刻图案和花式。

武汉十大名胜古迹介绍

武汉十大名胜古迹介绍

武汉十大名胜古迹介绍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武汉有许多名胜古迹,以下是武汉十大名胜古迹介绍:
1. 黄鹤楼: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传说中曾有仙人驾鹤于此而得名。

2.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连接长江两岸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设的公铁两用桥梁。

它不仅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武汉大学创建于189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4. 东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位于武汉市东湖之滨,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5. 汉口江滩:汉口江滩是武汉市最著名的江滩之一,位于汉口江岸路,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场所。

6. 归元禅寺:归元禅寺是武汉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建于公元1600年左右。

7. 黄陂赤壁:黄陂赤壁是武汉市的一处历史古迹,位于黄陂区赤壁街,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战场遗址。

8. 木兰山:木兰山是武汉市的一座山峰,位于黄陂区木兰乡,是木兰将军的故乡。

9. 莲溪寺:莲溪寺是武汉市的一座佛教寺庙,位于汉阳区鹦鹉大道46号,建于唐朝。

10. 楚河汉街:楚河汉街是武汉市的一处购物街区,位于武昌区中北路,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区。

武汉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武汉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武汉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武汉,这座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从古老的传统建筑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每一种风格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发展。

要说武汉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那不得不提到楚风建筑。

楚文化源远流长,其建筑风格独特而神秘。

楚风建筑常常采用高翘的屋檐,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仿佛要展翅高飞。

屋檐下的斗拱结构精巧复杂,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的色彩也十分鲜艳,以红、黑为主色调,庄重而热烈,彰显出楚文化的豪放与大气。

武汉的一些仿古建筑,如磨山楚城,就很好地体现了楚风建筑的特色。

它的城墙高大雄伟,城门楼高耸入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楚国。

除了楚风建筑,武汉的民国建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民国时期,武汉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工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中外人士。

这一时期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国风。

这些建筑通常有着规整的几何形状,立面简洁大方。

窗户多为长方形或拱形,装饰线条简洁流畅。

建筑的材质多采用砖石和混凝土,给人一种坚固而稳重的感觉。

例如,汉口的江汉关大楼,它是武汉民国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大楼庄重典雅,钟楼高耸,钟声回荡在长江两岸,见证了武汉的沧桑巨变。

再者,武汉的里份建筑也是极具特色的。

里份是武汉独特的民居形式,类似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

里份建筑通常由多个院落组成,房屋排列整齐,中间有狭窄的通道相连。

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的砖木结构,外观朴素但实用。

里份里充满了生活气息,邻里之间关系密切,是武汉市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像吉庆街的里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老武汉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亲切。

武汉还有着众多的宗教建筑,它们的风格各异,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佛教的古德寺就是其中的代表。

古德寺融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其外观既有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又有东南亚佛教寺庙的风格。

建筑的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和花纹,庄重而神圣。

走进古德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佛国世界。

建国初期武汉市公共建筑遗产现状研析

建国初期武汉市公共建筑遗产现状研析

建国初期武汉市公共建筑遗产现状研析作者:梁竞云张月来源:《美与时代·上》2024年第01期摘要:建国初期,公共建筑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时代产物,承载着我国那一段艰苦奋斗、蓬勃向上的建设历程。

这些建筑都已经超过六十载物理使用年限,在城市进程及城市记忆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保护工作已经是一个亟不可待的课题。

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仍在正常使用的13处代表性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形构逻辑、立面形式与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类解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该时期建筑遗存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建国初期;公共建筑;“苏联式”风格;中国民族元素;建筑遗产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基金一般项目(XT-2023-03)研究成果。

一、建国初期武汉市公共建筑历史背景及现状概括(一)历史背景武汉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城市,无论是“一五”时期的向苏联学习引发的苏联古典式还是国内的民族形式,以及“反浪费”的简化样式,都直接表现在武汉公共建筑上[1]。

研究建国初期武汉公共建筑的历史脉络,能够为更清晰更全面认识建国初期的中国民族元素应用做基础准备。

1.国家经济恢复发展的阶段:1949-1952年。

百废待兴,武汉政府在这一时期成立了一批建筑设计单位,编制各项城市规划条例,以恢复工农业生产。

国家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政府延续着建国前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自发地建造出新武汉的现代公共建筑,比如洪山区华中农学院教育楼、中南同济医学院校史馆等。

2.第一个“五年计划”阶段:1953-1957年。

在国家经济经过三年的恢复发展后,国家提出“五年计划”政策。

“一五”工程以苏联援助为主,由此掀起了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学习西方的热潮[2]。

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建筑设计不仅学习苏联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还确立“民族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为今后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

武汉黎黄陂路的建筑风格介绍

武汉黎黄陂路的建筑风格介绍

武汉黎黄陂路的建筑风格介绍武汉黎黄陂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条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街道。

在这条路上,各种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展示着武汉独特的城市魅力。

下面将介绍黎黄陂路上几种主要的建筑风格。

首先是中式建筑风格。

在黎黄陂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中式建筑,它们以红墙黛瓦、飞檐翘角为特色,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韵味。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陂老街,它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如黄陂县文庙、黄陂县衙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欧式建筑风格。

在黎黄陂路上,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欧式建筑,这些建筑风格典雅、精致,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例如黎黄陂路上的一些咖啡馆、酒吧,它们采用了欧式建筑的设计元素,如拱形门窗、雕花立柱等,为这条街道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

还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随着时代的进步,黎黄陂路上也涌现出一些现代化的建筑。

这些建筑风格简洁、大气,注重功能与美观的结合。

例如在黎黄陂路上的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等,它们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如玻璃幕墙、抽象的建筑形态等,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繁荣与活力。

黎黄陂路上还有一些民族特色的建筑。

武汉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些民族特色的建筑在黎黄陂路上也能找到。

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餐馆、商店,它们采用了少数民族建筑的元素,如彩色琉璃瓦、装饰性雕刻等,展示了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

总的来说,武汉黎黄陂路的建筑风格多样,从传统的中式建筑到现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再到各个民族特色的建筑,每一种建筑风格都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的景观,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在黎黄陂路上,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历史的底蕴和现代的活力。

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体验到不同的建筑风格带来的美好感受。

这条街道成为了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光和游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美资花旗银行在中国汉口建造的分行大楼,位于汉口英租界华昌街江滩, 建于1921年,古典主义建筑,建筑物左右对称,比例严谨,门斗突出,爱奥 尼克柱列,颇为壮观。该楼高29.5米,5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6153平方 米。建筑风格属于简化的古典主义式样,立面三段式构图,2—4层为中段, 设贯通3层的6根大型圆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覆斗状深黑色铁皮屋顶是典型的法式风格,圆形的老虎窗如一只只张开 的眼睛,花纹凸浮的墙面,朝街心凸出的门斗,雪白的凹槽爱奥尼立柱,卷 草柱头如盛开的花,西南侧有室外长廊直通花园,旋转玻璃门通往富丽典雅 的大厅,柳按木护墙板,深红色金丝线绣花地毯,法式大沙发,金光闪烁的 水晶吊灯悬垂而下。饭店房间非常轩敞,卧室和起居室内外相隔,有凉台临 街,装修设施一流,为当时汉口最高档的酒店,入住者皆为权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2001年在建设武汉外滩时整修,现为光大 银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汉口明德饭店 位于汉口蔡鄂路口、胜利街与中山大道交接 的半岛形地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楼分两期建成。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以花岗岩构筑。占地 35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900平方米,四层,高约20米。正面立一列 巨型石柱形成柱廊,柱头为爱奥尼式。墙面和檐部有花篮吊穗、火焰球 等装饰浮雕。建筑古朴典雅,雄浑高大,属古希腊建筑风格。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由法籍犹太人史德生夫妇设计的这一饭店:三层砖木结构、覆 斗形铁瓦屋面、圆形老虎窗和壁柱处理以及落地长窗直通花园, 是典型的法国风格。工程施工时因承包商亏本,在完成基础工 程后潜逃,后由担保人赔偿才于1919年完工建成并开业。店名 由英语“TERMINUS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部分老建筑赏析
汉口花旗银行大楼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
汉口德明饭店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汉口花旗银行大楼 地址: 青岛路1号 设计: 景明洋行设计, 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 施工: 魏清记营造
从那之后一直到1927年以前,汉口的商业贸易、外事往来、城市建筑 以及其它工业和手工业发展迅猛,势头直逼上海,成为除上海之外中国 第一繁华兴盛的大都市。1927年之后的社会局势,迫使西方国家减缓 在武汉投资力度,华商乘势崛起,以汉口中山大道以北的模范区为建设 主体,仿照租界街区布局投资建房,商埠、办公大楼、住宅区顺次立起, 扩张了汉口城区版图——金融、工交、商贸等民族资产业的兴旺发展, 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世纪初的1900年,清政府修建京汉铁路,作为这条铁路终点 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同时兴建。70岁的法国商人圣保罗看中 了与车站毗邻的这一地段,利用“治外法权”,决定在当时法 租界内的四民路185号(今胜利街245号)修建一座饭店。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现为市公安局某处办公楼。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 位于汉口城内沿江大道与青岛路交汇处。 1866年英国汇丰银行在汉口设分行, 1913年在原址建此大楼 景明洋行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承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 经说过:“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美誉的 武汉,自开埠以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淀出独具魅力的汉派文化, 留下了一大批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遗产。这些传统的城市民居和 优秀的历史建筑,是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窗口,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 沧桑,诠释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延续了城市的文脉,也从一个侧面演绎 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
它的内墙镶嵌着大理石墙裙。建筑临江的立面,造型平稳,比例严谨。 基座、房身、屋檐采用三段构图,左右则为5段划分,以中央一段凸出为 主入口,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轴线,从而确定了建筑的主从关系,这就 是18世纪西方最流行的古典主义手法。主入口的上部,装饰虽多,但并不 杂乱,而且体现出“对称就是美”的理念,它的那扇处于正中的大窗,与 大楼所有窗口的长方形不同,在上部显出特有的弧形,并配有恰到好处的 檐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西式建筑在武汉三镇兴建在时间
汉口长江沿岸英租界(1860始)→汉口德租界及日租界→武昌昙华林 及花园山教会建筑→汉阳兵工厂及汉阳铁厂→汉阳龟山脚教会区→汉口 俄租界及法租界→汉口中山大道沿线→汉口模范区→武昌中山路→汉口 车站路、友益街法租界扩张区(1897年)→武昌胭脂路→汉口永清片 日租界扩张区→汉口京汉铁路以北地区(1920年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楼的外墙,以麻石砌到顶,正面有十根圆形的大柱,由麻石拼接而成, 柱头为爱奥尼式,墙面和檐部有花篮吊穗、火焰球等装饰浮雕,极大地丰 富了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物的体形,于完整中显出变化,于平面中显出纵 深,于丰富中显出庄重,虽然它并不太高,但却给远看或近瞧的人以一种 高大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