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叛逆期
青春期叛逆期的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

青春期叛逆期的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一种叛逆的心态。
他们渴望自由,希望摆脱成人的限制,同时也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本文将对青春期叛逆期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青春期叛逆期的心理分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的身心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产生疑惑,试图了解自己是谁以及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种身份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对成人世界抱有怀疑和不满,心理上产生了叛逆情绪。
1.1 渴望自主权和独立性青春期的孩子们对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有强烈的渴望。
他们希望能够自行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做出选择,而不是只听从成人的指示。
这是他们试图摆脱成人限制的一种表现。
1.2 探索身份和自我意识的阶段在青春期,孩子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试图寻找自己的身份和意义。
他们会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目标,并试图建立自己的独立个性。
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与成人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表现出叛逆的行为。
1.3 对权威及规则的挑战青少年在叛逆期会对权威和规则提出质疑和挑战,因为他们开始思考权力的合理性和社会的设定。
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一些规范和限制可能感到不满,因此会试图用叛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应对策略叛逆期对于家庭和社会环境来说都是挑战性的。
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家长、教师和社会大众更好地应对青少年叛逆期的心理问题。
2.1 倾听和尊重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应对叛逆期的关键。
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与他们进行开放的谈话,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这样做可以建立互信,增进双方的理解。
2.2 提供积极的引导和模范在青春期,青少年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模范。
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
同时,家长和教师自己也应该成为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让青少年从他们身上学习。
2.3 建立积极的规则和界限青少年在叛逆期需要清晰的规则和界限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叛逆期的孩子表现他们为何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不屑一顾

叛逆期的孩子表现他们为何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不屑一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前后,也就是11至18岁左右的时候。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往往表现出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不屑一顾的行为。
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原因和心理状态。
本文将探讨叛逆期的孩子为何表现出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不屑一顾,并探讨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一、身份认同的困惑叛逆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并试图建立自己的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与学校和老师的关系。
此时,他们常常会质疑学校和老师的权威,试图超越这些既定的权威,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份。
二、对权威的反叛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有一种反叛的心理倾向。
他们认为学校和老师代表了权威,而他们则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权威的束缚。
这种反叛的表现常常以无视规定、不愿服从指令、对学校和老师持怀疑态度等形式出现。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与传统的权威观念进行决裂。
三、对权力的渴望与抗拒在叛逆期,孩子们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力与自主权,他们希望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然而,学校和老师往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权力。
这种限制导致了孩子们对学校和老师的抗拒情绪,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权力的剥夺,因此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产生了反感和不满。
四、对学习环境的不满叛逆期的孩子对学习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如果他们对学校的环境、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感到不满意,他们就会表现出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不屑一顾。
他们认为学校和老师没有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因此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威持怀疑态度。
五、对成长阶段的挑战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挑战。
这些挑战会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往往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情感冲突等行为,并将这些情绪和行为投射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表现出对他们的权威不屑一顾的态度。
如何有效应对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叛逆现象?

如何有效应对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叛逆现象?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青春期叛逆现象较为明显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快速变化,独立意识增强、自我意识觉醒,对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更容易出现叛逆、对抗等行为。
如何有效避免初中生青春期叛逆现象,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理解叛逆背后的原因青春期叛逆并非毫无缘由。
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是应对的关键。
主要原因包括:1. 生理因素: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导致情绪波动,易怒、冲动等,更容易出现不理智行为。
2. 心理因素:青少年渴望自我掌控,对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产生挑战,以寻求自我认同和独立空间。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同伴压力、网络行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其价值观、行为发生改变。
4.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可能造成其出现叛逆行为。
二、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青春期叛逆现象,应采取多方面的策略进行防范。
1. 沟通是关键:平等交流沟通:父母和老师要放下权威,与学生平等自由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
真诚沟通:要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尽量减少说教和指责,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
及时沟通: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尽量减少矛盾积累,及时化解误会。
2. 积极教育民主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责任感。
以引导为主,少用命令和完全控制,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正面激励: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帮助和鼓励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相处:父母彼此间要相处和睦,为学生营造稳定、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亲子互动:多与孩子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合理管控:制定合理的规矩和要求,尽量减少过度管束,尊重学生的隐私和空间。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尽量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
叛逆期的孩子对家长的反抗行为

叛逆期的孩子对家长的反抗行为叛逆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逐渐独立意识加强,开始对家长进行反抗。
这一过程对家长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本文将探讨叛逆期的孩子对家长的反抗行为,并提供一些家长管理策略。
一、了解叛逆期的特点叛逆期是孩子在青春期的一段时期,通常发生在10至18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孩子身体发育迅速,个人意识增强,开始追求独立和自主性。
他们常常表现出反叛、挑战和质疑的行为,对家长的权威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二、常见的反抗行为1.口头挑战:孩子可能会用尖锐的语言对家长的意见进行质疑,甚至争辩不休。
2.规则违反:孩子故意违反家庭规定,不按照家长的要求行事。
3.拒绝合作:孩子会故意不听从家长的指令,表现出抵触情绪。
4.社交改变:孩子开始与家长相对立,更倾向于与同龄人建立紧密的关系。
5.学业衰退:叛逆期常伴随着学习兴趣的下降和学业表现的退步。
三、应对策略1.保持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思考能力。
2.制定明确的规矩:家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是公平、明确而有弹性的。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商讨并制定规矩,提高他们对规则的接受度。
3.互相尊重: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个人意见,同时要求孩子也要尊重家长。
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相处。
4.培养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减少对家长的反抗行为。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叛逆行为过于严重且无法控制,家长可以寻求学校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协助解决问题。
四、案例分析小明是一个十三岁的中学生,他的叛逆期表现相当明显。
他经常与父母争吵,不听从他们的指示,并且成绩下降明显。
经过与小明的交流,家长了解到他渴望获得更多的独立权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于是,父母开始给予小明一些适度的自主空间,如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和一些家庭规则的参与制定。
十六岁孩子叛逆期教育方法

十六岁孩子叛逆期教育方法随着孩子长大,十六岁代表着他们进入了叛逆期,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追求独立和自由,并对父母的权威产生质疑。
为了帮助父母更好地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下面将介绍一些十六岁孩子叛逆期教育方法。
1. 倾听并尊重在孩子叛逆期,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不要试图一味地主宰他们的决策,而是与他们平等地沟通和讨论。
这样可以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
2. 给予适当的自由孩子们在叛逆期渴望个人空间和独立。
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父母可以给予适量的自由。
这包括让他们自己做决策、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负责自己的行为后果。
当然,在给予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3. 建立明确的规矩和界限尽管孩子们需要自由,但我们仍然需要建立一些明确的规矩和界限。
这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规矩应该明确且不过分严苛,以避免引发冲突和不满。
另外,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解释和理由,让他们理解规矩的必要性。
4. 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在十六岁叛逆期,孩子们常常会对生活感到厌倦和无聊。
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父母可以积极引导他们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这些兴趣爱好可以是体育运动、音乐、艺术或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兴趣爱好,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提升自信心,并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
5. 鼓励积极交流和表达在叛逆期,孩子们常常会封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为了避免孤立和沟通障碍的产生,父母需要鼓励孩子们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表达。
可以通过问候他们的一天、分享彼此的心情、定期进行家庭会议等方式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6. 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在孩子叛逆期,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这包括关于学业、职业、人际关系和健康等方面的建议。
然而,我们要保持耐心和尊重,尽量避免过度干涉和指责。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家长如何培养?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家长如何培养?1、尊重与鼓励孩子的人格独立叛逆期男孩心理上可能会出现变化,家长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尊重其想法自由、人格独立,以疏导为主,不宜采取过于激烈的严格管教,避免抵触心理。
充分引导高中男生叛逆期认识叛逆心理的危害,鼓励其学会调节情绪、控制行为,克服心理障碍。
2、允许孩子叛逆家长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叛逆,犯错了,主要是家长觉得孩子这么做,他会吃亏,所以家长就希望孩子能过一路正确下去,不做错误的事。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有句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还有句话说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吃。
小的时候走了弯路了,好好的改正,而如果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才走弯路,那就晚了。
3、多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在叛逆期,家长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主,如果他们选的不合适,家长可以给出意见,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4、学会换位思考每一位家长也曾经有过叛逆期,也许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那么明显,所以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时候家长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到底是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耐心的坐下来与孩子沟通,以理服人,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本而对症下药。
5、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父母的嘴里永远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相信我们这一辈子的人都经历过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拿着自己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以打击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会产生自卑感。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的7种表现:1.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2.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3. 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4. 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5. 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6.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7. 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
14一15岁叛逆期特别厉害怎么办

14一15岁叛逆期特别厉害怎么办
14-15岁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再加上学习压力、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等多重因素,有一些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属于正常现象,实际上叛逆也可以视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体现,视为成长的开始,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教育方式,学会反省自己,了解孩子的需求,学会和孩子有效沟通,不可一味的打骂和压抑孩子,改变命令或否定式的方式,要用鼓励认可的方式来改变孩子的叛逆心理,要找到可能造成孩子叛逆的原因,家庭不和谐关系、长期的控制以及对孩子的不理解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更加叛逆。
2、学会放手,要给与孩子独立和更大的空间,给孩子一些自由,有时管制越紧,逆反就越强,要锻炼孩子的独立个性和责任心。
3、以身作则,家长要做到言出必行,要孩子达到什么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双重标准,否则会引起孩子的不服气或者叛逆心理。
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期?

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期?如何应付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期:教育专家的建议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也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具挑战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遇到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巨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情绪波动、行为反叛等一系列挑战,给家长带来不少困扰。
如何应付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是很多家长面对的课题。
一、解释青春期叛逆的本质青春期的叛逆并非孩子故意与家长对着干,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生理变化:青春期荷尔蒙水平剧烈波动,造成情绪易怒、敏感,容易出现冲动行为。
心理发展:孩子开始追求自主独立,渴望摆脱家长的完全控制,渴望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
社会角色转变:孩子逐渐告别童年,开始探索未来人生方向,对自身定位和社会角色感到茫然与困惑。
二、应对策略:尊重、沟通、引导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需要摒弃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积极主动、有效的策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个性和成长历程。
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尽量避免用统一标准衡量孩子。
积极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不要以命令的语气指责孩子,要用平和淡定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期望,并耐心倾听他们的回应。
引导孩子的成长: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孩子提供学习和探索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责任感。
建立信任关系:家长要对孩子保持信任的态度,避免过度干预孩子的私生活,给孩子营造安全的空间。
寻求专业帮助:遇到较为严重的叛逆行为,家长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等,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三、详细方法:设定合理的规则: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些家庭规则,例如早睡早起、完成家庭作业等,并确保规则的公平合理。
给予孩子选择权:在不影响安全和原则的前提下,给予孩子一些选择权,例如选择喜欢的衣服、参加的课外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岁少女痴迷EXO被父砍死 曾称: 明星比父母好
暑假期间,小南经常日夜颠倒地上网,几乎一天只吃一顿饭。
吴红心疼女儿,却招来女儿更多的嫌弃与厌烦。周凯说,小南从小就不喜欢自己的妈妈,甚至很少叫 “妈妈”,她经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一个漂亮妈妈?有这样的妈,以后恐怕连对象都找不到 。”
周凯又气又怜,除了一次次的争吵,拿女儿一点办法都没有。
无论男孩女孩,都喜欢模仿自己偶像的穿着打扮,仿佛这样能离偶像更近一些。而韩流 带给这些青春期孩子的那份悸动,远不是大人所能理解的。至少周凯至今也想不明白。
“进来看守所这些天,我想的最多的是我的妻子和两个老人,不是不想女儿,实在是这 两年她把我折腾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说到这里,他略显无奈。
据周凯的说法,他们父女关系的转变是从女儿上初中开始的。
在邻居眼中,周凯是一个老实、内向的人,态度随和,平时总是非常勤快,在家里洗衣做饭。住在楼 上的张友说,这些年来,每次见面周凯都会和自己打声招呼,虽然平时几乎没怎么说过话,他甚至不 知道周凯的具体姓名。
而在邻居李勇的记忆里,周凯的女儿小南,则是个尤其近两年,经常能听到他们父女俩在争吵,几乎每次都能听到小南大吼大叫、摔东西的声 音。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石头镇的一个略显贫穷的村子里,周 凯度过了自己普通又不完整的童年,他1岁时父亲就不在了, 13岁时母亲也去世了。
对周凯来说,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几乎是一种奢望。
13岁少女痴迷EXO被父砍死 曾称: 明星比父母好
1998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想象中的北京很繁华,但想站住脚却很难。经人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 妻子吴红。吴红是北京人,但患有精神疾病,属于三级残疾。尽管如此,周凯还是和吴红组成了一个 小家庭,在北京扎了根。
13岁少女痴迷EXO被父砍死 曾称:
明星比父母好
2012年9月份,小南升入重点初中开始住校。但只住了短短一年,她就嚷着要走读,说 “学校太吵影响写作业”。
迫于女儿的要求,周凯同意了,但回到家后的小南却完全变了一个人。她每天都沉浸在 网络的世界,放学回来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吃也不喝,直到深夜。
另一个让周凯吃惊的现象是:女儿花钱越来越厉害,从一次几十块,到几百甚至上千。 “她主要是买一些鞋子、包、衣服和帽子。”周凯说,没多久,他发现小南的房间里, 多了很多明星海报和专辑。
只是,谁也没想到,一向好脾气的周凯会用菜刀对准了自己的女儿。
13岁少女痴迷EXO被父砍死 曾称: 明星比父母好
追星成瘾女儿上网无度引发父女争执 距离小南学校不足500米处,有一条商业街。这里是像小南一般大的初中生放学后最爱 去的地方。
各种韩流明星海报、同款背包、衣服、饰品等鲜亮夺目,吸引着许多女生的目光。在这 里经常可以看到几个穿着校服、扎着高马尾的女孩在这些店里徘徊。沿街走去,类似的 店铺多达十余家。
通过小南的姥姥,周凯了解到女儿迷上了韩国一个叫EXO的组合,这是一个12人的男子 组合,目前在亚洲非常红。而她房间里的海报、专辑,包括所买的衣服、包包等物品都 跟这个明星组合有关。 “她每天上网也是在看这个组合的视频。此外,她还是EXO粉丝后援会的一个管理者, 天天忙着组织粉丝活动,关注偶像去向。”周凯说,他曾试图劝小南少上网追星,但女 儿却像着了魔一样根本不听。 小南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她的房间,无论谁接近她的电脑,都会遭到她的痛斥:“你滚出 去,不要进来!”周凯的关心只换来女儿的恶语相向。
“我记得她当时背过身,一句话都没说,就气呼呼地冲进厨房,拿出菜刀准备割腕。”周凯说,他当 时吓坏了,直到把小南的姥姥、姥爷叫过来才把女儿劝住。
13岁少女痴迷EXO被父砍死 曾称: 明星比父母好
回忆起女儿的种种,看守所里的周凯一会儿低头皱眉,一会 儿又目光呆滞地望着墙壁。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究 竟为了什么? 在警方的案卷中记录了这个41岁父亲的档案:周凯,1972年 出生,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石头镇,小学学历,身高174 ,脸型方脸,没有前科。
两年后,他们的女儿小南出生。周凯很高兴,他终于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由于妻子有病,小南几乎是周凯和家里的两位老人一手带大的。也许是可怜这个孩子无法拥有母爱, 周凯对女儿倍加疼惜。
周凯和吴红没有工作,属于低保户,一直接受家里两位老人的接济生活。但无论小南有任何要求,周 凯都会答应,两个老人更是对这个外孙女百依百顺。
矛盾激化父亲曾拿菜刀冲进女儿房间 伴随着摩擦,父女俩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而小南的反应越来越不受周凯控制。
2013年5月的一个周末,周凯为了控制小南上网的时间,要求她4点必须关电脑。小南不愿意,周凯就 上前强制拔掉了网线。小南气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开始骂周凯:“你算什么父亲,连狗都不如……”
周凯也爆发了,狠狠地打了小南一巴掌。
你们在家里都是咋样的? 跟父母都有哪些矛盾? 几天一吵?几天一脑?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 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 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 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 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 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