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与体会
健康教育路径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实施效果

[ Me t h o d s ] T h e h e a l t h e d u c a t i o n p a t h w a s w o r k e d o u t f o r n e o n a t a l d i s e a s e s c r e e n i n g . A t o t a l o f 9 8 6 c a s e s
na t a l d i s e a s e s c r e e n i ng,t h e n p r o mo t i n g p o pu l a r i z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t o f n e o na t a l d i s e a s e s c r e e n i n g .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m p l e me n t a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h e a l t h e d u c a i t o n p a t h i n n e o -
关键词 : 新 生儿 ; 疾病 筛查; 健康教育路 径 中图分类 号 : R 7 2 2 文献标 志码 : B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He a l t h e d u c a t i o n p a t h i n n e o n a al t d i s e a s e s c r e e n i n g W A NG C h a n g, L I N Y a n - j u a n ,
o f s i n g l e b i r t h mo t h e r s a n d t h e i r n e wb o ns r w e r e a s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i n wh i c h t h e p a t h o f h e a l t h e d u c a — t i o n w a s i mp l e me n t e d f o r t h e m.An d 1 0 5 2 c a s e s o f s i n g l e b i r t h mo he t l z ¥a n d t h e i r n e w b o r n s w e r e a s t h e c o n — t r o l g r o u p,i n w h i c h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e t h o d o f h e a l t h e d u c a t i o n w a s d o n e .C o mp a is r o n w a s ma d e b e t w e e n he t t w o g r o u p s i n n e o n a t a l d i s e a s e s c r e e n i n g r a t e ,p o s i t i v e r e c a l l r a t e ,d e g r e e o f p a r t u i r e n t a b o u t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ma s t e r i n g t h e k n o w l e d g e o f n e o n a t a l d i s e a s e s c r e e n i n g ,p a t r u r i e n t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a n d p a r e n t a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
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体会

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体会
一、加强宣传,提高家长意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从而
减少残疾和死亡的发生率。
然而,在我市部分家长的意识中,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还
存在不足。
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从业者,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
们认识到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带孩子进行筛查。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水平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和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保证筛查工作的正确和有效。
三、规范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规范的管理流程和信息化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建立科学
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每位新生儿都能得到及时
准确的筛查,防止漏检、误诊等情况的发生。
四、开展跟踪随访,做好后续工作
新生儿筛查不能仅仅是一次性的,“查出来就完了”,我们应该加强对新生儿的随访
工作,对查出的疾病患儿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以及对其家庭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
我管理能力,防止疾病的复发和残疾的出现。
总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意义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工作
中我们应该重视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全力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
理工作。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眼病筛查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眼病筛查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通过产前健康教育,普及筛查知识,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筛的认识,以达到主动配合筛查的目的。
方法以2014年1月至6月在该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筛的认知和接受情况。
结果经健康教育后,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接受程度和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不同学历的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文化水平越高,理解和接受能力越强(P<0.01)。
结论通过产前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筛的接受程度及知晓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宣教时,我们还应考虑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个体化服务。
关键词:健康教育;新生儿;眼病筛查人类的智力发育中感知能力的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感知方面的发育来源于视力的信息量占83%[1]。
由于视力的发育有较强的时限性,而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视力损伤外观上不会显现,只能依赖一些特殊仪器检查才能发现,如果错过矫治和康复的最佳时机,将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2],因此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研究通过开展以孕产妇为主体的产前新生儿眼筛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后的认知和接受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估,旨在探讨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更多的新生儿家长能充分认识和了解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自觉接受筛查。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排除标准:(1)第一胎,单胎,孕妇年龄18-35岁;(2)家族中无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史;(3)孕妇无贫血、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脏病等高危妊娠因素。
1.2 方法1.2.1 调查问卷孕产妇在门诊建卡或入院时以及分娩后分别填写调查表,两次问卷均回收作为有效研究对象,在此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
问卷内容包括孕产妇的基本情况、新生儿眼病筛查知识和筛查意愿及复筛意愿等,其中涉及新生儿眼病筛查知识的调查共10题,每题1分,满分为10分,按所得分数分为三组:A组(≧8分),B组(≧4分-﹤8分),C组(﹤4分)。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眼部疾病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常规组(n=55,实施眼科护理)和教育组(n=55,在眼科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眼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教育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眼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更高,数据差距均显著(P<0.05)。
结论:对眼部疾病患者实施眼科护理时,增加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疏导消极情绪,提升其眼科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眼科护理;应用分析随着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眼科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包括干眼症、结膜炎、白内障等常见疾病,由于眼睛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对于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1]。
本研究以我院眼科疾病患者为例,分析在眼科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现有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0例眼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
其中常规组55例,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41.27±4.73)岁;干预组55例,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9~76岁,平均年龄(43.20±4.31)岁,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1.护理方法常规组实施眼科护理,即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症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眼部护理等。
教育组在眼科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术前健康宣教及术后健康宣教,具体方法为:1.入院健康宣教: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迎接,将其引导至相应病房,在过程中需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设备设施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医院的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抵触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体会点滴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体会点滴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人生的第一道健康防线。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
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患儿,早期确诊和治疗,避免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
按卫生部规定,目前我院保健部负责全县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所有出生新生儿的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两种疾病的筛查。
在出生72h后、充分哺乳的新生儿足跟部采三滴血,吸在特殊的滤纸上,在清洁空气中自然晾干后,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每周收集,递送到我院保健部,保健部将全县的新筛血样统一(每周1次)寄到荆州市妇幼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2007年累计采血 2230例,筛查率达到34.82%;2008年累计采血3574例,筛查率达到56.43%;2009年累计采血5283例,筛查率达到79.04%;2010年累计采血6373例,筛查率达到86.65%。
筛查中共计确诊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阳性新生儿,确诊1例苯丙酮尿症(PKU)阳性新生儿;通过反复采血,发现血斑为洗肉水样1例,该幼儿经过诊断为脑瘤。
通过4 年的新筛管理实践,就新筛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的访视、召回等工作体会如下。
1 保健管理者的重视是开展新筛工作的奠基石保健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新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掌握新筛工作的采血技巧及工作流程。
应国家卫生部号召,我县从2007年开始要求所有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常规开展新筛工作并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学习培训。
作为一个保健管理者,通过培训学习,必须深知新筛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高度重视,从而带领自己的团队认真开展此项工作。
其次是组织全县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检验科、保健员学习培训。
不但要对新筛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反复强调,而且更要对采血技巧、血片的制作及储存、血片的传递、阳性结果的访视、血片的复采等工作进行培训,使人人过关。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作者:于小英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广泛、持久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达到顺利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方法对入院分娩的产妇及家人以多种形式进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的宣教。
结果教育后新生儿筛查同意率99.4%(765/770);教育前同意率81.8%(630/770)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关键词:健康教育;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每个出生的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这些疾病有些是由于单纯的遗传因素所引起,有些是由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引起,另一些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1]。
1994年10月《母婴保健法》提出要"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2009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要求每一位出生的宝宝要进行筛查。
我院主要是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进行筛查。
但我地区是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新生儿疾病筛查普及率欠理想,但是我们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让每位孕、产妇及其家庭认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及重要性,积极配合我们完成筛查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院对孕产妇的新生儿筛查健康教育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1月~12月共分娩活婴770例,有630例家长主动要求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另140例家长不配合。
通过沟通,我们了解到有80例家长认为自己的宝宝很健康,不会患有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有40例家长觉得自己的宝宝太小,要抽血,不忍心,还有20例因经济原因不愿做。
健康教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健康教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体会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总结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眼科临床工作中针对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护理沟通,优化住院环境,采取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结果眼科护理全程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患者自身保健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标签:眼科;健康教育;应用体会隨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已深深意识到健康教育在患者的诊疗与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眼科患者由于疾病影响视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造成患者大多有忧虑、悲观、恐惧的心理。
通过系统的、具有眼科特点的健康教育宣传,传播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现将我科的实施方法总结如下。
1提高自身素质1.1 注重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向其介绍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作息时间、探视及陪护制度、就餐手续、物品保管等。
帮助患者熟悉热水间、卫生间的位置,介绍呼叫器的使用方法,使其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适应住院生活,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有效的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1],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防范告知。
1.2 加强专科护士的业务培训眼科病房患者收治集中、周转快、专科检查和治疗项目多等特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专科各种疾病及治疗护理要点,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提高技术质量,潜心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日常工作中还应注意走路轻、开门轻说话轻、操作轻,工作有条不紊,行动利索,抢救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把握好有效时机开展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个性、不同文化,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每个家庭的小宝贝都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与幸福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
然而,新生儿在其生命的最初阶段就会面临各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疾病。
为了保障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方法以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疾病筛查旨在利用简单、快速、可靠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以尽早发现一些常见的、严重的、可治疗或可干预的疾病,从而提供早期治疗和干预的机会,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疾病筛查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新生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那么,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如何进行的呢?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采集新生儿的血液、尿液、唾液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先天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疾病等。
通过早期筛查,医生和家长可以在疾病发生前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降低可能的风险。
然而,光有新生儿疾病筛查还不够,对于新生儿健康的教育和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生儿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护理技巧、疾病预防措施等,从而更好地照顾和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新生儿成长的各个阶段,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再到学龄期,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科学的养育知识,以提供最好的照顾和陪伴。
在新生儿健康教育中,首要的任务是让家长了解和掌握新生儿的基本护理知识。
新生儿非常脆弱,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喂养方式、清洁和消毒方法、过敏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
了解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同时,家长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
只有深入了解新生儿的成长过程,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提供适当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5-09-07T14:13:05.27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陈蓉通讯作者倪瑞芹窦晓宁高翠美蔡琨[导读] 山东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因此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治疗的眼病。
陈蓉通讯作者倪瑞芹窦晓宁高翠美蔡琨山东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山东潍坊 26101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新生儿眼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及实施效果。
方法将1372 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将1426 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眼病筛查率、产妇对假阳性理解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
实效性,能有效促进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R7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063-01人的视觉发育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眼睛发育的重要时期是胚胎4-6个月,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0-3岁【1】,因此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治疗的眼病,对儿童眼病的防治和早期干预,以及保护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防盲治盲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2】。
由于婴幼儿视觉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视中枢的适当发育需要来自双眼的相同视刺激,倘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双眼因某些疾病不能为发育中的大脑视中枢提供清晰影像,一旦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机,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障碍,所以新生儿期的眼病筛查十分必要【3】。
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筛查工作的进行和筛查的质量,是广大母婴保健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院自2014年起制定并实施了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路径,收效良好。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在我院产科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及其活产新生儿为对象。
纳入排除标准:(1)单胎,孕妇年龄21-45岁;(2)家族中无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史;(3)无贫血、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脏病等高危妊娠因素。
将2014年4~6月1372例产妇及其活产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7~9月1426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
两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评分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于产妇分娩后介绍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目的、意义和筛查方法,签订知情同意书,告知结果查询及阳性复查。
观察组根据新生儿眼病筛查流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按照孕产妇在筛查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制定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路径,并由眼科医护人员在不同环节予以实施。
对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眼病筛查率、假阳性的理解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情况进行比较。
1.3 健康教育路径
1.3.1 门诊宣教孕32周起由眼科医师在孕妇学校、门诊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视频、宣传栏、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其了解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目的、意义,介绍新生儿眼病的概念,并指导其在孕期注意安全用药、预防感染、科学胎教、均衡营养,以促进胎儿视觉正常发育,为产后主动接受新生儿眼病筛查打好基础。
1.3.2 入院宣教入院后眼科护士负责评估孕产妇对筛查知识的了解程度,强调筛查的重要性,介绍筛查的内容、筛查方法及注意事项,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主动配合筛查。
1.3.3 筛查前宣教新生儿出生2~5d眼科筛查人员到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指导,介绍筛查的基本流程、费用及筛查风险,填写新生儿眼病筛查知情同意书,预约筛查时间,并指导筛查时婴儿状态的准备。
为防止检查过程中新生儿溢奶或呕吐引起窒息,告诉产妇在散瞳前20分钟少量哺乳,眼底检查前停止喂水及哺乳【4】。
1.3.4 筛查后宣教初筛后筛查人员向产妇及家属阐明阴性和阳性结果的意义,筛查通过者进入正常儿童眼保健流程,未通过者发复筛通知单,于出生后42d回院复筛。
对于未通过的新生儿家长耐心解释可能造成未通过的原因,告知初筛未通过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视力障碍,但需继续跟踪随访,尤其是早产儿,需反复强调复查的意义和重要性,消除其恐惧或无所谓的心理,避免家长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取得复筛的配合。
若已确诊有眼病者,发转诊通知单,将其转诊至专业眼科或上一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诊断,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1.3.5 出院宣教出院时要做好信息的留存和登记,以便于随访。
对于通过初筛和复筛的新生儿家长,强调新生儿眼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保健理念,指导其学会观察婴幼儿各阶段视觉问题的早期迹象,告之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应避免的相关危险因素,如发现视力变化应及早检查,为新生儿的视力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3.6 随访宣教指定专人负责筛查的随访工作,通过电话、信访、问卷及医院网络信息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教育,同时获得婴幼儿各阶段视觉行为和智能发育的反馈信息,及时召回可疑患儿,并督促有视觉障碍的新生儿家长,积极配合进行人工干预及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初筛率、复筛率、对假阳性的理解率、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4 体会健康教育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人的行为问题,有计划性、系统性和有组织的干预活动是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5]。
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路径是为解决孕产妇在筛查的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及需求而制定的一套完整的干预措施,它提供了有针对性、实效性、连续的健康教育指导,使孕产妇按需分段学习和巩固筛查知识,能更好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另外该宣教模式的目标明确具体,便于筛查人员执行,减少教育的盲目性,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能够在各大产科医院开展。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路径的阶段目标明确,从孕32周起门诊、入院、筛查前、后至出院、随访,每一阶段的教育目标、侧重点和内容都根据新生儿眼病筛查不同阶段家长的需求而制定,使其更有针对性。
新生儿眼病筛查健康教育路径规范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孕产妇也能根据筛查人员的宣教,更好地履行遵医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初筛率、复筛率、对假阳性的理解率、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P<0.05),表明在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更有利于产妇及家长了解筛查的目的和意义,知晓筛查方法和筛查流程,提高筛查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促使家长主动配合筛查、复查和随访工作,从而提高筛查率、阳性召回率和筛查工作的质量,是一种更为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1]李丽红,刘虎,钱犁,等.儿童眼病筛查[M].1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