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显微镜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对显微镜有浓厚的兴趣,总想动一动。
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验操作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课前每班培训5名“小助手”,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
大多数细胞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1取镜:一手握,一手托;2.放:略偏左(便于左眼观察,右眼记录绘画)3.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显微镜的使用4.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显微镜的使用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显微镜的使用》,学好本节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刚接触生物学科,好多学生基础很薄弱,在上这节课时提起学生兴趣非常关键,对于认识显微镜,学生是特别感兴趣的,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自己来认识,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掌握,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尝试使用显微镜能力目标:1、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等,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育学生爱护实验器材,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本实验内容。
2、课件课时:2课时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等。
学法: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显微镜[出示显微镜讲述]: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
我们初中阶段最常用的显微镜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解结构边指出来该结构和结构具有的功能。
设计理念:教师演示让学生影响更加深刻,更容易理解掌握。
[自学小组合作]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
2、2分钟后,代表上来讲解。
3、抢答:显微镜各个结构的功能。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讨论增强了合作探究能力,并促使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派代表和抢答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演示]1、学生代表讲解学生上台,指出显微镜的相应部位,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内容,可以说是高中第一次带领学生接触实验仪器,走进生物学微观的世界。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显微镜的使用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在实验过程中应由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显微镜,但对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相关知识会淡忘,对显微镜的使用缺乏规范和熟练,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青少年好奇心盛,对于动手实验有很浓厚的兴趣。
利用这种好奇心组织教学,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原理(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象(2)制作出色的易于观察的临时装片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2)能依据显微镜的操作规范,熟练操作显微镜,并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3)认识植物细胞的构造2、能力目标掌握一般的显微镜制片方法3、情感目标(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养成遵守实验室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实验准备1、材料各种切片,洋葱鳞叶;碘液,清水。
显微镜,擦镜纸,镊子,小剪,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表面皿,吸水纸。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这节实验课设计的教学过程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既习得一种技能,又获得一种体验。
对于实验材料,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准备的话,可以多选择几种作为制作临时装片的备选材料,供有余力的同学观察,最好同时有动物材料和植物材料,以作比较。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解决,尤其应注意实验室安全。
第2节《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

问题:如何判断脏物是在玻片上、还是目镜上、还是 在物镜上?
杂物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制作洋葱叶表皮临时装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 水 ;
( 生 理 盐 水 使 动 物 细 胞 保 (有 细胞壁 保护,植物细胞
滴 持 原有形态 )
不会过度吸水而 膨胀破裂 )
(滴液体的目的是防止产生 气泡 影响观察)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 但结构不太清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能有效的是( )
A.在口腔中找到正确部位后再刮取细胞重新制作装片 B.多刮取几次, 重新制作装片 C.重新制作装片,涂抹均匀 D.滴加亚甲基蓝溶液 答案:D
解析:视野有细胞,但结构不太清楚,可能是没有染色的原因, 因此应该滴加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完成作业本A第12页,第1题 (1) ① [7]反光镜 [6]遮光器 ② [9]准焦螺旋 ③ [5]物镜 ④ [2]镜臂 ⑤ [4]载物台 通光孔
(3)使用显微时要注意的问题: ②内 粗 外 细
粗准焦螺旋:用于粗调,升降镜筒快。 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升降镜筒慢。 向内(或向后)旋转准焦螺旋,镜筒上升; 向外(或向前)旋转准焦螺旋,镜筒下降。
C.载玻片中央的水滴在正中央 D.将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平 稳地盖下
答案:C
解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洋葱表皮要薄而且小,并要展 平,否则会引起盖玻片盖不平而出现气泡;盖玻片的一边接触 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平稳地盖下,也是为了防止出现气 泡。水滴是否在正中央,即使稍有偏离,对气泡的产生其实没 有什么大关系。
“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要详细观察位于视野左上方的
某个细胞结构,则应将载玻片向_左_ 上方____移动,才使要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三、教学难点:对光调焦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互助讲授相结合五、教学用具:白板显微镜纱布玻片六、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开门见山,显微镜是认识微生物的重要工具,今天我们就来认一下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生通过ppt结合实物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互相提问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班内展示认识情况,每组抽查一位学生。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出示ppt显示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防止玻片标本4、调焦5、观察学生先自学,师演示,并强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切不可单手拿显微镜,常见不规范操作。
2、对光时一定要使视野成雪白,展示什么是雪白。
3、调焦时,先是眼睛看着物镜,使镜筒下降。
然后眼睛注视目镜,使镜筒上升。
镜筒下降一定要看物镜,防止玻片被压碎。
找到物象后,换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用完一定恢复到原来状态:镜筒下降到最低,两个物镜呈外八字,反光镜竖直。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小组互相监督,班内展示。
(四)解决使用显微镜中常见问题1、观察写有上字玻片,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有什么特点?2、如果物象偏向左上方,怎样移动玻片使得其移到视野正中央?3、如果发现物象上有污点,怎样知道污点在目镜、物镜、还是在玻片上?学生活动:自己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得出答案,班内展示。
七、板书设计: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2)对光(3)防止玻片标本(4)调焦(5)观察八课堂检测1、用低倍物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后,异物不在。
显微镜的使用教案

显微镜的使⽤教案2-1探索⽣命的器具教学⽬标1、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
2、别⼏种常⽤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途。
3、尝试使⽤显微镜。
4、对学⽣进⾏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作⽤,尝试使⽤显微镜。
教学难点1、使⽤显微镜。
2、安全使⽤常⽤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导⼊新课:丰富多彩的⽣物界蕴含着⽆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些器具。
(⼀)认识显微镜出⽰显微镜,进⾏简单介绍,说明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我们⾁眼所观察不到的细微结构。
1、学⽣对照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
2、各⼩组进⾏提问,并解答。
3、对学⽣出现的问题进⼀步强调。
显微镜的拿法。
辨认⽬镜物镜的放⼤倍数,物象的放⼤倍数。
学会使⽤焦螺旋。
反光镜的使⽤,识别平⾯镜和凹⾯镜。
不同光圈的使⽤。
4、检查学⽣的掌握情况。
i.区别⽬镜和物镜。
识别反光镜的凹⾯和平⾯。
识别粗准焦螺旋。
(⼆)使⽤显微镜1 教师⼀边讲解⼀边操作。
对光(1) 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 把较⼤光圈对准通光孔。
(3) 转动反光镜,从⽬镜中看到⼀⽩亮视野。
(三)观察1、E⽚观察。
载玻⽚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更加清晰。
(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向移动)3、学⽣练习,教师指导4、学⽣提出发现的问题,并且解决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课堂⼩结三、达标测试:⼀、填空题1.填写图中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取送显微镜时,要⼀⼿握___________,⼀⼿握___________。
碰到玻⽚标本。
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定要看着______,以免物镜碰到玻⽚标本。
⼆、选择题1.⽤显微镜观察微⼩物体时,⽬镜上有“5×”字样。
显微镜的使用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教案显微镜的使用教案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放大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它由目镜、物镜和光源组成。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使物体放大。
目镜再次放大这个图像,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节。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显微镜的镜片干净,没有尘埃或指纹。
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纸或镜头纸轻轻擦拭。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如昆虫的翅膀、植物的叶片等。
2. 调节显微镜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然后通过旋转焦距调节器将物镜调至最低倍数。
接下来,通过旋转刻度盘将物镜逐渐调至较高倍数,同时使用调焦轮将样本调至最清晰的位置。
3. 观察样本当样本位于最清晰位置时,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图像。
可以通过旋转刻度盘调节物镜的倍数,以获得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观察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调焦轮微调样本的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草图本或相机记录观察到的图像。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三、注意事项1. 显微镜的使用需要细心和耐心。
在调节焦距和倍数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显微镜或样本。
2. 在观察之前,确保样本是干净的。
如果有杂质或污渍,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
3.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光线。
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到物镜上,以免损坏样本或造成观察困难。
4.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坐直、眼睛与目镜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眼睛疲劳。
结论:显微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通过掌握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但是,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3)掌握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学会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3)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
2. 教学难点:(1)显微镜的调节技巧;(2)观察样品时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显微镜一台;(2)样品(如洋葱表皮、玻片等);(3)显微镜使用说明书;(4)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显微镜的基本知识;(2)分组合作,准备观察样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知识;(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2)教师示范操作显微镜,展示如何观察样品;(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体会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3. 实践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3)学生记录观察结果,与组内同学交流分享。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观察结果的差异原因;(3)教师点评学生操作,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 绘制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图;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延伸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显微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②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③反光镜竖直放置,以防反射光线进入物镜或者灰尘落在反光镜上。
④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学生实验,同时思考屏幕上的两道思考题。
(板书:1、取镜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收回)
讲练习题。
阅读:“开眼界”(有时间)
Ⅳ 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方法:多媒体展示;
提问法;
讲述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方法:多媒体展示;
讲解法;
放视频;
教具:多媒体课件;
方法:多媒体展示;
讲授法;
提问法;
讲述法;
示范;
学生试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等;
副板书
边示范边讲解;
方法:学生试验;教师指导;
4、副板书:
5、刚刚做实验时,有没有同学把其他的东西像不透明的纸片、头发等放在显微镜下看呢?可以看到什么东西吗?(不能)
这是因为显微镜只能观察光能穿过的透明物体,也就是说我们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6、哪个同学来帮老师总结一下整个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最后用一个口诀来巩固一下显微镜的操作。
Ⅲ 巩固知识
一、显微镜的构造
1、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这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初步的了解一下,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也可以观察桌子上的显微镜,但是不要乱动。
2、放PPT(显微镜的构造)(一 显微镜的构造)边播放边讲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四、总结
1、那大家观察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上来把你载玻片上的图像和你观察到的物像写一下?
2、所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同学们可以把你记录下来的物像倒过来看,看是不是跟载玻片上的图像一样。
3、大家看黑板,这是两个同样大小的视野。假如左边看到的细胞较小,但是数目较多;右边看到的细胞较大,但就只看到2、3个,那这两个哪个放大倍数更大?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最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强调:转动转换器时是手指放在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不要用手指掰着物镜转动,这样易使物镜松动,改变焦距。而且用手直接去抓物镜,容易弄脏物镜,手上的汗液也会腐蚀物镜。)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
转动遮光器,调到适宜大小的光圈(光线较暗就用较大的光圈,光线较亮用较小的光圈即可)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就完成了。对光完后就不要挪动显微镜以及反光镜了,否则白亮的视野会受到影响,要重新对光。那么光线是如何进入我们的视野的呢?光线通过反光镜的反射进入遮光器的光圈,通过通光孔进入物镜再沿着镜筒经过目镜,最后进入我们的眼睛。那么要如何调节反光镜才能使我们的视野更为明亮呢?……
接下来同学们开始对光,我们再接着讲下面的。
(学生实验:5min)
(3)观察
把写有“e”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大家要把玻片上的“e”字正对这通光孔的正中间。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为什么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为了避免物镜的前端压坏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者物镜会碰到水或者其他物质。)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与教具
Ⅰ 导入
无论是花草、树木、动物还是人类,构成他们的最基本单位都是细胞。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大家有用肉眼观察过细胞吗?(不能)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的相关内容。
(板书:第二节学会观察——显微镜的使用)
Ⅱ 讲授新课
第二节学会观察——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的显微镜的构造图,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练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副板书:
方法:讲解法;
提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复位
1、了解了显微镜的构造,我们来练习使用显微镜。
(板书:二、显微镜的使用)
2、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强调“规范”操作,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3、方法步骤
(1)取镜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如果习惯用左手的同学,可以反过来。但是千万不能单手拿。镜座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强调:保证不要太靠边,否则显微镜很容易不小心被摔掉到地面上,不安全也不方便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初步形成利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标本,擦镜纸,纱布。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强调:观察时,两眼要同时睁开,边观察边记录,如果是画图,这样会使图像真实性更高。所以要尽量两眼睁开观察。调粗准焦螺旋时要有耐心,慢慢地调,否则可能会错过物像。
大家待会要把观察到的物像记录在课本上。
(4)注意事项:ppt上的内容
强调:①不能用手或布直接去擦物镜和目镜,要用专用的擦镜纸,擦的时候要往同一个方向擦。
②对光成功后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及反光镜了;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透镜;光线足够时用平面镜。
(5)整理复位
显微镜使用结束后,应该怎么做呢?(整理显微镜和实验室。)
首先上升镜筒,取出玻片,检查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