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基础总结
园林植物认知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园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园林植物认知实训。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训,我们对园林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增强园林植物理论知识,提高对园林植物的识别能力;2. 掌握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修剪等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4. 拓宽视野,了解园林植物在不同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三、实训内容1.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本次实训首先对园林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生长习性等进行了讲解,使学员对园林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园林植物识别通过实地考察,学员们学习了各种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提高了识别能力。
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对以下几种园林植物进行了识别:(1)乔木:松、柏、樟、柳、杨、槐等;(2)灌木:月季、杜鹃、黄杨、金银花等;(3)草本:麦冬、萱草、鸢尾、菊花等;(4)藤本:葡萄、爬山虎、紫藤等。
3.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在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学习了园林植物的栽培、施肥、浇水、修剪等管理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土壤选择与改良;(2)园林植物的种植方法;(3)施肥与浇水;(4)病虫害防治;(5)修剪与整形。
4. 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参观了多个园林景观,了解了园林植物在不同景观中的搭配与应用。
例如:(1)道路景观:行道树、绿篱、花坛等;(2)公园景观:湖滨景观、草坪、广场等;(3)居住区景观:庭院绿化、屋顶绿化等。
四、实训成果1. 学员们对园林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生长习性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员们的园林植物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3. 学员们掌握了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修剪等基本技能;4. 学员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5. 学员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园林植物认知的关键。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积累对实践操作的重要性;2.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识别能力是园林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
园林植物总结汇报

园林植物总结汇报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景观中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植物。
它们被广泛种植在公园、花坛、庭院以及其他开放空间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在这篇汇报中,我将对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进行总结和介绍。
首先,我们来谈谈常见的花卉。
花卉是园林景观中最常用的植物之一,因其丰富多样的颜色和花朵形状而备受人们喜爱。
比如康乃馨,它是一种耐寒的花卉,花朵饱满、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芳香。
还有玫瑰,它是花卉中的“皇后”,以其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花型而闻名,具有浓郁的芳香和华丽的外表。
此外,秋天的菊花、春天的郁金香、夏天的牡丹等花卉也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品种。
除了花卉,园林中还常见一些高大的树木,如柳树、银杏树、松树等。
柳树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树种,它的枝丫垂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形状,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银杏树则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它的叶子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在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松树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它的叶子针状,树姿优美,生长迅速,可以起到遮阳、防尘等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灌木植物,如紫薇、丁香、桂花等。
紫薇是一种常见的灌木树种,在夏天开花,花色丰富,较为美丽。
丁香是一种具有浓郁花香的树种,其花朵开放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觉。
桂花则以其独特的芳香而著名,它的花朵小而白,花香弥漫,深受人们的喜爱。
最后,还有一些常见的攀援植物,如常春藤、玫瑰蔷薇等。
常春藤是一种能够攀附在墙壁、树干上的藤本植物,其深绿色的叶片给人一种自然而又神秘的感觉。
玫瑰蔷薇则是一种常用来做花墙的攀援植物,它的花朵鲜艳多彩,可以为园林增添一抹浪漫的色彩。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的种类繁多,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它们通过自身的色彩、形态、芳香等特点,为园林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得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份心灵的安宁和愉悦。
通过对这些园林植物的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打造出更加美丽、舒适的园林环境。
大一园林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园林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园林植物生物学是园林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为园林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对园林植物生物学的一些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植物的组成和结构:植物由根、茎和叶三部分组成。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茎是植物的支持器官,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
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其中,萌发是指种子从休眠状态到开始发芽生长的过程;生长是指植物的体积和质量逐渐增加;开花是指花的花瓣展开,传粉和受精过程;结果是指花后形成的内含种子的结构。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最终用于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4. 植物的适应性特点: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特点。
例如,沙漠植物具有耐旱适应性,叶片较小、厚、多毛等;水生植物具有耐湿适应性,根系发达、气孔较少等。
5.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和卵子的结合形成种子,具有遗传多样性;无性繁殖是通过植物的其他部位(如茎、叶)形成新的个体,具有遗传一致性。
6. 植物的分类系统:植物按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目前,植物的分类系统主要基于植物的进化关系,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7. 常见的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其中,乔木植物高大,常用于园林绿化景观的营造;灌木植物较低矮,常用于园林分隔和修剪成型;草本植物矮小,适用于地被覆盖等。
8. 植物的抗逆性:植物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抵抗外界压力。
例如,植物在受到严寒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时,会进入休眠或者产生抗寒和抗旱物质来保护自己。
风景园林师《园林植物与生态》(第一章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种子及种子萌发时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萌发以前的时期。
●受精以后●受精卵→胚胎●胚珠→种子→(经过休眠后)(适宜的环境:水分、温度、氧气等)→萌发成幼苗●※休眠的长短与萌发的具体外界条件各不相同●营养生长——从幼苗生长开始到花芽分化以前的时期。
●种子萌芽后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
●初期——生长量小、速度快、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的绝对量不多,但要求严格。
●中后期——进入根茎叶的旺盛生长期。
●生殖生长——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种子形成的时期。
●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内部因素(激素)+外界环境(温度、光照)的诱导→植物体茎间的分生组织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新一代种子●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生长特点——慢-快-慢“S”形曲线规律变化●年周期表现最明显的是——生长期和休眠期●一年生花卉:春天萌发后,当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进入休眠●园林树木:多以冬芽休眠。
●三、园林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依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下部分依赖于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地上部分依赖于地下部分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及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等●制约——旱长根、水长苗●缺水——地下部分照常生长;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水多——土壤透气性差,地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分旺盛●2、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依赖——互为基础●制约——营养物质的争夺●3、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一般来说,植物的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的生长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主根和侧根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植物种类有关:松杉柏等裸子植物强,形成宝塔形。
●调节植物株型●松杉柏:保持顶端优势。
大一园林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园林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园林植物学作为一个专业科目,是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等学科的基础。
它涉及到众多植物的生长习性、分类、繁殖、用途等方面。
在大一学习园林植物学时,我积累了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部分:植物的分类植物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界,包括了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其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我们常见的两大群。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柏树等,它们的种子不包裹在果实内;而被子植物则有了真正的果实,如橘子、苹果等。
被子植物下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一般较长,叶脉平行;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叶脉呈网状。
第二部分:植物的生长习性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生长习性。
阳光、温度、湿度、土壤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例如,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合一些喜阳光的植物,如向日葵;而阴暗潮湿的环境则适合一些喜阴植物,如蕨类植物。
同样,干旱地区的植物一般具有较长的根系以吸收更多的水分,而水域植物则有适应水中生长的特殊结构。
第三部分: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和卵子的结合来进行的,它包括了传粉、授粉和花粉萌发等过程。
无性繁殖则不需要花粉和卵子,主要分为孢子繁殖和植物器官的再生繁殖。
孢子繁殖包括了孢子的生成、散布和萌发等过程,如苔藓植物的繁殖;而植物器官的再生繁殖主要通过茎、根、花部等器官的分离再生来进行。
第四部分:植物的用途园林植物学还研究植物的用途,包括观赏、食用和药用等方面。
观赏植物是指为了美化环境和提供观赏价值而种植的植物,如海棠、牡丹等。
食用植物则是指用于人们的食品来源,如水稻、小麦等。
药用植物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薄荷、人参等。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用途的合理运用能够增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总结起来,大一学习的园林植物学知识点包括了植物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和用途等方面。
园林植物基本知识(一)

园林植物基本知识(一)长发育的基本需要:空气、水分、营养和阳光。
二、植物的构成(以树木为例)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根:主根、侧根—中柱维管束、根尖生长点、根毛。
固定支持作用、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
又称为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平衡。
根的生长,浅根和深根,根幅(施肥)。
根生长受土壤密实度影响。
板结、坚硬土中根生长不好,土壤水份过多、氧少,影响呼吸作用和内部物质合成.侧根少、吸收面少,分布浅,不耐旱。
2.茎:主干侧枝、小枝。
支持叶、花和果,矿质营养及水分的输导作用。
抗风、雨、雪压力。
茎上有节,节上有芽,茎尖有细胞分裂区和伸长区,枝叶形成树冠。
表皮和木质部。
3.叶:视觉主要部分,绿化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三大主要功能。
表皮上的气孔呼吸、光合、蒸腾。
与环境关系:干旱地区植物厚、小,阴地植物叶大而薄。
叶的寿命,几个月至一年,或两年多。
落叶是适应性保护,减少水分消耗。
营养器官有再生能力,用来繁殖新植物。
4.花:花芽-开花,园林上指的花木和花卉典型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六部分组成。
完全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和不完全花。
5.果实:植物结的果子6.种子: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温度、氧气三要素过程:吸水膨胀,种皮变软-胚根伸长、形成主根-胚轴、胚芽生长出土,形成茎和叶、长成幼苗。
三、园林植物分类1.乔木和灌木:区别是有无明显主干2.草本植物: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3.地被植物:矮小覆盖地表的植物4.宿根植物5.水生植物四、植物识别基地内植物35种,及宾馆内的植物黄桷树、小叶榕、印度榕、银杏、玉兰、广玉兰、柳、重阳木、黄花槐、茶花、梅花、蜡梅、栀子、含笑、佛顶桂、桂花、毛叶丁香、黄桷兰、海桐、樱花、桃花(红叶桃)、红叶李、棕榈、鱼尾葵、蒲葵、月季、紫薇、红千层、杜鹃、石楠、火棘、九重葛、十大功劳、马蹄金、细叶结缕草。
园林植物基本知识(二)

园林植物基本知识(二)
-90%;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形态,枝叶挺立,花朵展开;代谢的介质,营养溶于水吸收,矿质盐类和代谢产物运输,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调节体温;萎蔫。
2.呼吸作用:细胞在氧气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过程,高等植物是有氧吸呼。
各个器官都要呼吸。
呼吸受温度、水分影响最大。
3.光合作用: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并把光能转为化学能贮藏于有机物中的过程。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植物光饱和点影响。
各类植物不同,分阳性植物、耐阴植物、中性植物。
CO2浓度、温度。
4.矿质营养:吸收、转运、同化称为矿质营养。
共需16种,13种从土中吸收N、P、K、S、Ca、Mg、Fe、Be、Mn、Cu、Zn、钼、Cl,另三种C、H、O由空气中补给。
其中主要元素为N、P、K。
作用:N,蛋白质重要组成部分,叶绿素,枝等叶花、幼龄植物。
P,幼嫩组织和种子。
K,木质素、纤维素、枝干。
吸收:根(叶、枝干),影响因素:土壤通气、根呼吸;水分溶解;温度(0-30℃)随上升加快吸收;土壤PH值,微量元素PH增高时溶解最快,易吸收,但也易淋失,酸性土往往缺,溶解浓度过高,烧根。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园林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植物在园林环境中的生长、应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作为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掌握一些园林植物学的必考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园林植物学的必考知识点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是园林植物学的基础,它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特征以及进化关系。
在园林植物学中,常见的植物分类学知识点有:植物的命名规则、植物的分类级别、植物的形态特征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园林植物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是指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适应能力。
学生们需要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要求。
例如,部分园林植物对阳光辐射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而有些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相对温暖和湿润的环境下才能良好生长。
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是进行园艺规划和植物配置的基础。
三、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种类繁多,掌握各种繁殖方式对于培育优良植物品种和进行植物繁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园林植物繁殖方式有: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
了解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各种繁殖方式的适用场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的繁殖与培育工作。
四、常见园林植物的特点和应用在园艺专业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的特点和应用。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花期、花色、观赏价值等信息,以便能够进行园林设计和配置。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园林应用,包括景观绿化、城市森林、屋顶花园等方面。
同时,学生们还要熟悉各类园林植物的管理和养护方法,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五、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园艺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
学生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类型、症状和防治方法。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种病虫害对植物的损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叶
• 叶的基本类型 • 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 • 单叶
• 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典型的单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这 样的叶又称为完全叶(有图片没打上去)
1. 半圆形2.心形3.箭形4.耳垂形5.戟形6.楔形7.偏形 • 叶尖的多样性
• 叶片的顶端称为叶尖。常见的叶尖有下列几种类型� – 1� 渐尖�叶片的顶端逐渐变尖。 – 2� 急尖�叶片的顶端突然变尖。 – 3� 钝形�叶片先端钝圆。 – 4� 凹形�叶片先端有小凹陷。 – 5� 倒心形�叶片先端宽而凹入呈圆缺。 – 6� 骤尖�叶端有一锐利尖头。 – 7� 凸尖�叶端中脉延伸突出而呈一短锐尖。 – 8� 芒尖�凸尖延长呈一芒状附属物。 – 9. 尾尖�凸尖渐狭长�成尾状附属物
。
芽的类型
• 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 椐芽的着生位置、性质、结构和生理状态等来
分�有如下一些类型�
• 定芽(normal bud)和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 • 叶芽(leaf bud)、花芽(flower bud)、混合芽(mixdbud) • 鳞芽(scaly bud)和裸芽(naked bud) • 活动芽(active bud)和休眠芽(dormant bud) 定芽和不定芽
重要
• 叶脉的多样性 • 叶片上叶脉的分布主要有两种形式
看图
• 1�平行脉序�平行脉序是中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大致互相平行�至叶片顶端汇合� 侧脉与中脉以及侧脉之间�彼此有细脉相连�但不成网状。 • 平行脉序是单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 平行脉序又根据侧脉的形状或自中脉分枝位置的不同�分为 – 直出脉�如竹类、玉米�、 – 侧出脉�如美人蕉、芭蕉�、 – 射出脉�如棕榈、蒲葵�、 – 弧形脉 • 2�网状脉序�reticulat venation��网状脉序的特点是叶脉错综分枝�连结成网状�是双 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 网状脉序又因中脉分出侧脉的不同�分为羽状脉序和掌状脉序。 – 羽状脉序的侧脉是从中部分出的�似羽毛�细脉仍呈网状�如苹果、夹竹桃、枇杷等� – 掌状脉序的侧脉自中脉基部分出�如掌状�细脉也连结呈网状�如葡萄、槭树、蓖麻等。 叶脉呈数回分枝�而小脉互相连接呈网状�如龙吐珠。 • 3�三出脉�从叶片基部伸出三条明显的叶脉�如枣树。 • 4. 叉状脉序�dichotomous venation��裸子植物银杏的脉序呈二叉式分枝�一个叶脉分 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枝�在同一叶上可以有好几级分枝。这种脉序常见于蕨类植物。
• 叶形的多样性 • 叶形�即叶片的形状。常见的叶形�写出类型�有以下几种� • 1� 椭圆形�长约是宽的1.5~2.0倍�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近圆形。 • 2� 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更少�中部以下为最宽�向上渐狭�如果叶是卵 形倒转�成为倒卵形。 • 3� 肾形�宽大于长�基部有缺口凹入�形如肾脏。 • 4� 圆形�形状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 。• 5� 匙形�全叶形状狭长�上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状如汤匙�如白菜。 • 6� 针形�叶细长�顶端尖而如针�如油松。 • 7� 披针形�叶长为宽的5倍以上�中部或中部以下最宽�两端渐狭�如桃、柳。 • 8� 线形�长而狭�两侧边近平行�如刚竹。 • 9� 鳞形叶�叶片形状似鳞片�如侧柏。
• 温带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中�冬芽在翌年春天萌发�但通常只有顶芽及距顶芽较近的腋芽萌 发�这些芽为活动芽�而近下部的腋芽休眠�称休眠芽或潜伏芽。
• 对一个具体的芽来说�由于分类的根据不同�它可以被冠以不同的名称。 • 分枝是植物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植物生长的普遍现象�棕榈科通常不分枝� • 不同的分枝方式是由于顶芽和腋芽发育的差异造成的。 •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一定的分枝方式。 • 植物的分枝方式有四种 二叉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
• 若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则为不完全叶 – 如金合欢属植物的一部分叶只有扩展成叶片状的叶柄�无叶片� – 烟草无叶柄� – 丁香无托叶。
要
能把叶片上画出横线的东西填出来
• 禾本科植物的叶较为特殊�叶片为狭带形�其下部为抱 茎的叶鞘� • 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向轴面有一膜质突出物为叶舌� • 两边有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耳状突出物为叶耳� • 背轴面突出的环带为叶枕�叶颈、叶环�。 • 叶舌、叶耳的有无及大小、形状�常因植物而异。 • 复叶 • 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多个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依小叶片数及其着生的方式可分为下列几 种类型 • 1�羽状复叶小叶多数�对生于总叶柄两侧呈羽毛状。 • 有顶生小叶、小叶数因而为奇数者成为奇数羽状复叶� • 无顶生小叶�小叶数因而为偶数者称为偶数羽状复叶� • 如果总叶柄两侧有羽状分枝�分枝上再生羽状排列小叶�称为二回羽状复叶�依次又有三 回或多回羽状复叶。不论有几回�级�分枝�总是最末分枝上生有羽状小叶�该分枝称为羽 片。
按芽发育后所形成的器官来分 • 叶芽�发育形成营养枝的芽 • 花芽�发育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 混合芽�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花序�的芽 • 花芽和混合芽通常比叶芽肥大。
下面的图
鳞芽�scaly bud�和裸芽�nakedbud� 按芽鳞的有无来分� • 大多数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秋天形成的芽需要越冬�芽外的幼叶常常变成 鳞片�称为芽鳞�包被在芽的外面�保护幼芽过冬�这种芽称为鳞芽。 • 芽鳞外面细胞常角化或栓化或具蜡层�有的被茸毛、有的分泌粘液或树脂。 • 不具芽鳞的芽�称裸芽。 活动芽�active bud)和休眠芽�dormantbud� 按生理活动状态来分� • 通常认为能在当年生长季节中萌发的芽称为活动芽。 – 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芽都是活动芽。
• 叶基的多样性 • 叶基(leaf base)是指叶的基部。常见的叶基形状有下列几种� – 1� 半圆形�叶基部呈半圆形。 – 2� 心形�叶基部内凹�呈心脏形。 – 3� 箭形�叶基深陷�两侧的裂片向下呈箭形。 – 4� 耳形�叶基两侧各有一耳形的小片。 – 5� 戟形�叶基两侧的小片向外。 – 6� 楔形�叶片自中部以下�基部两边呈锐角状渐变狭。 – 7� 偏斜�叶片的基部两侧不对称。
•按着生的位置来分 •定芽生长在枝条上的一定的位置
重要图片
–生长在枝顶的称芽�生长在叶腋的称腋芽 –副芽(accessory bud)�大多数植物叶腋内�只生一个芽�当两个以上时�除其中一个为腋 芽外�其他的称为副芽 –柄下芽�subpetiolar bud),腋芽为叶柄基部所覆盖 •不定芽�有些芽不生于枝顶或叶腋�而是发生在茎、 根、叶�特别是受创伤的部位�这种芽统称为不定芽。
• 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 形成叉状的侧枝。
• 如丁香、梓树、泡桐等 • 有些植物�在同一株植物上有两种不同的分枝方式�如玉兰、木莲、棉花等既有总状分枝 又有合轴分枝。
• 总状分枝在裸子植物种占优势 • 合轴分枝在被子植物中占优势 • 合轴分枝是一种进化的性状 • 合轴分枝还有多生花芽的特性�同属植物总状分枝的种�果少而成熟迟�合轴分枝的果多 而成熟早�
羽状
掌状
• 2�掌状复叶多个小叶皆生于总叶柄顶端�如七叶树。同样�又有二回或三回掌状复叶之 分。 • 3�三出叶每个复叶仅有3个小叶。3个小叶如果皆生于总叶柄顶�为掌状三出复叶�如红 车轴草�如果顶小叶生于总叶轴顶�2个侧生小叶对生于总叶周两侧�则为羽状三出复叶� 如大豆。
• 4�单身复叶两个侧生小叶退化�而其总叶轴与顶生小叶连接处有关节�如柑橘。
2.茎�茎�stem)是植物体上三大营养器官之一�是组成地上部分 的枝干。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支持。 茎的功能与基本形态 • 通常植物地上部分具主茎和许多反复分枝的侧枝�而在当年生的枝条上长有叶子。 • 节�node��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 • 节间�inter node��相邻两节之间的无叶部分。 • 叶腋�leaf axil��叶片与枝条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 枝条的顶端生有顶芽�叶腋处生有腋芽。 • 叶痕�leaf scar�� 叶片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 维管束痕�leaf trace�� 叶痕中突出的小点�是茎与叶柄间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 • 芽鳞痕�bud scale scar�� 顶芽开放后芽鳞脱落留下的痕迹�根据芽鳞痕的数目可以 判断枝条的年龄。 • 皮孔�lenticel� 枝干的表面裂成唇状突起�显出圆形、椭圆形及线形的轮廓�称为皮孔 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 • 植物体上所有枝条和花都是由芽发育来的�所以�芽是枝条和花的原始体。 • 主茎是由胚芽发育来的�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
园林植物基础
第二讲
1. 树形的形态术语 a.圆柱形�杜松、钻天杨、塔柏、箭杆杨 b.圆锥形�圆柏 c.卵圆形�悬铃木、毛白杨 d.倒卵形�刺槐、千头柏、旱柳、榉树 e. 圆球形�馒头柳、千头椿 f.垂枝形�垂柳、垂枝樱、垂枝桃 g.曲枝形�龙桑、龙枣、曲 枝梅 h.拱枝形�迎春、连翘 i.丛枝形�珍珠梅、棣棠、金银木 j.棕榈形�主要是棕榈 科的树木 k.伞形�合欢、鸡爪槭 l.匍匐形�铺地柏、沙地柏、平枝栒子
• 出材率最高 • 松柏类、杨、山毛榉等为这种分枝 合轴分枝
• 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以后�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由靠近顶芽的腋芽代替 顶芽发育成新枝�继续主干的生长。
• 在较年幼是枝条上�可看到接替的曲折情况�老则不明显。如榆、柳、槭、核桃、苹果、 梨等。
• 大多数被子植物都是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
– 例如根外施肥�向叶面上喷洒一定浓度的肥料�叶片表面是能够吸收的�或对叶面喷施农 药�也可以为叶子吸收到植物体内�即叶具有吸收功能。 – 有少数植物的叶具有繁殖能力�如落地生根�能在叶边缘生长不定芽�芽脱落后掉在土壤 上�就可以长成一个新个体。 – 叶经过变态后�可以具有更多的功能�如豌豆小叶变为卷须�具有攀缘功能�洋葱、百合 的鳞片肥厚�成为贮藏器官�还有的植物叶变成保护结构�如鳞叶、叶刺等�另外食虫植物 的捕捉器也是由叶 变成的�具有捕捉和消化昆虫的功能。 • 叶的形态多样性 • 叶的大小 • 叶的大小因植物种类而异。大者如巴西棕�叶片长度达20m以上�小者如卷柏、麻黄、柽 柳等的鳞片叶仅长几mm。一般而言�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叶片常较大� 如芭蕉、 椰子、棕榈等�而原产 寒冷干燥地区的植物�叶片多较小�如槐、柳、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