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试题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试题分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难度适中,但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其突出特征为“国际视野,稳中求变,关注社会,凸显素养”。

试题虽然采用了新的形式,但依然紧贴高中教学,考查了高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及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论述文选择《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既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一点四面”中的“依法治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更体现了崛起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

实用类文本选择介绍“XXX纪录片频道”,并将其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作比较,也体现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国形象。

作文题要求考生从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两到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更是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时代主题。

整张卷注重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学生对母语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查,注重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让语文能力真正强的考生拿到高分。

同时又兼容并包,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变化,气势磅礴,眼光深邃,加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体现思想的内涵和人文的光辉,耐人咀嚼。

新”体现在:取消选考模式,适度增加阅读量,文化常识考察趋稳。

2017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自2015年开始考查的文化常识考点成为之后,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实用类文本一改往年人物传记,选取的是新闻类材料,而且是非连续性文本,这要求要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极大的合理化分配时间。

此题虽新,但在不少套卷练中都出现过非连续性新闻类文本阅读,相信做过多篇的考生并不陌生,而且庆幸自己积累不少此类题的做题经验。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报告oc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报告oc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17年普通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Ⅰ卷)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助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要求。

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试题学科特点突出,通过考查内容的精心选择与考查形式的创新,落实了《考试大纲》的原则,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体难度降低;选择题和材料题的跷跷板现象逐渐趋于平衡;阅读难度降低,阅读量减小的特点继续保留;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科基本素养上;知识的考查隐性化;试卷整体趋于稳定平实,学生入手门槛降低,但考查区分度很好。

试题呈现以下特点:一、试卷特点1.稳定性(1)从考点分布来看,高频考点仍然在考。

例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第24题),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25题),封建经济的发展(第27题),经济近代化(第28题),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浪潮(第29、30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第31题),工业革命(第33题),苏联的工业化(第34题),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第35题)。

(2)从分值来看,与前三年相比基本没太大变化。

以选择题为例,中国古代史4题,16分;中国近代史3题,12分;中国现代史1题,4分;世界古代史1题,4分;世界近代史1题,4分;世界现代史2题,8分。

(3)从命题思路和考查内容来看,主观题基本一致。

如41题(原40题),以往的命题方式不外乎两种——中外对比(如2015年苏格拉底和孟子法制思想的对比)和古今贯通(如2016年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人口问题),今年是通过中外对比的方式考查近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

从2013年开始,考查内容主要在必修二和必修三,今年考查的是必修三2.创新性——稳中有变(1)通过各种各样的材料创设新情境。

今年试卷的材料形式与以往相比,极为丰富、活泼,既有文字资料(第24、27、28、29、30、31、32、35),又有表格(第25、26、33),还有漫画(第34题)。

2017高考试题分析

2017高考试题分析

2017高考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试题设计紧贴时代脉搏,强调实际应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以下是对2017年高考试题的详细分析。

首先,语文试题在阅读部分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力度,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文言文阅读题目选取了经典篇章,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意,还要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深层含义。

现代文阅读则涵盖了多种文体,如散文、小说等,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数学试题注重基础,同时不乏创新。

选择题和填空题覆盖了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如函数、几何、概率等,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题则更加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考查,部分题目设计巧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英语试题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听力部分选材贴近生活,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覆盖了多种体裁的文章,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捕捉信息并进行分析。

写作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情境或话题,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理科综合试题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均体现了对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视。

物理试题通过设计实验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试题则通过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分析,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

生物试题则通过生物学现象和实验设计,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文科综合试题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同样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政治试题通过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分析能力。

历史试题则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辨能力。

地理试题通过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

总体来看,2017年高考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分析及非选择题试题分析和评卷报告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分析及非选择题试题分析和评卷报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试题分析和评卷报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注重对考生物理学科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尤其注重对数学计算能力、作图能力以及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等基本能力考查,试题不偏不怪,突出高中物理学习的主干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于评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题分析如下。

22题:力学实验题满分分值:5分全省311891份试卷的平均分:1.76 难度系数:0.35【考查内容定位】通过滴水实验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查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46滴水有45个间隔;类似纸带问题进行速度加速度的计算,结果呈现对有效数字有明确的要求。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并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考生答卷问题】(1)结果呈现不规范,不能完全按照题目要求答题例如,题目第一问: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明确指出应填内容,但考生答卷中出现了大量与题目要求不符的答案,比如“从右向往”、“从右向右”、“从向左左”、“从右向外”、“从右向坐”、“向右向左”、“从右向往”、“从向左左”等答案。

再如,题目第二问: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很多考生没有按照要求填写两位有效数字,导致丢分。

(2)数字运算错误,数学运算能力较差从得分比例上看,0分占比26.14%,第一问1分占比31.43%,合在一起占比57.57%。

有57.57%的考生没有顺利完成第二问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教学备考建议】(1)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在平时训练时尽量不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

(2)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和结果呈现。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卷设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好的落实了国家考试中心提出的,高考命题的四层考查目标,即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以及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即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不同类型的三种试卷体现了对不同省份的不同要求。

实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二、得分情况理科综合客观题总难度0.61,即化学学科难度大于理综平均水平。

表2:近5年河南省考生主观题得分统计:17年理科综合主观题部分难度系数为0.35,也就是说,主观题部分化学学科难度略低于理综平均水平。

三、试题分析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

选择A、B、C、D的学生分别有69%、11.5%、6.5%、13.4%。

最近几年化学试题的第1个选择题,多为这样的联系生产生活类的题目。

如2017年第7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该类试题多为送分题,所考查内容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学生只要关注了化学物质的用途,答题时善于抓住自己熟悉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点,利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答案】B。

2017浙江高考语文卷分析报告

2017浙江高考语文卷分析报告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风靡(mi)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 成为城市“烂疮.(chu d 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 i)”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 e)0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 u)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 i 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 .(j I)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 e)舌。

A项的错误在靡这个字的读音上,【mi】1.浪费,奢侈:〜荡。

〜费。

侈〜。

2.分散:〜散(消灭)。

3.古同“糜”,糜烂。

【mi】①无,没有:〜日不思。

②倒下:望风披〜。

[靡靡之音]颓废、趣味低级的乐曲、歌曲。

所以此处应读第三声。

B 项密诀应为秘诀。

C项禁有两种读音:【j 1 n】1.受得住,耐久:〜受。

〜得住。

〜不起。

弱不〜风。

【j i n】1.不许,制止:〜止。

〜绝。

〜书。

〜令。

〜赌。

〜欲。

〜锢。

此处应该读第一声。

第一题难度与往年相比较是有所降低的,主要考察字音字形的积累,最容易迷惑的是A 选项中的靡的读音,考生需要重点注意。

阅读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2017年高考语全国II卷试卷分析导语2017年高考全国II卷语试题,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为依据,在试卷整体结构与试题命制上保持着“稳中有变”的基本原则,“稳定”符合教学的主体思路,让教学与考试有可循,“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程改革的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试卷材料与命题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深化对优秀传统化、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难度控制合理,既注重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又加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语试题力求进一步落实对语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联生活,紧扣学生的实际,既承袭传统,又接地气,是一份很好的考试试题。

1、稳中有变的整体特色(1)稳定,主要体现在命题的形式和试卷整体结构上。

2017年试卷结构维持着“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部分,在内容的考查上维持着论述类本阅读、学类本阅读、实用类本阅读、言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字运用、作几大板块。

言阅读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题型仍是断句、古代化常识、对意的理解和分析和翻译;古代诗词阅读为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题型仍是内容理解与手法赏析;默写题型仍为解说性默写,且命题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

可以说,无论是从选材类型、从题型特点还是从分值看,这一部分是今年试卷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

(2)变化。

在平稳发展中体现新的思考,引领教学的改革。

2017年高考语全国II卷取消了“选考题”。

把“学类本阅读”和“实用类本阅读”二选一,改为了均必考,并统一到现代阅读板块,使试卷结构显得简洁干净,知识的分类也更为科学。

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考查更为全面,对考生语基本能力的要求更为全面。

选考改为必考,导致阅读量和题量有所增大,试卷总题量由18个题变成22道题,客观题由去年的9个题,增加到12个题,但主观题量并没有大的增加,选择题的选项字量减少,这样的均衡使学生的思考答题时间仍比较充裕。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

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

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

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

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

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

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

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为P2=UI=1.17W。
【考点】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点睛】电路图主要是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连接。 小灯泡阻值为小电阻—外接法,电压从0开始测 量—分压式接法。然后由伏安特性曲线分析阻 值的变化,注意纵轴是电流。第3问求灯泡消耗 的实际功率较难,因灯泡的阻值随电流的变化 而变化,通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利用图像 法找到灯泡实际的电流、电压值。
二 、 考 点 分 布
三、2017Leabharlann 考物理逐题解析物理模型 学生易错点 考场应对策略
【考点】动量 动量守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量即反冲类动量守恒问题,只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 即可,比较简单。
【解析】由题意知,速度大的先过球网,即同样的时间速度大的水平位移大,或者同 样的水平距离速度大的用时少,故C正确;ABD错误。
拉密定理: mg F1 F2
sin sin sin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动态平衡 【点睛】本题考查动态平衡,因同一条弦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可利用矢量 三角形构造圆或者拉密定理都可以很快解答。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点睛】注意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46滴水有45个间隔;速度加速 度的计算,注意单位、有效数字的要求。 逐差法的应用:偶数组数据时
25.(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 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 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 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 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及阅卷情况反馈
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 2017.9.21
一、试卷整体特点概述
1、结构变动(选择题)
今年全国卷8道选择题(19-21 三多选),
2016年
(18-21 四多选)
2015年
(19-21 三多选)
虽然今年单选题难度不大,多选题难度适中,均为
常见题型,总体本次考试在选择题中,题型变化不 大。
【考点】电场强度 电势差 电场力做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点电荷场强及电场力做功的计算
图像题:反常规出题 一般是φ-x图像是任意电场,由斜率求电场强度 点电荷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势有公式可算,图像仅用于读数
【解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OM绳上拉力F1,MN上拉力 F2,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在F2转至 水平的过程中,MN上的张力F1逐渐增大,OM上的张力F2先增大后减 小,所以A、D正确;B、C错误。
4)实验题还是继续全国卷的老套路,器材创新,知识基础。 考察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计算,题给信息提取以及U-I图 像的定性分析,难度中上。
(5)计算题综合度加强,最后一题计算量大,要求有较高 的数学思想,需要分类讨论。
一、试卷整体特点概述
3、综合分析
今年考试题型结构和内容均有变革,但均为考 纲要求考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联系以及各 个模块间的综合应用,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 培养,强调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应用。
【考点】平抛运动 【点睛】重点要理解题意,本题考查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理论知识简单。
【解所析以】,由故题B正意确知;,AmCaDg=错q误E,。mbg=qE+Bqv,mcg+Bqv=qE,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点睛】三种场力同时存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 m力a的g=方qE向,判两断个。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零,重点是洛伦兹
【答案】A
【考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点睛】本题不要被题目的情景所干扰,抓住考查的 基本规律,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感应电流产生, 才会产生阻尼阻碍振动。
【考点】电流磁效应 安培力 安培定则 【点睛】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再根据磁场的叠 加得出直线电流处磁场的方向,再由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 方向,本题重点是对磁场方向的判断、大小的比较。
奇数组数据时 易错点:打点计时器是否运动,这次是打点计时器在动
交点坐标约为U=1.75V,I=225mA,P1=UI=0.39W;
整理得:
,当直线的斜率最大时,与灯泡的I-U曲线的交点坐
标最大,即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值R=0时,灯泡消
耗的功率最大,此时交点坐标为U=3.67V,I=0.32A,如图所示,最大的
【考点】质能方程
【点睛】本题考查质能方程,注意原子核 的质量单位不是kg,由质能方程求核能时 要小心。
18.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 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的扰动,在圆 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 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 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 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一、试卷整体特点概述
2、考题类型有调整
1)今年选修3-5为必考内容,选择题第14题和第17题。 2)常见的天体运动选择题,今年移到计算题,但只借用 了天体的模型考察功能关系,没有考察具体知识和公式。
3)sts类型题增多,如第14题的火箭升空、第15题的乒乓 球发球技术、第17题的科学工程“人造太阳”、第18题的扫 描隧道显微镜、第24题的太空飞船等都结合了生活实例模型。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
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vh是飞船在高度1.6×105m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Eh 2.4 1012 J

【考点】机械能 动能定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机械能及动能定理,注意零势面的选择及第2问中要求的 是克服阻力做功。
计算题
24.(12分)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 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 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 留2位有效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