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与精确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精确制导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技术,它可以在各种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军事、航空、航天、医疗、工业等领域中,精确制导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一、军事领域中的精确制导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精确制导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导弹、火箭、炮弹等武器的制导,使其能够精确打击目标。
在这方面,精确制导技术主要分为惯性制导技术、GPS制导技术和激光制导技术。
惯性制导技术是一种基于惯性原理的制导技术。
它通过测量武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计算出武器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实现武器的制导。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它的缺点是需要定期校准,否则精度会逐渐降低。
GPS制导技术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制导技术。
它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武器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实现武器的制导。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精度高、无需校准,但是它的缺点是受到天气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信号干扰或者信号丢失的情况。
激光制导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制导技术。
它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位置,从而实现武器的制导。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它的缺点是需要目标具有反射性,否则无法进行制导。
二、航空领域中的精确制导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精确制导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等的制导,使其能够精确到达目的地。
在这方面,精确制导技术主要分为惯性制导技术、GPS制导技术和光电制导技术。
惯性制导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与军事领域类似,主要用于导弹、卫星等的制导。
它可以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计算出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制导。
GPS制导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也与军事领域类似,主要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等的制导。
它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制导。
光电制导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电测距原理的制导技术。
它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或者红外线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位置,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制导。
精确制导技术

中美关系中的 一次重大事件 时间--1999年5月8日。 地点--我国驻南斯拉 夫大使馆(左图为被炸 弹炸毁后的情况)。 炸弹--美国“B-2A” 战略轰炸机投放5枚 JDAM,其中4枚爆炸。具 体型号为GBU-31(V), 弹重895Kg,其中炸药 429Kg。
三、导弹的分类 (一)按作战使命分类
V1、V2火箭(应为导弹)的主要参数
火 箭 V-2 长 (m) 14 重 时速 (t) (km/h) 12.5 3672 2.3 240 射程 (km) 350 280 弹头重 (t) 1 1 首次用于 战争时间 1944.9.8 1944.6.12
V-1 8.2
V-2火箭
V-1火箭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
军 事
(一)履行法律规定
课
须
知
一、军事课(军训)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卫祖国、抵抗侵 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八章:“高等院校 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需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四十二条:“学校 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 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强 国防教育的内容。”
2、不遵守课堂纪律由教师酌情扣1-5分。
(四)军事理论课的考试和成绩:
考试形式为开卷。
军事理论课成绩(100%)由考试卷面分(占80%) 和平时考勤分(占20%)两部分组成。卷面分满分80分, 及格线为48分;考勤分满分20分,及格线为12分。这 两部分都必需达到及格线以上。
(五)补考和重修按教务处的统一规定进行。 三、军事课专用教室的管理: 教室提前30分钟开门,上课结束由教师锁门。
内 容 攻击目标 射 程 指 挥 权 战 略 导 弹 敌方纵深目标或反击 敌战略导弹 1,000km以上 国家最高统帅部 战 术 导 弹 战场范围内目标 1,000km之内 战役战区指挥员
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八大军事高技术

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八大军事高技术贾东辉军用电子技术在现代高技术武器的发展中,军用电子技术是其核心和基础,从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看,军用电子技术已从作战保障跃为作战手段,成为现代作战行动的先导,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
国外的一些军事专家把电子技术比作高技术武器的“保护神”,把其视为精确制导技术、C3I系统并列的高技术战争中的三大支柱之一。
军用计算机技术现代战争的高速化,使武器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显得极为重要,其中计算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未来战场将是一个由众多计算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等方式,把遍布于陆、海、空、天、电诸领域的侦查监视、定位导航、火力打击、指挥控制、支援保障等系统乃至单车、单炮、单兵等基本作战单元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网络世界。
敌对双方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争斗将构成战争的主要内容。
网络上的争斗不只是力量和智慧的较量,更是技术、技能和技巧的抗衡,正如有人所描述的那样,是“键盘上的战争”。
军用探测技术军用探测技术是高技术战争中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航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已发展和投入使用的军用探测技术有:一雷达探测技术。
它是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来发现和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定位技术”。
它广泛地应用于战场侦察、防卫、引导、火控等现代战争的各个方面。
二光学探测技术。
它以光学成像技术为基础,主要用各种光学摄影机进行的战场照相侦察。
三、地面传感探测技术。
这是一种通过地面目标所引起的电、声、磁、地面振动和红外辐射等物理变化来确定目标的探测技术。
四、夜视技术。
是用于在夜暗环境中帮助人眼增强视觉的一种专门技术。
在现代战场上广泛使用的夜视装置主要有: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微光电视及热成像仪四种。
未来军用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空间上的立体化;速度上的实时化;手段上的综合化;侦察、监视与打击上的一体化。
军用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的产生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精确制导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导言: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科技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航空航天器的制导与控制技术影响着航空航天器的飞行安全、导航准确性以及执行任务的成功与否。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定义和概述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对航空航天器进行控制和导航,以实现飞行路径的准确控制和目标完成。
制导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导航系统、制导算法、姿态控制系统等。
二、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是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手段,为航空航天器提供位置、速度、方向等必要的信息。
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航空航天器的飞行安全非常重要。
三、制导算法制导算法是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的核心。
它根据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和目标信息,通过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计算,确定航空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和姿态调整策略。
制导算法的设计和优化直接影响着航空航天器飞行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姿态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是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推进剂的喷射或控制舵面的调整,实现航空航天器飞行姿态的控制和调整。
姿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对航空航天器的飞行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五、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应用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在航空和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领域,该技术用于飞机、直升机等民用飞行器以及导弹、无人机等军事飞行器的导航和控制;在航天领域,该技术用于卫星的定位、轨道调整和太空飞行器的控制。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飞行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推动了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
六、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航系统的升级和集成:航空航天器将更加依赖先进的导航系统,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惯性测量装置(IMU)的发展将提供更准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及分类一、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精确制导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使目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轨迹和速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和指引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是现代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1. 惯性制导技术惯性制导技术是指利用惯性测量装置对载体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实现对载体的控制。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校正。
2. GPS制导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的定位系统。
GPS制导技术利用卫星信号对载体进行定位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实现对载体的控制。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3. 激光制导技术激光制导技术是指利用激光器向目标物体发射激光束,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实现对目标物体进行控制。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需要在目标物体上安装接收器。
4. 磁性制导技术磁性制导技术是指利用地球磁场对载体进行定位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实现对载体的控制。
该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5. 雷达制导技术雷达制导技术是指利用雷达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控制。
该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6. 视觉制导技术视觉制导技术是指利用摄像头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和识别,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控制。
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三、总结精确制导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的精确制导技术各有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确制导技术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
载人航天持续发展所需的先进制导控制关键技术

到 提 高 载 人 航 天 的安 全 性 一 个 数 量 级 ,达 到 载 人
航 天机组损 失率 ( r ai yo L s o Ce ) Po b i f os f r 不高 b l t w 于 1 00 和降低 发射成本 23 达到进入近地轨道 / 0, 5 /, 的发射 、 运行成本约为每磅有效载荷 30 美元 。目 00
空气动力学 , 推进 ) 比, 相 制导 、 导航与控制( N C G& )
发 展 为 一 个 独立 、 键 技 术 领 域 的历 史 是 与 载 人航 关 天历 史 同步 的 , 在 “ 波 罗 ” 划 时 代 , 国就 认 早 阿 计 美 识 到没 有 G &c技术 就 没有 载 人航 天 。 N 现代 航 天 器 发 射 、 行 和 返 回段 的精 确 制 导 、 远 导航 和 控 制 技 术 是 航 天 器 安 全 飞 行 、完 成 既 定 任 务 的根 本 保 证 , 是 现代 航 天器 发 展 的重 点 。数 十年 来应 用 已形 成 了经 典 G & N C技 术 的体 系 , 得 了巨 大成 功 。但 传 统 的 获 经 典 制 导 控 制 方 法 大 多 基 于 小 扰 动假 设 和 线 性 化 理论 , 靠大量的离线设计 、 算 , 时费工 , 依 计 耗 随着 各 类 航 天 任务 复 杂 化 和多 样 化 , G & 对 N C技 术 的要
20 0 2年 开 始 的 N S A A空 间 发 射 启 动 计 划 (pc Sae
Lu c nt te S I暨下 一代 发 射技 术 计 划 ( et anhIiai , L ) iv N x
G nrt n L u c eh ooy NG T 的一 个 主 要 e eai an h T c n l , L ) o g
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

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航天发射是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而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应用,对于保证发射任务的成功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包括飞行轨迹精确控制、姿态控制和目标定位。
首先,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体现在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
航天器在发射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飞行过程才能进入预定轨道,而精确制导技术能够准确计算并控制发射器的飞行轨迹。
通过精确制导技术,可以在发射器离地表较远的高度上,对其进行引导,确保其按计划飞行,并最终进入预定轨道。
这对于保证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能够保证卫星、航天器等载荷能够顺利送入轨道。
其次,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还体现在姿态的精确控制。
姿态控制是指对飞行器的姿态进行准确调整,以维持其平稳运行和正确定位。
在航天发射中,姿态控制能够确保火箭在各个飞行阶段内以正确的姿态运行,保持飞行稳定。
这对于提高航天器运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精确制导技术可以通过精确计算飞行器的姿态调整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精确调整,确保姿态控制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发射任务的成功。
最后,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还体现在目标定位方面。
在航天发射过程中,需要将卫星、航天器等载荷准确送入特定的轨道和位置。
精确制导技术可以通过实时计算和测量,将目标定位精确到特定的位置。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航天任务需要在特定地点进行研究或将载荷送往特定目的地。
通过精确的目标定位,可以提高任务的可控性和运输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航天任务的成功。
综上所述,精确制导技术在航天发射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能够确保飞行器的飞行轨迹精确控制,保持姿态稳定,实现目标准确定位。
这些都对航天发射的成功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制导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航天发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名词解释精确制导技术

名词解释精确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各种导航系统、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等技术手段,对导弹、飞机、航天器等进行高精度的目标跟踪、导航和控制,使其能够准确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位置或执行预定的任务。
精确制导技术的关键是通过准确的目标识别和位置测量,将目标信息传输给导弹或飞行器的控制系统,使其能够精确地进行飞行和调整航向、姿态等参数。
这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距离测量设备、惯性测量
装置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和控制算法。
精确制导技术在军事和航天航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军事上,精确制导技术可用于瞄准、打击敌方目标,提高作战效能和避免误伤。
在航天航空领域,精确制导技术可用于定位和飞行控制,确保航天器和飞机能够精确地执行任务、降落等操作。
随着各种新型传感器和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精确制导技术正不断提高精度和可靠性,为导弹、飞机和航天器等提供更高水平的目标跟踪和导航能力,推动了武器装备现代化和空天科技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是 指 利 用 弹 载 GPS 接收机接收4颗以 上导航卫星发射的 信标信号,修正导 弹的飞行路径的制 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6、复合制导 复合制导:是指导弹在飞 行过程中的初始段、中段 和末段分别采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制导方式。
末段
中段
初始段
3、天基武器系统
2008年2月21日,美国SM-3导弹摧毁了一颗 失控的卫星。
3、天基武器系统
2009 年,在美国东 部 时 间 2 月 10 日 上 午11时55分(北京时 间 2 月 11 日 0 时 55 分 ) , 美 国 1997 年 发射的一颗卫星 (铱星 33 ),与俄 罗斯一颗 1993 年发 射的、现已报废的 卫星相撞。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3、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
景象匹配制导: 是将飞行路径上的若干景 物图像数字化,预先存储 在弹载计算机上。由弹载 成像系统获取飞行路径上 的景物图像并与预先存储 的数据进行比较,算出修 正弹道的偏差指令控制导 弹飞向目标。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4、惯性制导 利用惯性测量设备 测量导弹运动参数 的制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
(1)命中精度高 (2)作战效能高 (3)射程远 (4)作战效费比高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军事应用 精确制导武器
(三)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
1、提高了作战效能 2、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1、提高了作战效能
( 1 )与常规武器相 比,精确制导武器可 以小的投入,换取巨 大的战果;
电 子 侦 察 卫 星 海 洋 监 视 卫 星
1、军用卫星
(2)通信卫星
分为:战略通信卫星 (采用同步轨道)、战 术通信星(12小时椭 圆轨道)。 特点:通信距离远、通 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 通信卫星可为远距离的机 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 载、舰载、潜艇以及地面部队 的机动终端站提供通信。 强。
1、军用卫星
“礼炮-6”号空间 站
国际空间站
2、军用载人航天器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具有与载人飞 船和空间站类似的军事 用途。此外,它的重复 使用性是其他载人航天 器所不具备的优势。
2、军用载人航天器
空天飞机
空天飞机是能在 普通机场水平起 飞、水平降落, 既可在大气层内 飞行,又可在大 气层外像航天器 一样在轨道上飞 行,并可重复使 用的载人航天器。
( 2 )精确制导武 器可形成常规力 量的威慑力量。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军事应用 “精确制导武器”
(四)精确制导武器的分类
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
地对地导弹 地对空导弹 空对地导弹 空对空导弹 洲远中近短 际程程程程 导导导导导 弹弹弹弹弹
导弹
反潜艇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舰导弹 反辐射导弹 防空导弹: 反飞机导弹 反卫星导弹 反导弹导弹
2、遥控制导 遥控制导是由设在 导弹以外的制导站 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的制导技术。
分为: 指令制导 波束制导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3、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制导: 是指在导弹发射地与目标地之间选择若干特 征明显的标志区,将其坐标点的高程数据绘 制成数字地图,预先存储在弹载计算机内。 导弹在飞临这些标志区时,弹载高度测量雷 达测出实际数据,与计算机内存储的数据进 行比较,并算出修正弹道偏差的指令,控制 导弹飞向目标。
1、军用卫星
(5)测地卫星 测地卫星是用于大地测量的 卫星。 主要任务是: 一是,为全球大地联测提供 统一的地心坐标; 二是,精确测定地球引力场 参数及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 的地理信息; 三是,测量海平面高度变化,研究地壳运动和大陆漂移, 并预报地震和海啸等。 四是,为弹道导弹提供准确目标信息和地球引力场参数, 提高命中精度。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1、运载火箭
俄罗斯运载火箭 东方号创造了世界 航天的多个第一。 联盟号主要承担发 射载人、货运飞船 和大量的照相侦察 卫星发射;闪电号 发射通信卫星与预 警卫星。
东方号
联盟号 闪电号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2、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由运载火箭垂 直发射入轨,水平返回着 陆,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 天器。做为运输工具往返 于地球和数百千米的近地 轨道航天器之间,可以秘 密发射、回收卫星,军事 价值极大。
三、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精确制导技术
(一)精确制导技术的含义
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 础,采用先进的信息 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 等方法,控制和导引 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 的技术。
一、精确制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1、寻的制导 2、遥控制导 3、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 4、惯性制导 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6、复合制导
(3)导航卫星
导航卫星是为航天、航空、 航海、巡航导弹和洲际导弹 等提供导航信号与数据的卫 星。
主 要 的 导 航 系 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GLONASS系统
欧洲伽利略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1、军用卫星
(4)气象卫星
从外层空间对地球及其 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 。 有多种气象遥感器,可 进行可见光、红外、微 波探测,获取数据。军 用气象卫星为全球范围 的战略要地和战场提供 实时气象资料,具有保 密性强和图像分辨率高 的特点。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2、航天飞机
前苏联于 1988 年发射了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采取全自动无人航行。
(二)航天器技术
航天器主要包括:
国际空间站
1、人造地球卫星 2、空间探测器 3、宇宙飞船 4、空间站 5、航天飞机
“嫦娥一号”探月卫 可载人 无人
信使号水星探测器
(三)航天测控技术
航天测控技术是对飞 行中的运载火箭及航 天器进行跟踪测量、 监视和控制的技术。
弹 体 长 : 14米 弹体直径: 1.65米 推 进 剂: 酒精和液氧 起飞重量: 13吨 发动机推力:26吨 有效载荷: 1吨 射 程: 260-300公里
二十世纪人类重大科学成就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科学家 科罗廖夫研制的火箭,将人类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1961 年 4 月 12 日,又将第一位 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
酒 泉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四)发射场与回收场技术 航天器返回场是指返 回式卫星、飞船和航 天飞机着陆的场所。
神 舟 七 号 安 全 返 回 地 面
奋进号航天飞机着陆
二、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地球引力形成的太空资源
1、航天器相对于地面高位置资源; 2、高真空和高洁净环境资源; 3、航天器微重力环境资源; 4、太阳能资源; 5、较大高低温差资源; 6、月球及其他行星资源等。
(三)航天测控技术
(四)发射场与回收场技术
人类要进入太空, 必须克服四道难关
克服地球引力的影响 克服真空的影响 必须能适应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 要能克服宇宙辐射的侵害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1、运载火箭 2、航天飞机
各种运载火箭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1、运载火箭
美国运载火箭
宇宙神 德尔塔 大力神
美国主要的中型军用 运载火箭有宇宙神 2 、 德尔它 2 等。大力神 4 B 是美国国防部发 射大型军用载荷的主 力火箭。主要发射大 型侦察卫星、电子情 报卫星、导弹预警卫 星及军事星等。
2、军用载人航天器
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在军事上的用途: 一是对特定目标进行侦察与监视; 二是实验新的军事航天装备; 三是作为载人的空间武器等
2、军用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
空间站的军事运用: 一是可作为空间监视与侦察 平台; 二是空间指挥控制通信中心; 三是装载武器系统的对天、 对地、对空的作战平台; 四是实验、部署、维修各种 军用航天器的后勤基地。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1、寻的制导 通过弹上的导 引系统感受目 标辐射或反射 的能量,自动 跟踪目标,导 引制导武器飞 向目标。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寻的制导的种类
按感受能量方式主要 包括:雷达、红外、 电视、激光寻的制导。
按导引方式的不同分为:
主动寻的 半主动寻的 被动寻的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航天测控站-青岛站
主要完成对航天器进 行遥测、遥控、跟踪、 通信和数据传输等任 务。
“远望号”远洋航天测控
(四)发射场与回收场技术
航天发射场是发射航天 器的特定场所。依据航 天器的要求选择适当地 理纬度,以便利用地球 自转的速度和减少航天 器发射能量。
西 昌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主要有:技术测试区、 发射区、发射指挥控制 中心、测控站等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 技术,它是指探索、 开发和利用太空及 地球以外天体的综 合性工程技术。通 常分为航天运载器 技术、航天器技术、 航天测控技术三大 基础部分。
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基本概念 二、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航天技术基本概念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二)航天器技术
航天技术与精确制导技术
武汉大学年就已经发明了火箭。 到了明朝时已经有了多种 火箭,除用于战争外,也 用于娱乐,更有万户做起 飞天的梦想
万 户 飞 天 图
火龙出水 用 于 战 争 的 火 箭
二十世纪人类重大科学成就
1903 年,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 斯基在火箭理论方面取得突破, 提出液体火箭和多级火箭理论。
( 2 )人员的伤亡数 量急剧减少。
2、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
(1)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 将被速战速决取代;
(2)“天时地利”已不大可 能构成作战的制约因素;
(3)传统重型兵器的领先 地位已经受到威胁和挑战;
(4)突袭性的“非接触作 战”变的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