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谈

合集下载

中传MJC考研经验谈 救赎最初的梦想,我考上了中传MJC

中传MJC考研经验谈  救赎最初的梦想,我考上了中传MJC

中传MJC考研经验谈|救赎最初的梦想,我考上了中传MJC 人生像一次无法回还的旅程,考研则是其中一段苦行。

录取结果正在公示,应该不会再有多少变动。

此刻,我可以有时间停下来,回顾一下过往,思考一下未来。

由于很多人向我咨询考研经验,本篇文章我就写一些干货,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的心路历程、经验教训。

如果能被考研的后来者看到便是一种荣幸,如果你们能从我的文字中受到一些启发,便更极好不过。

先说说,我为什么要考研,确切地说是,我为什么要考中国传媒大学。

相对于其它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大家更愿意叫它广院,考中国传媒大学,更有很多理想主义色彩。

许多人二战三战中传,也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于广院的执念。

我决定考中传也是源于理性的冲动。

因为我对于新闻传媒工作有着莫名的热爱,高考报志愿时也把自己的第一志愿填给了中国传媒大学,因此,能够考研中传也算是在救赎最初的梦想。

然而,大学期间,我太过追求安逸,太想早些工作,曾经要不要考研的纠结也在咨询过老师之后选择了回避。

我当初的逻辑是,我要么考中传,要么不考——中传肯定考不上——所以,决定不考研。

这便是我当初的想法。

当然,大学毕业的出路本不只这一条。

每个人不一定都要走上这一条虐心的考研路。

只是,如果你既然决定了要考研就一定要全力以赴。

如果你依然留恋校园生活,如果你不热衷于公务员,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哪怕是找工作的竞争力,考研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或者投资,也许选择考研不一定成功,也许会错过其它机会,但是把时间消费在考研上也未尝不是一无所获。

如果你在犹豫,就不如果断开始,坚持到底!还有,既然选择考研,就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不要害怕,考哪都难,为何不把目标定高一些?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考研的成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运气和机遇的成分,许多单一的个案也不能说明问题,所以,只要允许你报名,你跟别人的起点可以说是平等的。

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只能靠你自己来弥补,因为有些事实,比如出身,我们根本无法改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交流有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交流有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交流有什么一、关于学校、专业的选择我本科学习的是对外汉语专业,自己对这个专业也比较喜欢,所以考研的时候我还是考的本专业。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报学术性的对外汉语专业还是专业硕士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1.学术读三年侧重理论研究,专硕一般读两年侧重实践,第二年直接就是实习,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师;2.学硕一般都有奖学金,专硕一般没有奖学金,这是我考虑的主要方面;3.个人认为学硕的含金量要比专硕高(读专硕的同学不要喷我),师资、培养模式等方面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这个问题不多说,如果对这个问题还有疑问的同学可以自己上网再查找些资料,好好比较一下,也可以与我交流。

再就是学校的选择。

我认为对对外汉语专业最起码要去全国的一线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厦门等,这样以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

自己是北方人,不想对南方读书,所以直接选定了北京和天津的学校。

这两个城市对外汉语还不错的学校,北京有1.北大、北语、北师大、人大、北外;2.中国传媒大学;3。

首师大、中央民族,天津就是一个南开。

可以看到我上面说的北京的学校是按我所认为的难度和知名度排列的,我把这几个学校分成了三档。

我的考虑是自己本科学校一般、自己学的更一般、大学前三年自己对学习特别不上心,所以太好的学校我觉得自己没有很大把握,所以我选择了第二档的中国传媒大学。

再看中国传媒大学的真题和每年的复试线以及每年招的人数,可以看出中国传媒大学题目比较基础、复试线一般是A区的国家线(当然08年和今年除外),招的也比较多,有十几个。

南开的难度是和北京第一档的五所学校持平的。

所以这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下学校也选定了。

我记得自己是五一把学校定下来的,之后便是按部就班的复习了。

二、具体学科的复习1.政治自己政治考的比较好,77分,原因除了自己确实比较喜欢和拿手之外,我觉得自己的复习方法也算比较当得。

中传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373分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内附详细复习过程--新祥旭

中传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373分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内附详细复习过程--新祥旭

考取学校:中国传媒大学考取专业:传播学一、摘要对于考研,我并不是一开始就下定决心的,算是半路出家吧,家里希望我考公务员的,但是我本身并不想要考公务员,所以拼了一把,选择了考研。

北京是个好地方,帝都虽然雾霾重,但是教育质量一流。

对于我的学科来说,传媒大学的传播学在全国是一流学科,所以学校我定的很快,定了传媒大学以后就没有中途改变过。

从四月份开始准备,一直到考研结束,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整个过程中我告诉自己,我只考一次,必须要考上,绝对不复研。

就凭着对出传媒大学的向往,我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了成功。

我并不是一个学习特别出众的学生,大学四年的奖学金屈指可数,也没有什么值得拿得出手的耀眼成绩,可能就是英语稍微好了一点,但是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虽然拿到了英语的教师资格证,可是英语六级还没有过。

传媒大学是我的第一志愿,没有调剂,也没有调专业,录取的就是我最开始报考的专业。

我的考研初试成绩:英语61 政治65 专业一111 专业二136初试总成绩:373专业第二复试成绩:笔试成绩:93 外语成绩85 面试成绩87.2复试总成绩:89.3专业第三三、正文:1、考研目的对于我来说,考研是正确的一步,因为我觉得大学四年我的能力还不足够,知识也不够充足,我想要更高的学历和更开阔的视野,所以才想要考研。

2、考研前期准备定了学校之后,我就收集了很多关于这个专业的经验贴,也加了一些学长学姐,问他们关于复习的经验,然后自己制定了学习的计划,按照每一个学科的不同,来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016.1-2:寒假择校选定专业2016.3-4:搜集专业相关信息(如参考书目、真题类型、考研公众号等),看专业入门书籍,第一遍英语单词背诵2016.4-6.30:精读专业框架类书籍,尝试做笔记;继续背单词,写06-10年英语真题2016.7:继续阅读框架类书籍,完成个人传播学笔记;第二遍英语单词背诵,做97-00年英语真题,背英语作文2016.8-9.15:加入政治的复习;将本人传播学笔记与买来的笔记对比;第三遍英语单词背诵,做01-04年英语真题,背英语作文2016.9.16-10.20:看政治大纲写政治选择;开始背诵传播学笔记,看拓展类书籍;阅读传媒法参考书,整理传媒法历年真题,整理70分选作考纲;用APP过单词,做11-16年真题,背英语作文2016.10.21-2016.11.20:专业课同上一阶段,开始背政治主观题,重做政治选择,狂做政治模拟卷,英语真题变成了06-11的第二遍2016.11.21-12.22:按部就班地背专业课,背单词,背政治,做选择,练作文,英语真题11-16第二遍2016.12.24-25:考试3、考研历程(包括各个科目复习心得、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政治:推荐书目:初期: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俗称红宝书)+肖秀荣1000题中期: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题后期:真题(带详解)、各种模拟题我从高中到大学都是文科生,考研政治相比理科生有基础。

中传MFA考研经验谈:专科生如何备考

中传MFA考研经验谈:专科生如何备考

中传MFA考研经验谈:专科生如何备考编辑:凯程中传果酱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吧,我是一个专科生,毕业后边工作边自考本科,然后继续准备考研,今年二战。

经历了学习、工作、辞职、备考、二战,这一大堆的事其实自己都很头疼在复试面试的时候怎么表达,好在最后还是毫无逻辑地吐出来了。

一来是感谢凯程的老师,二来是把经验传递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希望你们考研一路顺利。

下面言归正传,开始这一路的经验之谈。

一、初试相信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中传MFA初试的四门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和艺术综合。

两年的备考经历给我的感受是,专业课只要用心准备大家最后其实都差不多,拉开差距的还是公共课,对于应届生来说,专业课是非常好速成和提分的科目,而二战或是某科公共课很差的同学,别总盯着专业课的每科150分,请一定一定别让政治英语拖后腿,指着专业课去弥补公共课的劣势没那么容易。

(一)、政治政治的备考量其实还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说9月之后再准备来得及,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本科的时候马原、毛中特这些课程学习的不错(重要的是理解)并且不是很抵触这门课,或许可以把政治的备考放在新一年大纲解析出来(9月中旬左右)之后,如果您政治毫无基础,个人建议在9月前至少把马原部分弄透,原因是这门课比较晦涩难懂,重在理解,且每年大纲变化不大,提早准备会为后续的备考提供更多的灵活空间,毕竟政治理论这门课还有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那么多部分呢。

我最后一年是跟着凯程集训营学了一段时间,政治是卢老师讲的课,起码我觉得他的课让我听懂了,有些内容,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不太好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这块大家一定别糊弄过去,以自己内心真的弄懂为宜。

还有复试时间不能太短,不能最后半个月背背完事。

近些年的考研越来越重视相关考点相联系,所以建议大家在准备的时候脑子里要联系到以上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最后插一句,很多同学在纠结报不报辅导课,第一年我是自学的,后来辞职,去了凯程集训营全身心备考。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经验分享中传的mjc本来有九个方向,去年新增了一个体育传播,共十个,每个方向所属院系不同,有新闻学院,电视学院,广告学院等等。

其中,电视学院复试要有拍摄的作品,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

我报考的是01新闻实务方向,一直很火的一个方向,最火爆的是电视学院的几个方向。

信息获取渠道: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个学校的研招网,研究生院的官网(获取专业开设情况,各个学校每年的招生简章,看招生计划以及参考书目,没给参考书目的自己去网上搜经验贴)考研帮app(各种真题,笔记,经验贴)公共课复习:英语(82分):其实对于这个分数我并不满意,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客观题只错了三个完型(1.5分),所以我对英语的期待还是比较高的,总结原因的话应该是写作的分数很低。

英语的复习我主要分为单词,阅读,写作三个大的部分。

单词书用的新东方的大绿本,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背诵。

每天早上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背单词,同时,手机里安装了扇贝app,回寝室的路上,吃早饭等闲暇时间我都会用手机背单词。

阅读,好多人推荐的张剑100篇我并不推荐,做了几篇觉得题型跟真题比相差很多,如果后期没有题做用来保持手感的话可以。

虽然考英语二,但英语一的真题还是要做的。

英语一的单词量大一些,且句子更复杂,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一的真题我做了三遍。

第一遍做完了不看答案。

第二遍就要特别精了。

做完对答案,然后把自己做起来有难度的文章整篇翻译下来,找出自己的错误点。

通常我会选择后两篇阅读来翻译,这样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而且也顺便练了翻译,一举两得。

因为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大概只翻译了十几篇阅读。

写作:买了王江涛的写作高分,但没背几篇。

总结了一些考试常用的词语和加分句式,练习了几篇就去考试了,所以写作的分数也是真的低,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可言。

政治(61分):关于政治我给大家的是血淋淋的建议。

后期一定要多练手!!!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我从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分享:从英语小白到英一70+-新祥旭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分享:从英语小白到英一70+-新祥旭考研

摘要: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得到新祥旭学姐学长的很多帮助,得知录取之后,也决定写一篇经验分享,既为了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也为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点帮助,希望对他们有用。

►基本情况:一战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硕,差1分进复试,不甘调剂坚持二战,最终拟录取。

英语小白一枚,高三基本考不到班级均分,高考英语90分(满分120分)。

大一到大三没碰过英语,大学第一学期考4级495分,接着就是6级一直考不过,直到2015年12月考研前一周才考过。

一战:75分完型扣4分,阅读扣4分,新题型扣2分,主观题扣15分二战:73分完型扣4分,阅读扣8分,主观题扣15分(二战英语考试时遭到考场外鸣笛声干扰,客观题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囧。

)►英语复习月计划3-7月基础期3月搜集资料+背单词单词是学英语的头等大事,我一直英语学不好就是因为自己不愿意背单词,所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单词书很重要。

三月份我基本在一边搜集攻略一边背单词。

据我了解,当前市面上的单词书,红宝书、新东方乱序版绿宝书和朱伟的恋恋有词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他们也是各有优劣。

而我当时选择的是刘一男的考研英语词汇速记指南典藏版,它按照刘一男独创的单词记忆法分为13个单元,趣味性比较足,很适合我这种不愿意背单词的人。

背诵方法:每天定下计划(比如一天200个单词),第二天先复习前一天所背的单词,再背诵新的单词,每周腾出时间复习一周所背单词。

整体进度比较慢,但效果比较好。

4月—5月背单词+做01年之前的阅读理解+何凯文长难句一、这两个月继续进行第一遍单词的背诵,同时结合刘一男的网络视频课进行学习。

二、可以开始尝试做一些阅读题。

不过复习英语有一个禁忌,暑假之前不做近十年的英语真题,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整体的复习情况不到位,做真题实在是亵渎真题;二是真题比较少,上半年做完的话下半年可能会出现没题做的空窗期。

因此我在四五月份选择做改革之前的阅读理解。

练习方法:准备一本真题解析,黄皮书、考研真相、丁晓钟都可以。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分享一、传播历史与理论传播历史与理论这门科目,大家看到名字就会知道,传播史部分和传播理论部分构成了整个科目的大部分主体。

传播学挺难的,尤其是传播历史部分,乱七八糟的学派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很容易让人不止所云,而且段鹏老师和胡正荣老师的书用了太多的专业术语,几乎是懵逼的。

具体来讲,传播学部分的参考书如下:核心书目: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参考书目之一,框架非常完整及全面。

需要逐字逐句地弄懂。

段的书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胡的书。

2、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前校长的书啊,这本书与段鹏老师的书相结合着看吧,主要还是以这两本书为重点,依照着其中的内容搭建好框架。

非核心书目:3、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其实罗杰斯的这本书可以当小说看,挺生动的;马特拉的这本我硬着头皮看也没看懂。

4、沃纳塞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两本书作为非核心是在把核心书看完之后再用这两本的内容作为补充的,所以这些书不需要你逐字逐句死扣,而是有所取舍地看。

5、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把研究方法说得很透彻了,胡和段的书里面有很多传播方法内容不是很全,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补充。

貌似有一年考了个“滚雪球抽样”就是出自这本书。

6、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这本书相当推荐大家看了,把传播效果讲得非常清楚,可以作为补充。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在新媒体多火热啊,这本书可以当做新媒体知识的补充。

我是感觉,虽然新媒体看起来高大上,无非是传统媒体在一种技术革新下的形态变化而已,要想弄懂新媒体还得搞清楚传统的理论。

中传考研复试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传考研复试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传考研复试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

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设有6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87个本科专业。

专业介绍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图片社以及广告、公关、出版发行等部门从事新闻文字、声像、图片的采写、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经验谈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一、考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用哪些书。

1.《传播学总论》胡正荣段鹏张磊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广告通论》丁俊杰康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上海人民出版社
4.《外国广告发展史》文春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
6.《文史要览》王振业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二、各科怎么复习?
(一)政治
身为文科生,政治底子不会差。

用我们班同学的话就是:没记住你还不会扯么。

我报的是全程班。

但是现在的建议是:报暑假强化班跟点题班就行了。

许多人说辅导班没用,但是我觉得每个人的体会不一样吧。

不报是不放心的,那报个强化跟点题就行了。

好好听课,我觉得是有用的。

我政治花的时间很少,但也看了三遍书。

选择题很重要。

许多知识点都很基础,但是我们都很忽略。

像今年的题好几道都不该错的。

我没有买真题跟模拟题,因为没时间做。

但是练习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一边做题一边回归课本的基础知识。

大题么。

我最后半个月才看。

背了一些辅导班划的重点题跟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题。

有人说大题不用背。

我觉得适当的还是要背一下的,这样答题显得比较专业。

政治很重要的。

这是有把握能考到70+的一门课。

能长分的。

最后一段时间我才开始总结政治的体系。

这个工作要早一点做。

这个还是挺重要的。

我在政治上安排的时间及其不合理。

(二)英语
我英语花的时间也很少,以至于那个新题型的排序我是第一次做,考前很惶恐。

没想到今年英语出奇的难,基本靠基础+人品。

单词很重要。

我本来背的还不错。

但考前一个月没碰,忘了好多。

我室友的办法比较好,她时间安排的好,直到考前都在回顾单词。

真题我只做了一遍,然后看了一遍。

不是我不想看,而是没有时间。

我9月份基本都在玩,所以后面时间很紧,大家要吸取教训。

做完题后注意里面出现的单词跟长难句。

资料推荐张剑、曾鸣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室友说他们的真题解析也不错。

我在英语方面没有什么经验。

基本凭以前的基础。

完形填空、翻译什么的我基本没练过。

所以你们最好还是去看看别的经验贴啊。

(三)专业课
我看书比较自由,从十月份才正经的看专业课,直接导致后面的时间紧的我欲哭无泪。

大家一定要从暑假开始准备。

我看书的习惯是,先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看一遍,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跟结构,然后才开始细看。

我不会从前到后的看,我一般根据自己的兴趣跟状态来看。

这个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以自己的为准。

第二天把前一天看的回顾一遍,这个步骤一直到考前一周我都在做。

虽然会发现许多还是记不住,但是郁闷归郁闷,该做的还是要坚持。

《传播学总论》跟《现代广告通论》两本书的重要性不用废话了。

前面一本书可以跟其他的一些资料结合看,比如历年的真题之类,因为有些资料会对其中的一些理论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后面一本书的体系很清晰,理解起来不费劲,背起来也比较轻松。

《营销管理》看考纲的那部分就行了。

两本广告史的书看起来挺多的,不过是关于历史的部分,还算比较有意思,
注意总结。

专业课我花了很多时间。

因为北广的题一向比较奇怪。

还有就是答题的时候会要求你举例的。

那就多看杂志。

《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现代广告》《媒介》什么的,随便你们看多少了。

不过最重要的肯定是课本,虽然大家都知道看杂志更有意思。

今年的最后一道中国制造的题,其实应该关注的。

学广告,光看书有什么用。

中华传媒书店上最热的基本资料我也买了基本,比如50题、专题精编之类,最后也就当做看闲书一样的看了一下,感觉用处不大。

最后几天你或许会发现你还有挺多书没看、挺多事没做、别人的资料比你好之类,不要慌。

课本上的东西都记的差不多,相关资讯也看了不少,心中有基本的框架跟体系就行了。

(四)文史
我把什么历年的真题,别人的资料打印了几份,跟看故事一样看了几遍才开始背的。

刚开始背的时候很绝望,但是,坚持下来就还好。

我背的马马虎虎吧,最后也考了120+。

不过,事实证明背真题用处不大,因为这两年的题都比较灵活。

最后50分的政论当然是很重要了,我只写了一篇练手。

然后就是看了一些文章。

我们几个买了很多的南方周末。

又可以看政论又可以当休息又可以关注社会。

这个我没有什么好方法的。

反正就是背呗。

注意自己总结。

那本资料上讲的挺详细的。

对了,有一点,不要抱什么侥幸心理。

事实证明,北广不会按照常理出牌。

但也要适当的注意一下重点非重点。

三、心态问题:一定要坚持。

许多人问,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是个人的问题了。

过程很辛苦,但哪有那么好的事,不吃苦就有收获。

那几个月的付出,现在看来,都是财富。

找几个关系好的有毅力的朋友一起自习。

在一个氛围好冬天比较暖和的教室。

打扫教室的阿姨爱干净爱卫生。

自习教室的研友努力而又坚定。

室友体贴包容忍让。

太累就睡睡觉逛逛街聊聊天,或者打个电话给爸爸妈妈给好朋友大哭一场。

然后继续,继续,继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过程中,大家肯定会选择辅导班,关于报辅导班的问题我有几个特别的建议,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导班,是有方法的。

方法1:了解这个机构历年考上的情况,有没有视频版的经验谈,考上多少人。

这个得详细了解一下,这样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机构情况怎么样。

例如凯程,2013年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50%,名单和经验谈都在网站有公布,是非常可信。

方法2:看资料,看看这个机构有没有配套的资料和课程,如果连讲义都拿不出来,说明他们没有开课经验。

据我所知,凯程是有完整的配套体系的。

方法3:实地去考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正规的学校,有没有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设施。

方法4:和咨询老师详细沟通,看看是否专业。

通过这样的几个策略,就基本能够搞定了。

考研全程复习安排: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

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

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

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