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150)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150)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150)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具有基础理论性质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概要理论。本课程的任务:授予学生有关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语言学理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认识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自觉地科学地认识和使用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演课为主,辅以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能够正确解释和评说语言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一定的能力;

3、具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标题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8

第二章语音 6

第三章语义和词汇 6

第四章语法 6

第五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4

第六章语言学的发展 4

合计36

四、大纲内容

绪论

第一节语言学概论的性质.作用和分类(2学时)

1.1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2 语言学的功用

1.3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语言学的分类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

第一节人类语言(2学时)

1、世界上的语言

1.1 世界语言概况 1.2 语言的亲属分类和结构分类

2、中国的语言

2.1 汉藏语系的中国语言 2.2 阿尔泰语系的中国语言

3、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3.1 人类语言的遗传性和学习性 3.2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

第二节语言的功能(2学时)

1、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2 语言是负载信息的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1 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2.2 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3、语言的文化功能

3.1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种 3.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第三节语言的结构(2学时)

1、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1 语言的符号性质 1.2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四节语言符号系统的特征(2学时)

1、任意性和强制性

2、线条性和层次性

3、自足性和开放性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质

1.1 语音的自然性 1.2 语音的社会性

2、语音单位的分析

2.1 音节.音素和音征 2.2 元音和辅音

3、音标

3.1国际音标的作用 3.2 音标和音素的关系 3.3 国际音标的使用

第二节音位和音系(2学时)

1、音位

1.1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2 音位和音位变体

1.3 音位归纳

1.3.1 对立和不对立 1.3.2 互混和互补 1.3.3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3.4 音位归纳的原则 1.3.5 音位归纳的操作过程

2、音系

2.1 音系的定义 2.2 音系的内容

2.3 汉语普通话的音系 2.4 温州话的音系

第三节语音组合(2学时)

1、音节的切分

1.1 切分的依据

1.2 音节的结构要素分类

1.2.1 音峰和音谷 1.2.2 起音.领音和收音

2、音位组合的类型

2.1 同类音素是否连用:单.复辅音和单.复元单

2.2 音节收尾是否辅音:开音节和闭音节

2.3 元音和辅音的配置

2.4 单个音位的组合位置

2.5 单个音位的组合能力

3、语流音变

3.1 同化和异化

3.2 弱化

3.3 脱落和加音

4、语调

4.1 句调 4.2 句重音 4.3 语速

第三章语义和词汇

第一节词义和义征(2学时)

1、词义和词义的分类

1.1词义的定义

1.2对象意义和结构意义

1.3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2、词义的分析

2.1 义项和义素 2.2 义素分析

第二节词的结构(2学时).

1、基本概念:

1.1语素和义素 1.2词根和词缀 1.3词干和词尾

2、造词法:词的结构原理(创造新词的方法)

2.1原生法和单纯词 2.2再生法和复合词 2.3缩略法

3、构词法:词的结构方式(分析词的结构关系的方法)

3.1结构方式的分类:复合式、派生式

3.2结构关系的分类:主谓、偏正、述宾、并列等

第三节语义场(2学时)

1、语义场的层级:上下语义场和平行语义场

2、语义场的分类

2.1意义分类

2.11类属语义场、顺序语义场和关系语义场

2.12同义义场和反义义场

2.2形式分类

2.2.1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 2.2.2异写词和异读词

3、词汇

3.1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新造词、方言词、古语词、行业词、外来词)

3.2高频词和低频词

3.3熟语:成语、惯用语、套话、专用语、俗语、歇后语、名言

3.4词典分类:

3.4.1单语词典和多语词典 3.4.2标准语词典和方言词典

3.4.3源流词典和描写词典 3.4.4综合词典和专科词典

4、语境

4.1语境类型

4.2语境的作用

4.2.1多义词的义项被限定 4.2.2显示对象的具体特征 4.2.3产生“言外之意”

4.3语境义变的类型

4.3.1语义感染 4.3.2语义脱落 4.3.3语义淡化 4.3.4语义凸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2学时)

1、语法的内容:词法和句法

2、语法意义

2.1显性语法意义 2.2隐性语法意义

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3.1语序和外部附加 3.2内部屈折和异根 3.3 重叠、语调和零形式

第二节语法结构(2学时)

1、语法结构体和结构方式

2、语法范畴

2.1 性、数和格 2.2 时、体和态 2.3 式、人称和级

3、语法结构的特征:

3.1 组合的层次性 3.2 组合的递归性

第三节语法结构的转换(2学时)

1、转换和句类、句式、句型

1.1 句类之间的变换 1.2 句式之间的变换 1.3 句型之间的转换

2、转换和歧义

2.1 区别意义的方法 2.2 消除歧义的方法

3、转换和结构分析

3.1 词类的分识 3.2 句法结构的分识

第五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语言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学时)

1、语言和文字的起源

1.1 语言的起源 1.2 文字的起源

2、语言发展的原因

2.1 什么是语言的发展 2.2 外部原因 2.3 内部原因

3、语言发展的规律

3.1 普遍规律:渐变性.不平衡性.补偿性.美推性

3.2 个别规律

第二节语言统一和分化(2学时)

1、共同语

1.1 通用语和区域语 1.2 民族语和族际语 1.3 国语和国际语 1.4 母语和外语

2、方言和亲属语言

2.1 社会方言 2.2 地域方言 2.3 语言地理

3、语言文字建设

3.1 共同语的选择和规范化 3.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第六章语言学的发展

第一节传统语言学(2学时)

1、古代印度语言学

2、古代希腊、罗马语言学

3、中世纪欧洲语言学

4、阿拉伯语言学

5、中国传统语言学

第二节现代语言学流派(2学时)

1、历史比较语言学

2、结构主义语言学

3、转换生成语言学

4、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5、认知语言学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语言学概论》,徐通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高明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 196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

李光同、徐思益《语言学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1

胡明扬《语言与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5

邢公畹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 1992

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胡壮麟等《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余志鸿等《语言学概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4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1982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1985 [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美]弗罗姆金、罗德曼《语言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言学纲要》科学出版社 1957

周殿福《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 1985

吴宗济等《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 1991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

陈原《语言和社会生活》三联书店 1980

陈松《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周振《方言和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 1992

赵世《现代语言学》知识出版社 1983

陈明《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卫志《当代跨学科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邵敬《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秦秀《英语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