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化困惑的思考

教学工作是否是专门职业?教师是否是专业人员?虽然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时,就强调“教学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1993年我国《教师法》也明文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目睹教师专业地位并不稳固,无法与医学、法律这些已被认可专业(established profession)相提并论的现状,不少人开始怀疑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的合理性。显而易见,在这里人们对“教学是专业”的解读产生了“教学应该是专业”和“教学实际是专业”两种迥然不同、且易导致争论的论述。为了促进教学由实然的“不成熟专业”状态向应然的“成熟专业”状态的转化,“教师专业化”的议题得到普遍关注。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预设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基础来自专业社会学,后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不同层次的职业群体构成,只有那些因具备一些独特性质并能在整个职业结构中占据较上层社会位置的职业群体才被称为“专业”。虽然社会学界就“专业”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但就教育界关于专业化的论述来看,主要依据的是其中具有典型功能主义特征的特质模式,即认为在各种成熟专业身上,无一例外地具有一些相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特质”。

对于专业的社会功能,Hoyle曾经有过非常深入的剖析。他认为“专业是表现出重要社会功能的职业”,而为了能够发挥好这种社会功能,专业人员就需要掌握相当程度的技能和知识,以面对不断变换的工作场景和处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他看来,知识的获得和特殊技能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反思,更需要通过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来实现。而且实践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也包括了专业价值的社会化过程”,即在掌握系统的、独特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逐渐形成“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的伦理规范。另外,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具体表现为“在制订有关公共政策时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在专业责任的行使方面具有相当的控制权,以及与政府的关系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权”等。基于上述专业人员接受过长期培训、拥有高度责任感、具有高尚的利他服务动机,尤其是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的特点,社会需要给予他们较高的声望和薪酬。

根据Hoyle的分析,那些已被认可的“专业”较其它职业可以拥有更优越的工作条件,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专业教育,能获得更多的进修机会,以及能分配到更加充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资源。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职业而言,总是希望模仿那些已被认可专业所具备的特征,以使本职业最终成为专业群体的一员,这种由非专业或不成熟专业向成熟专业发展、转变的过程便是所谓的“专业化”过程。显而易见,专业化在社会学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群体实现其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

对于成熟专业究竟拥有哪些专业特质的讨论很多,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如Turner和Hodge认为,判断一个职业是否为专业,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1)指导其实践的理论和技术水准;(2)对其活动的垄断程度;(3)社会对其承认的程度;(4)其组织化程度。Leggatt则通过对20世纪前半叶有关专业特质的综述指出,最常被提及的特征主要有五项:(1)实践活动基于理论性的圈内知识的基础之上;(2)知识的获得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3)实践者有强烈的利他动机和服务意识,不受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4)招募、培训、资格和标准均有严格的控制;(5)职业团体

有良好的组织,并有权自行强化伦理规范。[2][P.44]虽然各自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即都给出了一张清单式的专业特质的描述。

一旦专业标准被确定下来,人们就可以根据上述清单把专业从众多职业中区别开来,甚至依此可以把社会上不同职业进行高低排序,如医生、律师等职业是最能体现专业特质的规定性定义的,自然被视为“成熟专业”的典型代表;而各种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因其工作缺乏技术含量而与专业称号无缘。至于教师、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等职业群体则被看作是介于上述两极之间的职业形态,并被冠以“半专业”、“准专业”或“欠成熟专业”的标签。

根据特质模式关于专业的分析,凡专业化程度高者,其职业地位也高。换言之,其在职业体系中拥有更高的社会声望、经济地位和政治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半专业”的教学,其所关注的必定是对照成熟专业的特征,并设法让自己拥有上述各项指标,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化的目标。但从实践来看,这种对特质的追寻可能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过程,其间会遭遇各种难以回避的困境。为便于论述,下文将主要从知识、伦理和权力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

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惑

这些传统的支持力量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不是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的,是一种先于“问题”建立起来的制度与组织。这些组织与制度是学校“工作”的体现,而不是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进行的“专业”思考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致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与现实困惑。

1.多维度发展需求与支持系统的单调

一个新教师进入学校以后,面临诸多的问题,比如教学常规问题,如何备课、如何撰写教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批改作业;比如如何撰写课后反思、教学随笔;比如课堂管理问题;比如职业认同问题;比如职业发展规划与动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之中,有些问题是关于专业知识的,有些是关于专业技能的,有些是关于专业情感的。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之中,对某些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能够加以解决,比如教学常规问题,无论是师父还是备课组长都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

但有些问题却难以依靠这些途径来解决,比如课堂管理问题。当一个新教师真正踏入课堂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在师范院校中学习的一些理论难以奏效。学生做小动作,交头接耳,争吵甚至打闹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很难组织正常的教学活动。师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也曾遇到过这些问题,他们也可能会提出意见和建议,但由于这些问题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很“久远”的问题,他们很难关注更为细节的技术性措施,给出的往往是一些相对抽象的“原则”,比如,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加强课堂管理等等。但对一个新教师而言,需要的正是“如何增加课堂吸引力”、“如何加强课堂管理”的“技术性措施”。相比较而言,一些刚刚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的年轻教师更能理解一个新教师的问题所在,提供的技术性措施更为有效。

还有些问题是师父与备课组都难以给予支持的,比如,专业情感问题。很多新教师与青年教师由于每天重复这些诸如写教案、和调皮学生斗智斗勇等事务而显得身心疲惫,对教师职业产生了倦怠,甚至是厌烦。再比如,职业前景与发展动力问题,很多青年教师难以看到自己的职业前景,因而发展动力上就显得不足,这些问题很难开口与师父或者备课组教师交流。现有的支持系统最多的是给予鼓励,但这似乎难以解决青年教师的心结,而与同是处于教学适应期的其他教师交流,他可能就会发现并不是他一个人过得这么狼狈,还有人与他一样,他的心情就会好许多。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青年教师多维度的专业发展需求与现有的相对单调的师徒带

教制、备课组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个断层,现有的这些制度难以给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有必要建立更好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以支持他们的发展。

2.自上而下的指导与自主发展的矛盾

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系统,比如师徒带教制、备课组制度等等,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导,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被动接受。当然,在最初,这种被动接受是一种必需,作为一些常规性的要求和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青年教师都必须清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和超越。

问题在于这种发展方式容易造成青年教师的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更喜欢请教师父或者备课组的其他教师,积极主动的思考却很少。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丧失所产生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难以进行独立思考。组织本身的架构最终促使其中的个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与主动探索的欲望,那么这个组织有可能变成一个空壳,这对专业性组织的价值来说无疑是产生极大伤害作用的。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从本质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师个体是否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专业发展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3] 这种“上对下”的发展模式对自主发展而言无疑是具有反作用的。

3.对教学经验的关注与对解决问题之方法的忽视

对青年教师而言,发展方式上存在的矛盾固然束缚其更快地发展,但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内容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什么”的问题的话,更为优异的发展方式未必就是好的事情。

我们现有的组织与制度,是依托“教学经验”建立起来的,比如,在选择师父的时候,选择的是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也是依照组长的“经验”来保证教学质量的。而“经验”却是青年教师最为欠缺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是离不开个体经验的,某些经验对青年教师来说又是异常重要的,比如,青年教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从书本上来的,但师父可能就结合以前教学中学生对该知识点所做出的反应安排自己的教学,这里师父的“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经验,对青年教师来说就变得很重要了。

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好的教师必须经过自己的积累来获得个体经验的话,那么师父的经验对青年教师的价值就是很有限的,除非这个经验是师父的师父传下来的并被师父证明是有效的——果真如此,则可以由师父书写下来供更多的学习,岂不更好?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其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讨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涉及到的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验是“鱼”,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渔”,如果让青年教师掌握了如何明晰自己面临的问题,如何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可能的原因,如何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等等的方法,那么他必然会很快地适应教师生活。问题是,我们对方法的问题一直很忽视。

4.共性问题与个体式发展的分离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共性问题,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青年教师都普遍面临的问题,比如课堂管理问题,教学随笔与教学反思的撰写问题。由于师徒带教制的“一对一”,和备课组的“多对一”,使得这些问题的解决,基本上都是他人对个体的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很不经济。

由于青年教师各自为战,其发展都是个体式的发展,难以形成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由于教室的分离,使得教师工作长久以来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这种孤立很容易造成教师的闭门造车,同时也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孤立。青年教师的个体式发展更强化了这种“孤立”。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面临的共性问题,打破这种“孤立”的、个体式的发展,为合作的教师文化的产生培植土壤,我们可以转换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以这些共性问题为出发点,将青年教师组织在一起探求一种更为经济的共同发展的模式。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对于学校而言,认识这些问题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进入一个更为理性的轨道上来,以便将学校的事业推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三、出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的运作

我们传统上培养青年教师的做法,或者说是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都是先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可以尝试成立专门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这个组织是在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之外成立的新的组织,与常规的做法形成互补,既不丢掉传统做法的优势,又可以补充其不足。不但可以使得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更加多元化,又可以针对共性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共同发展,还可以为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1.明晰组织目标:自主发展与共同发展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并非是将青年教师组织在一起,像“青年学校”那样,有专家在上面讲各种理论,大家都坐在下面听,虽然说一起学习理论或听报告对青年教师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是青年教师专业活动之一,但仅仅这些活动是不够的。

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是为了解决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个组织的目标确定为:促进组织成员专业自主发展与专业共同发展。自主发展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含义得出的必然结论,通过积极的参与、积极的思考,责成自主发展;共同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所追求的合作发展的目标之一。

2.活动内容:以问题为出发点

我们传统意义上培养青年教师的做法,或者说是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都是先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因此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出发点,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的,青年教师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优秀教师”的区别在于,前者难以像后者那样自如地应对这些问题。认知心理学上关于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差异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能够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不为事物表面的相似性所迷惑,善于调用和筛选必需的知识来界定当前问题的性质,这是专家的特长。”[4]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如果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活动过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讨论、分析各自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于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用”与“筛选”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3.活动过程中青年教师互动与合作是关键

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青年教师的互动与合作是促成青年教师群体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一般的做法是请专家或者有经验的教师来“开方”,这对于提出问题的老师的价值是重要的,但这种“处方”产生同样的问题:“一对一”或者是“多对一”的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而不是“多对多”的共同发展,这必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中的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以问题为出发点,在活动过程中倡导青年教师的互动与合作,就可能促使参与到这个组织中的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每个成员的思考,在观念的不断碰撞与交流中,提升彼此对问题的认识、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对教育的理解,于是则所有成员就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缺乏青年教师自身互动与合作的组织活动,必然陷于传统方法

方式上同样的问题,不过给个体的教师多了一个可供咨询的渠道。虽然说这种渠道多一个总是好事,但之于我们共同发展的旨趣是相去甚远的。也就是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发挥其价值。

当然,在活动之初,有专家或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引领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说来,青年教师在各种专业活动中难以有机会发表个人的意见,以“听”为主的时候居多,很少有机会“说”,让习惯于“沉默”的青年教师发表意见和自己对问题的思考,需要某种过渡与引领。

4.活动流程:“计划—实施—反馈—再计划—再实施—再反馈”

在活动的流程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采用“计划—实施—反馈—再计划—再实施—再反馈”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到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止。[5]

当然,成立专门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即便成立了这样的组织也未必就一定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这还取决于该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如果一个青年教师内在地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长远的目标,那么他就会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看成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的平台;相反,如果他没有专业发展的动机,那么他就将其当成一种负担。如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样,关注教师的“动机”业已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蒙者,人的行为的诱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自身行为、品格的优劣与否,对下一代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有识之士都及为重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古人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大措施,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孔子在告诫他的弟子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中是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力量的。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将使课堂处处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友好的合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不懈努力等。只有共同运用这些修养方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富有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有知识,这就必须学习。同样,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1、教改的需要 ——课程改革 课程理念的发展趋向—学生素质发展本位;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重视学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均衡发展的思想;课程结构的组合趋向—增大学习者的选择;课程编制的统整趋向—技术整合与内容综合含开放;课程实施的改革趋向—着眼改变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增值取向—重视过程与发展。 ——课程目标 1、民族精神、国际视野与现代意识。 2、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3、一般(通用)能力:阅读交流与表达、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组织、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等。 4、学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培养目标 1、突出以下通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言语信息能力、数理逻辑能力、探究实践能力 创新质疑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审美鉴赏能力 2、突出以下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团队精神、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社会责任、文明行为和诚信品质;开放意识、文化包容与情感态度;生命关爱、环境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完善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的方式,倡导独立性与全体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发展的基础——师资队伍的质量——教师个体的质量 3、教师个人人格尊严和价值体现的需要 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因素。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一,为人师者,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其二,为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教师个人的价值体现既有个体性——引导学生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又有社会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从某种角度分析,教师个人的教育价值在学生的成长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表现为教师本身人格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还表现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功底。 二、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敬业思想和精神 是职业还是事业?我们的回答是:是职业也是事业。教师应该成为职业型和事业型结合的的教师。教师的敬业思想和精神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就是我们常讲的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核心是爱生。确实,热爱学生并且兢兢业业工作是一

新教师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今后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在工作两年之后,我进入小学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小学是一个人发展的起步阶段,对孩子们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重新为自己定位,认真规划三年发展目标,在新的职业上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并且有更好的发展,更是为自己的学生负责。我的计划具体为以下几点:第一年: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实现角色转变 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同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以及新的教师身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向同行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表现,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 2.在工作学校和基地学校积极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并认真参加区里的见习教师培训,在师傅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进行学科教学,掌握教学规律,从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成长。 3.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虽然我出身英语专业,小学英语在知识上对我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我仍需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有趣的知识材料,并且认真学习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第二年:加强教育技能培养,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强化自我修炼 1.学科课堂技能是立足讲台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向成为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得到最优化,切实打造“效率课堂”。 2.在教育技能基本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在第一个学期,我做班主任工作工作是比较失败地。我要总结经验教训,争取第二年重新以班主任身份管理班级,并尽力弥补之前工作中的漏洞,改善工作表现,胜任班主任工作。 3..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池水,也许一池水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知识渴望是永无止境的。对于始终站在流行时尚前沿的设计来说,始终需要教师保持对时尚新动向的敏感度和掌握度。在扎实的学术根底与理论底蕴之上,我觉得不断加强学习、进修,始终将专业化水平与时代接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在跨上讲台的第二年,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我应继续钻研自己翻译方向专业的知识,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 第三年: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形成初步自我教学特色 1.能基本熟练地教育教学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并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时刻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完整版)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作为初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的,如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磨练自己的毅力等,而所面临的困惑则是如何做好角色的转变,怎样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 对于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惑,我结合书中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情感的教师,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在教学工作中,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自身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活动中。 2.热爱学生。一个对学生充满诚挚的爱的教师,会随时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年轻教师热爱学生,应做到书中写的那样“像母亲一样慈爱,像父亲一样严格,像兄长一样亲近,像朋友一样真诚”。当一个教师真正的热爱学生,他的爱学、乐教的情绪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使他们也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3.热爱所教的学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将整本书各章节梳理好,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富有情感地去讲课,让学生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能深刻地感知与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4.提高政治素质。要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确保立场不出问题;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要有一个理性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5.提高业务素质。在这方面自己需要进行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全面的知识储备,博览群书,使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本学科教师的工作。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进行教育的基本训练,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从事教育方面的技术业务工作时得心应手。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教材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和思维精湛能力。要对教材有良好的理解与处理能力,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最新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1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 2 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3 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4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5 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6 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7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8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9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10 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 11 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12 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13 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14 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15 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16 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17 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18 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19 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20 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21 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22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23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24 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25 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26 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27 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28 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29 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30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 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长远的影响。作者不但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升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持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水平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水准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但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但注重“跑道”的设置,面更注重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但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但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持续自我更新的人;不但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当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点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展开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持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持续更新教育观点,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持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实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理解到,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持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教师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作为一名教师,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个人专业成长进行规划,实际也是对人生的规划,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 从职业情感出发,本人热衷教师职业,成为一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就树立起的理想,也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树立起的教师梦的激励,我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师范类的大学,大学四年的学习培养了我较强的学习能力,奠定了踏实的专业基础,掌握了一些关于现阶段教育的状况,正因如此,我对于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有信心让自己快速适应。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数学与英语的教学,也是我教学生涯的正式开始,我不能松懈怠慢,要时刻复习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小学阶段的知识与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己才正式步入教师岗位,教育教学经验还很不足,教育规范学生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几个方面都是我应该提高的方面。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自己今后一定能够胜任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多做”、“多想”、“多听”,在未来的三年时间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将自己打

造成吃苦耐劳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 2.深入学习教育专业理论结合专业技能的学习。熟知《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肖川)《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肖川)《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张万祥)》等有关著作,更新个人专业知识、认识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并与单元计划相配套;从而寻求自身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 3.坚持每周1-2小时的阅读,除教育教学类书籍,增加案例、课例的阅读参考,寻求在理论研究上有建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有成效。 4、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促进自我展示与自我实践,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个性课堂教学模式。 (二)预期目标: 1、多听课,多讲课,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教育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作出自己优秀的教研课题。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 3、逐渐完善并有所创新。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 (三)具体目标: 1)加强自己的语文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舒适、轻松的体育课堂环境。

新教师工作总结与反思

新教师工作中的困惑与反思 我们是新世纪的新教师,我们载着学到的知识,我们带着豪言壮语,步入了自己向往的教师殿堂,开始了神圣的塑造灵魂的任务。在这踏上讲台的几个月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艰辛,从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 一、工作总结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校、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研究,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难点、重点内容归纳出来,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为了辅导学困生,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 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二)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3.爱就是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二、困惑问题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019-2021年) 我是聊城市莘县乡镇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我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如下:一、自我分析 优势 (1)专业知识 我基本具备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余年,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课改为契机,教学中能注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潜心备课之外,也善于取他山之石,巧为自己之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专业技能 能自主对教材进行较灵活的处理,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能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授课,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级部主任,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有自己的思路与做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形成良好班风。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适当的改变。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 (3)专业情意 对教师工作能认真对待,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对工作群体有合作、交流意识,肯于奉献。 可提升空间 (1)专业知识 今后还要学习了解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懂得教育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育理论。面对课堂教学应有“还能更好吗?”这样的追求。(2)专业技能 练习基本功,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做到板书工整。教学中还要做到语言幽默,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读书与学习后的落笔成文的习惯,特别是现代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上,要多总结和反思。在教育科研方面,不但要确立研究课题,还要充分的进行实践,争取有成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探索钻研精神,抓住教育教学中细小的环节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级部工作还要善于调动教师、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与家长形成有效的家校联系,对个别生的教育机智与韧性待加强。 (3)专业情意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和文明的行为。以平常心去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有教育智慧,又要有足够耐心。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有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努力提高驾驭课堂能力和亲和力,提高反思能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师德水平。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好教师。 四、具体措施 师德计划 1、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真心实意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够严

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化困惑的思考 教学工作是否是专门职业?教师是否是专业人员?虽然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时,就强调“教学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1993年我国《教师法》也明文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目睹教师专业地位并不稳固,无法与医学、法律这些已被认可专业(established profession)相提并论的现状,不少人开始怀疑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的合理性。显而易见,在这里人们对“教学是专业”的解读产生了“教学应该是专业”和“教学实际是专业”两种迥然不同、且易导致争论的论述。为了促进教学由实然的“不成熟专业”状态向应然的“成熟专业”状态的转化,“教师专业化”的议题得到普遍关注。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预设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基础来自专业社会学,后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不同层次的职业群体构成,只有那些因具备一些独特性质并能在整个职业结构中占据较上层社会位置的职业群体才被称为“专业”。虽然社会学界就“专业”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但就教育界关于专业化的论述来看,主要依据的是其中具有典型功能主义特征的特质模式,即认为在各种成熟专业身上,无一例外地具有一些相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特质”。 对于专业的社会功能,Hoyle曾经有过非常深入的剖析。他认为“专业是表现出重要社会功能的职业”,而为了能够发挥好这种社会功能,专业人员就需要掌握相当程度的技能和知识,以面对不断变换的工作场景和处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他看来,知识的获得和特殊技能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反思,更需要通过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来实现。而且实践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也包括了专业价值的社会化过程”,即在掌握系统的、独特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逐渐形成“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的伦理规范。另外,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具体表现为“在制订有关公共政策时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在专业责任的行使方面具有相当的控制权,以及与政府的关系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权”等。基于上述专业人员接受过长期培训、拥有高度责任感、具有高尚的利他服务动机,尤其是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的特点,社会需要给予他们较高的声望和薪酬。 根据Hoyle的分析,那些已被认可的“专业”较其它职业可以拥有更优越的工作条件,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专业教育,能获得更多的进修机会,以及能分配到更加充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资源。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职业而言,总是希望模仿那些已被认可专业所具备的特征,以使本职业最终成为专业群体的一员,这种由非专业或不成熟专业向成熟专业发展、转变的过程便是所谓的“专业化”过程。显而易见,专业化在社会学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群体实现其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 对于成熟专业究竟拥有哪些专业特质的讨论很多,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如Turner和Hodge认为,判断一个职业是否为专业,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1)指导其实践的理论和技术水准;(2)对其活动的垄断程度;(3)社会对其承认的程度;(4)其组织化程度。Leggatt则通过对20世纪前半叶有关专业特质的综述指出,最常被提及的特征主要有五项:(1)实践活动基于理论性的圈内知识的基础之上;(2)知识的获得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3)实践者有强烈的利他动机和服务意识,不受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4)招募、培训、资格和标准均有严格的控制;(5)职业团体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前提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教育规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摒弃老化的知识,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把科学的、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言传身教”、“教师要有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自觉性,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以后,才能胜任21世纪教育工作的重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人才。但是,目前我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比较滞后、知识更新根不上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落后等等。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科教兴国的大业。 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素质教育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观念要有新的转变把传统的老师讲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地对知识的探究追求。知识结构要有新的调整教师在大学里受到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积累更丰富,对问题认识更深刻,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中的生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建立新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实行,学生有了自由、空间、快乐、幸福……但是,一定也会有一些学生因为年龄和生理的幼稚,在学习过程中走一些弯路,所以,老师更要以爱子之情,对学生加以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建立一种具有家庭般温暖的师生关系,在爱中让学生幸福成长。教师素质要有新要求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要一专多能。学生各种兴趣学习小组的建立,要求老师不仅要有熟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或不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很好地指导学生活动。 三、终身不断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中国要发展,要进步,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师。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知识周期在迅速缩短,教师不及时更新观念,必然要“落伍”。只有大家都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为社会做出一个表率,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当初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现在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长流水。”这种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无时不刻的在提醒着从我们。提升个人素质对学生发展的极为重要,但提升个人素质并不是一句空话,它要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为途径,因此,教师要走向成功,必须终身学习。 四、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谋生的手段。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教师要有一颗对自己事业负责感,做积极向上的人。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书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书 ( 2015-2016 年度) 一、个人基本概况 、自身状况分析 1、个人自我分析: (1) 、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乐于从事教学科研 (2) 、现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能够胜任各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 能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 具备一定的 的教育科研能力。 (3)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4) 、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1、整体性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 读书,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 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 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结得失, 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 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 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 在发展中形 姓名 任教 科目 个 人 自 我 分 析 及 专 业 发 展 思 路

二、2015 学年-2018 学年发展目标设定 (一)总体发展目标: 1、学历进修目标(A ) A、无 B 、在职研究生学习C 、博士生学习 2、职称评聘目标(B ) A、中学一级职称B 、中学高级职称C 、中学正高级职称 D、特级教师荣誉 3、优秀荣誉目标(B ) A、校级教师目标B 、县级优秀教师C 、市级优秀教师D、省级优秀教师 4、专业成长目标( B ) A 、县教坛新秀 B 、县骨干教师 C 、县学科带头人 D 、县名教 师 E 、市教坛新秀 F 、市骨干教师 G 、市学科带头人 H 、市名教 师 I 、 省骨干教师J 、省学科带头人K 、省名教师 5、班主任能力目标(C ) A、校级优秀班主任 B 、县级优秀班主任C 、市级优秀班主任D、省级优秀班主任

教师学习指南心得体会_教师学习指南个人感悟与收获【精品】

《指南》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并注重活动过程。教师学习指南,并且要认真执行。下面是带来的教师学习指南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这学年我园组织老师进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并进行交流活动,从中收获颇丰。 《指南》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并注重活动过程。这使我明白必须彻底改变原先学习的小学教育教学法,现在我们给孩子们设计的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着社会性和自己的智慧。 《指南》中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和创造的机会;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参与情况,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我们为幼儿布置科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幼儿认知发展所需的材料,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环境、强调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这些指导思想为我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我教育教学的活动指南。 在尊重幼儿方面,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要得到孩子的喜爱,尊重。就必须先要学会尊重、信任孩子。教师都应该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发扬幼儿的长处。而作为教师,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在汲取其他教师的长处上,还要学会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时刻坚持幼儿园的教育宗旨,为幼儿更好的成长而奋斗。 学习《指南》,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等都有据可依。我觉得《幼儿园工作指南》是所有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工作理论依据,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动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的需求,在现代终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有可能为幼儿的一生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系统理论学习、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教师不仅要学,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与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研究积累经验,是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加强,从而塑造新时代所需要的专业教师素质。实际上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健康的精神家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从而构建起健康的价值理念和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近期学校组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总结了以下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的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了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依据。更让从事幼教的我体会到了<指南>的精神。《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本学期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做“一点穷追”的常态教科研,如何物化教研成果等问题。 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不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而言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不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 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思想从何而来?关键要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修改3)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省府路小学唐玉华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应从制定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及完善其保障措施入手。 【关键词】教师;教师专业化 教师兴,教育兴,才能国家兴。在需要高质量的教育背景下,教育界提出了教师专业化,而我国的教育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多方面的,在教师素质方面尤其明显。比如说,在教师的学历方面就很明显, 2003年我国的小学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40.5% ,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也仅有23.8% 。所以说教师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专业化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倡导了《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对教师专业化标准进行了界定。概括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二,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这个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概括地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前者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化。 二、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 1、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尤其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水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年——2020年)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年——2020年)一、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2008年9月至今,踏上教师岗位有整10年的我较顺利的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换,从一名师范生到一名中学教师。其中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比赛、教研 活动、观课、评课等活动,使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增强了、 课堂掌控性增强了、课堂有效性的意识提高了、科研意识也有所增强。 二、优势分析: (一)教学工作: 1、10年的从教经验,使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不少,动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能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积极参与。 2、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学术活动,开阔视野。善于思考,注重反思,能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结合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善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3.积极自学能力。空闲时会阅读学校购置和推荐的教育名著、案例和反思等等;以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前提,能在课中尝试运用新型教育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二)其他方面 1. 职业心态平和,严于律己,善于和他人合作,能正确的处理与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关系。 2. 平时能阅读一些体育教学方面书报杂志和网站资料。 3. 爱岗敬业,遵守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乐于了解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不足剖析: 1.有待提高的随机应变能力。对中学生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度还不够。如何能准确并及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并将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程度降低到最小,对课堂的整体性把握有待提高。 2.个人教学风格不明显,需培养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拥有较强的、独立的教学能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下,在学科教学中还需抛弃模仿和惰性,发扬自身长处,寻找体育教学中的创新。 3.对于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讨、研究的积极性,教科研能力不是很好。专业理论知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