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所见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所见》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所见》说课稿导读:本课学习重点是明白得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搜索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期望能给大伙儿带来关心!一、说教材《所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欢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突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形。
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
第一句话表达《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表达《牧童捕蝉图》。
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形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
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明白得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明白得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
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形,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
因此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形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I、明白得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依照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看的爱好。
学习重点是明白得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说教法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专门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关心学生明白得诗意,新颖的形式,杰出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爱好,消解学生观看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所见》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所见》教案 教学预设⽬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的想象⼒和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字词卡⽚、背诵⼀⾸⾃⼰最喜欢的古诗、课件、⾳乐 教学过程预设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激趣导⼊。
1、沈⽼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最喜欢的⼀⾸诗背给⼤家听?(指名背诵) ——展⽰学⽣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课⽂插图投影: 《所见》这⾸诗,写的就是诗⼈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
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初读课⽂。
1、出⽰⼩⿊板:预习"三读"法: ⼀读:读准读通课⽂。
(⼤声朗读) ⼆读:划出⽣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默读) 三读:读懂句⼦,学会提问。
(轻声读) 2、请同学们⽤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下课⽂。
把不懂的字、词、句⼦⽤横线加上"?"划下来。
如:? 3、学习⽣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字读出来吗?(出⽰带拼⾳的⽣字) ⾃⼰练读、指名读、开⽕车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所见》课件

学习目标
01
02
学习字词
03 04
学习诗文
布置作业
学习 目标
所见
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学习 字词
所见
suǒ 所见
mù 牧童 bì
bǔ
chán
lì
捕 鸣 蝉
闭口立
学习 字词
所见
shī 古诗
tóng 牧童 bì
lín 林樾
huáng
黄牛
学习 诗文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振:传遍。 林樾:茂密的树林。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 歌声回荡在山林中。
学习 诗文
所见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意欲:心想。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 然间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 下。
学习 诗文
所见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 事情?(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学习 诗文
所见
牧童是怎样捉蝉的呢?他捉到 了蝉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事,讲 给大家听。
学习 诗文
所见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学习 诗文
所见
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布置 所见 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含义。
lì
闭口立
学习 字词
所见 中彩那天
诗 童 林
黄 闭 立
学习 诗文
所见
猜一猜这个小孩儿在干什么?
学习 诗文
所见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注意诗歌的节奏,并了解诗歌的大 意。(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最棒)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精品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4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5知识目标1、学会“所、振、欲,蝉、忽、闭”这6个字。
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一」学习《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我依然采取了让学生搜集材料、小组合作学习再共同交流的方式。
然而,由于学生与这首诗第一次接触,诗中所描写的美境感性认识又少,且部分学生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所以,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特别是对诗的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理解更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方式。
1、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本课时,针对学生了解河(海)面渔火知识过少和“灯光”与“满河星”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结合“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的要求,我从网上下载了多媒体课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从远处缓缓驶来,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浪,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
以动画演示画面,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灯光”与“满天星”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
2、教师范读,强化诗所烘托的意境。
受前两首诗的影响,特别是当学生看到“月黑”、“孤光”、“一点”等词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其实不然。
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范读文章,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通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同学们悟出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在学生理解诗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又要求孩子们各自背诵了查慎行的一首诗作结。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 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所见》是⼈教版⼩学⼀年级语⽂课本中的⼀⾸古诗,本诗描绘了⼀幅林中牧童⼀派天真快乐的画⾯,表达了作者对⽥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原⽂】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知识点】 注释: ⑴牧童:指放⽜的孩⼦。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 牧童骑在黄⽜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唱歌,⼀声不响地站⽴在树旁。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位⼩牧童骑在黄⽜背上缓缓⽽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事⼉,他⼀路⾏⼀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只蝉⼉也在扯开嗓门,⾃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捉⼀⼿呢!这情景,全被⼈看在眼⾥,写进诗中。
诗⼈先写⼩牧童的动态,那⾼坐⽜背、⼤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然,把⼩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于下⼀步的动静,⼩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散⽂家。
字⼦才,号简斋,晚年⾃号仓⼭居⼠、随园主⼈、随园⽼⼈。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
乾隆四年进⼠,历任溧⽔、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岁即告归。
在江宁⼩仓⼭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收诗弟⼦,⼥弟⼦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之⼀,与赵翼、蒋⼠铨合称“乾隆三⼤家”。
【练习题】 ⼀、读拼⾳,写词语。
rènzhēn fùmǔ nǐmén quánjiā ⼆、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组教材:《所见》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可爱。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温暖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就要迎来好玩的夏天了。
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生自由发表意见)2、你们的夏天可真有趣。
可以放牛、可以捉虫子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
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首《所见》。
(板书课题)配乐指名读,谁认识这两个字?你怎么认识的呢?指名读课题。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
让我们也来看看图。
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人袁枚看到的和你们所说的一样吗?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
录音范读、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生字的读音)2、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小牧童、树上有一只蝉、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3、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
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多读几遍。
4、离开了古诗,这些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生字认读——指名读并小老师读---齐读)师出示卡片,学生认读,启发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鉴赏《所见》

yì y ù bǔ míng 点c此h播á放n教,学视h频ū rán b ì k ǒu lì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悠然 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 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牧 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 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
所见
朗读
生字教学
理解
欣赏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要求:
自读课文,画出生 字,把生字读正确,把 每句诗读通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suǒ jiàn 所见
mù tóng qíhuáng niú,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所见:所看见的事物。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林樾:林中树木成阴 的地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意欲:心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牧童:放牛的孩子。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suǒ jiàn 所见
mù tóng qíhuáng niú,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根据课文内容编故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yì y ù bǔ míng chán, hū rán b ì k ǒu lì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所牧骑振 欲捕鸣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要求:
读每句诗,讨 论诗句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出生后半年身长每月平均增长()。A.1cmB.1.5cmC.2.5cmD.3cmE.3.5cm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原理中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复合物-氰化高铁血红蛋白B.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光系数C.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D.测定540nm处吸光度,乘以367.7,即为样本的 [单选,A型题]常污染实验室组织培养的微生物是()A.病毒B.霉菌C.衣原体D.立克次体E.支原体 [单选]关于书刊印制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印前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图文信息设计等工作,并制出印版B.印刷阶段进行图文信息设计、图文输入、图文处理和图文输出等,并制出印版(或相应的电子文件)C.印刷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文载体,将 [单选,A3型题]婴儿胎龄40周,生后5小时,择期剖宫产娩出,生后不久出现呻吟,呼吸急促,口中少许泡沫伴口周发绀。查体:呼吸7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粗湿啰音,心率140次/分,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血气分析结果:pH7.32,PaO26.4kPa,PaCO26.7kPa,BE-6 [பைடு நூலகம்选]酒店管理者在工作中能够妥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处理好酒店横向和纵向的人际关系,树立为宾客及员工服务的理念描述的是下面哪个?()A、职业认识B、职业感情C、职业意志D、职业信念 [单选]男,2岁,接种过卡介苗,1岁半时5uPPD皮试为6mm×6mm,3天前5uPPD皮试为13mm×14mm。下列哪种情况可能性大()A.接种卡介苗后反应B.曾经有过结核感染C.新近有结核感染D.假阳性反应E.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戴帽子、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口罩应罩住口鼻部C.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D.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E.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单选]2010年9月《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颁布,这标志着我国信托业的行业监管转变为()。A.窗口指导B.行政调控C.市场调控D.计划调控 [单选]沿绝缘子串进入法只适用于()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A、110B、220C、330D、500 [单选]微波的频率范围是().A.3MHZ-30MHZB.30MHZ-300MHZC.3000MHZ-300GHZ [单选]()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A.可以B.酌情C.禁止 [单选]“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的含义是()。A、管理者要善于掌握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B、管理者要善于转换信息,实现信息的价值C、管理者要善于对信息分类,掌握战略级信息,完成企业战略目标D、管理者要善于将企业内部的物质流转换成信息流 [单选]直线定向采用盘左、盘右两次投点取中是为了消除()。A.度盘偏心差B.度盘分划误差C.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误差 [单选,B型题]按影响划分的冲突包括()A.认知冲突B.建设性冲突C.群体冲突D.组织间冲突E.人际冲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检测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人巨噬细胞和绵羊的红细胞混合后孵育B.用人巨噬细胞和鸡的红细胞混合后孵育C.用人巨噬细胞和金色葡萄球菌混合后孵育D.吞噬指数=(吞噬CRBC的巨噬细胞数/200)×100%E.吞噬率(%)=(吞噬细胞吞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A.桂枝附子汤B.白术附子汤C.甘草附子汤D.乌头赤石脂丸E.桂枝芍药知母汤 [单选,B1型题]先天性喉喘鸣常表现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D.呼吸节律不规则E.端坐呼吸 [单选]关于肋骨骨折,下述哪项不正确()A.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致伤B.以成年和老年人多见C.以第4~7肋骨最易发生骨折D.间接暴力所致肋骨骨折易致气胸E.骨折可发生于单肋,也可发生于多肋 [名词解释]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单选]()不是物料清单的最终项目。A.产成品B.进入产品最后装配阶段的零部件C.售后服务所需的备件D.原材料品种 [问答题,简答题]如何点检空透主电机? [填空题]铂钴比色法测定水质色度时,色度标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超过()℃,该溶液至少能稳定()个月。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A.发作呈全身性,有时呈局限性发作B.惊厥持续时间常超过15minC.惊厥在24h内有反复发作D.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异常E.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 [单选]有关卵巢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卵巢重约50gB.是产生卵子、分泌激素的器官C.表面有腹膜覆盖D.分为两部分,内为皮质,外为髓质E.位于阔韧带前方 [判断题]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A.正确B.错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梅毒引起的鼻中隔穿孔多位于()。A.Little区B.鼻中隔前上部C.鼻中隔前下部D.鼻中隔骨部E.鼻中隔软骨部 [填空题]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单选]产褥期保健重点不包括以下哪几项()。A.注意产妇情绪变化B.采用孕产妇营养膳食C.注射乙肝疫苗D.指导母乳喂养E.注意卫生 [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脑血流量的血管活性药物A.单胺类血管活性药物B.乌拉地尔C.硝普钠D.可乐定E.罂粟碱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供者血浆中存在着()。A.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B.血小板抗体或球蛋白C.红细胞抗体或白蛋白D.白细胞碎片或蛋白质E.血细胞溶解碎片或血小板抗体 [单选]以下属于健康保险的特征的是()A.精算技术比较简单B.一般具有储蓄性C.保险金一般为给付性D.保险期限通常为一年期 [问答题,简答题]一列数的规则如下:1、1、2、3、5、8、13、21、34......求第30位数是多少,用递归算法实现。 [单选,A型题]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痛,脉弦。此属何型呕吐()A.胃阴不足B.热邪犯胃C.肝郁化火D.肝气犯胃E.以上均不是 [名词解释]根蘖根系 [单选,A1型题]冠内附着体基牙牙体预备时,窝洞空间大小与选择的附着体尺寸有关,一般窝洞的颊舌面与邻面洞壁与放置附着体轴壁之间应保留多大间隙,有利于附着体部件放置时调整就位道()A.0.5mmB.1.0mmC.1.5mmD.2.0mmE.2.5mm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举止失常,舌苔白腻者,最宜诊断为()A.痰迷心窍证B.风痰上扰证C.肝气郁结证D.痰火扰神证E.热扰心神证 [单选]以下属于工人培训的有()。A.岗位培训B.继续教育C.学历教育D.班组长培训 [填空题]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 [单选]关于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病发于里B.病情较新感温病为重C.病程较短D.传变趋向可由里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