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

合集下载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什么人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什么人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什么人中国的四大发明影响了全世界,其中最亲民的应该就是造纸术了,如果没有造纸术,相信我们现在还在刻字吧。

下面是分享的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

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

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

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但边没有完全腐烂。

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

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

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质地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

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

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

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

四大发明和古代科技的介绍和分析

四大发明和古代科技的介绍和分析

四大发明和古代科技的介绍和分析从古至今,科技的发展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明的伟大成就,它们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大发明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全世界的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这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以及对于古代科技的贡献,以及这些科技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四大发明之一。

在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中国的纸张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之后,中国的造纸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印度、中东和欧洲等地。

造纸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书写记录、书法艺术、文学刊物等的发展水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存续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代,造纸术的应用更是广泛,如包装、纸制品、日用品等等,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指南针是古代航海时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四大发明中最早的一项。

中国的指南针早在北宋时期被发明,最初用于指示地理方向,生产和发展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航海表达了无尽的需求,并且便于军事和商业活动的发展,也是中国科技和文化的领先。

此外,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也为航海时代的开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的到来。

在现代,指南针的应用范围已经从航海时期扩展到了国防、医疗、航空等多个领域,可见其在科技进步方面的重要价值。

火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化学物品之一,充满了神秘和奇迹。

早在唐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并且用于军事,当时的火药可以及发“炮兵器”,具有极高的杀伤力和破坏力。

同时,火药也在民用方面大有用途,例如飞行玩具、烟花和烟花制品等。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对于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和娱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继承至今,烟花表演等都已成为中国许多重要庆典活动不可缺少的项目。

同时,在医学领域上,火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中药的制成和不同疾病的治疗等。

四大发明有关的故事

四大发明有关的故事

四大发明有关的故事
1. 造纸术的故事:据传说,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宰相蔡伦。

他观察到昆虫飞落在热汤中后,留下丝线后飞走的现象。

蔡伦便开始研究如何运用这种丝线。

他试了很多方法后,最终发明了用树皮和麻浆熬制的纸张。

这一发明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书写技术的发展。

2. 指南针的故事:指南针是由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发明的。

相传他们在古代的铁矿山工作中发现了指南针的原理,当磁石静止时,有一根主磁线指向地磁北极。

由此,人们能够准确识别方向,这在航海、农业和战争中被广泛应用。

3. 印刷术的故事: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中国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发明家毕昇。

据传说,毕昇在一次旅行中,观察到工匠们在瓷板上刻字涂墨,然后将其转移到纸张上。

他认为这个过程可以改进并加速,于是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成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4. 火药的故事:火药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用于炼丹。

相传,中国古代的道士在尝试制作永生不老药时,意外发现了火药的制作方法,通过混合硫、炭和硝石。

这项发明后来被广泛用于军事、医疗和烟花爆竹制造等方面,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造纸术我国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他的发明者是蔡伦,他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造纸术发明者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造纸术发明者的简介蔡伦,出生于桂阳郡,今湖南耒阳市人,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进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蔡伦的发明创新不止改进造纸术纸,他“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

”《东观汉记》和《后汉书》均记载蔡伦为“桂阳人”,但其籍贯长期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桂阳郡治所在地今湖南桂阳县人,一说为桂阳郡耒阳县今湖南耒阳市人。

但据实考证蔡伦是耒阳人更真实,在《东观汉记》和《后汉书》中记载蔡伦为“桂阳人”指的是“桂阳郡人”并非指的“桂阳县人”,由于在东汉时期耒阳县(今耒阳市)是桂阳郡的管辖地,所以记载蔡伦为“桂阳人”。

在今耒阳市存在蔡伦众多物件与足迹,如“蔡子池”《水经注》载:“(耒水)西北经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蔡侯祠”等;还有学术界名人陈寿群先生根据一些史记对蔡伦人生经历的描述,改编而成《蔡伦传奇》,其中描术了蔡伦与籍贯——耒阳一段奇缘经历,所以蔡伦是耒阳人更真实。

造纸术发明的影响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

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藤纸、鱼卵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鱼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

公元二世纪纸在中国就有了广泛的作用,不到几百年时间中国人就向亚洲其他一些地区出口纸。

在很长的时期里,他们对造纸技术保密。

但是751年有些中国造纸工人被阿拉伯人俘虏,不久撒马尔罕和巴格达都有了造纸业。

造纸技术逐渐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12世纪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

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古腾堡发明现代印刷术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四大发明的简单介绍

四大发明的简单介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
造纸术是促使人类文化传播的伟大发明。

相传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使造纸的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

指南针古代又叫司南,由司南、罗盘和磁针构成。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

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

火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

火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是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621.8.1601:11:2901:11:29August 16,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上午1时11分29秒01:11:2921.8.16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上午1时11分21.8.1601:11August 16,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1时11分29秒01:11:2916 August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上午1时11分29秒上午1时11分01:11:2921.8.16
• 初一(8)马蓁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1601:11:2901:11Aug-2116-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01:11:2901:11:2901:11Monday, August 16, 2021
木材原料均有使用。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1621.8.16Monday, Leabharlann ugust 16, 2021•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01:11:2901:11:2901:118/16/2021 1:11:29 AM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能大大改良古代文字信息传递和记录方式。

没有造纸,文字传递记录只能借助楔形文字,石头文字和契约文字等缓慢,不便的传统。

有关古代造纸术的发源地及技术因素仍然存在众说纷纭。

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造纸术始于战国时代的宋朝,由燕国元鼎公司的著名进贤谈阮籍发明。

元鼎公司的谈阮籍最先把和蒲苇压制而成的纸张叫做“细白”,成为最早的纸张,最早的书写纸。

它用纸蘸水拍在竹炭板上更灵活,可以使用笔在墨水上书写,并能出示书室的样子。

籍发明的造纸术,立即受到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社会的喜爱,待它出示了更明确的文字传递记录方式,中国古代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现它的重要性。

从那时开始,许多文字记载的物品都靠纸,纸张被用来记载账目,以及储存美术品和其他物品。

许多手稿书籍也都是用籍发明的纸张制作而成。

造纸术的发明不仅使历史文献得以保存,而且使文字传播得以便利。

此外,它还极大地改变了文字传播的模式和速度,从而给晚期中国和世界古代文明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籍发明的造纸术的重要性是无以复加的。

从东汉时期的张衡到北宋时期的苏曹植都受到这种发明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也催生了有关宗教,文艺,史学的研究和讨论,以及科技学术活动的兴起。

籍也是中国文字传播史上一个显著人物,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是古代人们发明的一种非常具有意义的文字记载工具,它为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有了籍发明的造纸术,使古代人们能够很好的进行文字的记录,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发明人为蔡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东汉时蔡伦在京师洛阳任尚方令期间。

经常到洛阳近郊(今洛阳偃师区缑氏镇附近)收集制作材料,创造了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的造纸术。

造纸术后来从都城洛阳向其他地区传播。

造纸术既方便了人们书写,又促进了文化传播。

公元7世纪造纸术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各国,造纸术的广泛传播,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曾对发现的几种古纸进行科学的化学分析和化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只有蔡侯纸才是真正的纸。

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
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上专家一致认定:蔡伦是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中国是造纸的发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谁发明了造纸术张燕造纸术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但对于中国古代造纸术究竟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着“东汉蔡伦发明说”与“蔡伦前发明说”两种观点。

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又出土了460余件麻类植物造成的古纸。

颜色、质地非常之多,有黑色、褐色、白色、黄色,厚薄不一,其中10件还写有文字。

从残留在纸面上的残渣看,它们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据分析,这些古纸的年代大多数是西汉时期的。

有学者认为,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纸,蔡伦并非造纸术发明人。

一、蔡伦是最早的造纸人吗?纸张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占有同样的地位。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弗朗索瓦·巴孔在17世纪初叶于所著《新机械学》中强调了这四大发明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它们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造纸术和印刷术表现在文化中,火药表现在战争中,指南针则表现在航海事业中。

任何帝国、任何教派或任何星辰都不能自吹对人类事务施加了像这些发明那样大的影响。

”因此,造纸术的起源问题不仅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也备受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瞩目。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传统说法,直至今天,中国的教科书也这样告诉学生。

这种观点的主要根据,来源于重要史书《后汉书》。

《后汉书》中明确记录了造纸术的发明人、发明原由和过程:“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来,这段记述又由保存在较晚著作中的其它记述或引文所证实。

基于《后汉书》在当时和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然而,由于新的考古发现,“蔡伦造纸”的传统说法在中国乃至亚洲的许多纸张史专家中都引起了争论。

1957年,陕西出土了灞桥纸。

1974年,甘肃居延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关纸。

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窑藏出土了中颜纸。

经过考古专家的考证和断代,证实这些纸是西汉初期到晚期的,年代都比东汉早,因此一些学者开始对“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观点提出异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指出: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有纸,蔡伦不应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中国造纸的历史起码要向前推进两三个世纪。

而另一些专家则对这些纸出土的古墓或遗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虽然在西汉时期中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但这些纸质地较粗糙,结构也比较松散,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纸。

而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为今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纸。

蔡伦对纸向中国、向世界的推广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纸的人,却可以算作“造纸术”的发明人。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再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放马滩纸。

与以往考古发现不同的是,这次出土的古纸质量较好,纸面平整光滑,质地薄而软,上面还有用细墨线绘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

经专家考证,这张古纸的“生日”是西汉早期,比东汉蔡伦造纸的历史早了300多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日本高知纸业实验场的技术鉴定和化验结果也都表明,该纸是以麻类植物制造而成,且纤维分布均匀,质量明显优于陕西灞桥纸,完全可以用于书写。

所以,这张目前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马滩纸,在当时成为中国西汉早期就有优秀纸张的唯一物证,“蔡伦之前的纸不是纸”的观点受到了冲击。

近日,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发现,悬泉置遗址的发掘工作者、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何双全惊喜地告诉记者,这个遗址出土了460余件麻类植物造成的古纸,成为目前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

根据同时出土的简牍和地层分析,这些古纸的年代从西汉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到西晋都有,其中大多数是西汉时期的,有10件还写有文字,质量较好。

古纸的颜色和质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黄色厚等8种。

从残留在纸面上的残渣看,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何双全说,这些古纸的发现不但为中国研究纸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证,也有力地印证了“蔡伦不是造纸术发明人”这一观点。

二、出土的纸是东汉以前的吗敦煌悬泉置出土了数百件古纸,似乎使“蔡伦前就有纸”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关于造纸术起源的问题,却仍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据何双全研究员介绍,多年来,持“蔡伦造纸”观点的学者对考古发现的纸的年代表示怀疑。

他们指出,1957年以来出土的“灞桥纸”、“金关纸”、“中颜纸”、“放马滩纸”等被认为是“西汉纸”,是发掘报告按照墓制或同时出土的西汉文物或竹木简上最后年代记述而定下来的。

但造纸术起源的问题不是考古界的研究专利,对此,考古界以外的史学、造纸学专家都有质疑权和发言权。

造纸专家钟香驹认为:在这几起汉墓发掘的断代问题上,应持慎重态度。

墓既无志,死者姓氏和经历又都不明,仅仅凭借其它出土器物断代,如无可靠的科学鉴定和相应的历史文献予以印证,则极易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

史学家张德钧的意见是:单从与古纸并存的东西记年有年号,便据以断定这张纸的年代,这个方法欠周密,因为有许多东西的时间尽管相隔多少世纪,也有可能堆积在一起。

对此,何双全指出,专业的考古报告是在科学、严格的方法下,对考古遗址发掘和研究后才写出的,因此是真实可信的。

如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古纸,就有大量可以断代其为西汉时期的证据。

首先,这些纸张是从西汉时期堆积层上出土的,与其一同出土的汉简上清清楚楚地写有永光、建昭、河平、阳朔、鸿嘉、元始、居摄、地节、神爵、甘露、太始、征和等纪年,说明这个堆积层中的包含物应为西汉元、成、宣、昭、武帝等时期的。

而且,经考证,这个堆积层中与汉简、古纸一同出土的陶片、柴草等文物都是西汉时期的器物,并没有其它时期的器物出现,因此纸张为西汉时期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有些纸张上还写有文字,虽然没有明确纪年,但这些文字被证实为西汉时期的文字,字型特点都与东汉的文字有明显区别。

如果硬要认定这些纸是东汉或东汉以后的,怎么解释上面会写有西汉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纸张在出土时就裹在西汉汉简之上。

不但表明该纸与汉简的密切联系,还说明当时的纸还具有包裹物品的作用。

因此,何双全等专家认为,把这些古纸断代为“西汉纸”是科学的。

三、“西汉纸”真是纸吗除古纸的年代外,学术界争论的另一个焦点便是:近一段时期以来,考古发现的古纸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纸。

那么,什么样的纸才是真正的纸呢?在古汉语中,“纸”一词原指作为文字载体的缣帛,即丝织品。

但如《后汉书》所说,蔡伦正是因为丝织品太贵才发明了造纸术,因此,我们说的“纸”应该不是古汉语中的“纸”,而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出来的纸。

当然,这种纸也不是今天人们用的纸,它还远远不能达到现代纸的质量和制造水平。

电影王国198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在日本讲学时曾对纸下了这样的定义:首先,它是植物纤维;第二,这种植物性纤维是单个的,即一根根分散的纤维,它们被分散、提纯,然后再交织组合起来;第三,表面平整;第四,具有实用性,例如包装、书写用;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物理强度。

据此标准,潘吉星认为,无论是陕西“灞桥纸”,还是甘肃天水“放马滩纸”,都具备了纸的要素,是真正意义上的纸。

潘吉星也由此得出“蔡伦前中国就有纸”的结论。

但是,造纸史研究专家陈启新却不同意潘吉星对纸的定义。

他指出:潘吉星的定义是从形态与实用性两方面给纸下的定义,但我们知道,纸的制造过程包括“纤维——机械切碎——化学提纯——打浆——纸浆——湿纸——干燥”等程序,其中“打浆”是使纸具有实用性和物理强度的关键,但潘吉星的定义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陈启新又提出,1980年,轻工部造纸所对陕西“灞桥纸”鉴定后认为其纤维很长,似乎并未被切断过,而且纤维多为定向排列、纤维壁光滑、完整,没有纤维性颤动的现象,因此,该纸未经打浆,只能算作“出土纤维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

为此,从1964年到1988年的24年间,中外其它10家机构的20多位科研人员反复检验灞桥纸达10多次,却一致否定了轻工部造纸所的鉴定意见。

专家们在借助显微镜分析时认为,灞桥纸的纤维实际长度只有1—2厘米,这就证明它们被反复切碎过,因为麻线的完整纤维应长15—25厘米,纤维的排列也紊乱无序,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纤维性颤动,表明事先经过舂捣、打浆及抄造工序。

此外,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对1986年出土的甘肃放马滩纸样品进行化验和技术鉴定后也得出结论:该纸纤维不但分散,而且分布均匀,纤维按异向交织紧密,为麻类植物纤维纸。

另一方面,持“蔡伦前发明纸说”的专家们又提出了定义纸的新方法:既然对方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了纸,我们就以东汉时纸的标准来定义纸。

如此一来,“西汉纸不是纸”的观点似乎就更难以立足。

一来是因为目前的考古发现拿不出一张所谓蔡伦造的纸,因此无法得知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更没有人能证明蔡伦造纸术比天水放马滩纸的制造工艺高。

如果整个学术界都没有见过的“蔡伦造的纸”都可以算作纸的话,为什么甘肃天水放马滩纸等经过鉴定的、可用于书写的、比较优秀的植物纤维纸都不能算作纸?二来,除以往的考古发现外,近日甘肃敦煌悬泉置出土的400余件麻纸中,有部分被证实为东汉时期的纸。

经专家考证和对比,这些东汉时期的纸无论从外观、形态和质量、用途和制作工艺上来看,都与西汉纸没有多少区别。

所以,如果这些东汉的纸算四大发明中所指的纸,西汉的纸又为何不算?四、造纸术发明人还需要实证研究认定对于“造纸术发明人是否蔡伦”的争论,40多年来,学术界也一直未能达成统一意见。

坚持“蔡伦造纸”的学者认为,中国的重大历史问题不应轻易去否定。

而考古界则认为:探讨这类问题究竟应该以什么作为检验真理的准则,是实践还是文献?在考古实践与文献记载发生矛盾时,是以考古事实修正文献记载,还是因文献而否定考古发现?对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每有关于东汉前古纸的考古发现被报道,就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

在尚未取得共识之前,有学者在海外做过报告,宣布“蔡伦不是造纸术发明人”,中国早东汉两三百年就有纸;也有造纸界学者多次召开“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大会,同样没请任何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参加。

无论如何,造纸术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发明,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至于具体是谁发明了造纸术,是蔡伦还是蔡伦之前的人,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来加以研究认定。

我们希望,终有一天关于“蔡伦造纸”的争论可以有一个结论。

相关链接蔡伦据考证,蔡伦生平年代约为公元61年—12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