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视听》影评
霸王别姬 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霸王别姬》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表演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京剧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爱、欲望和失去的人生之旅。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影片以两位京剧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他们之间复杂的爱恨情仇。
他们之间的爱情被现实的束缚所限制,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离和痛苦的结局。
这种无法实现的爱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爱与命运的无常,使我不禁思考人生中的选择和牺牲。
其次,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令人赞叹不已。
张国荣和巩俐的精湛演技让观众们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是一个性别认同困惑的人物,他在京剧舞台上的才华与内心的痛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巩俐则饰演了段小楼,她的坚强和无奈在她的眼神和微笑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这些出色的表演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同感受到爱与痛苦的交织。
此外,电影中的艺术指导和摄影也是令人惊叹的。
每一场景都被精心设计,色彩的运用和布景的细节展现了电影的美学价值。
尤其是京剧舞台上的表演,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精确的动作,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神秘感的世界。
摄影师的镜头运用也非常出色,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光影的运用,展现了电影中角色情感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电影《霸王别姬》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它通过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表演,给观众们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京剧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爱、欲望和失去的人生之旅。
无论是影片中的角色命运,还是演员们的精湛表演,都让观众们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爱情的复杂性。
《霸王别姬》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它将继续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霸王别姬 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是一部我深深被触动和感动的电影,它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一种深刻的悲伤感。
故事发生在中国近现代的背景下,通过两位京剧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的命运交织,展现了一个动荡时期的人性困境。
他们的爱情被时代的冲击所摧毁,他们被迫选择放弃自己的真实身份,以适应社会的变革。
这种无奈和牺牲让我深感心痛,同时也让我思考了人性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力与挣扎。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精彩。
程蝶衣和段小楼这两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让我印象深刻。
程蝶衣是一个既温柔又坚强的女性,她对京剧的热爱和执着让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坚定和追求。
段小楼则是一个内心充满痛苦和矛盾的男人,他的身份和性取向之间的冲突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这些角色的复杂性使得他们的选择和行为更加真实和动人。
此外,电影的美学表现也令我印象深刻。
导演陈凯歌运用了精致的摄影技巧和华丽的服装布景,将京剧的艺术美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之中。
这种美学的追求与故事的悲剧性相得益彰,使得电影更加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电影《霸王别姬》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它通过悲伤的故事、复杂的角色和美学的表现,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爱情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爱。
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是一部让人心碎的电影。
它讲述了两位京剧艺术家在中国政治动
荡的年代中的命运。
影片通过精致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的无奈。
首先,影片的叙事手法非常出色。
导演陈凯歌运用了跨越数十年的时间跨度,
将主人公的命运与中国国家的变迁相互交织。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巨大冲击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人性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力和悲哀。
这种叙事手法让影片的情感更加深刻和震撼。
其次,影片的人物刻画非常成功。
主人公段小楼和程蝶衣的命运交织,他们的
爱情和友情在政治动荡中受到了巨大的摧残。
段小楼在政治运动中被迫背叛自己的伴侣,程蝶衣在国家的变迁中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尊严。
这些人物的命运让观众感到心痛和无奈,也让人深刻地思考人性在政治动荡中的扭曲和无力。
最后,影片的艺术表现非常出色。
京剧的音乐和表演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沉浸和挣扎。
影片的摄影和美术设计也非常精致,为故事的叙述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和深度。
总的来说,《霸王别姬》是一部让人心碎的电影。
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
的无奈,让观众在欣赏精致的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深刻地思考了人性在政治动荡中的扭曲和无力。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共鸣,让我对人性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就像是一场华丽而又悲怆的梦,让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先来说说画面吧。
影片的色彩运用堪称一绝,那浓郁的色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沉重的故事。
还记得程蝶衣和段小楼在戏台上的场景吗?那璀璨的灯光,华丽的戏服,还有脸上精致的妆容,每一处细节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程蝶衣那一身虞姬的装扮,艳红的嘴唇,弯弯的柳眉,配上那哀怨的眼神,真的是美到了极致。
这美丽的画面背后,是程蝶衣对戏剧的痴迷,对爱情的执着。
再讲讲镜头的运用。
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后台争吵的那一幕。
镜头先是聚焦在程蝶衣愤怒的脸上,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唇颤抖着。
然后镜头慢慢拉远,展现出整个凌乱的后台,其他演员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个镜头的运用,把人物的情绪和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还有声音的处理,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那悠扬的京剧唱腔,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
每次听到程蝶衣那婉转的歌声,我都会忍不住陶醉其中。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重温这部电影,当程蝶衣唱起那段《霸王别姬》时,我的心也跟着他的声音一起颤抖,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时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电影中的配乐。
那悲壮的旋律,在关键时刻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响起,把剧情推向高潮。
就像程蝶衣最后在舞台上自刎的那一刻,配乐的响起让整个场景更加凄美,让我们的心也跟着碎了一地。
这部电影的剪辑也非常出色。
它巧妙地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串联在一起,让故事的叙述更加流畅自然。
比如在回忆程蝶衣和段小楼小时候的那段情节,剪辑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让我们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穿梭,感受到了他们命运的无常。
《霸王别姬》的视听语言,就像是一位高超的画师,用色彩、镜头、声音和剪辑,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奈,以及爱情的凄美。
回想起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被它深深地震撼了。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导演陈凯歌于1993年执导的一部经典作品,该影片以清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两位京剧艺术家之间的纠葛与命运的转折。
本文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霸王别姬》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观众的影响与独特之处。
1.画面语言《霸王别姬》在画面的运用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导演陈凯歌似乎在每一个镜头都注入了艺术的灵魂,使得观影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美。
电影中运用的色彩和构图手法,使得整个影片充满了韵律感和美学的张力。
尤其是在表达京剧场景时,舞台的巧妙设置和服饰的精致细腻,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精致的画卷之中。
2.音乐语言《霸王别姬》的音乐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影片中运用的京剧音乐与场景的搭配恰到好处,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感染力和戏剧性。
同时,配乐中凄美的旋律也在无声的情绪表达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配乐的运用不仅为观众营造了带有古典韵味的氛围,更能加深观影者对故事情感的共鸣。
3.剧情语言《霸王别姬》的剧情紧凑而扣人心弦,通过对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命运的起伏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影片中,导演通过深入刻画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亦师亦友的师徒关系,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与艺术的追求。
剧情的紧密结构和情感的碰撞,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陷入情节的波澜起伏之中。
4.对话语言影片中的对话语言具有独立且鲜明的风格。
对话中的含蓄、悬念和婉转让观众在琢磨词语的背后意义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内心的情感和冲突。
对话的语言艺术,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也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到角色之间的交流与较量中。
总结:《霸王别姬》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和喜爱。
影片中精致的画面语言、动人的音乐语言、扣人心弦的剧情语言以及独特的对话语言,共同构建了一幅宏大而细腻的艺术画卷。
观众在欣赏《霸王别姬》时,既能够享受到影片带来的视听盛宴,也能被影片中表达的情感与思考所触动。
电影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霸王别姬》这部影片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表演和出色的视听语言,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
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该片更是独具匠心,通过画面、声音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将故事的情感和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从画面构图来看,影片中多次运用了对称式构图和黄金分割构图,以营造出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美感。
例如,程蝶衣和段小楼在舞台上表演《霸王别姬》时,两人的站位和动作常常呈现出对称的状态,这种对称不仅展现了舞台表演的规整和庄重,更暗示了他们在艺术世界中的相互依存和平衡。
而在一些重要的场景中,导演又巧妙地运用黄金分割构图,将人物置于画面的关键位置,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比如,程蝶衣在遭受批斗时,他孤独地站在画面的一侧,而周围的群众则形成了一种压迫感,这种构图方式强化了程蝶衣的无助和孤独。
色彩的运用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整体的色调较为暗淡,以灰、黑、白为主,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氛围,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悲哀和无奈。
然而,在一些关键场景中,色彩的突然转变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比如,程蝶衣在舞台上表演时,身着华丽的戏服,色彩鲜艳夺目,与台下的灰暗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在艺术世界中的光彩照人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此外,红色在影片中也多次出现,如鲜血、红旗等,红色象征着激情、暴力和革命,为影片增添了强烈的情感色彩。
镜头语言的运用更是丰富多样。
影片中大量运用了长镜头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比如,在程蝶衣和段小楼多年后再次重逢的场景中,导演运用了一个长镜头,跟随着两人的脚步和表情,细腻地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而特写镜头则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细节,如程蝶衣的眼神、段小楼的汗珠等,让观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外,影片中还有不少运动镜头,如跟拍、摇移等,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
在声音方面,影片的配乐堪称经典。
京剧的唱腔和配乐贯穿始终,不仅为影片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更与剧情紧密结合,烘托出人物的情感。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影评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和巩俐主演。
这部电影以京剧《霸王别姬》为背景,讲述了两位京剧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
本文将对霸王别姬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力进行评述。
一、视觉效果霸王别姬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的摄影师、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影片中的布景、服装和道具都精心细致地还原了京剧的精髓,营造出了一个充满艺术感和悲剧氛围的世界。
而电影中那些缓慢而华丽的镜头运动以及精心设计的舞台场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体验。
二、听觉效果电影中的配乐也是其成功之一。
从京剧唱腔到广东曲调,从西方古典音乐到民谣,每一首音乐都与情节相得益彰。
著名的《霸王别姬》主题曲催人泪下,将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离合悲欢娓娓道来。
而影片中的对白则以极富诗意的方式表达情感,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内心世界。
三、语言表达电影中的语言表达也是霸王别姬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剧本采用了京剧行话、京剧唱词和普通话的组合,使得对话更具戏剧性和艺术性。
角色之间的对白常常以暗示和象征的方式进行,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思考和揣摩。
同时,电影中各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四、影响力评述霸王别姬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中国电影在西方世界的推广树立了开创性的榜样。
其次,通过对京剧文化的表达,霸王别姬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戏剧艺术。
此外,电影中对性别和身份认同的探讨也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热议。
可以说,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艺术与商业兼具的杰作,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霸王别姬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影片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和语言表达的分析,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希望霸王别姬能继续影响和激励更多的观众,成为中国电影发展长远的标杆。
霸王别姬 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是一部充满悲情和绝望的电影,它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影片讲述了两位京剧艺术家在中国动荡时期的命运,以及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
导演陈凯歌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出色的表演,将这段悲剧性的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从华丽的戏曲服饰到精美的布景,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京剧表演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舞台上,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同时,影片也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战乱年代的残酷和无奈,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心痛。
其次,影片的情感表达非常深刻。
主人公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爱恨情仇让人动容。
他们在命运的折磨下,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内心的痛苦却无法释怀。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抗争。
影片通过这段悲情的爱情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霸王别姬》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
它通过精湛的表演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刻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观众在观
影过程中,不仅会感受到悲情的沉重,也会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感到心痛。
这部电影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音响的重复使用所产生的象征性意义
——浅析《霸王别姬》中的几种音响从故事上讲,时代变迁扣住人物命运是《霸王别姬》最明显的叙事特征。
在抉择与背叛中挣扎是其最明显的人物特征。
而在视听语言上,音乐的功能性更是运用独到,让人记忆犹新。
且不说戏剧国粹与叙事的完美配合,且不说背景音乐对场面的渲染,单就几种音响的运用,就能看出剧作者与导演的功力。
电影中,音响一般包括自然音响、动作音响、机械音响、背景音响等。
音响在电影中起着展现环境、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
导演对音响的使用在此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音响的重复使用所产生的象征性意义。
音响一:叫卖声。
那悠扬婉转中带着阴阳怪气的叫卖声是老北京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记忆。
1、“磨剪子,镪菜刀”——断指记忆。
当小豆子母亲求关老爷照顾时,画外音传来“磨剪子,镪菜刀”的声音,随之出现镪菜刀的师傅。
我们发现小豆子天生残疾:六指,而关爷也说小豆子没有吃戏饭的命。
此时,观众立刻把小豆子的六指与叫卖声联想到一起,果不其然小豆子母亲把小豆子拉到刀前给其断指。
接着,小豆子画押,母亲离开,画外音依然是“磨剪子,镪菜刀”的叫卖声。
从此这句叫卖声用远留在他的记忆中。
这句叫卖声第二次出现在小豆子捡回小四。
当小豆子被张公公猥亵后,那种“我本是男儿郎”心里防线几户崩溃,当面对襁褓中的小四时,他似乎已经完成了性别转换,从一个男性转变成一个女性,更确切的说是变成一种母性。
此时叫卖声的出现,不仅让小豆子同时也让观众想起母亲,想到母亲
对小豆子的决绝。
2、“冰糖葫芦”——小赖子成为艺术的牺牲品,也是小豆子对那段“台下十年功”的追忆。
小赖子天性顽劣,嘴硬胆小。
第一次出现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小赖子就直流哈喇子,这是一种儿童的天真与美好。
第二次出现时,小赖子已经上吊自杀,小石头与小豆子为其送行。
前后的对比不仅让观众感觉惋惜,也让小豆子对这段岁月记忆深刻。
第三次出现时,功成名就的程蝶衣正要登台唱戏,但那句叫卖声依然让他为之一震。
似乎导演在提醒大家:更多的人都会像小豆子成为艺术的牺牲品,留下的少之又少。
而只有第四次出现时,段小楼不再唱戏,程蝶衣抽大烟。
这句叫卖声似乎也在说明即使成名后自甘堕落也会成为艺术的牺牲品。
音响二:鸽子声——象征着人物内心的一种混乱。
“嗡嗡”的鸽子叫也是北京从古至今的一种记忆。
在本片中,鸽子的叫声成为一种标志性的音响,他代表着人物内心的慌乱。
当小豆子断指后被母亲拉进屋里,鸽哨声与人们的喊叫声混杂给人一种慌乱紧张的氛围。
当敞开那所禁闭已久的大门,面对外面世界的美好,孩子们内心玩乐的冲动与现实的禁锢激烈冲突,此时又传来鸽哨声,渲染出大家慌乱、不知所措的心态。
小赖子与小豆子回来之后,小赖子一个人躲在幕后咀嚼冰糖葫芦,师傅的打骂声,鸽哨声,有营造出一种压抑、大祸将临的气氛。
音响三:水晶的碰撞声——小豆子被张公公猥亵的罪证,也是小豆子一生消之不去的阴影。
第一次:小豆子被小石头用烟袋捅嘴后,终于唱出那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也是小豆子心理
的一个转变。
两人第一次同台为张公公的唱戏。
张公公把小豆子叫到自己的寝室,小豆子要撒尿,张公公拿出一个水晶壶让其撒到里面。
那个水晶壶碰撞所发出的声音更加渲染了当时怪异的气氛。
这种音响也让小豆子终生难忘。
第二次:两人唱完戏,程蝶衣与段小楼在打闹,当程抱住段时,两人感觉尴尬,此时背景音响出现。
这表现力程对段的情意不仅是师兄弟关系而是含有一种男女之间的暧昧。
第三次:当袁四爷对着镜子评价程的演出“有那么一二刻,连袁某也恍惚起来,以为虞姬转世再现了”。
袁四爷是个同性恋,所以他对程是一种爱慕,此时音响的响起,强调了两人不正常的关系。
第四次:段与菊仙结婚,袁趁机而入。
两人扮上霸王和虞姬,当袁四爷说:此貌非你莫属,此景非你莫有时,音响又出现,标志着程已经接受自己的同性恋的身份。
可见,这种音响的重复出现,一是强调小豆子被强迫改变性取向悲剧事实,二是强调小豆子已经对同性恋身份的接受。
重复即是戏,每一次的重复都会带来新的意义。
在本部电影中,这几种音响的重复使用,它既象征着某种情绪与氛围,同时也在帮助观众和角色呈现某种记忆。
就本文作者而言,对于音响的独特的运用只是这部影片成功的条件之一。
正是导演对这种细致环节的把握,才能使得这部电影成为独一无二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