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船舶管系设计概论

◆ 设备/舱柜
主发供油单元(布置于机舱3甲板分油机室) 轻重油自动切换系统
二、机舱管系介绍
燃油管路系统(主发日用)
◆ 系统功能
主发燃油供油单元将日用燃油供给、循环、过滤、加热、回油、切 换)
二、机舱管系介绍
燃油管路系统(锅炉日用)
二、机舱管系介绍
滑油管路系统(艉管滑油)
二、机舱管系介绍
滑油油管路系统(艉管滑油)
◆ 设备/舱柜
艉管滑油重力柜(高位)(二甲板)独立舱柜 艉管滑油重力柜(低位)(三甲板)独立舱柜 艉密封油柜(机舱底层) 艏密封油柜(机舱底层) 艉管滑油油底壳(机舱双层底) 艉管滑油泵(机舱底层) 打包至机舱泵设备 艉管滑油冷却器(机舱底层)与壳管式冷却器打包 艉轴密封单元(密封、轴承、温度传感器)
二、机舱管系介绍
滑油管路系统(净化)
二、机舱管系介绍
滑油油管路系统(净化)
◆ 设备/舱柜
主机滑油储存舱/沉淀柜 (二甲板) 主发滑油储存舱/沉淀舱 (二甲板) 油渣舱 滑油分油机供给泵(机舱底层) 可打包至机舱泵设备 滑油分油机单元
二、机舱管系介绍
滑油管路系统(净化)
◆ 系统功能
主机/主发/其他设备油底壳滑油通过滑油分油机输送泵驳运至分油机 单元净化处理; 净化后滑油油渣直接排泄至油渣舱; 滑油净化控制
船舶功能管系,布置于货舱区域;
二、机舱管系介绍
机舱管系内容: ◆ ◆ ◆ ◆ ◆ ◆ ◆ ◆ 燃油管路系统(输送、净化、日用、泄放) 滑油管路系统(输送、净化、日用、泄放) 冷却水管路系统(高温淡水、低温淡水、海水) 压缩空气管路系统(启动、控制、日用) 排气管路系统(主机、主发、锅炉) 蒸汽/凝水管路系统(透平、日用) 机舱舱底、消防、总用管路系统 机舱舱柜空气、溢流、测量管
船舶管系安装布置要点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系:动力工程系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管系)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班级:11G251 评阅教师:xxx学号: xx 完成日期:2014年6月3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题目:船舶管系安装布置摘要:在船舶建造中,船舶管系的安装布置工作量较大,据统计,船舶管系的加工与安装所耗费的工时,约占整个造船工程的12%—15%。
其在船舶建造环节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文详细介绍了管系布置原则、管子附件布置原则、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管子支架、绝缘包扎、管子平台制作等工序。
使船舶建造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为现代造船的发展,规范管系制作及安装,保证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
关键词:管系布置,规范,安装要求,质量,平台。
目录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1)目录 (3)前言 (4)一.管系布置原则 (5)二.管子附件布置原则 (9)三.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 (10)四、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管子支架 (17)六.绝缘包扎 (21)七.管系平台制做 (22)八.管子焊接 (31)结论 (35)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39)前言我国船舶工业已跻身世界造船大国之列,船舶制造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船舶上的"管路系统"却尤为重要,他是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成套设备,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正常地工作以及船舶安全航行而设置的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附件以及管路的总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船舶管路系统的管件安装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工序。
管件的安装就是把一根根单独的管件还有相应的阀件在船舶上连接起来,并且用支架固定,最后和系统的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系。
散货船管系设计与布置

散货船管系设计与布置摘要:船舶为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工具之一,凭借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环境友好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
作为船舶动力装置之一,船舶建造中,工程量最大的是船体建造,其次是船舶管系的制造和安装。
对新造船管系设计与布置方法展开分析,对确保按时、按质量、按量完成管子制造与安装尤为重要。
也为船舶按照壳、舾、涂一体化建造创造条件,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缩短建造周期,增强造船厂生产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管系生产设计;管系布置;单元划分;管系设绘中图分类号:U662.2 文献标识码:A引言:管系设计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机装设计和船装设计主要内容。
管系设计是在详细设计基础,根据建造和规格书、详细设计相关图样、管路附件标准和样本图、有关的设备资料以及相关公约、规范、工艺文件等,绘制管路图和综合布置图。
绘制管子零件图、管子支架图、管子腹板图、托盘管理表、管材汇总表、附件汇总表和密性试验清册,为管子加工与安装、物资采购和生产提供主要依据。
1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基本要求船舶管系按功能有船舶系统和动力系统,按系统分多达几十种。
各系统为达到使用功能,在船上分别敷设管路,把相关机械装置连接起来。
各系统所敷设管路错综复杂,既要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又要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管系设计中,管路系统的管路布置、设备布置、管子通过船体结构要求,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要求,须按要求设计。
2 管系综合布置2.1 管系综合布置的区域划分管系设计核心是船舶管系综合布置。
船舶管系布置,应视船舶类型、吨位大小、机舱布置情况,结合工厂实际工艺及船舶建造方针,分层次、区域和空间布置。
不论哪种船舶,确定建造方针后,就可按照建造工艺要求,对船进行总体区域划分和分解,切实做好管系综合布置工作。
2.2 管系单元划分为提高舾装安装质量,管系布置应选用功能性模块和功能单元。
管系布置,不管采用何种区域,管系单元划分须符合下列要求:管系单元划分,应考虑工厂安装场地起重、运输能力和进舱方法,确保管系单元吊装。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讲诉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技术依据 (1)4 技术准则 (2)5 技术内容 (3)6 技术程序 (3)7 技术方法 (6)图1 管系布置的间距 (6)图2 管子与电缆、风管的相对位置 (6)图3 空气管在主甲板上的高度尺寸 (7)图4 测深管底端安装位置 (8)图5 测深管末端安装位置 (8)图6 两阀间距 (10)图7 卫生设备安装高度 (10)图8 区域划分图 (12)图9 通过水密甲板,非水密隔舱的几种结构形式 (13)图10 平行管路法兰布置方法 (14)图11 FBU钢管支架 (14)图12 U型螺纹支架 (14)图13 扁铁支架 (14)图14 BRC铜管多路支架 (15)图15 BRC铜管单路支架 (15)图16 塑料支架 (15)图17 支架焊接形式 (15)图18 支架焊接形式 (16)图19 支架焊接形式 (16)1图20 支架固定形式 (16)图21 支架固定形式 (17)表1 测深管底端防击板尺寸及安装要求 (7)表2 支架最大间距规定 (17)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区域舾装技术的要求、遵照国内外主要船级社的有关规范,在管系综合放样技术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公司生产技术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
本规范由营口首一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技术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技术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南书明审核:徐虹潮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技术的技术依据、技术准则、技术内容、技术程序和技术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技术,其它柴油机动力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技术。
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1693-1994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2GB/T11694-19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Q/YKSY 34-001-2003 测深管末端Q/YKSY 34-010-2003 船用焊接套管Q/YKSY 34-011-2003 法兰式通舱管件Q/YKSY 34-012-2003 螺纹接头通舱件Q/YKSY 34-013-2003 船用法兰密封垫片及选用规定Q/YKSY 52-014-200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Q/YKSY 54-001-2003 船舶管子零件技术规范Q/YKSY 60-001.2-2003 船舶建造质量标准建造精度3 技术依据3.1 管系生产技术必须依据船舶建造规格书及船东与公司所签合同的有关条款规定。
船舶管系设计和安装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和安装工作总结管系生产设计和安装是一个系统而又繁琐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来做好这件事.现就管系在设计及安装过程中部结的经验总结如下:一、管子在设计过程中的布置要求:在进行管系生产设计前首先需要熟悉该船的建造方针、技术规格书、所有详细设计图纸及相关工艺文件。
同时需要确定所有管系对所选用的管材、阀附件及连接件型式的要求,并最终需要得到船东认可。
在保证各系统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美观整齐、节省空间、管材消耗少、尽量减少连接件、弯曲少、便于拆装和操作,同时还需便于管子焊接、表面处理及方便于交通运输。
管路布置时,应尽量满足分段划分要求,尽量提高管子的预装率,对设备及舾装件的组合尽可能避开高空和狭窄部位的作业,尽量采用功能性单元、组装单元、集管单元、模块及分段预装,使预装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也应考虑船体结构油漆的可能性。
船体分段之间要设合拢管,合拢管段长度应大于或等于800mm,特殊情况不少于400mm,管端连接件应为现场校装焊接。
机舱内布置管路前,需要熟悉所有设备的性能和要求,设备布置应由大到小,由下到上进行统一布置,便于拆卸、调试、维修、操作方便,设备周围应确保操作空间的实际距离;主机、副机、锚、舵机、各种泵及吊机等应确保前、后、左、右有一定的操作空。
主机左、右侧花钢板以下周围500~600mm以内不能布管,个别不能避免也要保证通道500mm,便于人员进出检修,要确保热交换器的滤芯等能拉出检修。
布管时要尽量满足管路生产设计软件系统的要求,并结合酸洗、镀锌生产厂家的能力和要求。
考虑船上狭窄部位钢管需要进行打磨、喷塑、特涂、热浸锌,其支管长度要尽量短,从支管开口处至主管端部最长不要超过700mm。
对于弯管,在一段管子中不宜超过一个90º弯角或两个小弯角。
管子布置时需要考虑到方便工作人员的通行,在高度方向尽量保持在2000mm以上,但不得小于1900mm;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保持在800mm以上,但不得低于600mm,操作维修通道需要保持在400mm以上;对于箱柜等的人孔以及检查手孔前的空间为600mm。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目录前言1.范围叙述 (2)2.引用工艺标准 (2)3.设计指导准则 (2)4.设计方法 (2)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 (7)6.管子穿越水密非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 (9)7.管路取段的原则 (10)8.管路支架布置及焊装 (11)9.附页:管子首尾段取段表 (17)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1.范围叙述本规则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分段划分原则和管系附件的布置要求,以及管系穿越船体结构的开孔规范,管子取段等技术要领。
本规则适用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
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工艺标准。
GB/T11693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GB/T116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SWSxx-xxxx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GB)SWS 通仓管件螺纹式SWS 通仓管件套管式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ISO)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JISB)SWS 甲板护圈(法兰符合JISB)3. 管系生产设计的基本准则3.1 (管系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3.1.1 是将管系放样,托盘管理,使其在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
最大程度的满足分段建造结合区域舾装的现代造船模式。
3.2 (生产设计的)一般规则3.2.1 必须符合相应船级社的规范规定。
3.2.2 要积极推广应用管附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优化组合技术。
3.2.3 要根据工厂的起吊和运输能力,实施管系的布置和区域划分。
3.3 总体要求3.3.1 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
3.3.2 必须满足可操作性和维修保养的要求。
3.3.3 必须满足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3.4 必须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管系与分段合拢接口要求。
4. 设计的一般方法4.1 总体构思。
4.1.1 机仓区域:a.机仓双层底分段、b.机仓底层分段、c.机仓上下平台甲板分段、d.机仓棚区域分段、e.烟囱区域分段。
机舱管系的综合布置

机舱管系的综合布置机舱管路系统是全船管系最集中的场所,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直接影响船舶推进装置的正常工作。
管路系统还担负着船舶不沉性、安全性、防火、防污以及为满足船舶运行和旅客生活需要等任务。
现代大型船舶的机舱管系有30 多个系统,管子数量在15000 根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管子制装在整个舾装工程中占了20 % 以上的工作量。
同时废返率占管子总数的8% ~15 % 。
因此,如何提高综合布置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是管系设计施工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
1 机舱综合布置设计的内容旧的管系设计制装生产模式是根据原理图到船上弯样棒回车间弯管、上船点焊法兰、再拆回车间焊法兰、试压,然后再上船安装。
如今的预制装是通过综合布置设计,单元或模块组装、分段预装、盘舾装等管系生产设计以后才形成的。
1.1 综合布置是机装生产设计的核心机舱管系综布是将机舱区全部机械设备通过管系,有机地连接起来,发挥各设备预定的功能。
它规划了设备的合理布置,使管系走最合理和最少的“路”。
它还必须考虑现场制装的方便性、安全性。
综布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1)机舱设备位置的最后确定;(2)单元划分(包括管束单元)的确定;(3)模块确定;(4)各层之间及隔舱壁开孔位置确定;(5)结构风管走向的确定;(6)海底门、海水总管位置的确定;(7)主辅机排气管走向的确定;(8) 全部管子的制装数据及附件清单的提供。
目前除了完成以上工作外,还为设备及舾装件提供确切的安装位置坐标。
因此,机舱管系综布直接影响着整个机装生产设计, 还对初步设计的“机舱布置图”进行调整。
1.2 机舱管子综合布置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机舱管系综合布置是机装生产设计的重点,因此,在整个设计的进程中,它必须是全面、综合及正确的实施系统原理和有关的规则、规范要求。
(1) 综布是对管系原理的审核当前的情况是设备订货以及工作图的提供往往滞后于管系详细设计,为按计划送审,原理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符合设备厂推荐的系统原理、管系口径不符管内液体流速的要求等,还有大量的管系附件要逐一落实。
第一章_第四节_船舶系统的管路布置

第四节船舶系统的管路布置船舶系统主要包括舱底水系统、压载水系统、灭火系统、日用供水系统、泄漏水系统、日用蒸汽和制冷系统、空调系统,全船、水舱的空气、溢流和测深管路等。
按照船舶系统基本任务,可归纳为保船、生活设施和输送储藏三个类别。
各类系统都各具功用。
在管路布置时,应按系统特性及技术要求,做出相应的工艺处理。
一、保船系统的管路布置(一)舱底水系统的管路布置舱底水系统是保船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保证船舶在正浮或向任何一舷倾斜不超过5°时皆能排干舱内积水,同时还不使舷外水或任何水舱(柜)中的水经该系统流入舱内;保证在船体破损时,及时抽除涌入的海水。
根据这一特点,对系统的布置有以下要求:图1-44 舱底水系统止回阀的布置1、直角舷外排除阀;2、舱底水泵;3、截止止回吸入阀箱;4、带滤网吸入口;5、直通截止止回阀1、管路在布置时,应考虑使该系统具有最大的生命力。
舱底水总管应布置在夏季重载水线平面上,垂直于船舶中心线从船舷量起的1/5船宽内侧。
如果不能达到此要求,则舱底水吸入管上应设有止回阀。
阀的布置位置应直接固定在舱壁上。
如图1-44所示。
2、为能将舱底水排净,各吸入管的吸入口皆布置在每个舱底的最低处。
在有舭水沟的船舱中,可装在该舱两舷最低处;在无舭水沟的船舱中,装在两舷或纵中剖面处所设的污水井。
它的布置方法有以下几种:(1)舱底或内底板向两舷升高大于或等于5°时,在纵中剖面处应设置两只吸口。
如图1-45(a)所示。
(2)舱底或底板向两舷升高小于5°时,在两舷各设一只吸口,在中纵剖面处设有两只吸口,如图1-45(b)所示。
(3)机舱舱底水吸入口布置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将吸口直接接在舱底泵吸入端;对艉机型船舶在机舱的前端设置两个吸口,艉端也应设有吸口。
如图1-46所示。
(4)当船尖舱未装舱底水总管时,可采用手摇泵有效排水,但吸口高度不应大于7m。
(5)货舱的长度超过30m时,应在该舱的前后部适当的布置舱底水吸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1.围叙述 (2)2.引用工艺标准 (2)3.设计指导准则 (2)4.设计方法 (2)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 (7)6.管子穿越水密非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 (9)7.管路取段的原则 (10)8.管路支架布置及焊装 (11)9.附页:管子首尾段取段表 (17)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1.围叙述本规则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分段划分原则和管系附件的布置要求,以及管系穿越船体结构的开孔规,管子取段等技术要领。
本规则适用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
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工艺标准。
GB/T11693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GB/T116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SWSxx-xxxx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GB)SWS 通仓管件螺纹式SWS 通仓管件套管式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ISO)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JISB)SWS 甲板护圈(法兰符合JISB)3. 管系生产设计的基本准则3.1 (管系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3.1.1 是将管系放样,托盘管理,使其在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
最大程度的满足分段建造结合区域舾装的现代造船模式。
3.2 (生产设计的)一般规则3.2.1 必须符合相应船级社的规规定。
3.2.2 要积极推广应用管附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优化组合技术。
3.2.3 要根据工厂的起吊和运输能力,实施管系的布置和区域划分。
3.3 总体要求3.3.1 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
3.3.2 必须满足可操作性和维修保养的要求。
3.3.3 必须满足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3.4 必须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管系与分段合拢接口要求。
4. 设计的一般方法4.1 总体构思。
4.1.1 机仓区域:a.机仓双层底分段、b.机仓底层分段、c.机仓上下平台甲板分段、d.机仓棚区域分段、e.烟囱区域分段。
4.1.2 货仓区域:a. 货仓双层底分段、b.首尾分段、c.主甲板货仓分段、d.隔仓分段、e.顶边仓(或主甲板下走道)分段。
4.1.3上层建筑区域:4.2 布置(规则)要领:4.2.1 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
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也可划分为前二(左,右)后一。
平台甲板区域的管子划分最好在平台甲板上+200mm~+300mm。
便于机舱平台甲板下部的管系安装工作在平台分段上实施完整。
4.2.2 货仓区域分段的划分。
货仓区域管系划分应在隔仓+200mm~+300mm或是隔仓-400mm~-500mm,最大限度的满足空气测量注入管系在分段布置完整。
4.2.3 首尾分段划分。
首尾分段划分要考虑到锚铰机液压装置及舵铰机液压装置的分段预舾装,可采用区域性划分,尽量使系统分置在一个分段上。
4.2.4 上层建筑分段划分。
上层建筑的分段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或者是一个作业区的区域性布置。
4.3 组装单元的设计要领。
4.3.1 机仓单元划分。
机仓单元通常按区域划分和按功能划分二种模式。
机舱底层和烟囱部位是按区域划分,其它部位则按功能划分。
4.3.2 机仓底层区域单元划分。
机仓底层一般分为三大区域:a.主机前端区域,主要包含海水总管,海水冷却,压载水系统及燃油驳运系统。
b.主机左侧区域主要包含消防总用泵组,仓底水泵组等系统。
c.主机右侧区域主要包含主滑油泵组及滑油驳运系统。
4.3.3 烟囱区域单元。
烟囱区域主要包含主付机排气管系,及锅炉烟道管,消音器,透气管,漏水管等。
4.3.4 功能性单元划分。
按功能划分单元主要有:a.燃油分油机单元b.滑油分油机单元c.主付机燃油供给单元d.日用海淡水泵单元e.锅炉给水泵组单元f.大气冷凝气、热井单元g.主机高低温淡水泵组单元h.主机淡水冷却器单元i.主滑油冷却器单元j.压缩空气减压伐组单元k.蒸汽分配伐组单元l.蒸汽调温伐组单元m.冷凝伐组单元等。
4.4 管系布置规则:机舱管系布置规则4.4.1 机舱管系布置分为区域性单元布置和功能性单元布置二种模式布置方法。
4.4.2 区域性布置即先划定好区域框架,然后先大后小,由下向上地进行布置设备,定出泵组设备的基准点,标出接口高度。
在布置管路时要使系统性能做到分配合理,走向美观,拆装方便,迂回有空间几个特点。
4.4.3 阀体应尽量布置在泵蒲的附近和便于操作和维修场合。
不可布置在行人和工作通道处。
4.4.4管路布置排列应是仓底水管系在下面,压载燃油管分布在中间,中小口径管子布置在中或上方。
布置在最下面的管子法兰缘边距底板距离应不小于50mm。
4.4.5 综合性单元应设置角钢框架式共同基座,将泵组基座设备管路敷设在同一单元上。
4.4.6 综合性单元要考虑吊装先后次序,两单元连接管子法兰布置要呈阶梯型。
4.4.7 单元与单元之外的设备或是箱柜等的连接应采用嵌补管的连接方式。
现场制装的管路长度控制在1m左右。
4.5管系布置具体要求。
4.5.1 管系布置的先后顺序是先大口径,后小口径,由下向上布置,管子排列尽可能地平直成组,并列整齐,美观,管路走向要求路线要短,弯头要少,要做到操作方便,维修方便,施工方便。
4.5左4.54.5.4 当蒸汽管,热水管,排气管等有热量的管路与电缆平行走向时应距电缆间距不少于100mm以上。
在交叉走向时,距电缆应不小于80mm。
4.5.5 管路缚设在甲板上或是底板上,则管子的法兰缘边距甲板或底板间距不少于50mm,便于甲板(底板)的维修和保养。
4.5.6 管路的阀件附件要尽量沿着船体结构或箱柜,近似平行或垂直布置,便于安装和操作。
4.5.7 在管阀件附近和管路布置时应当考虑必须的拆装维修空间。
4.6通道高度要求。
4.6.1 管路阀件的布置要确保正常行人通道,间距应不小于800mm,工作通道应不小于600mm。
4.6.2 机舱的净高度应保证在2000mm以上,上层建筑房间,走道净高度要达到2100mm(如部分区域达不到上述高度,则应征得船东的认可)。
4.6.3 当电缆,管子和通风管在同一位置时,应是由上至下,电气,管子,风管的顺序布置如图所示:4.6.4 在电气设备,发电机和主要仪器上方不得设置蒸汽管,油管,水管,排气管。
若不可避免时,则不可设置可拆接头,并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4.6.5淡水管不得通过油舱,同样油管,海水管也不得通过淡水舱。
如遇不可避免时,应设置密封套管,在套管通过。
其他管子通过燃油舱时则应管壁加厚,并且在舱不准设置可拆接头。
4.6.6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测量管,溢流管,注入管,以及液压管座一般不允许穿越居住舱室。
如特殊情况不可避免时则不得设置可拆接头。
管得做好保护措施。
4.6.7在锅炉,烟道,排气管,消音器的上方应尽量避免敷设油管或油柜。
4.6.8空气管,布置要平直弯曲向上,不允许有起伏现象产生。
并且空气管要布3所示。
4.6.94.6.10 液位遥测吹气嘴布置尽量靠近测量管,使二者实测数据尽可能一致。
液位遥测管管子弯曲角度≤300。
4.6.11 在货舱区域的槽型隔舱的槽型或是平面隔舱的扶强材之间,以及肋骨间距,布置管子一般不应超过两路,并且要设置保护和防碰撞击措施。
4.6.12 舱底水,压载水系统的吸口应该布置在客舱的最低位置,便于压载舱底水的吸排及扫舱。
4.6.13 污排水管布置须有20~30的倾斜度。
并且在适当的部位设疏通接头。
4.7 管系附件布置规则。
4.7.1 阀件和滤器布置应要考虑到操作拆装和维修的方便,应尽可能将阀盘设置在花钢板以上,不影响通道。
如遇阀件布置在花钢板下面则阀盘开足距花钢板100mm处为宜,并且花钢板开设活络盖板,如果布置在舱壁或舷旁的阀,则高度位置距花钢板以上1200mm~1800mm左右的高度。
4.7.2 主海水阀及应急海水吸入阀的阀盘应接长到花钢板以上460mm左右处。
4.7.3 两阀并列布置则阀盘间的间距应≥40mm以上,如图:4.7.6 蹲式便器的安装高度为450mm,冲洗阀安装位置分为右侧或后面,高度为650mm(阀柄)。
4.7.7 坐式便器需设置80mm左右的木垫,冲洗阀安装位置在便器的后面,高度为550mm。
4.7.8 厨房洗池龙头的布置高度为1100mm。
4.7.9 手摇泵安装高度(手柄中心)为750mm。
4.7.10 甲板消防阀应布置在通道明显处,便于操作使用,二个消防阀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0m。
由下向上布置消防阀高度(插口)距甲板700mm左右,由下向上布置的消防阀高度为900mm左右。
4.7.11 甲板漏水口布置要求a.布置在甲板或舱室的最低部位,并便于清洁(要考虑到甲板的抛昂势)。
b.如无敷料里板则漏水口上平面低于甲板的3-5mm。
排出舷旁的漏水管应在侧面加装复板补强。
其厚度一般≥14mm。
c.在房间走道、浴厕室等有敷料的区域则漏水口上平面应低于敷料上平面5-10mm。
d.冷库、缓冲间的漏水口高度应视绝缘高度不等配制。
一般低于绝缘高度10-15mm。
在敷绝缘层不可设有可拆接头。
4.8 管路的膨胀补偿:4.8.1 下列管路必须采用弯管方法进行补偿。
a.蒸汽管路b.双层底直管段长度超过30m的中小口径管路(DN≤65)。
c.甲板上超过30m的中小口径管路。
d.两个舱之间或二层甲板之间,两大扶强材之间的是直管的管路。
4.8.2 下列管路必须采用膨胀接头或绕性管作补偿措施。
a.双层底舱的管路,如舱底水,压出水,燃油驳运等管路。
b.甲板上的货油管,消防总管,压载水管以及大口径的电缆管等。
c.货油舱的专用压载管及货油管。
d.连接震动较大的设备的管子。
e.排气管。
4.8.3 膨胀接头尽量布置在管路补偿段中间,补偿区域长度控制在30米以。
膨胀接头两边要各装一只托架式固定支架。
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5.1结构开孔部位分为A、B、C三个区域,如图7所示。
一般情况下,C区域不允许开孔,而A、B区域开孔有一定的规定和补强措施要求。
5.2 构件上开孔的允许值孔与孔套管及座板结构形式。
6.1.1采用法兰式通仓关键结构时,应按SWS***-***规定。
6.1.2采用套管式通仓结构时,应按SWS***-***规定。
6.1.3采用螺纹式通仓结构时,应按SWS***-***规定。
6.1.4采用法兰座板结构时,应按GB/T11693和GB11694规定。
7.管路取段原则:7.1 管子长度优化组合方法。
7.1.1直管:长度分别为6M、4M、3M、2M形成一个标准管段。
7.1.2平面弯曲管其二边不易取同等长,应取长短边做法,长边一般以2-4M,短边为0.4-1M。
弯曲角尽量采取特殊角150,300,450,600,900。
7.1.3管子弯曲半径为3D(三倍的管子外径)。
油仓蒸汽加热盘可用2D弯曲半径。
7.1.4在局部布置困难的情况下可选用小弯曲半径的定型弯头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