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底栖动物组成及对水质的指示作用

合集下载

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5-0065-03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张子良1,朱弘阳1,杨志昭1,王茜1,孔凡青2(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生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2.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天津300170)摘要为了解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在白洋淀湿地布设8个采样点位,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共鉴定出浮游动物浮游动物114种,其中原生动物22种,轮虫61种,枝角类17种,桡足类14种。

浮游动物密度为52.8~7542ind/L,主要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和陀螺侠盗虫。

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5,J均值为0.49,评价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水质清洁状况整体处于中污染水平。

关键词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中图分类号S963.21+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5.024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in Baiyangdian WetlandZhang Ziliang1,Zhu Hongyang1,Yang Zhizhao1,Wang Qian1,Kong Fanqing2(1.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Ecology and Aquaculture of Tianjin,College of Fishery,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2.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of Haihe River Basin and Beihai Sea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Minist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ianjin300170,China)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Baiyangdian Wetland,8sampling points will be set up of2021in Baiyangdian Wetland,and the biodiversity index will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14species of zo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 in Baiyangdian Wetland,including22species of protozoa,61species of rotifers,17species of cladocera and14species of copepods.The density of zooplankton is52.8~7542ind/L.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are Polyarthra trigla and Strobilidum velox.The mean value of zooplankton diversity index H'in Baiyangdian Wetland is2.15, and the mean value J is0.49.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Baiyangdian Wetland is in a medium pollution level as a whole.Key words:Baiyangdian Wetland,zooplankton,community structure,water quality assessment白洋淀湿地面积达366km2,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安新区,是我国海河平原最大湿地,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白洋淀植物种类

白洋淀植物种类

白洋淀植物种类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河北省的保定市和沧州市之间。

白洋淀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域广阔,是一个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这里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是众多鸟类、鱼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洋淀植物种类。

1. 荸荠(Water chestnut):荸荠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湖泊和河流的浅水区域。

它的地下茎呈块茎状,叶片呈圆形,有利于浮水生长。

荸荠的果实是一种坚果,常被人们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2. 香蒲(Cattail):香蒲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生长在湖泊的浅水区域和湿地边缘。

它的茎呈圆柱形,叶片呈长条状,花序呈棒状。

香蒲的根茎可食用,而且可以提取纤维,用于制作编织品和造纸。

3. 黄花菜(Ranunculus sceleratus):黄花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喜欢生长在浅水或湿地中。

它的花呈黄色,花瓣呈瓣状,花朵较小。

黄花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清热解毒和利尿消肿。

4. 香蒲菜(Eleocharis dulcis):香蒲菜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水田的浅水区域。

它的地下茎呈块茎状,叶片呈线状,花序呈穗状。

香蒲菜的茎和地下茎可食用,常被人们用来烹饪。

5. 藨草(Reed):藨草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河流的浅水区域。

它的茎呈圆柱形,高度可达2-3米,叶片呈线状。

藨草的茎可用于制作编织品和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饲料和燃料使用。

6. 茨菰(Water caltrop):茨菰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水田的浅水区域。

它的地下茎呈块茎状,叶片呈三角形。

茨菰的果实呈菱形,外壳坚硬,内部富含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

7. 浮萍(Duckweed):浮萍是一种小型水生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河流的静水区域。

它的叶片呈圆形或卵形,浮在水面上。

浮萍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可以快速覆盖水域,对水质净化和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植物种类,白洋淀还有许多其他的湿地植物,如菖蒲、香蒲、芦苇等。

白洋淀流域府河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指示

白洋淀流域府河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指示

白洋淀流域府河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指示张仲伟;陈思宝;汪家鑫;熊飞;喻记新【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3(43)1【摘要】为探究白洋淀入淀河流府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于2020年夏季对府河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并基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府河夏季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府河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11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为主,其次是蓝藻门,优势种包括微囊藻(Micr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p.)和集星藻(Actinastrum hantzschii).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51×10^(6)ind/L、5748.8×10^(-3)mg/L,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均值分别为2.36、3.25和0.59,显示夏季府河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较高.根据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中-富营养;根据H、D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β-中污染;根据J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夏季府河水质状况为轻-中度污染水平.【总页数】8页(P67-74)【作者】张仲伟;陈思宝;汪家鑫;熊飞;喻记新【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相关文献】1.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2.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3.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看府河——白洋淀水体的自净效果4.牡丹江海浪河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5.金华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冯建社
【期刊名称】《重庆环境科学》
【年(卷),期】1999(021)005
【摘要】对白洋淀纤毛虫的种类组成、优势种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理化监测,共鉴定出纤毛虫48种。

根据Marsson引出的污水生物体系法分析,白洋淀纤毛虫主要由耐有机污染的种群组成。

说明白洋淀主要受有机污染。

纤毛虫的种类数与水体中TN、TP、BOD5有着密切关系。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冯建社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环保监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4
【相关文献】
1.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J], 冯建社
2.白洋淀的纤毛虫调查与水质评价 [J], 冯建社
3.浅谈引黄入冀补淀(献县—白洋淀段)水质污染及保证措施 [J], 田新敏;李振国;
4.白洋淀的纤毛虫调查与水质评价 [J], 冯建社
5.洋河的纤毛虫调查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J], 冯建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及水环境分析

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及水环境分析

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及水环境分析作者:孙枭琼李宏昌廖晨延邓俊泽孙海明闫明星王宏伟来源:《河北渔业》2019年第08期摘要:为监测雄安新区重要水源地白洋淀的水质情况,2018年8月对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

共采集到16种,其中软体动物6种、节肢动物7种、环节动物3种。

通过计算分析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白洋淀优势物种为红裸须摇蚊幼虫,个别样点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部分样点水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干扰,使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下降。

同时对底栖无脊椎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RDA分析)发现,环境因子锌与高锰酸钾对底栖无脊椎动物具有显著性影响,当地居民活动也对水环境有一定影响并作用于水生生物的数量与种类。

关键词: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环境相关性分析白洋淀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具有“华北明珠”之称,其在蓄水、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价值。

底栖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

底栖动物能够促进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食物网的重要环节。

并且底栖动物生活史较长,活动范围狭窄,对环境敏感度高[2],因而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也用于环境检测与评价[3]。

自1958年以来,逐渐开始对白洋淀底栖生物进行调查。

2012年曾对白洋淀进行监测,并有效利用大型底栖生物作为指示物种,获取一系列数据对白洋淀生态环境进行评估。

雄安新区建立以来,白洋淀水质备受关注,2018年8月笔者对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对水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白洋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站点分布根据环境部门国控点(环境质量国控自动监测站)布局,结合白洋淀水环境现状,分析进水、出水口(上、下游),淀中村及产业(旅游、养殖)布局,重点对面积百亩以上淀进行调查,总计设置30个站点,分别为:白洋淀1(BYD1)、白洋淀2(BYD2)、前塘淀(QTD)、后塘淀(HTD)、聚龙淀(JLD)、孟家淀(MJD)、胡家洼(HJD)、泛鱼淀(FYD)、鲥鯸淀(SHD)、平阳淀(PYD)、池鱼淀(CYD)、捞王淀(LWD)、大麦淀(DMD)、唐家淀(TJD)、龙王淀(LWD)、光淀(GD)、王家寨(WJZ)、烧车淀(SCD)(2个)、大鸭圈(DYQ)、八大淀(BDD)、麦淀(MD)、藻苲淀(ZZD)(4个)、羊角淀(YJD)、马棚淀(MPD)、三角淀(SJD)、弯篓淀(WLD)。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金磊;李林钰;周杨;刘存歧【摘要】2013年4-11月份对白洋淀净水区、养殖区、临村落区等三大典型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4-11月份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第1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净水区和养殖区的浮游植物次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临村落区的次优势类群为蓝藻门;根据浮游植物生态指标及水质因子评价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水质状况,表明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与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净水区的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复杂,绿藻的分布与总磷(TP)、总氮(TN)、pH和溶解氧(DO)等相关性较高,养殖区的硅藻与TP、TN相关,蓝藻的生长受到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临村落区蓝藻的分布与氮磷营养盐相关性较高,硅藻的分布与pH、水温和TP等相关.冗余分析(RDA)表明,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明显受环境因子的影响.%In three typical waters——the purfication waters,the aquaculture waters,and the Pro village waters,in Baiyangdian Lake,from April to November in 2013,the phytoplankton was investigated,the commun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and the water quality was evaluated,using phytoplank ton ecological index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The results showed:the first dominant group was Chlorophyta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in Baiyangdian Lake,the second dominant group was Bacillariophyta in both the purfication waters and the aquaculture waters,but was Cyanophyta in the Pro village waters;the purfication waters was in the mesotrophic position,the aquaculture waters was in the eutrophic position,the Pro village waters was in the eutrophic position.Inthe purfication wa te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illariophyta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mplex,the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ta was correlated with total phosphorus,total nitrogen,pH and dissolved oxygen.In the aquaculture waters,the distribution of Bacillariophyta was related to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nitro gen,the growth of Cyanobacteria was inhibited b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In the Pro village waters,the 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ha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the distribution of Bacillariophyta was related to pH,temperature and total phosphorus.As a result of redundancy analysis (RDA),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in Baiyangdian Lake.【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8页(P329-336)【关键词】冗余分析(RDA);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白洋淀【作者】金磊;李林钰;周杨;刘存歧【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5浮游植物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和食物网结构的基础环节.浮游植物在藻类密度、群落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会随着水体水质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可以指示水体的营养状态[1].白洋淀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浅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近年来,白洋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主要在淀区从事种植和养殖等经济活动,因此白洋淀被分为典型的净水区、养殖区和临村落区等三大水体类型[3].本课题组于2013年4-11月份对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比较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种群密度,评价了三大水域的水质状况,使用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了浮游植物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期为白洋淀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1.1 样点设置及水样采集依据白洋淀水体环境特征,共设置了3个代表性的采样点,分别位于后塘淀(净水区)、鲥鯸淀(养殖区)和小淀(临村落区)的中心区域(图1).3个采样点均位于白洋淀南部,距离较近,并有水体沟通.采样时间为2013年4-11月份,每月中旬采样1次.采集每个样点水域中央区域表层0.5 m水深的水样3个,混合后取1 000 mL用于环境因子的测定和浮游植物鉴定.浮游植物水样现场加入鲁哥试剂10 mL固定. 1.2 环境因子的测定水体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DO)、pH、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4—N),其中水温、DO、pH和SD现场用便携式测定仪进行测定;TN、TP和NH4—N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方法(GB 3838-2002)测定.1.3 浮游植物的鉴定与计数浮游植物种类鉴定计数参照《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和《淡水浮游生物图谱》[4-5]进行.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三大典型水域的水质进行评价[6].1.5 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的RDA分析采用RDA判定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7-9].2.1 环境因子对白洋淀的水质监测情况见表1.从TP、TN和SD来评价三大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10],分别是:净水区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和临村落区则是富营养化状态.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2.2.1 浮游植物的组成及密度调查期间,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如图2所示,净水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69种(属),养殖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6种(属),二者均以绿藻门为主,其次为硅藻门.临村落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7种(属),其中绿藻门最多,蓝藻门次之.从群落组成上看,三大典型水域的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净水区和养殖区的次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临村落区的次优势类群为蓝藻门.2013年白洋淀净水区、养殖区和临村落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分别为99.91×104、1 250.32×104和5 433.24×104/L.临村落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要远高于净水区和养殖区,且蓝藻门所占比例高达70.17%;净水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硅藻门优势较大;养殖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优势较大(图3).根据细胞密度分析[11],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和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图3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Fig.3 Phytoplankton cell density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of Baiyangdian Lake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可以反映水体水质的好坏.水质越好,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越高,当水体受到污染时,浮游植物中的一些敏感种会消失,浮游植物多样性降低,水质下降[12].由图4、5可以看出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在1~3,水体处于中度污染,净水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养殖区和临村落区则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从浮游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来看,净水区在0.8左右波动,水体为轻污染或无污染;养殖区和临村落区波动较大,介于0.3~0.8,水体为轻或中污染.图4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Fig.4 Shannon-Wiener index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of Baiyangdian Lake图5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Fig.5 Pielou evenness index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of Baiyangdian Lake 2.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RDA根据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出现的相对频度和相对密度,选取35种用于RDA分析,其中净水区12种,养殖区13种,临村落区10种,代码见表2,分析结果排序见图6.使用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第1、第2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都为0,分析结果可信[13].表2 RDA分析中浮游藻类代码Tab.2 Codes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for RDA区域代码种类代码种类净水区J1扁圆卵形藻CocconeisplacentulaJ7卵形隐藻CryptomonsovataJ2钝脆杆藻FragilariacapucinaJ8曲壳藻AchnanthesJ3尖细栅藻ScenedesmusacuminatusJ9双对栅藻ScenedesmusbijubaJ4尖针杆藻SynedraacusJ10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J5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eJ11小环藻CyclotellaJ6连接脆杆藻FragilariaconstruensJ12小球藻Chlorella养殖区Y1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Y8双对栅藻ScenedesmusbijubaY2钝脆杆藻FragilariacapucinaY9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Y3河生集星藻ActinastrumfluviatileY10小环藻CyclotellaY4尖细栅藻ScenedesmusacuminatusY11小空星藻CoelastrummicroporumY5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eY12小球藻ChlorellaY6卵形隐藻CryptomonsovataY13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aY7扭曲蹄形藻Kirchneriellacontorta临村落区C1小球藻ChlorellaC6双对栅藻ScenedesmusbijubaC2美丽网球藻DictyosphaeriumpulchellumC7小环藻CyclotellaC3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C8微囊藻MicrocystisC4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C9优美平裂藻MerismopediaelegansC5点形平裂藻MerismopediaminimaC10尖细栅藻Scenedesmusacuminatus净水区RDA分析结果中,第1轴与DO呈最大正相关(r=0.733 9),与温度呈最大负相关(r=-0.719 3).第2轴与NH4—N呈最大正相关(r=0.462 3),与TN呈最大负相关(r=-0.743 0).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看,绿藻分布于第三、四象限,与DO、TN、TP、pH、SD和水温的相关性较大.硅藻在4个象限中分布较为分散,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复杂.养殖区RDA分析结果中,第1轴与TN呈最大正相关(r=0.756 1),与SD呈最大负相关(r=-0.210 6).第2轴与DO呈最大正相关(r=0.366 8),与pH呈最大负相关(r=-0.763 6).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来看,大多数绿藻分布于第四象限,与TP、TN、pH、水温和DO有较高的相关性.蓝藻主要分布在第三象限,主要受到透明度的影响,与TN、TP、NH4—N呈负相关.硅藻主要分布在第一、三象限,与TP、TN等相关.临村落区RDA分析结果中,第1轴与NH4—N呈最大正相关(r=0.543 8),与pH呈最大负相关(r=-0.474 8),第2轴与水温呈最大正相关(r=0.684 5),与DO 呈最大负相关(r=-0.662 8).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来看,绿藻都分布在第三象限,与pH、DO相关性较大,而与TP、NH4—N和TN等营养盐呈现了较强的负相关.硅藻分布在第二象限,与pH、水温和TP相关性较强.蓝藻主要分布于第一、二象限,其分布受DO和SD的限制较大,其中耐污种伪鱼腥藻和微囊藻(C3和C8)与TP、TN、NH4—N和水温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其他蓝藻则与pH、水温等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a.净水区;b.养殖区;c.临村落区.图6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与环境变量的排序Fig.6 Ordination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of Baiyangdian Lake沈会涛等[14]对白洋淀水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体pH及TP是影响该区域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田志富[15]对白洋淀水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氮磷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和SD是影响绿藻和蓝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研究同样发现,在净水区和养殖区,氮磷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影响,水体的TP、TN、pH和DO等对绿藻的分布有影响,养殖区蓝藻的生长受氮磷营养盐的限制,在临村落区,高浓度氮磷营养盐抑制绿藻生长,促进蓝藻生长,并且蓝藻中的耐污种伪鱼腥藻和微囊藻与氮磷营养盐呈现较强相关性.伪鱼腥藻和微囊藻在临村落区浮游藻类密度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优势度分别为0.38和0.36),两者都属于有毒的水华藻种[16-17],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生态安全.临村落区的蓝藻与水体的DO和SD呈现了较强负相关,可以通过增加水体DO和S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生长.硅藻对水环境的变化极敏感[18],水体的温度以及磷、氮含量都对硅藻的分布有重要影响[19-20],磷酸盐和氨氮对硅藻数量有重要影响[21].在污染较轻的丰水期,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在污染较重的枯水期,硅藻则与TP、pH和DO等相关[2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净水区的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也较为复杂,养殖区的硅藻与TP、TN相关,临村落区硅藻的分布与pH、水温和TP等相关.白洋淀不同水域的硅藻受到了不同的环境因子的影响,说明硅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可能与水体的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关联.3 结论1)2013年对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净水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69种(属);养殖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6种(属);临村落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7种(属).群落组成上,三大典型水域的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净水区和养殖区的次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临村落区的次优势类群为蓝藻门.2)从浮游植物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评价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水质状况分别是: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与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3)RDA分析的结果表明,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明显.净水区的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复杂,绿藻的分布与TP、TN、pH和DO等相关性较高,养殖区的硅藻分布与TP、TN相关,蓝藻的生长受到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临村落区的蓝藻的分布与氮磷营养盐相关性较高,硅藻的分布与pH、TP和温度等相关.4)净水区水体氮磷等营养盐较低,浮游植物多样性较高,水质稳定.养殖区应控制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防止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临村落区应防范蓝藻水华形成的毒害作用,减少有机质的输入,并进行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参考文献:(责任编辑:赵藏赏)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water quality analysis of three typicalwaters in Baiyangdian LakeJIN Lei,LI Linyu,ZHOU Yang,LIU Cunq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Abstract:In three typical waters——the purfication waters,the aquaculture waters,and the Pro village waters,in Baiyangdian Lake,from April to November in 2013,the phytoplankton was investigated,the commun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and the water quality was evaluated,using phytoplankton ecological index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the first dominant group was Chlorophyta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in Baiyangdian Lake,the second dominant group was Bacillariophyta in both the purfication waters and the aquaculture waters, but was Cyanophyta in the Pro village waters;the purfication waters was in the mesotrophic position,the aquaculture waters was in the eutrophic position,the Pro village waters was in the eutrophic position.In the purfication wate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illariophyta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mplex,the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ta was correlated with total phosphorus,total nitrogen,pH and dissolved oxygen.In the aquaculture waters,the distribution of Bacillariophyta was related to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nitrogen,the growth of Cyanobacteria was inhibited b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In the Pro village waters,the 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ha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the distribution of Bacillariophyta was related to pH,temperature and total phosphorus.As a result of redundancy analysis(RDA),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was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three typical waters in Baiyangdian Lake.Key words:redundancy analysis;water quality;phytoplankton;structure of community;Baiyangdian Lake收稿日期:2016-11-27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09ZX07209-008-02) 第一作者:金磊(1990—),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通信作者:刘存歧(1967—),男,河北昌黎人,河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水域生态学研究.E-mail:*****************DOI:10.3969/j.issn.1000-1565.2017.03.017中图分类号:Q1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565(2017)03-0329-082013年白洋淀净水区、养殖区和临村落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分别为99.91×104、1 250.32×104和5 433.24×104/L.临村落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要远高于净水区和养殖区,且蓝藻门所占比例高达70.17%;净水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硅藻门优势较大;养殖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优势较大(图3).根据细胞密度分析[11],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和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2.2.2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可以反映水体水质的好坏.水质越好,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越高,当水体受到污染时,浮游植物中的一些敏感种会消失,浮游植物多样性降低,水质下降[12].由图4、5可以看出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在1~3,水体处于中度污染,净水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养殖区和临村落区则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从浮游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来看,净水区在0.8左右波动,水体为轻污染或无污染;养殖区和临村落区波动较大,介于0.3~0.8,水体为轻或中污染.2.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RDA根据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出现的相对频度和相对密度,选取35种用于RDA分析,其中净水区12种,养殖区13种,临村落区10种,代码见表2,分析结果排序见图6.使用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第1、第2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都为0,分析结果可信[13].净水区RDA分析结果中,第1轴与DO呈最大正相关(r=0.733 9),与温度呈最大负相关(r=-0.719 3).第2轴与NH4—N呈最大正相关(r=0.462 3),与TN呈最大负相关(r=-0.743 0).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看,绿藻分布于第三、四象限,与DO、TN、TP、pH、SD和水温的相关性较大.硅藻在4个象限中分布较为分散,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复杂.养殖区RDA分析结果中,第1轴与TN呈最大正相关(r=0.756 1),与SD呈最大负相关(r=-0.210 6).第2轴与DO呈最大正相关(r=0.366 8),与pH呈最大负相关(r=-0.763 6).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来看,大多数绿藻分布于第四象限,与TP、TN、pH、水温和DO有较高的相关性.蓝藻主要分布在第三象限,主要受到透明度的影响,与TN、TP、NH4—N呈负相关.硅藻主要分布在第一、三象限,与TP、TN等相关.临村落区RDA分析结果中,第1轴与NH4—N呈最大正相关(r=0.543 8),与pH呈最大负相关(r=-0.474 8),第2轴与水温呈最大正相关(r=0.684 5),与DO呈最大负相关(r=-0.662 8).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来看,绿藻都分布在第三象限,与pH、DO相关性较大,而与TP、NH4—N和TN等营养盐呈现了较强的负相关.硅藻分布在第二象限,与pH、水温和TP相关性较强.蓝藻主要分布于第一、二象限,其分布受DO和SD的限制较大,其中耐污种伪鱼腥藻和微囊藻(C3和C8)与TP、TN、NH4—N和水温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其他蓝藻则与pH、水温等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沈会涛等[14]对白洋淀水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体pH及TP是影响该区域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田志富[15]对白洋淀水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氮磷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和SD是影响绿藻和蓝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研究同样发现,在净水区和养殖区,氮磷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影响,水体的TP、TN、pH和DO等对绿藻的分布有影响,养殖区蓝藻的生长受氮磷营养盐的限制,在临村落区,高浓度氮磷营养盐抑制绿藻生长,促进蓝藻生长,并且蓝藻中的耐污种伪鱼腥藻和微囊藻与氮磷营养盐呈现较强相关性.伪鱼腥藻和微囊藻在临村落区浮游藻类密度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优势度分别为0.38和0.36),两者都属于有毒的水华藻种[16-17],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生态安全.临村落区的蓝藻与水体的DO和SD呈现了较强负相关,可以通过增加水体DO和S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生长.硅藻对水环境的变化极敏感[18],水体的温度以及磷、氮含量都对硅藻的分布有重要影响[19-20],磷酸盐和氨氮对硅藻数量有重要影响[21].在污染较轻的丰水期,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在污染较重的枯水期,硅藻则与TP、pH和DO等相关[2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净水区的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也较为复杂,养殖区的硅藻与TP、TN相关,临村落区硅藻的分布与pH、水温和TP等相关.白洋淀不同水域的硅藻受到了不同的环境因子的影响,说明硅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可能与水体的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关联.1)2013年对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净水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69种(属);养殖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6种(属);临村落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7种(属).群落组成上,三大典型水域的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净水区和养殖区的次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临村落区的次优势类群为蓝藻门.2)从浮游植物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评价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水质状况分别是: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与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3)RDA分析的结果表明,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明显.净水区的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复杂,绿藻的分布与TP、TN、pH和DO等相关性较高,养殖区的硅藻分布与TP、TN相关,蓝藻的生长受到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临村落区的蓝藻的分布与氮磷营养盐相关性较高,硅藻的分布与pH、TP和温度等相关.4)净水区水体氮磷等营养盐较低,浮游植物多样性较高,水质稳定.养殖区应控制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防止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临村落区应防范蓝藻水华形成的毒害作用,减少有机质的输入,并进行进一步的生态修复.【相关文献】[1] ANDRZEJ S W,MALGORZATA G,TADEUSZ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ish,zooplankt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the Solina reservoir,Poland[J].Aquatic Living Resources,2000,13(5):373-377.DOI:10.1016/s0990-7440(00)01085-8.[2] 冯建社.白洋淀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J].江苏环境科技,1999(2):27-29. FENG J S.Phytoplankton and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J].Jiangsu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2):27-29.[3] 梁淑轩,秦哲,张振冉,等.从白洋淀内源污染调查探析其环境保护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4,6(1):10-14.DOI:10.3969/j.issn.1674-6252.2014.01.003. LIANG S X,QIN Z,ZHANG Z R,et al.Discussion on the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f internal pollution loadings in Lake Baiyangdian[J].Environmental ConformityAssessment,2014,6(1):10-14.DOI:10.3969/j.issn.1674-6252.2014.01.003.[4] 胡鸿钧,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HU H J,WEI Y X.The freshwater algae of china:systematics,taxonomy and ecology[M].Beijing:SciencePress,2006.[5] 韩茂森.淡水浮游生物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HAN M S.Fresh water planktonmap[M].Beijing:Agricultural Press,1980.[6] 周谐,郑坚,黄书铭,等.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4):70-73.DOI:10.3969/j.issn.1002-6002.2006.04.021. ZHOU X,ZHENG J,HUANG S M,etal.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elagic algae and water quality about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chongqing[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2006,22(4):70-73.DOI:10.3969/j.issn.1002-6002.2006.04.021.[7] MUYLAERT K,SABBE K,VYVERMAN W.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a freshwater tidal estuary (Schelde,Belgium) [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0,50(5):673-687.DOI:10.1006/ecss.2000.0590.[8] LOPES M R M,BICUDO C E M,FERRAGUT M C.Short term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a shallow tropical oligotrophic reservoir,southeast Brazil[J].Aquatic Biodiversity,2005,542:235-247.DOI:10.1007/1-4020-4111-x_23.[9] LEP J,MILAUER P.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ata using CANOC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82.DOI:10.1017/cbo9780511615146. [10] 金相灿,屠清瑛.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JIN X C,TU Q Y.Specification for eutrophication investigation of lakes[M].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0.[11] 王亚尼,周序协,张桂蓉,等.大茶湖浮游藻类调查与水质初步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32(3):118-123.DOI:10.3969/j.issn.1000-2421.2013.03.022. WANG Y N,ZHOU XX,ZHANG G R,et al.Investiga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Dacha Lake[J].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3,32(3):118-123.DOI:10.3969/j.issn.1000-2421.2013.03.022.[12] 况其君,马沛明,胡征宇,等.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2):88-91.DOI:10.3969/j.issn.1009-6094.2005.02.024. KUANG Q J,MA P M,HU Z Y,et al.Study o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lake eutrophication by means of algae biology[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05,5(2):88-91.DOI:10.3969/j.issn.1009-6094.2005.02.024.[13] 郝占庆,郭水良,叶吉.长白山北坡木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6):733-742. HAO Z Q,GUO S L,YE J.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of woody plants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J].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2003,27(6):733-742.[14] 沈会涛,刘存歧.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J].湖泊科学,2008,20(1):773-779. SHEN H T,LIU C Q.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i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LakeBaiyangdian[J].Journal of Lake Sciences,2008,20(1):773-779.[15] 田志富.基于RDA的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特征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12. TIAN ZF.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based on the redundancy analysis(RDA)[D].Baoding:Hebei University,2012.[16] 赵洋甬,胡建林,潘双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1912-1915. ZHAO Y Y,HU J L,PAN S Y.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society[C].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13:1912-1915.[17] 张维昊,徐小清,丘昌强.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01,14(2):57-61.DOI:10.3321/j.issn:1001-6929.2001.02.017. ZHANG W H,XU X Q,QIU C Q.Advance in study on microcystins in aquatic environment[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1,14(2):57-61.DOI:10.3321/j.issn:1001-6929.2001.02.017.[18] BRENT J B,COCQUYT C,CATH E.Benthic diatoms as indicators of eutrophication in tropical streams[J].Hydrobiologia,2006,573(1):75-87.DOI:10.1007/s10750-006-0262-5. [19] GROVER J P.Phosphorus-dependent growth kinetics of 11 species of freshwateralgae[J].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89,34(2):341-348.DOI:10.4319/lo.1989.34.2.0341.[20] 潘晓洁,朱爱民,郑志伟,等.汉江中下游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4,33(1):33-40.PAN X J,ZHU A M,ZHENG Z W,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during spring season[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4,33(1):33-40. [21] 刘霞,陆晓华,陈宇炜.太湖浮游硅藻时空演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4):821-827. LIU X,LU X H,CHEN Y W.Longterm evolution of planktonic diato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Lake Taihu[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2,32(4):821-827.[22] 王爱爱,冯佳,谢树莲.汾河中下游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分析[J].环境科学,2014,35(3):915-923.DOI:10.13227/j.hjkx.2014.03.015. WANG A A,FENG J,XIE S L.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FenheRiver[J].Environmental Science,2014,35(3):915-923.DOI:10.13227/j.hjkx.2014.03.015.。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杨丽伟;陈诗越【摘要】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的影响,白洋淀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白洋淀湖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并运用与湖泊富营养化关系最为密切的Chla、TN、TP、CCDMn和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营养类型.湖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白洋淀为重碳酸类钠组Ⅱ型水的偏碱性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为中-富营养级湖泊水体.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是TP.借助硅藻及其组合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现白洋淀硅藻属种以耐营养种梅尼小环藻C yclotella meneghiniana (20.43%)和Cyclostephanos tholi formis (25.40%)为组合特征,表明湖泊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环境状况堪忧.【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5(013)003【总页数】6页(P457-462)【关键词】白洋淀;水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湖泊富营养化;沉积硅藻【作者】杨丽伟;陈诗越【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42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支撑地球生命系统的关键要素和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控制因子[1]。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口的增加,水质污染持续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环境保护部最近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我国富营养化湖泊(水库)达25.0%。

湖泊水环境状况是区域生态环境健康与否的标志,关系着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方向,影响着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地方工农业的生产,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处于京、津、石三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主要承接上游萍河、府河、漕河、唐河、瀑河、孝义河、潴龙河及白沟引河8条河流的洪沥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浅湖草本沼泽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洪蓄水、灌溉生产、航运渔业和调节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3]。

白洋淀纪事水生出现的篇目

白洋淀纪事水生出现的篇目

白洋淀纪事水生出现的篇目白洋淀是中国北方的一个著名大型湖泊湿地,位于河北省境内。

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被誉为“华北第一滩”。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白洋淀拥有丰富多样的水生物种类,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构成了这片湿地特有的物种群落。

下面将介绍几个在白洋淀中常见的水生生物。

首先要提到的是重要的捕食性鱼类——鲶鱼。

鲶鱼,又称为“大头鱼”,它们是白洋淀中最常见的鱼类之一。

鲶鱼体长约30-50厘米,背部呈黑褐色,侧面则呈银白色。

它们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地方,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是湖泊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其次是白洋淀中的一个特殊种群——白天鹅。

白天鹅是一种大型的候鸟,体长约 1.5-2.5米,羽毛洁白如雪,因此得到了“水中天使”的美誉。

每年冬季,数千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这里汇集到白洋淀,它们飞越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过冬。

在湖面上,形成了令人惊叹的白天鹅群。

除了大型鸟类,白洋淀中还有各种水鸟,如鸬鹚、苍鹭、黑头鸦鹊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特有的鸟类黑鹳。

黑鹳是一种高大的水禽,体长约1.05-1.15米,全身羽毛呈黑色。

它们喜欢在白洋淀的芦苇丛中筑巢,以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为食。

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们对这些珍贵的水禽进行了重点保护。

在白洋淀的水域里,还有一种叫做“水蚯蚓”的小生物。

水蚯蚓体长约5-10厘米,柔软而富有弹性,呈现出红色或棕色。

它们生活在湖底的泥土中,以腐殖质和有机物为食。

水蚯蚓是湖泊中的过滤生物,通过吞食底泥中的有机物,起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

此外,白洋淀还是一片宝贵的水生植物群落的家园。

这里有丰富的藻类、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

藻类是水体中最基本的生物体,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湖泊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而水生植物如睡莲、茨莓等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净化水质、调整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经过长期的保护与恢复,白洋淀的水生生物种群逐渐恢复繁荣。

人们开始重视湿地保护,加强对白洋淀的治理和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多样性分析
包括 种 数 、丰 富 度 [ 3 ] 、Shannon - W iener 指
数 [ 4 ] 、均匀度 [ 4 ] 、物种优势度 。
3 结果
3. 1 白洋淀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调查中出现底栖动物 17 种 ,其中软体动物
14 种 ,占 82% ,环节动物 2种 ,占 12% ,水生昆虫 1 种 ,占 6%。3类底栖动物在九个站点的分布较 为均匀 ,根据物种优势度计算公式 ,计算白洋淀的 优势种为羽摇蚊幼虫 、中华圆田螺 、中国圆田螺 、 绘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 。 3. 2 样品的生物量统计
2. 180
0. 656
光淀 1. 627
2. 350
0. 837
圈头 1. 656
2. 392
0. 720
采蒲台 1. 634
1. 991
0. 600
端村 1. 632
2. 437
Hale Waihona Puke 0. 734加强淀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能够有 效恢复白洋淀水质 ,重点放在生物修复上 。 4. 2 生物修复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 、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 地 ,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用 ,被誉为“华北之肾 ”。近年 ,白洋淀湿地退化 严重 ,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 ,因此组织 开展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迫 在眉睫 [1 ] 。由于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 ,当 水体受到污染时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将会 发生变化 [2 ] ,因此 ,其种类的群落特征作为环境评 价指标在湖泊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 28 —
5 总结
通过对白洋淀底栖生物的初步调查 ,对其底栖 生物群落结构有了一定了解 。白洋淀各个淀区底 栖生物比较均匀 ,优势种主要是中国圆田螺和中华 圆田螺和羽摇蚊幼虫 ,三个物种占总数量的 78% , 另外绘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也在一定量分布 ,占总 数量的 13% ,五个物种共占总数量的 91%。
《河北渔业 》2010年第 3期 (总第 195期 ) ○调查与分析
do i: 10. 3969 / .j is sn. 1004 - 6755. 2010. 03. 012
白洋淀底栖动物组成及对水质的指示作用 3
蔡端波 1 ,肖国华 2 ,赵春龙 2 ,王 彪 3 ,王宏伟 33
通过对样品的多样性分析得知 ,烧车淀和枣 林庄多样性指数较高 ,物种分布比较均匀 ,鸳鸯岛 和南刘庄多样性指数较低 ,物种分布不均匀 。
通过分析白洋淀的污染情况得知 ,白洋淀整 个淀区都有不同程度污染 。这些污染物既有外源 的 ,又有内源的 ,主要是府河等河流带来的外源污 染 。在九个采样点中 ,烧车淀 、枣林庄和光淀污染 较轻 ,鸳鸯岛和南刘庄污染较重 ,其他点居中 。
《河北渔业 》2010年第 3期 (总第 195期 ) ○调查与分析
家寨和枣林庄以及光淀的水面较宽阔 ,水中水草 以及一些挺水植物较多 ,这会增强这些地点的自 净能力 ,所以这四个地点污染都较轻 。其中王家 寨受当地居民影响 ,污染略重于另外三个点 。圈 头 、采蒲台和端村有一定的居民 ,水中也有一定量 的水草 ,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污染程度在九个点 中属于中等 。鸳鸯岛和南刘庄的水草相对较少 , 并且受到一定的人为影响 ,自净能力相对较差 ,污 染严重 。
1 材料与方法
底栖动物的采集根据白洋淀湖泊的形状 、面 积 、深度 、底质 、生态环境等因素设置了九个采样 站 ,分别是 :鸳鸯岛 、南刘庄 、烧车淀 、王家寨 、枣林 庄 、光淀 、圈头 、采蒲台 、端村 (如图 1) 。底栖动物 采集于 2007年 3月至 12月 ,每月采集一次 ,进行 种类鉴定 、记数 、称重 ,同时对水体的 pH、温度 、水 深 、可见度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 ,并记录采集区域 地质情况 。
致谢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白云鹏 、林 丽萍 、冯超 、宋春雨 、黄宝生参与了部分工作 ,特此 致谢 !
参考文献 :
[ 1 ]任淑智. 京津及邻近地区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等级 [ J ]. 生态学报 , 1991, 11 ( 3) : 262 - 268
[ 2 ] IWAKUMA T, YASUNO M. Fate of the univoltine Chironom id,
表 1 各采样点三个月总计多样性指数
采样点 丰富度 d Shannon - W iener指数 H 均匀度 E
鸳鸯岛 1. 290
1. 711
0. 610
南刘庄 1. 114
0. 921
0. 356
烧车淀 1. 916
2. 585
0. 816
王家寨 1. 384
2. 360
0. 913
枣林庄 1. 883
环节动物和水生昆虫的生物量和其个体数量 呈正相关 。 3. 3 多样性分析
将三个月的数据汇总 ,计算得出三个月的总 的多样性指数见表 1。
4 讨论
4. 1 白洋淀污染分析 从数据上总的来看 ,烧车淀和枣林庄污染相
对较轻 ,鸳鸯岛和南刘庄污染较重 ,这和白洋淀水 源有关 。从各个采样点周围环境来看 ,烧车淀 、王
信息 , 2006, 21 ( 2) : 22 - 24 (收稿日期 : 2009 - 12 - 21)
底栖生物可以削弱 、制约水体碳氮磷循环速 度 ,加速物质向生物链转换 ,利用食物链控制水体 物质循环 。底栖生物链的建立 ,能有效降低内源 污染释放总量和降低速度 ,减少河流水体沉积率 。 改变物质在水体内的循环方式 ,底栖生物将内源 污染 (碳氮磷 )直接转换成生物能或细胞蛋白 ,通 过食物链使水生高等动物直接控制内源污染 。底 栖生物能加速底质分解 ,稳固底泥物理 、化学性 质 。向上分解 、去除 、转换水体悬浮物 、有机碎屑 , 削弱水体固液转换速度 ,减少水体物质沉积 ,向下 缩减污泥体积 ,加速有机物分解 、转换 ,促进腐殖 质形成 , 稳 固 磷 , 为 沉 水 植 物 恢 复 提 供 前 提 条 件 [ 5 ] 。适量放置贝类 ,尤其是在中 、富营养水质 的交界水域增加河蚬等贝类的放流量 ,逐渐将放 流范围向富营养水域推进 ,同时再配于合理开发 利用手段 (目前主要是控制捕捞强度 ) ,以达到经 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 6 ] 。
的研究 [ J ]. 生物多样性 , 2003, 11 (1) : 20 - 23 [ 5 ]李继洲 ,程南宁 ,陈清锦.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J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 2005, 6 (1) : 25 - 30 [ 6 ]王小林. 关于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 [ J ]. 现代渔业
( 1. 河北大学 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2.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 , 河北 秦皇岛 066200; 3. 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 2007年调查了白洋淀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定量样品共出现 17种 ,其中软体动物 14种 ,环节动物 2种 , 水生昆虫 1种 。通过优势种分析 ,得知白洋淀底栖优势种主要是中国圆田螺 、中华圆田螺和羽摇蚊幼虫 ,三个 物种占总数量的 78% ,另外绘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也有一定量分布 ,占总数量的 13% ,五个物种共占总数量 的 91%。通过对各站点样品的多样性分析 ,得知烧车淀和枣林庄多样性指数较高 ,物种分布比较均匀 ,鸳鸯 岛和南刘庄多样性指数较低 ,物种分布不均匀 。白洋淀普遍受到污染 ,其中南刘庄和鸳鸯岛污染相对严重 ,枣 林庄 、烧车淀和光淀污染相对较轻 。签于白洋淀的污染情况 ,作者提出用生物的方法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 ,并 详细分析了底栖动物在生物修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修复 ;白洋淀
白洋淀本身有较强的自净能力 ,但不能完全 处理入淀污染物 。鉴于此 ,建议采用生物方法修 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 ,恢复其自净能力 。在原有 生物的基础上 ,应该再人工投放一定量的适合在 白洋淀环境中生长的贝类 。另外白洋淀的其他动 物和水生植物也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保护其生态 结构 ,从多个方面一起入手恢复其自净能力 。对 于生物修复的重点在污染入淀口处 ,如鸳鸯岛 、南 刘庄等地 。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06276902 D ) ;保定市科技局 (06F01 - 2) ;河北大学博士基金资助 ; 河北省生物学强势特色学科资助 ;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 (07220501D ) ; 河北省水产局项目 , (冀渔科 20090101) ;河北大 学横向课题项目资助 。
— 27 —
Tokunagayusurika akamusi at emerg - ence in Lake kasum igaura
[ J ]. Japan. A rch Hydrobiol, 1983, 99: 37 - 59 [ 3 ]许木启 ,朱江. 从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变化看白洋淀富营养化
的发展 [ J ].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2003, 14 (3) : 22 - 30 [ 4 ]韩洁 ,张志南 ,于子山. 渤海中 、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