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情感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归纳如下:
爱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爱慕和眷恋之情。

思乡:抒发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痛苦。

欢乐: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欢乐和幸福。

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伟大。

人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反思。

怀古:怀念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历史。

离别:表达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壮志: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和抱负。

闲适:描绘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样,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意境,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李煜《相风欢-无言独上西楼》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保家卫国的决心:李贺《雁门太守行》
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
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使至塞上》
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温庭筠《梦江南》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陆游《游山西村》李清照《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陶渊明《归园田居》
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
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李清照《醉花阴》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仕途失意的苦闷:李白《行路难》
借慰平生的喜悦:陶渊明《饮酒》王维《汉江临眺》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门送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龚自珍《已亥杂诗》。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导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通常会和咏史诗结合在一上进心,并”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常见主题:1、悲叹怀才不遇。

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取得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2、抒发昔盛今衰愤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现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3、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统治者的腐败。

4、同情下层人民。

如《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乌衣巷:《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附:《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

”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

”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

一个”摇“字,颇具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

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

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

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唐宋诗醇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一、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一种或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或以古人事迹为题材,来抒发作者内在情志的诗歌类型。

这类诗歌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体现着一种时空的穿透力,读起来总会给人一种沧桑旷远之感。

一般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常表达以下主题或思想情感: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古诗表达的情感的类型

古诗表达的情感的类型

古诗表达的情感的类型
古诗表达的情感的类型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
离别思念: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或对故园的眷恋。

闺怨情愁:描写思妇思念远征丈夫的情诗,或抒发青春少女对爱情和幸福的热望。

感怀诗:表达对往日繁华或青春盛年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山水田园诗: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边塞诗:描写边塞将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壮丽场景,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或缅怀古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兴衰、世事变迁的感慨。

托物言志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诗人的志向、情操或人生感悟。

哲理诗: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诗人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这些类型只是古诗表达情感的一部分,实际上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还要丰富和复杂。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一)忧国伤时(二)建功报国(三)思乡怀人(四)生活杂感(五)送别之情六、怀古伤今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用眼前的江南烟雨景物,对比映衬六朝那一度奢华无度热闹非凡又一个个竞相灭亡的朝代。

七、蔑视权贵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八、愤世嫉俗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发诗人忧愤郁悒,显示诗人郁结之浓,忧愤之深、,心绪之烈,感情一触即发不可抑止喷薄而出九、怀才不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用“三十功名尘与土”来感叹自己多年劳苦奔波,人海浮沉所成就的低微,一事无成也。

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每多含有自况壮行跋涉千里的豪情。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边塞征戍类诗词的思想内容★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爱国守土、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别离贬谪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别离诗的思想内容:★表达离愁别绪(离情别恨),多愁绪满怀、伤感失落。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讴歌、留恋不舍。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的思想内容:★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等情感。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古诗词中有哪些表达情感的词句

古诗词中有哪些表达情感的词句

古诗词中有哪些表达情感的词句古人以诗词表达情感,既细腻又深刻,流传至今。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精炼的语言塑造出了深深打动人心的意境。

从爱情到离别,从喜悦到忧愁,下面将介绍古诗词中表达各种情感的典型词句。

1. 爱情之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诗词中以婉约、细腻的方式表达了这一主题。

诸如“春风十里,不如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句句道出了爱情的独特美感,传递出温柔、深情的情感。

2. 忧愁之痛古人常将忧愁的情绪融入到诗词之中,展现出深沉的内心痛苦。

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别离何时能再见”等词句,直接打动人心,表达了失去与分别所带来的痛苦之情。

3. 惊喜之悦古代诗人也将生活中的喜悦以诗词形式表达,令人感受到惊喜的喜悦。

诸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掌中乾坤定若此”等词句,把世间美好的瞬间凝固在诗的文字之间,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之感。

4. 哀思之难古代诗人对离别、疾病或死亡等悲伤情感的表达,往往充满了诗性的悲凉与豪放。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词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出了人生的无奈与哀思之难。

5. 渴望与思念古人常以思念和渴望的情感为主题,表达对亲人、挚友或故乡的思念之情。

譬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句,琴心剑魄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思念之情。

6. 放浪与追求古代诗词中也有表达自由放浪、追求理想的情感。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句,展现了追求自由自在、追求理想的文人心境。

总结起来,古诗词中以各种表达情感的词句为题材,展现了爱、悲、喜、思、怨、羡等众多情感。

这些精美的句子描绘了人间百态,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意的美妙。

古人的情感在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中得到了永恒的凝固,成为人们心灵沟通的纽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常见情感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
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常见场景
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
思妇闺情诗
【鉴赏要点】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山水田园诗
【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怀古咏史诗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常见感情】
A.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B.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
C.感慨个人遭遇;
D.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
【写作技巧】
技法上:有借古讽今的,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

咏物言志诗
【鉴赏要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不滞于物]
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鉴赏方法】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神似)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边塞征战诗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
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2)情感:
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
D.对家人思念;
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词语: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人生感慨诗
【鉴赏要点】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

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常见感情】
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伤春悲秋。

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注意要点】
1、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2、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
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如朱熹《观书有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

如杨万里的《小池》。

忧国忧民诗【常见情感】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