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与恢复

合集下载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备份与恢复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数据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愈发突显。

本文将从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备份与恢复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

1. 数据安全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数据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丢失或损坏,如病毒攻击、硬件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

而一旦数据丢失,可能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可以有效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 业务连续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还可以保障企业的业务连续性。

在面临突发情况时,如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如果没有做好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可能会导致企业业务中断甚至瘫痪,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有了完善的备份与恢复方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保障企业的业务连续性。

3. 合规性要求。

随着数据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数据合规性的要求。

数据备份与恢复是符合合规性要求的重要手段。

只有做好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避免因此带来的法律风险。

二、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1. 本地备份。

本地备份是指将数据备份到本地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U盘等。

本地备份的优点是备份速度快、恢复速度快,同时可以对备份数据进行物理隔离,安全性较高。

但是本地备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备份设备损坏、丢失等,可能会导致数据无法恢复。

2. 远程备份。

远程备份是指将数据备份到远程服务器或云存储中。

远程备份的优点是数据安全性高,可以避免本地备份设备损坏、丢失等问题。

同时,远程备份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但是远程备份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备份速度慢、恢复速度慢等。

3. 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是指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而不是全部数据。

增量备份的优点是备份速度快、占用空间少,同时可以节省备份成本。

数据库常用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数据库常用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数据库常用的备份和恢复方法1. 定期全量备份: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完整备份,可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2. 差异备份:在全量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部分,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3. 事务日志备份:备份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可以实现逐渐备份,精准的还原到某一时间点。

4. 复制备份:将数据库复制到其他设备或位置,以防主要数据库损坏或丢失。

5.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的数据变化,可大幅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成本。

6. 数据库快照:生成数据库的快照,记录数据库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用于快速恢复到该状态。

7. 物理备份:备份数据库的物理文件,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可快速恢复数据库的完整性。

8. 逻辑备份:备份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表、索引、视图等,方便跨平台导入导出。

9. 热备份:在数据库运行时进行备份,不停止数据库服务,可实现24/7的备份操作。

10. 冷备份:在数据库停止时备份,可以获得更稳定可靠的备份结果。

11. 数据库镜像:实时将数据库复制到另一个实例,确保备份数据的实时性和高可用性。

12. 数据库导出: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为文本文件,以便迁移或重建数据库。

13. 数据库导入:从导出的文本文件中导入数据到数据库,用于恢复或迁移数据。

14. 增量同步备份:将增量数据同步到备份设备,以实现实时备份和恢复。

15. 压缩备份:对备份文件进行压缩,减小存储空间占用和备份速度。

16. 分布式备份:将备份数据分布保存在多个位置,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7. 数据库迁移:将数据库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需要备份和恢复数据。

18. 数据库克隆:创建数据库的副本,用于测试、开发或灾难恢复。

19. 自动备份计划:设定定时任务,自动执行备份操作,提高备份的可靠性和定期性。

20. 增量还原:在全量备份的基础上,只还原最近的增量备份,减少数据恢复的时间成本。

21. 数据库快速还原:通过快照或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库的快速、即时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数据备份与恢复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都应重视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意义、常见的备份与恢复方式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备份策略。

一、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数据备份是将重要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中,并妥善保存,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以下是数据备份的重要性:1. 数据丢失的风险:数据可能因电脑故障、硬盘损坏、病毒攻击、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而丢失。

如果没有备份,数据的丢失可能对个人用户的重要文件、照片或视频,对企业组织的财务文件、客户信息等造成重大影响。

2. 数据恢复的关键:当数据丢失时,备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恢复数据,降低数据丢失带来的风险。

备份的数据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恢复的作用,保障工作和生活的连续性。

3. 安全防护的一环:数据备份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份可以帮助用户应对勒索软件、网络攻击等威胁,恢复到未受感染的数据状态,避免信息泄露及恶意攻击对个人与组织造成的损失。

二、常见的备份与恢复方式1. 本地备份:本地备份是将数据复制保存在本地存储介质中,如硬盘、光盘或USB存储设备。

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但也存在风险,如本地设备损坏、灾难等情况可能导致备份数据丢失。

因此,本地备份需要定期更新备份数据,同时将备份存储介质放置于安全的地方。

2. 云备份:云备份是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通过网络传输进行备份。

云备份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备份数据。

同时,云备份还提供了数据加密、冗余存储等安全措施,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

3. 离线备份:离线备份是将数据复制到物理介质中,如磁带或光盘。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数据长期保存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离线备份需要定期校验备份介质,确保数据完整性,并将备份介质放置于安全的存储环境中。

三、制定有效的备份策略为了确保数据备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制定有效备份策略的几个关键步骤:1. 评估数据的重要性:首先,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确定备份的频率和深度。

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规程

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规程

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规程数据备份与恢复是计算机系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能够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预防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操作规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数据备份操作规程1. 确定备份策略在进行数据备份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应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内容、备份介质、备份存储位置等信息。

备份频率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动情况来确定,备份内容应包括关键数据和系统配置文件,备份介质可以选择磁带、光盘、硬盘等存储媒体,备份存储位置可以选择本地存储或云存储。

2. 选择备份工具根据备份策略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备份工具。

常见的备份工具包括操作系统自带的备份工具、第三方备份工具等。

确保备份工具能够满足备份策略的需求,并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

3. 执行数据备份根据备份策略设定好备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数据备份操作。

在执行数据备份之前,应先关闭正在运行的相关应用程序,确保备份的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备份完成后,应进行备份数据的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4. 存储备份数据备份的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可以选择在本地存储设备上存储备份数据,同时也可以进行远程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

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定期检查存储设备的可用性,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和可访问性。

二、数据恢复操作规程1. 确定恢复策略在进行数据恢复之前,需要根据备份策略确定恢复策略。

恢复策略应包括恢复目标、恢复时间和恢复范围等信息。

恢复目标可以是整个系统的恢复,也可以是单个文件或数据库的恢复。

恢复时间应根据业务需求来确定,恢复范围应与备份范围一致。

2. 确认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在进行数据恢复之前,需要确认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可以通过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测试恢复过程等方式来验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如果备份数据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重新备份数据。

3. 执行数据恢复根据恢复策略和备份数据的可用性,执行数据恢复操作。

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数据

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数据

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数据如今,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数据丢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备份和恢复电脑数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备份和恢复方法,帮助读者在面临数据丢失风险时能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手动备份手动备份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备份方式之一。

用户只需将重要的文件和文件夹复制到外部储存设备(如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中即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适用于少量数据的备份。

1. 连接外部储存设备至电脑。

确保设备与电脑连接良好并被电脑识别。

2. 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Windows系统为资源管理器,Mac系统为Finder),定位到需要备份的文件和文件夹。

3. 选中需要备份的文件和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复制”。

4. 在外部储存设备的目录中右键点击,选择“粘贴”,完成备份过程。

手动备份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依赖任何软件;缺点是需要手动选择和复制文件,每次备份都会花费较多时间。

二、自动备份相对于手动备份,自动备份更加方便快捷。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自动备份软件来实现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每一次重要文件的更新都能得到及时的保存。

1. 选择合适的自动备份软件。

市面上有很多备份软件可供选择,例如Windows系统中的“文件历史记录”功能,Mac系统中的“时间机器”功能,以及第三方备份软件如“Backblaze”等。

2. 安装和配置备份软件。

按照软件的提示进行安装和设置,通常需要选择备份目录和备份频率等参数。

3. 软件将按照预设的频率自动备份数据,用户无需手动干预。

自动备份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无需手动操作,并且能够确保数据的及时备份;缺点是需要安装和配置备份软件,有时可能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

三、云备份云备份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的备份方式。

用户只需将数据上传到云存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即可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

1. 选择合适的云存储服务提供商。

什么是数据备份和恢复

什么是数据备份和恢复

什么是数据备份和恢复对于现代企业和机构而言,数据是无价之宝。

数据备份和恢复是保护企业数据的基本措施,可以保证数据安全,并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但是,什么是数据备份和恢复,为什么它们对企业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地备份和恢复数据?本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指的是将企业重要数据存储到不同设备、媒介或位置以确保数据安全的过程。

它可以防止意外删除、硬件故障、自然灾害、黑客攻击等事件导致的数据丢失。

数据备份可以在不间断地运行正常业务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可以定期进行,以确保数据在备份之后的时间段内保持最新。

通常企业会选择硬件备份(如磁带、磁盘、云存储等)或软件备份(如虚拟机镜像、文件备份等)。

数据恢复指的是将丢失或受损的数据恢复到可用状态的过程。

数据恢复过程应该是快速和有效的,通常是在有数据丢失或文件系统严重损坏的情况下进行的。

数据恢复通常需要备份数据源、媒介,以及正在运行的系统或环境。

因此,数据恢复应该在事先进行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企业可以选择全盘恢复或选择特定文件进行恢复,具体取决于特定的故障和数据需求。

二、为什么数据备份和恢复对企业至关重要?数据备份和恢复对企业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如果在数据管理上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1. 数据丢失:由于黑客攻击,病毒感染,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数据可能会丢失。

企业必须通过数据备份来保护数据,以便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并确保业务正常运行。

2. 经济损失:数据丢失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例如,数据丢失会导致业务中断,导致失去客户和市场份额,为企业带来巨额财务损失。

数据备份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进行数据恢复,减少数据丢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3. 可靠性问题:如果数据丢失或严重受损,企业的可靠性和信誉将会受到影响。

由于可靠性问题,企业可能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份额,并受到财务和品牌形象的影响。

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够帮助企业保持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

数据备份和恢复规程

数据备份和恢复规程

数据备份和恢复规程数据备份和恢复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管理任务,它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遭受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运营。

为了有效管理和执行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制定一套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数据是业务运作的核心,因此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必不可少。

数据备份是指将数据复制到外部设备(如磁带、硬盘等)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人为破坏。

而数据恢复是指在数据丢失、系统崩溃或其他灾难事件之后,通过还原备份数据来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备份策略1. 定期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制定定期备份计划,确保关键数据得以安全保护。

2. 完整备份: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和设备,进行完整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 多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点,以防止单一地点的灾难性事件对数据的影响。

4. 增量备份:采用增量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的变动部分,减少备份时间和资源消耗。

三、备份流程1. 设定备份计划:根据备份策略,制定备份计划,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内容和备份设备选择。

2. 数据备份:按照计划执行数据备份,确保备份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存储管理:将备份数据存储到指定位置,同时对备份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便于后期的检索和恢复。

4. 备份验证:定期进行备份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正确性,修复备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定期维护:对备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备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可靠性。

四、恢复流程1. 恢复策略:根据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恢复策略,包括全盘恢复、文件级恢复或数据库恢复等。

2. 数据恢复:根据恢复策略执行相应的数据恢复操作,将备份数据还原到目标位置。

3. 恢复验证:对恢复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恢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故障排除:在恢复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保证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恢复确认:确认数据恢复后,进行业务系统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变得日益重要。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护、存储和恢复数据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出现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等问题时迅速恢复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的原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两个方面。

1.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指将源数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或设备上以防止数据丢失的过程。

备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

全量备份是将所有数据一次性复制到备份设备中,而增量备份仅备份源数据与上一次备份之间的差异部分,差异备份则只备份源数据发生改变的部分。

数据备份通常会使用磁带备份、硬盘备份或云备份等方式进行存储。

2. 数据恢复数据恢复是指在数据丢失或损坏后将备份数据重新还原到原始位置的过程。

恢复可以通过全量恢复、增量恢复和点-in-time恢复等方式进行。

全量恢复是将备份数据直接还原到源位置,而增量恢复则是在全量备份的基础上再恢复增量备份的数据。

点-in-time恢复则是在特定时间点恢复数据以保持数据一致性。

二、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的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企业、政府、医疗、科研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对于企业来说,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企业需要保护和存储大量的数据,以应对数据丢失、系统崩溃或人为因素等不可预见的情况。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备份和还原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政府数据备份与恢复政府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核心机构,数据安全和可靠性对政府来说尤为重要。

政府需要备份和存储大量敏感数据,包括人口统计、财政数据等。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可以帮助政府在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快速恢复数据,并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3. 医疗数据备份与恢复在医疗行业中,患者的医疗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硬盘1.品牌的认识Mastor:迈拓Toshiba:东芝Hitachi:日立Seagate:希捷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Excel Store:易拓2.硬盘的标签S/N:序列号P/N:序列号Firmware:固件是硬盘的操作系统Date code:数据编码WWN:信息,扫描可得的硬盘的信息Barracud:a系列 7200 转速 11 磁头数3.硬盘的常识硬盘小孔的作用:1. 散热2. 盘内与盘外大气压保持相同硬盘的区分:台式机(3.5寸)、笔记本(2.5寸)注意:电脑开机后,不能搬动电脑,硬盘高速运转,移动电脑,磁头与磁片相撞会出现痕迹。

而移动硬盘,有矫正器,移动时会阻碍与磁片的相撞。

电脑会经常死机,问题可能是硬盘的破坏。

4.硬盘的接口ATA:并口,拥有带子的传输带SATA:串口,窄的红色的SCSI:服务器利用光钎接口:大数据处理(倍数据)注意:Jumper Elock:跳线的接口(多个接口,区分主从盘)5.硬盘的逻辑结构5.1.磁道硬盘出厂后,会初始化(低级格式化),出现的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Track)。

磁道从外向内自“0”开始顺序编号,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300 ~ 1024个磁道,新的会有更多。

5.2.柱面所有的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了一个圆柱,就叫做:柱面(Cylinder)。

每个圆柱上的磁头,自上向下从“0”开始编号。

5.3.扇区操作系统是以扇区存储数据的,每个扇区包括512字节的数据和一些其他信息。

5.4.容量硬盘容量 = 盘面数 * 柱面数 * 扇区数 *512 (单位:KB MB GB TB)注意:一块磁片有2面,多个磁片相同的磁道号可构成一个个柱面。

磁头的个数 = 盘面的面数柱面数 = 磁道数6.硬盘的寻址方式C/H/S(柱面/磁头/扇区):三维地址模式LBA(扇区的逻辑块地址):线性寻址,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7.硬盘的分区7.1.分区格式FAT:Windows 3.0版本用的文件系统FAT32:Windows 95 /98NTFS:新技术文件系统注意:NTFS与FAT的优势:➢NTFS支持权限设置,但FAT不行➢NTFS分区技术文件支持加密,而FAT不行➢NTFS支持磁盘配额,而FAT不行➢NTFS支持长文件名,而FAT只支持8.3文件命名(8个文件名字符和3个扩展名字符)7.2.分区要求主分区硬盘逻辑分区一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二C区为系统区,其中引导系统存放的盘符,Windows配置 40G – 100GD区为软件存放区,一般划分100G – 200GE区为数据存放区F区为数据备份H区为游戏安装注意:C盘前,还有一段,分区为隐藏分区,作为还原空间。

计算机的计算方式不一样,1T = 1000G分区越多,磁头找文件的速度就越慢7.3.硬盘划分分区结构NTFS8.硬盘的隐藏方法一:a)运行 compmgmt.msc 进入计算机管理b)单机磁盘管理,选择需要隐藏的磁盘,点击右键,删除磁盘号方法二:a)运行 compmgmt.msc 进入计算机管理b)单机磁盘管理,选择需要隐藏的磁盘,点击右键,删除磁盘号时,选择装入一下空白的NTFS文件中,名字自命名方法三:a)运行 regedit 进入注册表,搜书EXPLORER,在HKEY-CURRENT-USER-software-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策略)-nodriesb)消失:C盘,设置10进制4;D盘,设置10进制8;E盘,设置10进制16;F盘,设置10进制32……c)若一起消失,则是所有的盘符值和的写入积累:Cooking,是获取本地电脑的一些访问搜索,卖给第三方打广告,浏览其他网页就会有你以前要搜索的信息。

二、数据备份与恢复1. 操作系统备份1.1系统备份a)利用系统,控制面板里的备份与恢复。

特点慢。

b)利用第三方软件(GOST)做成镜像文件。

1.2驱动备份a)利用软件,一建备份(驱动精灵)b)手动备份✓打开我的电脑的设备管理器✓找到你需要备份的驱动项✓一个个的找到目录,复制到备份驱动文件夹,分类存放。

1.3我的文档备份备份时,不应该直接将,看到的复制。

而是进入C盘,找到我的文档的根目录,,进行备份。

2. 数据恢复2.1硬盘分区恢复注意:拿到别人的数据盘,首先利用软件做成镜像文件,恢复数据只能动用镜像文件。

恢复文件的原则是,宁愿多也不愿少。

2.2硬盘文件恢复2.21.误删文件恢复a)在电脑中,逻辑删除文件,在回收站中。

若永久的删除“shift+删除”b)若永久删除后,要找回文件,首先不要再向该盘存放文件,利用第三方软件,找回。

如:diskgen 、 finaldata 、 RStudio2.22.误格式化恢复不同,文件损失几乎100%格式化盘符前后的文件格式相同,文件不受破坏2.23.覆写与被覆写的分区文件格式相同,被覆写文件能恢复90%两个分区文件格式不相同,被覆写文件能恢复0%2.3文件修复2.31.MBR概论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一般将MBR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MBR包含整个扇区(引导程序、分区表及分隔标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主引导记录;而狭义的MBR仅指引导程序而言。

MBR(Master Boot Record),中文意为主引导记录。

硬盘的0磁道的第一个扇区称为MBR,它的大小是512字节,而这个区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pre-boot区(预启动区),占446字节;第二部分是Partition table区(分区表),占64个字节,该区相当于一个小程序,作用是判断哪个分区被标记为活动分区,然后去读取那个分区的启动区,并运行该区中的代码。

他是不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也不能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磁盘操作命令来读取它。

但我们可以用ROM-BIOS中提供的INT13H的2号功能来读出该扇区的内容,也可用软件工具Norton8.0中的DISKEDIT.EXE来读取。

用INT13H的读磁盘扇区功能的调用参数如下:入口参数:AH=2 (指定功能号)AL=要读取的扇区数DL=磁盘号(0、1-软盘;80、81-硬盘)DH=磁头号CL高2位+CH=柱面号CL低6位=扇区号CS:BX=存放读取数据的内存缓冲地址出口参数:CS:BX=读取数据存放地址错误信息:如果出错CF=1 AH=错误代码用DEBUG读取位于硬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操作如下:A>DEBUG-A 100XXXX:XXXX MOV AX,0201 (用功能号2读1个扇区)XXXX:XXXX MOV BX,1000 (把读出的数据放入缓冲区的地址为CS:1000)XXXX:XXXX MOV CX,0001 (读0柱面,1扇区)XXXX:XXXX MOV DX,0080 (指定第一物理盘的0磁头)XXXX:XXXX INT 13XXXX:XXXX INT 3XXXX:XXXX (按回车键)-G=100 (执行以上程序段)-D 1000 11FF (显示512字节的MBR内容)mbr - MBR组成一个扇区的硬盘主引导记录MBR由如图6-15所示的4个部分组成。

主引导程序(偏移地址0000H--0088H),它负责从活动分区中装载,并运行系统引导程序。

出错信息数据区,偏移地址0089H--00E1H为出错信息,00E2H--01BDH全为0字节。

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含4个分区项,偏移地址01BEH--01FDH,每个分区表项长16个字节,共64字节为分区项1、分区项2、分区项3、分区项4。

结束标志字,偏移地址01FE--01FF的2个字节值为结束标志55AA,如果该标志错误系统就不能启动。

重建主引导记录(重建MBR)“主引导记录”位于硬盘的第一个扇区中,用于选择并引导操作系统。

本软件会在保存分区表时自动检查主引导记录(MBR),当发现MBR无效时会自动重建MBR。

因此对于新硬盘,使用本软件分区后,一般不用专门执行重建主引导记录的功能。

如果MBR遭到破坏,或者需要清除主引导记录中的引导程序,可通过本软件的“重建主引导记录”功能重建MBR。

操作方法如下:点击“硬盘- 重建主引导记录(重建MBR)”菜单项,程序弹出下列提示:点击“是”按钮后,程序将用本软件自带的MBR重建主引导记录。

2.32.MBR组成MBR处于0磁道。

MBR分三部分组成1.446字节的引导代码用于引导系统2.64字节的主分区表,一个主分区表占16字节最多4个主分区。

(所有的逻辑分区算一个主分区)3.2字节 0X55 0XAA 分区结束标志。

例:一硬盘分了三个主分区第一个为活动分区。

分区格式 06、07 为NTFS NTFS分区的DBR备份在分区的最后,不计算在该分区大小中 0B、0C为FAT32 FAT32分区格式的DBR备份,在DBR后面的第六个扇区2.33.EBREBR是硬盘在划分主DOS分区(最多4个)后,划分的扩展分区。

而扩展分区中,又划分逻辑分区。

在扩展分区前有空白区域,有64字节是注意:EBR可以内嵌EBR(最后的16字节,可以连接下一个EBR)逻辑分区 = EBR的开始 + 1282.34.TXT文档2.35.图片文档文件各格式头部如下:GIF:474946383961JPG:FFD8FFE000104A4649460001JPEG:FFD8FFE000104A4649460001PNG89504E470D0A1A0A0000000D494844520000BMP:424D2.4分区恢复方法:a)搜素55AAb)看英文提示 A diskc)头部为EB 52 90 NTFS EB 58 90 FAT32 2.41.NTFS分区的开始 1C 1D 1E 1F分区的大小 28 29 2A 2B2.42.FAT32分区的开始 1C 1D 1E 1F分区的大小 20 21 22 23分区信息回填方法第一组引导80 非引导00第2-第4组 CHS开始任意填数第5组分区的格式 NTFS 07 FAT32 0B第6-第8组 CHS结束任意填数第9-第12组分区的开始第13-第16组分区的大小注意:第二盘找回的起始 = 第一盘的开始 + 第一盘的大小Eg:D = C开始 + C大小NTFS分区在填写分区信息时,分区大小 +1FAT32分区在填写分区信息时,不加任何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