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科学 11 认识光.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认识光 教案 教学设计 说课稿

1.提出问题
(1)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么传到我们眼睛的呢?光需不需要一定的路线传到我们的眼睛呢?夜晚进房间打开灯,房间各个位置是同时亮起来的吗?
(2)教师提供资料: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在空气中近似。太阳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 (8 ) 分钟。
(3)教师小结:光就像水流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个地方传到那个地方。我们说水往低处流,光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呢?
三、选择题。
(1)下列光源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太阳B水母C燃烧的蜡烛
(2)光的传播路线是()
A直线B曲线C无规律
四、回忆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类别
方法
现象
纸筒观察烛光
直纸筒
弯纸筒
小孔观察烛光
三点成直线
三点不成直线
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你会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光不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你又会看到什么奇异的现象?
教学问题
解决最佳方案
板书设计:
11.认识光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生物光源
……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练习设计:
一、填空。
(1)光是沿直线____________传播的。
(2)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________;像______、______等,这一类属于人造光源;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的光源属于________。
四下科学11.认识光
编委:刘娟 高辉
使用人:
时间:
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线。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
教学目标:
认识光优秀教案

认识光优秀教案11、认识光一、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认识光》二、教学目标: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教学重点:利用实验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教学难点:正确解释小孔成像原理五、课型:实验教学课六、教学方法:实验法、谈话法、讲解法、图示法、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
七、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小孔成像原理的课件、“小孔成像仪”、带孔的硬纸板、蜡烛、火柴、烧杯、水、塑料直管、弯管、实验记录等。
2、学生准备:激光灯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装置,它能创造你们不曾见过的奇迹,你们信不信?生齐答不信。
师:你们不相信?我请三名同学上来见证一下这个奇迹!(教师边说边把小孔成像系统放在讲桌一合适位置,然后点燃蜡烛,调整好光屏的位置以看到蜡烛最清晰的图像。
)学生三人到讲台上观察并给全班同学叙述看到的现象(蜡烛火焰倒立的像)教师展示小孔成像图片,结合图片讲解小孔成像并板书。
2、教师: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呢?学生提问题:小孔为什么会成像?(学生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在归纳的基础上确定。
)3、教师:这个问题与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认识光。
(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光源并简单对其分类1、教师提问题:要想认识光,我们必须先找到它,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2、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3、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帮老师找到这么多光。
树有根,水有源。
光也有个源头,我们把刚才找到的这些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
像太阳、闪电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光源属于生物光源;像打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属于人造光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机、课件资料2、分组实验材料:蜡烛、打火机、激光灯、直管、弯管、烧杯、带孔纸板、手电筒。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初步感受光的奇妙。
谈话:同学们玩过手影游戏吗?老师做个手影观察一下像什么?谁来做个不同的手影?关掉幻灯机,提问: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刚才能看到,现在看不到了?引出板书课题——认识光二、认识光源谈话:同学们,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学生自由说,教师分类板书。
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发光体,我们把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像太阳、星星、像萤火虫、水母等这一类在自然界中能发光物体的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灯,这类光源叫人造光源。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谈话:光源这么多,那么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观察几幅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图片“太阳光芒、手电筒发出的光、放映机放映电影发出的光”,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的传播路线。
学生可能猜想——光沿直线传播?(板书)师:都是这样想的?我们的猜想是“光沿直线传播”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做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前先讨论一下: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实验?学生分组交流实验方案师:刚才说的这些实验方案都听明白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不要用激光灯直接去照眼睛,用打火机点蜡烛时注意安全。
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表达师: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11. 认识光》 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难点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课件。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玻璃杯、牛奶、吸管、带孔纸板(每组三个)、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1、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手影表演,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2、影子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光和不透明的物体)3、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因为有灿烂的阳光、五彩的灯光以及各种各样的光,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绚丽多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研究光。
(板书课题)二、认识光源1、想要认识光,我们要先找到它。
(PPT)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太阳、蜡烛、闪电、萤火虫、霓虹灯、星星(所有的星星都能自己发光吗?)……2、我们把这种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PPT,板书:光源)像太阳、恒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板书);像电灯、霓虹灯这种,随着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制造出来的这一类光源,我们叫——(板书:人造光源)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几千种自己能发光的生物,像萤火虫、水母,叫做——(板书:生物光源)3、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光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能判断出它属于哪种光源吗?(PPT)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1、我们身边的光源很多,它们发出的光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呢?(PPT)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沿怎样的路线传播的呢?能不能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板书:直线?)2、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实验)。
小学科学课件《认识光

光在粗糙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无法形成清晰的像。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会因为速度的改变而发生折射,折射 光线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
折射规律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光线 在折射时遵循斯涅尔定律和折射率公 式。
02 光的种类
自然光
定义
自然光是指太阳发出的未经人为 改变的光线,它包括了直射的阳
应用
人造光在照明、舞台、电 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 视觉效果和氛围。
激光
定义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人造光 ,它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特 定条件下受激发而产生的 光。
特点
激光具有高亮度、高单色 性、高相干性的特点,能 够实现远距离的通信、测 量和加工等。
应用
激光在科研、工业、医疗 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激光切割、激光焊接、 激光美容等。
光照疗法
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可以治疗新生儿黄疸等疾病,促进身体 健康。
04 安全用光
避免强光直射
总结词
强光直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应避免直接看向太阳或强光源 。
详细描述
太阳光是最强烈的自然光源,直接看向太阳会损伤视网膜, 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此外,其他强光源如激光笔、聚光 灯等也应避免直视。
THANKS
光和经过大气散射的漫射光。
特点
自然光具有均匀、稳定、色彩丰富 的特点,能够为生物提供必要的光 照条件,促进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应用
自然光在建筑、摄影、电影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营造出舒适 、自然的环境氛围。
人造光
01
02
03
定义
人造光是指人类通过各种 手段创造出来的光,如电 灯、蜡烛等。
青岛版科学四下《认识光》说课稿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四下《认识光》说课稿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光与镜子》单元的第1课。
科学课程要求,让学生对大自然中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进行重新凝视、并运用科学观点去观看、了解事物,使学生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本课确实是结合《课程标准》——以学生的生活体会作引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认识光,并通过实验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目的确实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对光的已有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了解大自然,探究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爱好,明白得交流与讨论能够引发新的方法,明白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体会、新现象、新方法,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论证、评判和比较。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通过了一年的学习和探究,能够说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存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而自然界与人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光现象是学生从生命初始就感受到的现象,尽管是常见现象,然而,关于这些现象的变化所产生的阻碍,学生并没有细心的观看和了解,如光线如何分类、传播等。
学生对光是熟悉的、但没有通过进一步的观看、质疑、摸索,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认识光的产生、作用、光源分类、光的传播路线及光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体会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说明;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喜爱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明白得交流与讨论能够引发新的方法,明白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体会。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预备时期活动前,引导、启发学生观看、认识生活中能发光的物体。
既包括自己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电灯等光源,也包括月亮等非光源反射光,为课堂辨别光源的概念预备丰富的素材,同时提醒学生预备本课探究的材料:蜡烛、激光器(或小手电)、硬纸片(事先不要钻孔,留做上课时现场制作,)对学生进行使用激光器的安全性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中不要伤及眼睛。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11认识光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11、认识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蜡烛、激光器、带有小孔的硬纸片、吸管、装有红颜色的饮料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悄悄的变化着,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夜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我们城市的夜景。(播放城市夜景录像)师:看了夜景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美、美极了。师:什么美?生:城市的夜景美、灯光美、建筑美。师:最美的是什么?生:灯光美。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生:世界将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师:是的,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光》。(板书课题)(二)研究光沿直线传播:师:有了光人们才能看见世间的物体;有了光人们才能感到温暖;有了光植物才能生长等等,关于光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学生交流想研究的问题)生:光是怎样传播的?哪些物体会发光?哪些地方需要光?光有几种?光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根据你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光有可能是怎样传播的?生:……(教师播放太阳图启发)生:(交流)光沿直线传播。师:无论你同意或不同意这个答案,都没关系,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还要进行实验,因为实验是解决我们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填好记录表。(小组进行实验)师:看来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发现同学们在实验的时候,都很注意相互合作,设计出了很多的实验方法,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小组汇报、交流)老师播放图片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并介绍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生:看到蜡烛的像师:师:像有什么特点?生:生:倒着的。师:师:为什么是倒着的?生:因为蜡烛的光穿过小孔后光就反过来了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生:因为蜡烛很大,小孔很小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生:因为蜡烛火焰上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下部,火焰下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上部,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播放课件)(三)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了解有关哪些地方需要光、光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等知识:师:剩下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好呢?生:(答方法)师:这些问题用上网查询的方法比较好,老师已经把有关的资料放到我们学校的网站上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上网去查询资料寻找答案吧。(板书:上网查询资料)生: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师:同学们找到要查询的答案了吗?生:找到了。(学生交流)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光的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到网上遨游,并把你们的研究成果通过电子邮箱告诉老师(教师演示:点击“与老师联系”)(四)课后拓展师:我们再来做一下刚才激光灯在水中传播的实验,让激光灯离开水杯一段距离,从对面看,激光灯发光点与水中传播的路线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实验、上网等方法来找答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认识光.PPT》优质课件设计

三、探究与发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记录
方法
用激光灯从一侧照射半透明的 塑料块。观察光在塑料块中经 过的路线。
实验
把牛奶倒入装有烧杯的水中, 用激光灯照射烧杯中的水,观
记 察光在水中经过的路线。
录
用激光灯从塑料瓶一侧通过塑 料瓶中的烟雾照向另一侧,观 察光在烟雾中经过的路线。
现象
在塑料块中看到一束( )的光 束 在烧杯中看到一束( )的光束
在瓶中看到一束( )的光束
实验 结论
光是沿(
)传播的。
四、拓展应用:影子产生的原因
光沿直线传播。
五、归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从关注 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你会发现生活处处皆 学 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各种各样的光
太阳
雷电
萤火虫
壁灯
水母
蜡烛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二、问题与猜想: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
光 斑
三、探究与发现——生活中的启示
当空气中有烟雾,尘埃或水中有杂质 时 就会把光的路径显现出来。
三、探究与发现——实验器材
艾 香
烧 杯 和 水
激光灯 塑 料 块
塑
火
料
柴
瓶
牛
搅
奶
拌
棒
三、探究与发现——温馨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科学精品教案
11.认识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生活夜景的图片。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硬纸板(每组3个)、纸筒、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丽。
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图。
出示图片:(生活夜景图片或制成课件)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谈感受。
(美、灯光最美)
师:同学们都说的真好,是呀,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一)认识光源
1.提出问题
师: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
2.学生回答。
(指名说)
师问:
(1)月亮会发光吗?镜子呢?
(2)蜡烛发光吗?电视、电脑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对,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的太阳光。
蜡烛不会发光,应该说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3.教师小结:人们常说:树有根,水有源。
光也有源头,同学们刚才举的例子就很好,我们这些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板书);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属于人造光源(板书);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的光源属于生物光源(板书)。
(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1.提出问题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源这么多,那么这些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么传到我们眼睛的呢?光需不需要一定的路线传到我们的眼睛呢?夜晚进房间打开灯,房间各个位置是同时亮起来的吗?(2)教师提供资料: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在空气中近似。
太阳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 (8 ) 分钟。
(3)教师小结:光就像水流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个地方传到那个地方。
我们说水往低处流,光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呢?
2.学生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
)
师: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做试验)
对,实验是最科学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猜想?怎样做实验?3.设计实验方案
4.汇报实验方案(指名说)
在此环节,意见不同一,可以补充,取长补短。
方案1:把三张硬卡纸分别刻一个小孔,点燃蜡烛,看怎样才能通过三个小孔看到火苗。
方案2:用直纸筒看灯光,再用弯纸筒看,有什么现象?
方案3:用手电照射,显示轨迹。
……
5.开始实验。
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希望各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仔细观察、做
注意:教师要巡视,做好指导。
6.汇报实验收获(指名说)
※提示: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要认真听,不过在汇报的过程中,要说清楚,自己做的哪个实验,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最后得到了什么结论?
师结: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大家的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板书)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举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你们能不能举几个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学生举例子。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说明光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光?哪些地方需要光?
2.什么时候需要光?哪些地方需要光?
(学生说)
师结:其实,在生活、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光带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了光,世界一片黑暗,人类将无法生存。
3.课下作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在我们生活中的好处有很多,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这就说明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的方面。
课下,请同学们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板书设计:
11.认识光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生物光源
……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知识乐园:
1.填空:
(1)光是沿直线____________传播的。
(2)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________;像______、______等,这一类属于人造光源;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的光源属于________。
(3)在实验的过程中,人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烛光。
2.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
(1)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
()(2)我们能够产生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发光的物体一定发热。
()(4)闪电时,地面上的人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3.选择题。
(1)下列光源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太阳 B水母 C燃烧的蜡烛
(2)光的传播路线是()
A直线 B曲线 C无规律
4.生活中的科学。
假设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你会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光不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你又会看到什么奇异的现象?
答案设计:
1.填空。
(1)向四面八方(2)自然光源、电灯、点燃的蜡烛、生
物光源(3)三个小孔、烛光
2.判断。
(1)×(2)√(3)×(4)×
3.选择题。
(1)C(2)A
4.生活中的科学。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