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11- 认识光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PPT课堂课件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PPT课堂课件

现象
能看到灯光 不能看到灯光 能看到一束直直 的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认识光
欣赏美丽的光
欣赏美丽的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哪些物体能发光?
自然光源




壁焰 灯火
人造光源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判一判:
√ 1、闪电是光源。 ( ) × 2、萤火虫不是光源。 ( )
3、月亮是光源。
× ( )
√ 4、镜子不是光源。 ( )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材料:手电筒、透明杯子、水、牛 奶、激光灯、直管、弯管。
实验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四年级下册科学-11认识光-青岛版( 六年制 )(共1 4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认识光 教案 教学设计 说课稿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认识光 教案 教学设计 说课稿
(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1.提出问题
(1)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么传到我们眼睛的呢?光需不需要一定的路线传到我们的眼睛呢?夜晚进房间打开灯,房间各个位置是同时亮起来的吗?
(2)教师提供资料: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在空气中近似。太阳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 (8 ) 分钟。
(3)教师小结:光就像水流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个地方传到那个地方。我们说水往低处流,光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呢?
三、选择题。
(1)下列光源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太阳B水母C燃烧的蜡烛
(2)光的传播路线是()
A直线B曲线C无规律
四、回忆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类别
方法
现象
纸筒观察烛光
直纸筒
弯纸筒
小孔观察烛光
三点成直线
三点不成直线
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你会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光不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你又会看到什么奇异的现象?
教学问题
解决最佳方案
板书设计:
11.认识光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生物光源
……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练习设计:
一、填空。
(1)光是沿直线____________传播的。
(2)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________;像______、______等,这一类属于人造光源;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的光源属于________。
四下科学11.认识光
编委:刘娟 高辉
使用人:
时间:
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线。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
教学目标:

11《认识光》教学课件1

11《认识光》教学课件1

你能用一只手电筒和三张 小孔纸板做一个实验来证 明你的解释吗?
光在空气中是沿 直线行进的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 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 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 面景物的倒影。这种现象被 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 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孔成像: 倒立 实象
左右相反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多么美丽的景象!这是世博会上海的夜晚
太阳
灯 泡
闪电
荧光
烛 光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1.自然光源:太阳、闪电、 萤火、火山喷发时发出的光、 恒星等 2. 人造光源: 灯光、 蜡烛、焰火、篝火等
你怎样解释上面光的现象
1.彩灯的灯光 沿直线传播 。 2.阳光中的光线 沿直线传播。 3.树林中的光线 沿直线传播 。
拓展活动
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 在水中进行的方向呢?
解释现象:影的形成
• • • • • • • • • • • • • • •
1、像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灯这样的 发光物体,叫做( )。 2、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 )传播的。 3、按来源给光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 ( )、( )。 4、“小孔成像”说明光是( )。 5. 下列光源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太阳 B水母 C 蜡烛 6.光的传播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规律 7.发光的物体一定发热( ) 8 闪电时,地面上的人先听到雷声, 后看到闪电。 ( ) 9.光的发射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 ) 10.月亮、镜子也是光源。 ( )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11. 认识光》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11. 认识光》  青岛版

《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光》。

【教材简析】《认识光》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1课内容,本单元隶属于科学内容四大板块中的“物质科学领域”,《认识光》是本单元的基础课,主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源和光的传播路线,为继续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做好铺垫。

教参指出,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是对光现象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包括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合成、光与生活的关系等,本单元与前面学习从知识上没有过多联系,却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好了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光的知识在前面和以后的学段中也有涉猎,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归纳出一下单元。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涉及自然光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和影子形成的知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涉及人造光源,包括电能与光能的转换等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路线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目标:能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能运用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现象。

态度目标:培养大胆想象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组装并运用自制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纸板、竹签、铁钉、铅笔、剪刀、胶带、双面胶、LED灯座、蜡烛、纸箱、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看,这是哪里?预设:五四广场谈话:对,这就是五四广场沿海一线的风景。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青岛灯光秀视频)谈话:你们去看过灯光秀吗?有什么感受?预设:美丽、震撼……谈话:为什么五四广场沿线的夜景会如此好看呢?预设:因为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四下科学_11_认识光.

四下科学_11_认识光.

11.认识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线。

在认识光源时,对人工光源及天然光源不要求学生有过多的了解。

探究光的传播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继而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并以此作为新的探究课题引入后续探究,为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教学建议: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为探究哪些物体是光源做好准备。

在认识光源时,对光源的分类做简单的了解,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如月球、镜子等不是光源。

二是研究光的传播。

出示六幅图,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然后教师给学生准备蜡烛、激光灯、硬纸片等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实猜想。

(三个实验方法是通过二张带有小孔的纸屏观察,看是否能看到蜡烛的火焰;借助水观察激光器光束的传播路线;分别用直纸筒与弯纸筒看灯光,观察利用哪一个纸筒能看得到灯光。

)最后,让同学通过实验自己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在应用创新中,让学生知道灯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灯光还有一些危害。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研究光污染问题,为《光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作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知识: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光源;知道光的传播路线及方向。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及方向。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机、课件资料、烧杯、蜡烛、火柴、小刀学生准备:激光灯、卡纸(2)、白纸(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问题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丽。

认识光

认识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1.认识光》说课教案——兴隆镇小学教师乔飞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11.认识光》。

光是由光源产生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对“光”的利用和开发,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利用和开发“光资源”的科学史。

本课就是引领学生认识“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光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以及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设计意图:我是按当堂达标教学的目标准为指导思想确立的,遵循三维目标的原则,首先是知识目标,结合本课的知识点,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并且知道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是能力目标,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第三是学生的情感目标,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感受和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关键:观察实验现象学情分析:对每个人来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光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光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光的知识,但熟悉的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它们的更多奥秘。

这恰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

教法:1.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对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做实验,从而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

2.把学生分配在一个个小组里进行探究活动,每个人要与同伴进行协商,要听取同伴的意见,要有分工,集中集体的智慧完成好小组的探究活动,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逐渐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11. 认识光》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11. 认识光》  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难点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课件。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玻璃杯、牛奶、吸管、带孔纸板(每组三个)、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1、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手影表演,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2、影子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光和不透明的物体)3、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因为有灿烂的阳光、五彩的灯光以及各种各样的光,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绚丽多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研究光。

(板书课题)二、认识光源1、想要认识光,我们要先找到它。

(PPT)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太阳、蜡烛、闪电、萤火虫、霓虹灯、星星(所有的星星都能自己发光吗?)……2、我们把这种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PPT,板书:光源)像太阳、恒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板书);像电灯、霓虹灯这种,随着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制造出来的这一类光源,我们叫——(板书:人造光源)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几千种自己能发光的生物,像萤火虫、水母,叫做——(板书:生物光源)3、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光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能判断出它属于哪种光源吗?(PPT)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1、我们身边的光源很多,它们发出的光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呢?(PPT)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沿怎样的路线传播的呢?能不能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板书:直线?)2、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实验)。

四年级科学11课认识光课件资料

四年级科学11课认识光课件资料
小孔观察烛 三点成直线 光
能看到烛光 不能看到烛光
能看到烛光
不能看到烛光
三点不成直线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说一说
哪些地方需要光?
填空:
1、 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是沿 直线 向 四面八方 传播的。
生物 光 3、太阳、雷电属于 自然 光源;萤火虫、水母属于
源;电灯、蜡烛属于 人造 光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闪电是光源。 ( √ ) 2、萤火虫不是光源。 ( × ) 3、月亮是光源。 ( ×) 4、镜子不是光源。 (√ )
11 认识光
太阳
雷做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生物光源
观察图片猜想:光是沿 直线 传播?
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材料:带孔木板、蜡烛、 火柴、直管、弯管。 实验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一:用细直的吸管正对着点燃的蜡烛, 通过吸管观察;然后通过弯吸管观察蜡烛的 光。 实验二:在桌面上依次竖直摆放三张带小孔 的纸板和蜡烛,使三张纸板的小孔及蜡烛的 火焰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点燃蜡烛,从另一 侧通过纸板的小孔观察;移动其中一块纸板 ,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再通过纸 板的小孔观察。
课后调查 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我们 的生活,但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 光污染。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 光污染现象。
温馨提示:
1、做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要被蜡烛烫伤, 提高防火意识。
2、蜡烛点燃后固定好,不用时赶紧熄灭。
3、用塑料管观察烛光时管口不要离火焰太 近。 4、实验时要听从组长安排,先做好分工, 做好实验准备;组长负责填实验记录。
类别
方法
现象
实 验 记 录
实验 结论
塑料管观察 用直管观察 烛光 用弯管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2020年中小学延期开学《科学》教学资源
学 习 任 务 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第十一课《认识光》
2.达成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认识光源,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做假设性解释,并能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2.能够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并能用科学语言表述探究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2.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3.课前预习
搜集光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相关知识。
二、个人学习任务
1、器材的准备
直纸筒、弯曲的纸筒、蜡烛、手电筒、记录单。
2、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拓展活动
用蜡烛、有孔的纸板和纸屏做小孔成像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