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栽培技术与管理
冬枣新品种沾冬2号的栽培技术

冬枣新品种沾冬2号的栽培技术沾冬2号俗称二代冬枣和短枝冬枣,是山东省沾化县从一般冬枣自然变异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冬枣新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优良品种鉴定。
在原产地沾化沾冬2号表现遗传性状相对稳定,果形美观,果大、质优,适应性强,品质超过普通冬枣。
2011年山东省无棣县进行引种,通过在金丝小枣和普通冬枣上高接,目前沾冬2号冬枣已初具生产规模。
现将这一冬枣新品种在山东省无棣县的引种表现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一、品种主要特征特性1.植物学特性树势强健,树姿较开张,树皮鳞状纵裂,当年生枝条棕褐色,皮目圆、较密、凸起而开裂,枣头二次枝枝间距短,枝条木质松软,柔韧性好;枣股圆锥形,幼龄枣股平均抽生枣吊1.85条,中龄枣股平均抽生枣吊3.52条,枣吊长度一般在20~30厘米;叶片宽卵圆形,叶形指数为1.85,叶片大而厚(比普通冬枣叶片略大),叶色浓绿,叶背有蜡质,无茸毛,有光泽;花属于夜开型,雄蕊5个,雌蕊1个,花盘黄白色,花蕾个体较大且饱满,花量多,每个枣吊平均有花序13.6个,每个花序有花蕾3~15朵,蜜源丰富。
2.果实经济性状平均单果重21.09克,最大单果重57.5克,果形指数为0.918,果形端正。
果实为扁圆形,苹果状,果柄较短,梗洼深,果顶平圆微凹。
果实色泽赭红光亮。
果肉厚,果核小,肉质细腻脆甜,品质极上等,营养丰富,经检测,含可溶性固形物32%~38%,可食率为97.9%,含维生素C348毫克/100克、总糖19.2%、总酸0.17%,含水量78.2%,果实平均硬度8.7千克/厘米2,较耐储运,常温下存放10天不皱皮、不失水。
3.生长结果习性新生枣头当年平均生长量67.9厘米,扩冠快,当年多头高接当年成形。
早果丰产性强,可做到一年嫁接、二年有产量、三年丰产。
较普通冬枣树体发芽和果实成熟期晚10天左右,初果期以新生枣头中下部结果为主,进入盛果期后以枝条中上部结果为主。
4.抗逆性和适应性适应性较强,耐盐碱,耐高温,较抗寒,在庭院、大田栽培均表现优质、稳产。
7月沾化冬枣怎么管

7月沾化冬枣怎么管进入7月,是冬枣树体营养相对匮乏的时期。
枣果生长、根系的恢复以及枝叶生长均需要较多的营养供给。
为此,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甲口愈合,迅速恢复树势,是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
同时,此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所以,要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沾化冬枣优质、高效打下基础。
7月沾化冬枣怎么管?一、及时追肥根据冬枣树的需肥要求,合理配比肥料。
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中微肥三类肥料混合使用,缺一不可。
化学肥料,要选择中氮低磷高钾的三元素复合肥,配合有机肥混合使用,施肥方法以放射状沟施或条状沟施为好。
追肥时间应该分为两次,即7月中旬一次,8月中旬一次。
特别是沾化冬枣2号,更要增加肥料的用量,确保2次追肥。
二、做好疏果工作虽然今年有些园片坐果不好,过密的园子相当普遍,所以,做好疏果工作,是保证果子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三、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由于去年极端天气较为频繁,造成田间树体的储备营养不足,所以,今年的部分枣园坐果困难,而且,病害也有加重的趋势。
例如红皮病、斑点病、黑皮病(大家都叫它雪花病)等,不仅发生早,而且来势凶猛。
面对这种情况,提出如下防治意见:(一)冬枣斑点病及其烂果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问题冬枣斑点病的发生,要注意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开甲过度或肥料烧根引起营养不良,树体衰败而形成的病理性烂果:要从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养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要避免开甲过度,正确修复甲口,积极防治好甲口虫的危害;追肥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要采取放射沟状的施肥方法,不要一次施肥过量,不要采用一坑一点施肥法,尽量避免肥料烧根。
可防止冬枣斑点病的发生。
第二,果实膨大期,杜绝过量的使用920、膨大素等激素。
果实的大小,根本在于肥料的使用和树体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不足,再多的920、膨大素,果实也大不了。
这种使用激素过量的园子,不仅果子品质下降,适口性严重降低,仓储运输极易腐烂。
所以,使用激素对冬枣生产其害无穷,坚决杜绝乱用滥用激素和膨大素现象的出现。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和优缺点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和优缺点沾化冬枣,是中国优质冬枣的重要品种之一,以其果实鲜甜多汁、口感脆爽而备受青睐。
冬枣是我国传统的特色水果,对于冬枣的栽培技术如何,我们也需要了解并掌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沾化冬枣栽培技术以及它的优缺点。
**1. 栽培技术**沾化冬枣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整形、疏花、修枝、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首先是选种工作,栽培沾化冬枣要选用育种基础好的品种,如“沾化凤枣”、“金丝枣”等,这些品种果实较大较甜,适合商业化生产。
在整形方面,要及时整枝整枝,促进树体均匀生长,有利于结果。
疏花是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要注意适当疏花,控制果实数量,使果实更加饱满。
修剪枝是为了促进树体生长,增加光照和气流通透性,有利于养分的吸收。
施肥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果树的生长发育水平,因此要在不同生长季节施不同种类的肥料。
浇水和保湿,应根据不同的天候和生长时期,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根据果树生长周期,及时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
**2. 优缺点**沾化冬枣作为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首先,沾化冬枣的品质优良,果实鲜甜多汁,口感脆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栽培沾化冬枣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栽培技术,就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高品质的果实。
再者,冬枣的产量稳定,属于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缺点:不过,沾化冬枣的栽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加强科学管理,避免病虫害对果树的危害。
其次,冬枣果实成熟早,一旦收获时间错过,容易导致果实掉落,影响产量和质量。
再者,沾化冬枣栽培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劳动力和成本有一定要求。
**总结**综上所述,沾化冬枣栽培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高品质的果实。
虽然存在一些劣势和挑战,但只要善于把握技术要点,发挥农户的智慧和劳动,相信沾化冬枣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沾化冬枣管理实用技术

第一部分冬枣管理实用技术一、前言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是目前品质最佳的晚熟鲜食枣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丰富的营养和雅致的外观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冬枣果实近圆形,似小苹果状,平均单果重14.6克,皮薄光亮,赭红色,肉脆多汁,味甜清香。
冬枣营养极其丰富,在国内外现有枣品种和其它果品中是罕见的。
一是冬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分析,冬枣可食率达93.81%,含有钾、硒、钙、锌、铁等多种矿物元素和A、B、C、E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352mg/100g,是苹果的80多倍,梨的100多倍,被誉为"活维生素丸"。
二是冬枣含有多种氨基酸。
在鲜食果品中,冬枣的氨基酸含量种多量大,检验报告表明:冬枣含有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总含量达1.6mg/1OOg,尤其是人体必需而只能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冬枣全具备。
三是冬枣具有药用、保健价值。
冬枣是药食同源食品,具有益心、润肺、健胃、养血安神、调百药、解药毒等多种功效。
所以常食冬枣可强身健体、增进食欲、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正因为以上特点,冬枣被列为我国“十大果王”之首,国外水果专家称其为“世界第一仙果”。
冬枣多以金丝小枣、酸枣苗木作砧木嫁接繁殖。
幼树生长较旺盛,树姿直立;成龄树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枝叶较密。
主干暗灰色,纵裂,多年生枝灰棕色,一年生枝紫红色;棘针退化,短而细小。
4月中下旬发芽,4月下旬展叶,5月上中旬开始抽生枣头,5月下旬始花,6月下旬为盛花末期,花期较长,花量较多。
果实于9月下旬进入白熟期,9月底10月初开始着色,10月上中旬完全成熟,果实生育期120天左右。
冬枣开始结果年龄较早,生长健壮苗当年就可结果。
一般初果期3年,株产2~3公斤,亩产200~300公斤;4~5年进入盛果期,亩产800~1000公斤。
在采取促花促果技术和加强土肥水管理的条件下,也可达高产水平,亩产达1500~2000公斤。
沾化冬枣高效栽培技术

沾化冬枣高效栽培技术沾化冬枣是沾化县特有的珍稀生物资源,10月中旬成熟,故称冬枣。
冬枣近苹果形,单果重20~30克,其特点是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品质极佳,可食率达93%,经济效益很好。
今天我们谈一下冬枣高效栽培技术。
冬枣栽培时间的选择冬枣栽培为冬枣苗落叶后至封冻前,或春季萌芽前,但以春季芽萌动期栽为最好。
挖好丰产沟、丰产穴,施足底肥,回填表土,然后再挖定植穴。
栽植密度为,-般土壤肥沃的地块,1/15公顷(1亩)可栽56株、111株,土地较瘠薄的盐碱地可适当密植,如222株、333株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冬枣高效施肥管理技术施肥是冬枣高效栽培技术的重点,要按照施足底肥、分期追肥、定期喷肥的原则实施,基肥施用量-般幼龄树株施厩肥20千克左右或饼肥2千克,成龄结果树施厩肥50千克或饼肥3~4千克;追肥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萌芽前,时间掌握在4月上旬,因树合理追施氮磷钾肥。
ニ是花前追肥,时间在6月上旬,以追施氮肥为主。
三是枣果膨大肥,时间在7月上旬,以追施磷钾肥为主。
另外,自6月上旬至10月中旬,每隔15天喷-次叶面肥,即叶面喷施0.3%的尿素,0.3%磷酸ニ氢钾,0.4%硼酸溶液等。
冬枣的修剪技术冬枣树是喜光性树种,适宜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树形。
苗木定植后,根据密度确定定干高度,-般是1/15公顷56~333株,定干高度为70~45公分。
密度越大,定干越矮。
当枣头萌发后长出新芽,保留饱满新芽4~5个。
当新梢长到10~15公分时,选择生长健壮、方位均匀的3个枣头枝作主枝培养,并留出中央干,多余的枣头摘心。
笫2年冬季,对中央领导干进行短截,并剪除中干上的ニ次枝,促发新枝,培养笫2层生枝。
夏季中干上的新梢长到10~15公分时,选留两个方向较好的枣头枝作笫2层主枝,其余枣头全部摘心,并对笫1层主枝拉枝开角,基角为60~70度。
笫3年再对中干短截,剪除ニ次枝,促发新芽,培养笫3层主枝。
夏季再选留-个枣头枝作为主枝,其余摘心,并将笫2层主枝拉枝开角。
沾化冬枣种植技术管理

一、选地建园1. 选择土质肥厚、排灌方便的地块,确保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有利于冬枣生长。
2. 种植区域要开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便捷的交通,最好位于城郊地区。
3. 选择优质壮苗,并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备冬枣种植器械。
二、肥水管理1. 冬枣收获后,必须施基肥,可施农家肥,分别在冬枣发芽前期、开花初期以及果实膨大期,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
2. 施肥最好与灌溉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
3.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有效提高冬枣种植的经济效益。
三、修剪管理1. 冬枣管理工作中,主要目的是保障树体通风透光,利于光合作用顺利进行。
2. 注意冬剪、夏剪相结合,对枝条的位置进行修正。
3. 对枝条进行疏剪密生无用枝,通过环剥、环割,保持分枝量和结果量。
四、病虫害防治1. 冬枣采摘后,不需要再加工即可直接食用,因此,一定要注意保障冬枣绿色无公害。
2. 我国冬枣最为常见的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即为枣园养鸡,鸡群觅食会降低虫害的发生几率,同时鸡粪是冬枣良好的肥料。
3. 病害方面,可用5度石硫合剂预防;虫害方面,可使用多菌灵800倍液防治。
五、其他管理1. 定期检查冬枣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2. 加强树体管理,适时摘心,调整树势,培育结果枝。
3. 根据冬枣生长情况,适时调整灌溉和施肥,确保冬枣生长良好。
4. 在梅雨季节,采用避雨设施,避免雨水对冬枣果实的影响。
总之,沾化冬枣种植技术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分、光照、病虫害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冬枣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技术管理,相信沾化冬枣种植户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沾化冬枣种植管理技术

一、选地建园1.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最好选择位于城郊地区,便于运输和销售。
2. 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土壤的肥力。
可以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少量氮肥。
二、适时定植1. 沾化冬枣适应性强,一般对肥水要求不严格。
在种植时进行矮化,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栽植。
2. 栽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三、肥水管理1. 冬枣定植一个月后,施入过磷酸钙、有机肥。
根据冬枣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
2. 每次施肥后浇水,减少肥害,加快肥料的吸收率。
3.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气性。
四、整形修剪1. 冬枣喜欢直立生长,在养护时适当地摘心,留3至5个二次枝进行摘心,保留结果主枝。
2. 疏剪密生无用枝,通过环剥、环割,保持分枝量和结果量。
3. 注意冬剪、夏剪相结合,对枝条的位置进行修正。
五、病虫害防治1. 冬枣的病虫害有枣锈病、枣缩果病、枣疯病等。
在种植枣树时,可以全树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预防各种病虫害发生。
2. 对于枣锈病、枣缩果病、枣疯病,可以使用多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
六、花果管理1. 当冬枣进入盛花期时,进行枣头摘心,依生长势强弱,分别留3~5个二次枝摘心。
2. 从枣花初期到盛花期每隔1~3天喷一次清水,提高花的质量。
3. 在盛花期,对主干进行环剥,以达到结果、养树都不误的效果。
七、冬枣采收1. 沾化冬枣成熟期在寒露到霜降之间,即10月中旬到11月初成熟。
2. 采收时,注意保护果实,避免损伤。
总之,沾化冬枣种植管理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选地建园、适时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以及冬枣采收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确保沾化冬枣的高品质和高效益。
沾化冬枣无公害栽培技术

通过定期检测土壤的养分 状况,判断施肥效果,及 时调整施肥种类与数量。
叶面喷肥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可选 用适宜的叶面肥进行喷施 ,以满足作物中后期养分 需求。
水肥一体化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 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灌 溉系统为作物提供养分, 提高养分利用率。
05
无公害采收与储存技术
采收时间与方法
要点二
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04
无公害施肥技术
施肥种类与数量
有机肥
主要施用腐熟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 ,以提供持久而稳定的养分。
复合肥
选用氮、磷、钾等元素配比合理的复合肥 ,满足作物生长的多元需求。
微量元素肥
针对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可适当施用微 量元素肥,如锌、硼等。
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肥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根 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适时灌溉。
修剪
果实管理
采用开心形或纺锤形树形,去除多余枝条 ,保持树体通透,提高产量和品质。
及时疏果,控制负载量,提高果实品质。 采用果实套袋技术,减少病虫害和农药残 留。
病虫害防治技术
要点一
预防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定期检查,及时 发现病虫害。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种植管理
采取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如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修剪等,提高 作物抗病能力和产量。
病虫害防治
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 用次数。
采收与储存
按照标准采收和储存农产品,避免在采收和储存过程中造成二次污 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与管理
我国鲜食枣晚熟新品种之一。
适应性强,丘陵、川原均可栽植;抗干旱,抗盐碱。
果实圆球形,浓红色,平均单果重15克,最大30克。
果肉质细脆嫩,多汁。
口感酸甜浓香。
幼树结果较早,第二年株产可达2.5公斤左右,第三年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产量稳定,极少落果。
据调查,98年至2000年山东河南产地收购价均在每公斤36元左右,经济效益极好。
一.建园要点:
1.园址选择:沾化冬枣适应性极强,凡是普通酸枣和大枣能生长的地方,均可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PH5.5~8.5的土壤均可正常生长。
2.栽植:栽植前,挖长、宽、深为80×80×100厘米的栽植坑。
用水浸根8~12小时,充分吸水后栽植。
一般平地纯沾化冬枣园,株行距2×3m,行向以南北为好。
栽植时,将表土与有机肥混均匀,填入坑内,放入沾化冬枣苗,再填入剩余的土。
填满坑后,将苗木向上稍稍提动,使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
栽后立即灌透水一次,干旱地区可以用1平方米地膜以树干为中心覆盖地面,增强保水能力。
3.授粉树配置:由于沾化冬枣花粉发育不良,栽培时需要配置授粉品种,可按8:1配置花粉发育良好的梨枣、酥脆枣、长红枣等。
二.肥水管理:
平地沾化冬枣园在早春或秋末深翻一次土壤,耕深20~30厘米。
萌芽前以氮肥为主,每株施尿素0.2公斤;幼果发育期,在氮肥施的同时,增施磷钾肥,每株施磷酸二氢钾0.3公斤。
秋季在果实采收后至发叶前结合深耕施用基肥。
一般结果期树每株施有机肥30~80公斤,掺入尿素0.2~0.4公斤,磷酸钙0.5~1.0公斤;盛果期每株施有机肥100~250公斤,掺入过磷酸钙1.0~2.0公斤,每次追肥和施基肥都要灌水一次。
三.整形修剪:
1.整形:沾化冬枣树形一般选用小冠疏层形,第一层3个主枝,第二层1~2个,第三层1个,层间距分别为80厘米和70厘米,各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不留侧枝。
定干高度70~80厘米,萌芽后清除距地30~40厘米以下的嫩芽,顶芽长放使其成主干延长头,在整形带内选3个间距分布均匀的强壮枝,留1~2个芽短截。
当二次枝长至80~100厘米时摘心。
冬季选出第一层的3个主枝,主枝下
多余枝从基部疏除,上部二次枝全部保留,培养成结果枝组,中央主干留80厘米短截,选留第二层主枝。
第二年以同样方法选留第三层主枝。
2.初果期修剪:此时的修剪是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并逐年转向以结果为主。
要培养出各类结果枝组,通过对骨干枝头短截,继续扩大树冠直至达到要求。
3.盛果期修剪:沾化冬枣的结果枝是脱落性枝,花芽随枣吊生长而不断分化,且花量大,不必考虑结果枝的培养与调整。
一般情况下枣树没有大小年,只要树体结构合理,通风透光,便可做到立体结果。
四.花果管理
为了使沾化冬枣良好授粉,提高坐果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花期放蜂:可大大提高坐果率,有条件地方可推广;
2.花期喷硼肥:在盛花期喷施0.2%硼砂和0.5%的尿素混合液;
3.开花时,基径达到2.5厘米的主干,在距地面10厘米,每间隔3厘米,连续环割2圈,坐果率可大大提高。
五.病虫害防治:
1.农业措施:一是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二是发现病株要及时挖掉消毁。
2.药剂防治:枣尺蠖可于萌芽后在树上喷药,用20%速灭丁乳油1000倍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枣龟蜡介壳虫可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杀死越冬虫。
枣锈病常用药剂1:2:200~250倍的波尔多液,于6月底或7月初、7月中旬、8月上旬各喷一次预防该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