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巩固练习—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有机化学反应和合成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确定目标分子:首先,明确题目给出的目标分子,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2. 逆向合成:采用逆向思维,从目标分子开始,逐步拆分其结构,选择合适的中间体,直到找到起始原料。
3. 熟悉反应类型: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等,以便在合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反应。
4. 利用题目信息:仔细阅读题目,寻找可能存在的提示或限制条件,如使用某种催化剂、在特定温度或压力下的反应等。
5. 优化合成路径:考虑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合理安排反应步骤,优化合成路径。
6. 考虑产物的稳定性:在选择合成路径时,应考虑到最终产物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变化。
7. 逻辑推理:根据已知的化学反应和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可能的反应产物。
8. 验证答案:完成合成路径后,通过正向反应机理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9. 练习与总结:多做相关练习题,总结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0. 寻求帮助:如遇到困难,可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寻求帮助。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有机合成题是各类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而且所占份量较大(一般在20~40分之间)。
有机合成所考查的是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种能力型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感。
有机合成的任务是建造有机分子。
它通常要运用官能团移位、官能团转换、官能团形成、消除官能团、增长碳链、缩短碳链、重组碳架、环合和开环等手段来实现。
因此,将有机反应按上述要求分类、归纳、熟记、并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是做好有机合成题的基础。
有机合成的方法是逆合成原理。
解有机合成题的基本步骤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运用逆合成原理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剖析首先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看它含有哪些官能团、它间之间的相对关系或位置如何,并联想出相关的合成反应。
然后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逆推分析。
用切断法推出其前体,前体的前体……,直到题目指定或可选的原料为止。
在进行逆推分析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如何构成目标分子所特有的骨架(碳键的增长和缩短,碳环的形成与开环,骨架的重排等);2、如何在指定位置引入特定的官能团;3、如何满足一定的立体化学要求。
有时目标化合物中没有官能团,此时要在它的适当位置生长出一个易被切断或交换的官能团,然后再进行剖析。
生长的官能团应是易消除的官能团。
在逆推过程中,切断的一般原则如下:(1) 应有合理的切断依据,即“能合才分”,也就是说切断必须有可以连起(成键)的反应为依据;(2) 有碳—杂键时,一般在碳—杂键处切断;(3) 凡涉及官能团时,则在官能团附近切断,如果是由两种官能团形成的官能团,应切断为原官能团;(4) 通过官能团转换(简写为FGI)逆推到适当的阶段再切断;(5) 切断应尽可能遵循最大程度简化的原则,一般在分子的中央处切断、在有支链处切断、在对称处切断等。
第二步:以剖析为依据,写出合成设计方案在逆推分析的基础上,将剖析时的逆向过程正过来,为每步反应加上试剂和反应条件,即得初步的合成路线。
浅谈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

浅析解答《有机合成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机合成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其实有机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碳原子骨架的变化,例如碳链的增长和缩短、链状和环状的互相转化;其二是在碳链与碳环上引入或转换各种官能团,以制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有机物。
考查有机合成实质是根据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从而达到考查官能团性质的目的。
下面简略谈一谈有机合成题的一些解题方法,希望能给各位学生以帮助。
一、理清解题思路1. 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何类有机物,与哪些基本知识和信息有关;2. 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及碳链或碳环的组成;3. 再次根据给定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出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方法,尽快找出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4. 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出最佳的合成途径。
二、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1. 官能团的引入: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可谓是联系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只要能得到卤代烃,就可能得到诸如含有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物质。
此外,由于卤代烃可以和醇类相互转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能引入羟基,也和引入卤原子的效果一样,其他有机物都可以信手拈来。
同时引入羟基和引入双键往往是改变碳原子骨架的终南捷径,因此官能团的引入着重总结羟基、卤原子、双键的引入。
(1)引入羟基(-OH)①醇羟基的引入:烯烃与水加成、卤代烃水解、醛(酮)与氢气的加成、酯的水解等。
②酚羟基的引入:酚钠盐过渡中通入CO2,的碱性水解等。
③羧羟基的引入:醛氧化为酸(被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氧化)、酯的水解等。
(2)引入卤原子:烃与卤素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等。
(3)引入双键: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键、醇的氧化引入C=O键等。
2. 官能团的消除:(1)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3)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3. 官能团间的衍变:掌握官能团衍变的主线(常见有两种途径)(1)(2)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2020高考化学有机合成解题策略

种。
① 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 1 mol 与足量的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 2 mol CO2 气体
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一、有机合成思想:
逆向思维 重在切断 二、基本知识:
1、碳架构建:信息 2、官能团的消除
⑴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⑵通过消去、氧化、酯化等消除醇羟基; ⑶通过加成或氧化消除醛基。 ⑷通过消去、取代等消除卤素原子。 3.官能团的转换、引入
纤维素乙酸酯
—[ CH2— CH2—]n CH2 Cl CH2 Cl
② 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③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例 2.某吸水材料与聚酯纤维都是重要化工原料。合成路线如下:
(1)A 的结构简式是
。
(2)B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
(3)D→E 的反应类型是
。
(4)① 乙酸与化合物 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G→聚酯纤维的化学方程式是
。
(5)E 的名称是
。
(6)G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COOH COOH
O O=C CH2
CH2 = CHCl
—[ CH2— CH—]n Cl
CH 3— CO O H CH 3— CO O C2O
4.官能团的保护 a.只有被保护基团发生反应(保护),而其它基团不反应;
b.被保护的基团易复原,复原的反应过程中不影响其它官能团。 例如:防止醇羟基被氧化或羧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利用酯化反应生
成酯,从而达到保护羟基或羧基的目的。
例 1.高分子材料 M 在光聚合物和金属涂料方面有重要用途。已知:
M 可以用丙烯为原料,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A 中两种官能团的名称是
探析高考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探析高考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作者:王振强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17期一、高考有机合成题的特点有机化学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特别重要,其分值约占高考化学总分25%左右,特别是有机合成和推断题这类综合性的大题,其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并且这些试题主要涉及新材料、高分子化合物、药物、香料等的合成。
是一类既考查学生双基又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题型。
了解这一类型高考试题的出题特点和规律,掌握这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备考的针对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有机合成题备考策略1.有机合成试题常考知识点近几年的高考有机合成题大都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以高中所学的主干知识为主体,稍加一些大学知识的改进。
涵盖的知识点有重要官能团,比如卤素原子、碳碳双键(三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以及结构简式、分子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结构等,这些知识点常以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去、官能团的转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科主干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查。
2.有机合成试题常考反应类型主要包括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芳香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消去与取代反应、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羧酸的取代反应、酯的水解反应、加聚与缩聚反应。
特别是近几年的有机合成题常会呈现新的反应类型,包括有机人名反应(Wittig反应、Cannizzaro反应、),大学有机反应(羟醛缩合),特殊的有机试剂(格氏试剂)。
这类高考有机合成题的新视角其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虽然形式新颖但还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和综合能力。
三、有机合成题解题策略和技巧根据高中化学《考试大纲》和对相关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有机化学试题解题效率,需要掌握充分的基础知识,然后再灵活运用,采取正确的解题思路。
1.正、逆思维相结合,突破解题瓶颈所谓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高中化学有机大题解题技巧(一)

高中化学有机大题解题技巧(一)高中化学有机大题解题技巧前言有机化学一直是高中化学中比较难的一个部分,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就可以轻松应对有机大题。
下面就是一些实用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技巧一:明确问题在解有机化学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问题是什么,有些题目可能需要你计算某个物质的分子式,有些则需要你分析化合物的结构,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
技巧二:结构分析在分析化合物的结构时,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化合物。
例如,可以注意它的对称性、它的键距和角度以及它的分子轨道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技巧三:画出反应路径在计算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时,可以画出反应路径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
这可以使你更快地找到反应机理,并且更好地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画出反应路径还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计算反应速率。
技巧四:熟悉化合物的属性要熟悉化合物的属性,包括它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可溶性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预测化合物的反应,并且可以为你确定杂质和纯化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提供有力的支持。
技巧五:阅读理解最后,阅读和理解问题是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关键。
认真阅读问题,并确定所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决有机化学问题。
你可以将问题分解为步骤,这样更容易引导你思考并且有助于你更好地预测结果。
这里介绍的是一些实用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高中化学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
掌握这些技巧,有机大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结有机化学的难度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琢磨。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有机化学问题。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应对高中有机化学。
(提高)知识讲解—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提高)知识讲解—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在有机化学学习中,有机合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化合物的合成过程,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有机合成题目在考试中往往是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针对有机合成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策略,帮助读者在有机合成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掌握有机反应的基础知识在进行有机合成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有机反应的基础知识,掌握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做题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在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酸碱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等。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反应类型的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反应特点等,以便在解题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2.学会分析有机合成题的目标分子结构在做有机合成题目时,我们应该先仔细分析题目中的目标分子结构,了解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基团,确定我们所需要进行的有机反应类型和进行该反应的条件。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判断化合物的性质,例如酸性、碱性、还原性等,判断它是否易于进行某种反应。
这些能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训练和积累。
3.善于进行反应的变形题有机合成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反应条件不同或反应中间体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进行反应的变化题,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中间体,确定最终产物的结构。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大量的变化题例子,并练习如何正确的进行分析,做到快速准确的解题。
4.善于利用反应规律相信大家在进行有机合成题目时,会发现一些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是有规律的,我们需要善于利用这些规律,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
例如,在进行酸催化反应时,通常需要注意碱的副反应,这需要我们在考试中将反应机理与反应条件联系起来,做好反应的变形题,以便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5.多练习题目最后,解决有机合成重要的方法就是多练习题目,特别是进行有机反应类型的练习,以此来深化自己的理解和技能。
浅析高考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J — _J
…
… …
D H
—
B Ⅻ : R ( : ( H + R 一 R = 堑 生 R — c c — OR c
R 2
以上是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并符合有机 考 查 的 规 律 总结 出有 机 推 断 的 三 种 常用 方 法 。 当然 , 有 机 合 成 的 推 断 突破 口不 止 这 三 种 。但 无 论 何 种 方 法, 它都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知识 、 较高的逻辑 推 导能力 、 完整的综合能力 , 因此作 为教 师 , 要 积极 培 养学生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作 为学生 , 要 不 断地练习 、 总结 、 反思, 提 高解 决有机推断题 的能 力。
@
备 考 方 略
高考有机合成题 的解题
一 刘 庆 哈
摘 要: 有机合成题的题 目类型是多样的 , 但其 解 题思路和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 。笔者结合高考真 题介绍 了几种解题策略。 关键词 : 有机合成题 ; 解题策略 ; 特征条件 ; 信息 方程式 ; 题设问题信息 个完整 的有机合成路线是一条严谨 的思维过 程 ,它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性质的基础 上 ,能够结合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一些重要有机 物 的合成过程和原理 。有机推断 的总体思路是 快速 浏览整个有机题 目 ( 包括已知的信息方程式和题设 问题 ) , 寻找合适 的突破 口, 再采用正向推断 、 逆向推 断或者正逆 推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推导。 因此 , 有 机 推 断 最 核心 的地 方 就 是 寻 找 突破 口 ,根 据 安徽 省近五年高考有机题 的特征 ,寻找合适 的突破 口有 以下 几 种 主 要方 法 。
分析 : 若 直接利用路 线 中B 生成 C 的条件 ( 可 能 是醇脱水 成醚 ) , 可能误推 出B 也是一种醇 。但 回答 题设 问题 时发现所推得B 的结构不 吻合A 生成B 的反 应类型 ,因此B 结构 的推断利用题设 问题 中信息 “ A —B 为加成反应” 可知B 为C H , 一c H —c —C H。 解题策 略: 要求学生通读整个题 目, 切忌只把重 点放在合成路线和信息方程式上 。平时要培养学生 在快速读题 中梳理 出重要信息的能力 。特别是发现 只根据合 成路线和信息无法推断时 ,一定要注意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巩固练习—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2.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则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有生产价值的是()3.武兹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增碳反应,可简单表示为2R-X+2Na→R-R+2NaX,现用CH3CH2Br、C3H7Br和Na一起反应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CH3CH2CH2CH3B.(CH3)2CHCH(CH3)2C.CH3CH2CH2CH2CH3D.(CH3CH2)2CHCH34.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HOCH2COOH,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A.氧化——氧化——取代——水解B.加成——水解——氧化——氧化C.氧化——取代——氧化——水解D.水解——氧化——氧化——取代5.下图所示高分子材料是由三种单体聚合而成的,以下与此高分子材料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高分子材料属于纯净物,合成它的反应是加聚反应B.形成该高分子材料的单体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三种单体中有两种互为同系物D.三种单体都可以使溴水褪色,但只有两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6.DAP是电表和仪表部件中常用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则合成它的单体可能有:()①邻苯二甲酸②丙烯醇(CH2===CH—CH2—OH)③丙烯④乙烯⑤邻苯二甲酸甲酯A.①②B.④⑤C.①③D.③④7.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C.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D.1 mol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 mol NaOH二、有机合成题1.(2015 浙江高考)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已知:RX2/NaOH H O−−−−→ROH;RCHO+CH3COOR’3CH COONa−−−−→RCH=CHCOOR’请回答:(1) 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 B+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 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发生水解反应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F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A.CH2OCH2CH2CHOB.CH=CHCH2CH2CHOC.CH2=CHCH=CHCH=CHCH=CHCOOH D.COOCH2CH2CH32.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工业上通过下列方法合成:请按要求填空:(1)扑热息痛中除肽键外其他的官能团有(填写名称)。
写出扑热息痛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OOCH2NH2(2)写出①的反应类型:。
(3)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
(4)反应①、③的目的是。
(5)扑热息痛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Ⅰ) 苯环上有两个对位取代基,一个含氮不含碳,另一个含碳不含氮。
(Ⅱ) 两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官能团中。
例如: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甲是一种常用的光敏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
按下图可以合成甲,其中试剂Ⅰ可由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烃与水加成制得。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Ⅰ的名称是;B→C的反应类型是;(2)质谱图显示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5;A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8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9.81%,其余为氢元素和氯元素,且A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吸收峰,峰面积的比例为2:2:1,则A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E的反应;②C与F 的反应。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有两种,一种能使溴水褪色,另一种在滴加饱和溴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4.已知,有机玻璃可按下列路线合成:试写出:⑴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⑵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⑶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D;G+F→H。
5.(2015 北京高考)“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
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的路线如下:(1)A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
B的结构简式是。
(3)C、D含有与B相同的官能团,C是芳香族化合物。
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4)F与试剂a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试剂b是。
(5)M和N均为不饱和醇。
M的结构简式是。
(6)N为顺式结构,写出N和H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
6.(2016 东城二模)丁腈橡胶、合成纤维M、制备古马隆树脂的原料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B和C的结构简式依次是、。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4)1 mol F完全转化成G所消耗的H2的质量是g。
(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反应Ⅰ是加聚反应B.N的分子式为C9H10C.A与2-甲基-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D.H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有8种(7)烃K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1,则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7.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46倍。
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
其中A是一氯代物,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链节组成为C7H5NO。
已知:ⅠCH KMnO+COOH /Ⅱ2Fe/HClNH2(苯胺,易被氧化)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X的分子式是;(2)物质G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种峰,峰面积之比为;(3)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4)写出反应②、③的反应类型,;(5)写出反应④和⑤的化学方程式:④;⑤;(6)(水杨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酯类;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7)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CH2Cl和其他无机物合成最合理的方案(不超过4步)。
例:CH2Cl8.(2015 全国高考卷2)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5H8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物反应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G的化学名称为。
(4)①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若PP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48 b.58 c.76 d.122 (5)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写结构简式);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填标号)。
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9.(2016 全国高考卷一)秸秆(含多糖类物质)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由F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 是E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 CO2,W共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
一、选择题1.C【解析】A项,属于加成反应;B、D两项属于缩聚反应。
2.AC【解析】选项B所得的卤代产物有多种,且难于分离;选项D所得产物CH3COOH、C2H5OH 互溶,也难于分离,且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率不高。
3.D【解析】2个CH3CH2Br与Na一起反应得到A;C3H7Br有两种同分异构体:1-溴丙烷与2-溴丙烷,2个2-溴丙烷与Na反应得到B;1个CH3CH2Br和1个1-溴丙烷与Na反应得到C;无法通过反应得到D。
4.A【解析】由乙烯CH2===CH2合成HOCH2COOH 的步骤:CH2===CH2→CH3CHO→CH3COOH→Cl —CH2COOH→HOCH2COOH。
故反应类型:氧化——氧化——取代——水解。
5.B【解析】因为分子式中的n值不为定值,因此高分子材料不为纯净物,所以A选项错误;由于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单体分了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因此B选项正确;三种单体分别为CH3—CH=== CH—CN、,都不互为同系物,因此C选项错误;三种单体都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D选项错误。
6.A【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
该高聚物的形成过程属于加聚反应,直接合成该高聚物的物质为:该物质属于酯类,由CH2===CH—CH2OH 和邻苯二甲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因此该高聚物是由CH2===CH—CH2OH和邻苯二甲酸先发生酯化反应,后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
7.D【解析】苯酚和乙醛酸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进入产物中,A对;对羟基扁桃酸氢的环境分别为:羟基氢两种,苯环上的氢两种,CH原子团上的氢一种和羧基氢一种,共六种,即吸收峰6个,B 对;对羟基扁桃酸分子中,苯环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环、羟基、羧基均能发生取代反应,羟基和羧基可以相互酯化,发生缩聚反应;酚可以和醛发生缩聚反应,C正确;羧基和苯环上的羟基可以与NaOH反应,1 mol对羟基扁桃酸可以消耗2 mol NaOH,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