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PPT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PPT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PPT

另外,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 膜中层厚度明显相关,早期监测超敏C反应 蛋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缺血性脑卒中有警示意义。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个灵敏指 标,它的应用已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拓展 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和监测等多方面, 随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技术的 发展,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 广阔。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 这个指标应当引起临床医生 的重视,以发挥其在更 广泛的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可在血管硬化损 伤处趋化单核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组 织因子,激活补体,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黏 附因子,使内皮功能受损,加速 动脉硬化进展。超敏C反应 蛋白也能与脂蛋白结合, 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继而产生大量终末复合物, 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
4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美国内科健康研究(PHS)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在 最高组别的患者将来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是正常人 的2倍,将来发生心肌梗死(MI)的危险性是正常人 的3倍,将来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 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倍。 欧洲MONICA 的Augsburg研究 显示:最高组别的人群高的 超敏C反应蛋白人群将来发生 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 正常人的2.6倍。
急性脑梗死组在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经治疗一周后 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 CRP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 病理生理过程,早期CRP的 显著增高是提示预后 不良的敏感指标。
还有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 蛋白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超敏C反应 蛋白可以作为判定患者 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3 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位于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内,具有调节单核细胞聚集 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是补体激活剂,与膜 攻击复合物共同存在于早期动脉 粥样硬化病变内,可刺激 组织因子生成,并且 聚集的超敏C反应 蛋白可激活补体。

《C反应蛋白》课件

《C反应蛋白》课件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C反 应蛋白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可 能在其他领域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 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反应蛋白有望成为个性化医疗和精 准医疗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患者提 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
05
总结
C反应蛋白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的定义与特性: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 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与钙离子和磷 脂结合的特性,能够激活补体系统,发挥调理吞 噬和免疫调理作用。
详细描述
C反应蛋白的发现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发现了一种能够与肺炎球菌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的蛋白质。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CRP在人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CRP 的检测方法也不断得到优化和发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C反应蛋白的生理作用
全球范围内对C反应蛋白的研究日益增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化学 等。
C反应蛋白的发现和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对其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 解。
C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临床诊断 和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C反应蛋白的研究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C反应 蛋白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揭 示其更多未知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C反应蛋白与其他检测指标的联合应用
与血常规检测联合应用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 度和预后。
与血脂检测联合应用
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测联合应用,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进展,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依据。
04
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状
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指 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依据,如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慢性 疾病的发生风险。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一、C反应蛋白1、C反应蛋白的发现、结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1930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院A VERY实验室的Tillett和Fransic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之为C反应蛋白。

CRP 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序列上高度保守,CRP属于穿透素家族成员之一,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03,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对称的环状五球体,中间环绕一孔型结构,其凹面含有配体结合位点,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3。

正常状态下,CRP分子以五聚体形式存在,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也可分解为单体,从而引起某些免疫反应,但由于CRP单体存在于细胞膜而非血清中,故很难检测。

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在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下,CRP主要由肝脏生成,并可在其他组织局部,如神经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合成。

CRP在血中半衰期稳定,约19 h,其浓度主要依赖于肝脏的生成量。

2、CRP的生物学作用CRP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自身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

CRP与磷脂胆碱残基具有高度亲和力,并且可以和多种自身配体(如浆细胞脂蛋白、损伤细胞的细胞膜、小核糖体蛋白颗粒、调理素细胞等)或外来配体(如多聚糖、磷脂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组分)相结合。

CRP与这些配体结合后,被C1q识别,可以激活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但经典途径的激活仅限于其初级阶段,即产生调理素C1~C4,几乎不能激活晚期补体蛋白C5~C9,因此不激活C5~C9膜攻击复合体的强烈促炎作用,限制补体激活晚期炎症反应的发展及强度,同时CRP还能通过H因子的介导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及MBL途径[MBL途径是由MBL(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细菌甘露糖残基和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启动的补体激活途径,其激活过程与经典途径相似]。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

利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C反应蛋白 结合,通过荧光标记或化学发光等技 术进行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C反应 蛋白结合,再通过酶促反应显色,测 定C反应蛋白的浓度。
03
超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超敏C反应蛋白的产生
0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 身性炎症反应的急性非特异性时相蛋白。
联合检测
未来可以将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其他生物标志物进行联合检 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03
科研价值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科研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
药物研发、疾病机制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 以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和用药。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评 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前景
01 02
临床应用拓展
随着对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将 进一步拓展,例如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 发挥作用。
诱导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能够与补体成分结合,激活补体级联反 应,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参与组织损伤修复
C反应蛋白能够与受损细胞表面结合,诱导细胞凋 亡和坏死,参与组织修复过程。
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
免疫比浊法
单克隆抗体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通过测定 样本中C反应蛋白与抗体结合后的浊 度变化,计算C反应蛋白的浓度。

《c-_反应蛋白》PPT课件

《c-_反应蛋白》PPT课件
感染类型和组织损伤程度 部分和浅表细菌感染产生低浓度CRP 全身和深部细菌感染产生高浓度CRP 临床病症 炎症的痊愈进程影响CRP程度 吸烟 吸烟者的CRP浓度基值较不吸烟者高 怀孕 怀孕时CRP程度轻度升高
主要内容
CRP及急性时相反响、急性时相蛋白简 介
CRP临床意义
临床运用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永清王永清精选ppt主要内容主要内容crp临床意义精选ppt主要内容主要内容crp临床意义精选ppt急性时相反应的临床症状急性时相反应的临床症状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发热发热心率加快皮肤潮红呼吸急促疼痛疲乏肿块食欲下降功能下降精选ppt急性时相蛋白的分类及上升幅度急性时相蛋白的分类及上升幅度功能急性时相蛋白上升幅度特种蛋白crp1000倍1酸性糖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1000倍凝固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素凝血因子viii纤维蛋白溶酶原补体因子c1sc2bc3c4c5c9c5b转运蛋白触珠蛋白清道夫蛋白血清铜蓝蛋白蛋白酶抑制物1抗胰蛋白酶常见急性时相检测指标的典型变化常见急性时相检测指标的典型变化精选pptcrpcrp概述概述概念一种血浆蛋白源于肝脏属于穿透素家族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30年由tillet和francis发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组分最初认为是组织损伤感染炎症等的急性时相标现发现与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精选ppt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c反应蛋白分子量约120kd是由5个相同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聚集形成的环装五聚体蛋白由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
清。CRP的增高对婴儿感染有更高的特异性 和敏感性。延续的CRP测定对诊断更有价值。 发热患儿假设病症继续>12h,CRP程度< 20mg/L,临床上不能确诊细菌感染,可以 疑心病毒感染;或在8-12h之间再测CRP的 值可排除或证明细菌感染的能够。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一、C反应蛋白1、C反应蛋白的发现、结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1930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院A VERY实验室的Tillett和Fransic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之为C反应蛋白。

CRP 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序列上高度保守,CRP属于穿透素家族成员之一,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03,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对称的环状五球体,中间环绕一孔型结构,其凹面含有配体结合位点,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3。

正常状态下,CRP分子以五聚体形式存在,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也可分解为单体,从而引起某些免疫反应,但由于CRP单体存在于细胞膜而非血清中,故很难检测。

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在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下,CRP主要由肝脏生成,并可在其他组织局部,如神经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合成。

CRP在血中半衰期稳定,约19 h,其浓度主要依赖于肝脏的生成量。

2、CRP的生物学作用CRP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自身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

CRP与磷脂胆碱残基具有高度亲和力,并且可以和多种自身配体(如浆细胞脂蛋白、损伤细胞的细胞膜、小核糖体蛋白颗粒、调理素细胞等)或外来配体(如多聚糖、磷脂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组分)相结合。

CRP与这些配体结合后,被C1q识别,可以激活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但经典途径的激活仅限于其初级阶段,即产生调理素C1~C4,几乎不能激活晚期补体蛋白C5~C9,因此不激活C5~C9膜攻击复合体的强烈促炎作用,限制补体激活晚期炎症反应的发展及强度,同时CRP还能通过H因子的介导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及MBL途径[MBL途径是由MBL(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细菌甘露糖残基和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启动的补体激活途径,其激活过程与经典途径相似]。

C反应蛋白ppt课件

C反应蛋白ppt课件
速下降至1万以下,甚至白细胞减少至4千以下
CRP的临床应用,例2
——监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疗效
• 男35 例, 女13 例, 平均年龄(64. 7±6. 9) 岁。 •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 CRP 参考值为0~8mg/L
用药(有效调整用 药)前、及第3、7、
14 天检测
(C -Reactive Protein,CRP )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定义:血液中的一类特定蛋白质,由肝细胞产生, 随着损伤,炎症或各类疾病迅速增加或减少。
• 正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CRP • 血清淀粉样A蛋白 • 纤维蛋白原 • 1抗胰蛋白酶
• 白蛋白 • 前白蛋白 • 转铁蛋白 • 维生素A1结合蛋白
平均 8 小时增加
一倍,治愈后,
很快降至正常
年龄、日间变化、 温度、贫血、血 不受年龄、生理、
妊娠与分娩、药 沉管位置、异常 免疫状态、药物
物等
免疫球蛋白或复 治疗等影响
合物、药物等
不易鉴别细菌和 不能鉴别细菌和 能鉴别细菌和病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毒感染
其数量的变化不 无相关
CRP量的动态变化
能反映疾病的活
4. 能关联疾病活动性:CRP 上升速度、 幅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情及组织损伤的 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WBC、ESR与CRP 比较
感染时反应速度
影响因素
鉴别诊断 相关疾病的活动 性
WBC
ESR
CRP
升高较慢 ,治疗 2-3 天后升高,至 变化快速,几小
有效后降低缓慢 少 2-3 周后才恢 时即可见升高,
复正常
注:与本组入院1 d 时比较,3 P < 0. 01;与同时期未感染组Δ P < 0. 01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区别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区别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区别1、检测范围为什么有区别?❶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机体遇到细菌和病毒感染或发生多种结缔组织病时可出现明显升高,成为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炎症指标。

CRP对于鉴别、判断上述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活动性等有重要价值。

临床常规检测CRP方法如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缺乏足够的敏感性,线性范围一般为3~200 mg/L。

❷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hs-CRP)特点在于「hypersensitive」——高敏感度,指的是对低浓度的CRP具有较高敏感度,可以检测到极微量的CRP。

因此,hs-CRP由于其检测方法比CRP更敏感而得名。

hs-CRP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可以作为健康人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测因子。

近年来,相继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投射比浊法、免疫发光法等技术可使检测限度低至0.005~0.10 mg/L。

2、临床意义为什么有区别?CRP和hs-CRP本质相同,但其临床意义并不一样。

正如上文所说,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hs-CRP是对低浓度的CRP检测的结果,反映低水平炎症的灵敏指标。

那为什么hs-CRP可用于评价心血管疾病风险呢?难道心血管疾病有低水平炎症反应?不同于脂质沉积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个传统观念,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大量研究表明,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发生损伤,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可以引起肝脏急性时相反应,导致低浓度CRP增高;反之,CRP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因此,低浓度CRP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然而,常规CRP检测由于方法的局限性无法检测出这一低浓度CRP的变化,因而hs-CRP检测技术应运而生!有助于区分心血管疾病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素治疗,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 制。 4.用于器官移植
早期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后,CRP是一个很 有用的监测指标。在器官移植后的前3天,CRP 升高,然后开始下降,如CRP浓度不降,可怀疑 存在早期排斥反应,
CRP基础浓度:推荐移植术前测量每个患者 的CRP作为基础浓度,作为移植后确定排斥反应 的参考值。
8
5. 肺炎与支气管炎 鉴别肺炎和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多源于
病毒感染,很少导致CRP浓度显著升高,减少对非 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作抗生素治疗。 6. 尿路感染
CRP浓度大于100-140mg/L提示存在细菌性肾 盂肾炎。
9
HCRP 的临床应用
1. 对健康人群首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把HCRP 纳入常规的血脂筛查:
12
小结 全程CRP可以辅助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间的鉴 别,判断组织炎症或损伤的程度,而且有利于 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术后监测。 有了快速定量测定全程CRP,临床医师可以 避免对病毒感染或可能自限性表皮细菌感染的 病人滥用抗生素。 HCRP 是健康人群或心绞痛(或心梗)患者 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指标,是独立于脂 类之外的危险因子。
(1)提高对心血管风险预测的水平,而不再单 独依赖于HDL-C和LDL-C的预测。
(2)HCRP 浓度的升高可以筛选出血脂水平正常 ,但未来心血管病事件的高风险无症状者。 2.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当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RP 浓度每增加一个标 准差时,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增加, HCRP 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及发生心梗危险 的独立预报因子,可利用HCRP 来区分高风险和低 风险患者。
5
CRP与hsCRP数据解读
6
CRP的临床应用
1.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 2.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
当手术后伴有细菌感染,高值CRP会持续 存在。连续定量地检测CRP比只在某一个 时间点测定更有意义
期望值: 术后2~3天:250~350mg/L 术后5~7天:﹤30mg/L
7
3.用于抗生素疗效的动态观察 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对细菌感染作抗
全程 C-反应蛋白(含 hsCRP、常规CRP)
——检测与临床应用
1
全程CRP检测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常规CRP 正常参考值:hsCRP<3.0mg/L
CRP<10mg/L 检测线性范围:0.5-150 mg/L
2
CRP定义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健康人 血清中浓度很低,当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 损伤后,人体的血清中会急剧上升的蛋白 质(急性反应蛋白)。CRP由肝细胞合成, 在人的血清、脑脊液、胸腹水等多种体液 中均可测出。 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 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 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 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 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直接参与炎症 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4
CRP与hsCRP
• 相同点: CRP与hsCRP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
同一 种物质。 • 不同点:
CRP主要用于儿童或成人的细菌感染 、各种炎症过程、组织坏死与组织损伤(如外 科手术后)及其恢复期的筛查、监测、病情评 估与药物疗效判断。
hsCRP主要用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 件的发生、发 展;新生儿细菌/病毒感染的鉴 别、各种炎症过程的筛查、监测、评估与药物 疗效判断。
13
CRP检测方法学线性分析
序号
1 2 3 4
5
检测方法 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 检测项目
mg/L
有效倍数
免疫荧光 胶乳免疫 比浊 金标
紫外可见 光分光光 度法 动态散射 比浊
0.5-200 0.3-160
8-250或 5-150 0.5-5或 5-50
0.08-3.4 或5-230
400倍 20倍 32倍 10倍
46倍
全程CRP 常规CRP或 超敏CRP 常规CRP
常规CRP或 超敏CRP
常规CRP或 超敏CRP
14
10
3.监测药物疗效 HCRP 升高(>2.1mg/L)的健康男子,服用阿
司匹林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发生 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几乎减半。
11
4.预测所有因素的死亡率 研究报道患者入院时HCRP 浓度>5mg/L,则
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均升高50%至330%不等。 如入院时患者HCRP 浓度>10mg/L,死亡危险性 成倍增加。 作为一项独一无二的死亡危险性分 选标志物,HCRP 应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来分选出需要特别监护的高危 患者。
3
HCRP的定义
超敏C反应蛋白与C反应蛋白并不是两种蛋白 ,只是从灵敏度上加以区分, 超敏C反应蛋白最 低检测限可达0.1 mg/L,HCRP检测低浓度C反应 蛋白更加灵敏; 原先认为CRP是正常的血清却发 现同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 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除了是脂肪堆积的过 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Hs-CRP轻度升高与 冠状动脉事件、中风及周围血管病相关,是一项 独立的危险因素; HS-CRP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 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 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而被临床 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