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童趣》(练习、答案)

《童趣》(练习、答案)

《童趣》练习一.《童趣》作者是代文学家,选自。

二.解释加点或画横线的词语。

1. 项.为之强.2. 徐.喷以烟3. 素帐4.怡然5.鹤唳.云端6. 凹者为壑.7. 盖.一癞虾蟆 8. 方.出神 9. 鞭.数十10. 驱.之别院 11.怡然自得三.解释下列加点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时故时有物外之趣余忆童稚时2、之故时有物外之趣驱之别院3、观作青云白鹤观昂首观之4、以以丛草为林徐喷以烟5、其蹲其身必细察其纹理6、为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五.简答题:1.你能根据下面句子中数词的使用情况,总结一下这几个句子使用数词的规律吗?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盖一癞虾蟆。

③鞭数十,驱之别院。

2.括出文中描绘了几件趣事:3.作者是凭借什么在这些不起眼的事物中得以“怡然自得”的?《童趣》练习答案一.《童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二.解释加点或画横线的词语。

1. 项.为之强.颈,脖颈;通“僵”(僵硬)2. 徐.喷以烟慢慢地3.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4.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5.鹤唳.云端鸟鸣6. 凹者为壑.山沟7. 盖.一癞虾蟆原来是 8. 方.出神正 9. 鞭.数十鞭打(动词)10. 驱.之别院赶、驱逐 11.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三.解释下列加点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余忆童稚时时候2、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驱之别院它(指癞虾蟆)3、观作青云白鹤观景观昂首观之观看4、以以丛草为林把徐喷以烟用5、其蹲其身自己必细察其纹理它的6、为以丛草为林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2.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童趣练习题

童趣练习题

童趣练习题一、选择题A. 狮子B. 老虎C. 猫D. 鼠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母亲节A. 画蛇添足B. 闭月羞花C. 井底之蛙D. 鹊桥相会二、填空题1.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分别是:唐僧、孙悟空、______、沙僧。

2. “略”字的部首是______。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丑小鸭》的故事梗概。

2. 请写出三个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四、判断题1.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的格林兄弟创作的。

()2.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

()3.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是指桂林的山水风光。

()五、连线题1. 《灰姑娘》 A. 小红帽2. 《白雪公主》 B. 灰姑娘3. 《小红帽》 C. 白雪公主六、作文题题目:我的童年趣事请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描述你童年时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要求内容真实,语句通顺,表达感情。

七、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猫钓鱼》有一天,小猫跟着妈妈去河边钓鱼。

小猫很兴奋,可是钓鱼需要耐心,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追蝴蝶,总是静不下心来。

妈妈告诉小猫:“钓鱼要专心,不然是钓不到鱼的。

”小猫听了妈妈的话,开始专心致志地钓鱼。

不一会儿,小猫真的钓到了一条大鱼。

1. 小猫为什么一开始钓不到鱼?2. 妈妈告诉小猫钓鱼要怎么样才能钓到鱼?3. 小猫钓到了什么?八、数学题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又给了小刚2个,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A. 15B. 23C. 28D. 37九、科学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2. 说出水的三种状态及其变化过程。

3. 请简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十、英语题1. 将下列单词翻译成中文:A. catB. dogC. birdD. fish2. 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单词填空:I have a ( ) and it's name is Tom.A. catB. dogC. birdD. fish3. 用所给单词完成句子:I like ( ) because they are cute.A. catsB. dogsC. birdsD. fish十一、艺术题1. 请画出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童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1.从基础做起,注音:明察秋毫()壑()癞()鞭()2.沈复,字______________,长洲(现在______________)人,清代____________,童趣练习题1。

3.据原文内容填空:______________,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如鹤唳云端,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第三自然段:余常于土墙凹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个小翻译!(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见二虫斗草间。

6.让学生听录音,概括出文中描绘了几件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童趣》练习题

《童趣》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朝夕”意思相近的是:A. 早晚B. 昼夜C. 晨昏D. 朝暮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月光如水,洒在田野上。

B.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里面藏着无尽的宝藏。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个小机灵鬼。

D.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跳舞。

二、填空题1. 《童趣》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展现了童年的快乐。

2. 文章中,“朝夕”指的是________,“昼”指的是________,“暮”指的是________。

三、判断题1. 《童趣》一文中,作者认为童年是快乐的,成年后就会变得无聊。

()2. 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比童年和成年后的生活,表达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四、简答题1. 简述《童趣》一文中,作者通过哪些事物展现了童年的快乐?2. 请简述文章中,作者对童年和成年后生活的态度。

五、论述题1. 结合《童趣》一文,谈谈你对童年时光的理解。

2. 请谈谈你对文章中作者对童年和成年后生活态度的看法。

六、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捉迷藏”意思相近的是:A. 猜灯谜B. 耍猴戏C. 踢毽子D. 捉迷藏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滴在窗玻璃上跳舞。

B.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C. 这本书像一位智者,引领我探索知识的海洋。

D.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七、填空题1. 在《童趣》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中感受到的乐趣。

2. 文章中提到,“一日之计在于晨”,这里的“晨”指的是________。

八、判断题1. 《童趣》中,作者通过对比童年的自由和成年的束缚,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

()九、简答题1. 请简述《童趣》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描述。

2. 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快乐?十、论述题1. 结合《童趣》一文,分析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情感态度。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童趣一、基础部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癞虾蟆:项为之强: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怡然自得:素帐:方出神:鞭数十:驱之别院: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参考答案:一、1.yíchēnɡpánɡlài háma jiān ɡ2.《闲情记趣》沈复3.略(见原课文)4.抬头愉快未染色的帐子正用鞭子打赶走5.(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

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略9.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二、(一)10.D11.现在京城内外制作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及参考答案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及参考答案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及参考答案《童趣》基础知识训练及参考答案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⑴ 藐小( ) ⑵ 鹤唳( ) ⑶ 怡然( )⑷ 土砾( ) ⑸ 丘壑( ) ⑹ 庞然( )⑺ 童稚( ) ⑻ 凹凸( )( )⑼ 癞蛤蟆( )( )( )2、为下列加粗词的词义选择正确答案。

⑴ 作青云白鹤观( )A、作为B、当作C、造成D、制造⑵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A、观察B、明白C、考察D、苛求⑶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A、完成设计B、成全打算C、现成横行D、成为比作⑷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A、明亮B、光明C、眼力D、透明⑸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A、僵硬B、强硬C、强大D、超强⑹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A、机关B、神气C、精神D、神灵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A、白色B、单纯C、原有D、向来⑻ 故时有物外之趣( )A、特意B、故意C、原因D、因此3、“为”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为”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做B、当作C、认为D、因为E、被F、是⑴ 项为之强( )⑵ 以丛草为林( )⑶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⑷ 凹者为壑( )4、“其”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其”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第三人称代词B、自己的C、这、那D、连词⑴ 神游其中( )⑵ 常蹲其身( )⑶ 使其冲烟飞鸣( )⑷ 必细察其纹理( )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⑴ 拔山倒树而来( )⑵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观之正浓B、驱之别院C、故时有物外之趣D、项为之强7、先解释加粗字的意思,然后翻译句子。

⑴ 盖一癞蛤蟆也。

解释: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⑵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⑴ miǎo ⑵ lì ⑶ yí ⑷ lì ⑸ hè ⑹ páng⑺ zhì ⑻ āo tū ⑼ lài há ma2、⑴ B ⑵ A ⑶ D ⑷ C⑸ A ⑹ C ⑺ A ⑻ D3、⑴ D ⑵ B ⑶ E ⑷ B4、⑴ C ⑵ B ⑶ A ⑷ A5、⑴ 连词,表修饰⑵ 连词,表承接6、A、D(均代“情景”)7、⑴ 句首发语词,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童趣 阅读答案(最新)

童趣 阅读答案(最新)

童趣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私拟作群鹤舞空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项为之强()(2)为之怡然称快()(3)以虫蚁为兽()3.用自己的话说说“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为什么会对捉到的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私拟作/群鹤舞空2.(1)同“僵”,僵硬(2)安适、愉快的样子(3)当作3.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似的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意对即可)4.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5.因为这只癞蛤蟆吞掉了我观兴正浓的二虫。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童趣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童趣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童趣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篇1: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得意。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6分)(1)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鞭数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下列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3分)A.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B.不觉呀/然惊恐C.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D.使之/冲烟而飞鸣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6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4:认真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缘由是什么?(4分)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小题1:(1)通“僵”,僵硬(2分)(2)正(2分)(3)用鞭打(2分)小题2:B(3分)小题3:(1)我见到微小的东西,肯定要认真观看它的纹理,所以经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3分)(2)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吃掉。

小题4:由于喜爱自然,喜爱生活,擅长观看且观看细致,加之有丰富的想象力,又富有童心童趣。

(4分)小题1:试题分析:同学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把握要详细、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童趣一、基础部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癞虾蟆:项为之强: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怡然自得:素帐:方出神:鞭数十:驱之别院: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参考答案:一、1.yíchēnɡpánɡlài háma jiān ɡ2.《闲情记趣》沈复3.略(见原课文)4.抬头愉快未染色的帐子正用鞭子打赶走5.(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

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略9.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二、(一)10.D11.现在京城内外制作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12.B 13.A《童趣》1、本文选自清(朝代)代文学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一书。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3、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③、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④、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4、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它们,指“蚊子”)项为之强(代“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它们,指“蚊子”)观之,兴正浓(代“二虫斗草间”)驱之别院(它,指“癞虾蟆”)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草为林(当作,作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以:徐喷以烟(用)以虫草为林(把)其: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它的,它们的)蹲其身,使与台齐(自己)神游其中(指“想象中的境界)5、写出文中的四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任意两个的意思:(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

(夸张)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7、下面语句描写的内容不属于想象的一项是(D)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B、果如鹤唳云端C、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8、“物外之趣”即因物而生成之意趣,“鹤立云端”中“鹤”和“云”分别指蚊子和烟;“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中“庞然大物”、“山”和“树”分别指癞虾蟆、土砾凸者和丛草。

“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丛草、虫蚁、土砾凸者、土砾凹者。

9、文章结尾句属动作描写,想象一下将虾蟆捉在手,打几十鞭子,这是什么样的鞭子?虾蟆竟没死,这是为什么?答: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枝小树枝。

童年的作者并不是想真要打死癞虾蟆,说明他热爱动物,富有爱心。

10、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趣事”。

1、观蚊成鹤2、神游山林3、鞭驱虾蟆11、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答: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要有爱心、好奇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有想象力。

12、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并拟一条爱惜草坪或热爱动物的标语。

答:第一问同11题,如:小草也会疼,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童趣》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

(3分)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⑷以土砾凸者为丘。

()()⑸凹者为壑()()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明察秋毫:鹤唳云端:怡然自得:庞然大物: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有想象之趣,比如:有细察之趣,比如:有童稚之趣,比如: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分)张()昂()素()6.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7、文章开篇写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分)第二部分:阅读《童趣》分析(一)9.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3分)10."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3分)11.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

(3分)12.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

(3分)13.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

(3分)14.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4分)15.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16.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

(3分)17.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

(3分)18.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3分)19.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3分)A.表示重复或继续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20.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3分)21.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分)22."双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的意思是。

(3分)中考语文复习《童趣》1.文章中哪个词语能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写了“我”儿时的那几件事?三件事位置调换好不好?(整体把握,体会构思)(“物外之趣”;三件事:一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二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三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调换不好。

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

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2.你认为作者获得这些“物外之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些字词集中表现了这种“趣”?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有细致的观察力。

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词语:“果”“怡然”等。

)《论语十则》复习题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三道四(通“悦”,高兴、愉快/ 谈论、评论)2.人不知而不愠/ 脸色微愠(生气、发怒)3.吾日三省吾身/ 穿州过省/ 省吃俭用/ 省事(反省/ 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 节省、节约/ 免去、省去)4.为人谋而不忠乎/ 足智多谋、出谋划策/ 不谋而合/ 深谋远虑(谋划、办事/ 主意、计谋/ 商议/ 图谋、谋求)5.与朋友交而不信/ 信口开河、闲庭信步、信手拈来/ 信守诺言/ 诚实守信、言而有信/ 通风报信(真诚、诚实/ 随意、听凭、放任/ 忠诚/ 信用/ 信息)6.温故而知新/ 故作镇静、明知故犯、故弄玄虚/ 故态复萌、故步自封/ 沾亲带故/ 染病去世(旧的、学过的知识/ 故意、有意/ 旧时的、老的/ 朋友、友情/ 死亡)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己知彼(通“智”/ 知道、了解)8.是知也/ 是非黑白、自以为是、/ 实事求是/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指示代词,这/ 对,正确/ 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 助词,标志宾语提前)9.其恕乎/ 名副其实/ 出其不意/ 身历其境/ 其乐无穷(大概、也许,表推测、估计/ 代词,他的/ 他/ 这样、那样/ 其中的)10.己所不欲、欲盖弥彰、欲擒故纵/ 利欲熏心/ 摇摇欲坠(想要/ 贪欲、欲念/ 将、将要)11.勿施于人/ 发号施令、因材施教(施加/ 推行、实施)二、翻译、解释: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书本的知识但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的空想但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罔:迷惑;殆:有害2.选文中讲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学习态度、思想道德修养的句子分别是……3.写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

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回答时应该要肯定这种说法。

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1.文学常识:《论语》是()经典之一,记录()及其弟子()的书。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字(),()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学生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

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论()语陬()邑()愠()三省()传()殆()罔()凋()3.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

4.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从文中找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句子。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6.“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顺接,指用“而”字连接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这种情况,在白话里通常不必用起连接作用的词。

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

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

从课文中找出顺接、转接的例子。

表顺接:表转接:参考答案《论语》十则1.儒家孔子言行语录体丘仲尼春秋末期思想教育2.lún zōu yìyùn xǐnɡchuán dài wǎnɡdiāo3.“说”同“悦”,“女”同“汝”,“知”同“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