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印刷工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2.图形信息输入
软件直接绘制或者数字化仪等硬件设备
3.图像信息输入
扫描仪输入;数字照相机输入
印刷工艺设计
图文信息的输入
数字化仪是将图像(胶片或像片)和图形(包括各种地图) 的连续模拟量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的装置,是在专业应用 领域中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图形输入设备,是由电磁感应 板、游标和相应的电子电路组成。分为跟踪数字化仪和扫 描数字化仪两种。
印刷工艺设计
文字信息的输入
原稿的输入分为2种形式 1.模拟文字原稿
模拟原稿主要是指手写稿、打印稿印刷稿等非数字式载体 的文字信息
文字的计算机输入方式 a 键盘输入---使用最广泛的输入方式 b 字形识别输入—对部分有设备输出、格式规范的、标
准体的文字原稿采用。如打印文字稿、印刷文字稿等
c d
图文信息的扫描
图像原稿的扫描
图像原稿是原稿中最重要的一种,主要应该注意图像 的清晰度、层次、阶调、色彩的准确度、图像的准确 度等 主要有: 1.单色图像的扫描 2.彩色图像的扫描 3.网点图像扫描
图文信息输入设备
文字输入设备 1.键盘
键盘分为4个区—打字键区、光标控制键区、功能键区、数字 键区。
2.鼠标和轨迹球
图文信息输入设备
图形输入设备 1.光笔
光笔分为无压感光笔和压感光笔
2.数字化仪
图像输入设备
1.
扫描仪
滚筒式扫描仪(扫描输入质量相当高的专业印刷级扫描设备);了解滚筒式扫 描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滚筒式扫描仪是目前最精密的扫描仪器,它一直是高精密度彩色印刷的最佳选 择 。它也叫做 “电子分色机”,它的工作过程,是将正片或原稿用分色机扫 描存 入电脑,因为 “分色”后的图档是以C、M、Y、K或R、G、B的形式记录 正片或原 稿的色彩信息,这个过程就被叫成 “分色”或 “电分”(电子分 色)。而实际 上,“电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滚筒式扫描仪扫描。 滚筒式扫描仪与平台式扫描仪的主要区别,是它采用PMT(光电倍增管)光电 传 感技术,而不是CCD,能够捕获到正片和原稿的最细微的色彩。一台4000 dpi分 辨率的滚筒式扫描仪,按常规的150线印刷要求,可以把一张4×5的正 片放大13 倍(4000÷300=13倍)。现在的滚筒式扫描仪可以毫无问题地与苹 果机或PC机相 连接,扫描得到的数字图像可用Photoshop等软件作需要的修改 和色彩调整。
《印前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广东*****学院《印前图像处理》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印刷、包装、广告等专业制定时间:2012年8月27日课程代码:所属系部:*****学分: 4 学时:72制定人:**** 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⑴掌握数字图像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成像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对像素和分辨率的理解,理解颜色模式中的RGB模式和CMYK模式的区别。
⑵掌握各类图像的基本修图方法,重点掌握橡皮图章工具的用法。
⑶掌握图像退底的处理方法,重点掌握利用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⑷掌握图像色彩调整的几种处理方法,了解实际生产中对图像调整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实例能熟练操作。
⑸认识通道和图层,理解通道和蒙版的概念,掌握图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⑹掌握滤镜的操作方法和各种滤镜的具体使用效果,结合具体的实例能熟练操作。
⑺能结合实例进行熟练的处理。
2、方法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⑵培养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⑷培养学生做决定和自我计划的能力。
⑸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⑴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自信心。
⑷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印前图像处理》是印刷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本专业的学生在了解图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图像输入,图像处理,图像记录输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一步训练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教材的内容与第一线生产的内容想适应,满足印刷市场需求。
2、课程开发思路《印前图像处理》是印刷与包装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印刷技术的发展,所以《印刷工艺》这门学科一直是全国各类高等本科、专科及各类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印刷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888课程负责人:万晓霞课程中文名称:印刷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Printing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本课程对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现代印刷工业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主要讲授印刷学科所涵盖的技术范畴,包括印刷的基本知识,印刷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工艺流程、印后加工、印刷质量控制、印刷技术标准化、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等内容。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印刷专业基本术语、技术知识。
通过精品课程网站的互动栏目、观看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讨论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技术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对专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也可以丰富印刷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拓宽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历史与学科前沿熟悉印刷技术发展里程中不同阶段的标志性技术,了解图像传播的概念和范畴,了解现代印刷、出版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印刷工业的分类、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了解所涉及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
作业1:简述印刷技术发展历史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前沿。
第二章印刷综论掌握印刷的基本要素;熟悉印刷方式的分类并掌握各种方式的印刷工艺流程;重点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实验课程1-1:如何查找印刷有关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的利用、PPT制作要求(在实验室完成)实验课程1-2:印刷企业生产实录(报告厅内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文件,实验指导老师或者助教现场讲解)作业2:不同的印刷方式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不同的印刷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不同的印刷品所采用的印刷方式?作业3:针对印刷发展趋势,选择课堂中提到的10种发展模式,任选3种做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印前图像图形处理 完整版

印前图像图形处理1.数字图像基础(1)数字图像的分类①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根据图像记录方式的不同,图像可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类。
A.模拟图像是通过某种物理量的强弱变化来表现图像上各点的颜色信息的。
印刷品图像、相片、画稿、电视上的图像都是模拟图像。
B.数字图像是指把图像分解成被称作像素(Picture Element,简称pixel)的若干小离散点状,并将各像素的颜色值用量化的离散值即整数值来表示的图像。
模拟图像经过数字化过程可转为数字图像。
②连续图像和离散图像。
按图像的点空间位置和灰度的大小变化方式,图像可分为连续图像和离散图像两类。
A.连续图像是指在二维坐标系中具有连续变化的空间位置和灰度值的图像。
连续图像的典型代表是由光学透镜系统所获取的彩色照片,以及日常用眼睛观察的大千世界,连续图像无不存在于视觉之中。
B.离散图像在空间位置上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点状,在灰度值的大小上也分为不同级数的图像,数字图像就是离散图像。
③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
在计算机中是一种用矢量表示的图像称矢量图形。
与矢量图形相对应的数字图像称为位图图像。
A.矢量图形是由被称为矢量的、用数字对象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
矢量是根据图像的几何特性来描述图形的。
我们可以移动、缩放或修改颜色,而不会丢失图像信息。
矢量图形是不依赖于分辨率的,它可以放大任意倍数,使用任何分辨率打印输出都不会丢失任何细节和清晰度。
所以矢量图形适合于表示几何图形,当图形放大时,它可以保持清晰的边界。
B.位图图像是使用像素点状来表示图像,每一个像素有确定的位置和颜色值。
当我们在Photoshop中处理位图时,编辑的是像素而不是图形或对象。
由于位图能够表现连续调中细微的层次和颜色变化,因此,位图能够表现连续调中细微的层次和颜色变化。
位图图像是依赖于图像的分辨率的,它包含固定的像素数,所以当我们在屏幕上放大位图后会出现锯齿状。
同样当我们使用低于图像分辨率的精度打印位图图像,也会出现丢失细节和边缘锯齿的现象。
第五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拼版与合开
拼版与合开
拼版与合开
综合实例——包装设计
综合实例——包装设计
要求设计一款灯体外包装,不包括灯罩(因为灯罩用膜袋 封包,原则上不另设计外包装),并要完稿输出印刷,已知 产品尺寸如图
综合实例——包装设计
创作思路 1 .产品定位 “金牡丹”陶艺台灯是一款照明兼装饰两用的陶瓷台灯,其风格古朴
一、点阵字体 二、轮廓字体 三、格式
第三节 图文信息的特点及格式
二、图像信息的特点及格式
一、图像信息的特点 位图图像
二、位图图像的特点 三、图像文件的格式
PSD PDD EPS TIFF
第三节 图文信息的特点及格式
三、图形信息的特点及格式
一、图形信息的特点 矢量图形 矢量图形的特点 矢量图形文件的格式
综合实例——包装设计
印刷扣刀和出血位的设置
【造型工具】以增加节点方式调例——包装设计
出血设置 单击工具箱中的 【交互式轮廓图工具】,从完整的扣刀位中间向外拖动, 在属性栏设置轮廓图步数为 1 、轮廓图偏移为 3.0mm
综合实例——包装设计
绘制折角虚线
印刷工艺
目录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第二章 印刷基础综论 第三章 印前图文复制基础 第四章 印前图文信息输入 第五章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第六章 印前图文信息输出 第七章 制版 第八章 印刷 第九章 印后加工 第十章 附录
第一节图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校正
一、在印前处理领域常用的计算机 一、PC个人电脑 二、Macintosh机
第二节 图文信息处理
一、图形及其处理 二、图像及其处理
一、图像的修饰 二、图像色彩的调整 三、图像的创意和再加工 四、特效文字的制作
第二节 图文信息处理
《印前图文处理》教学设计

《印前图文处理》教学设计《印前图文处理》教学设计项目名称——元旦贺卡的设计制作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所学的印前图文处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感受实际工作中印刷版面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
3.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加强团队合作。
项目重点:1.使学生了解实施一个项目的全流程。
2.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所学的图文处理知识知识解决实际实际项目。
项目难点: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3. 图文版面设计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需求方提出需求引出项目,明确解决的问题分析、计划举例、分析、有学生总结归纳方案项目实施分组实际操作完成任务项目验收每组展示、相互评比、学习、教师点评、并提出更高要求需求方点评是否满足需求,按设计的标准对学生各个环节点评一、项目要求:元旦就要到了,同学之间有相互赠送贺卡的习惯。
通过完成本次项目,巩固所学的图文处理知识,贯彻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包括元旦贺卡的基本设计要求,要反映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最好能含有专业元素。
版面设计风格要简洁、清爽。
确定任务:元旦贺卡的设计项目。
二、项目分析(导入课程)1.元旦就要到了,同学之间是不是要相互赠送贺卡?那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贺卡来送给你最好的朋友呢?有想知道元旦贺卡的制作方法吗?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总结,展示类似项目。
2.引出今天的课程,展示一些元旦贺卡。
通过设计制作的一张元旦贺卡,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印前图像处理技术

精品课件
第二节 传统印前技术
一、传统印前文字处理 二、传统印前图像处理 三、传统印前图形处理 四、传统印前的排版与拼大版 五、传统印前制版
精品课件
一、传统印前文字处理
• 印前文字处理过程,是指利用文字信息处理设备对 文字稿根据版面设计的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 过程。
精品课件
广告、包装设计、各 种产品标签常使用: 隶书体、魏碑体、姚 体和美术体等
(2)选择合适的字号
文字排版时,要 根据内容、版式 选用大小适当的 文字进行组合
不同的排版方法, 表示文字大小的 规格单位是不同 的
常用计量 文字大小 的方法有
号数
国际
点数
主要 精品课件
中国
次要
中文书 刊的正 文文本 字大通 常选用 五号字
书 刊 版 面
精品课件
报 纸 版 面
精品课件
2、传统印前文字处理技术
以手工为主
(1)
早期 采用 的是 活字 排版
文字 部分 凸起
空白 部分 下凹
印版的着墨部分,其由活字, 各种标点符号、数学物理化 学等专业符号、铅线、书边 线、装饰线、花边和头花等 按照版式按需组合而成
印版的非着墨部分,即空白 部分,由空铅和铅条按需组 合而成,非着墨部分的材料 高度都低于活字
图像(Image)是利用
摄影或类似的技术,获
得灰度或颜色深浅连续
变化的自然景观影像,
如果是彩色图像,其色彩
也是连续变化的。
图像
精品课件
图形(Graphics)通常是由 人工创作绘制或由计算机软件 设计绘制生成,它是由一个个 相互独立的点、线、面、体几 何元素和填充色组成。
印前图像处理课件

实施色彩管理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管理软件和硬件设 备,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颜色准确性。
案例三: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
01
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相关质
量标准和行业规范。
02
质量检测方法
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密度测量、色度测量等,通过这些方法可
优化印刷工艺和设备,降低能耗和 减少废气排放,实现绿色印刷。
循环利用
加强印刷品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和垃圾的产生。
个性化印刷的发展
个性化定制
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印刷的需 求,提供定制化的印品服务, 如定制照片书、定制T恤等。
动态印刷
实现动态内容印刷,如印刷可 变数据、动态图像等,提高印
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对比度调整
增强或降低图像的对比度,使图像更 加鲜明或柔和。
CHAPTER 04
图像输出与打印
打印设备的选择
喷墨打印机
适合打印彩色图像,分辨率较高,但墨水成 本相对较高。
热升华打印机
适合打印小型照片,色彩鲜艳,但分辨率较 低。
激光打印机
适合打印黑白文档和图像,分辨率较高,打 印速度较快,墨粉成本相对较低。
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 频,是常见的图像输入
设备之一。
扫描仪
通过扫描纸质或实物图 像转换为数字格式。
摄像机
用于录制视频,通过采 集动态图像。
手机
内置摄像头,方便随时 随地拍摄照片和视频。
图像获取方式
01
02
03
04
直接拍摄
使用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直 接拍摄实物或场景。
网络下载
从互联网上下载图片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分辨率
光学分辨率
插值分辨率
光学分辨率是指一个扫
插值分辨率是指在光学
描系统在扫描方向上的实际 分辨率的基础上,在软件算法
采样密度,也就是在单位长 的帮助下,在两个光学实际像
度上的采样点数。决定扫描 素之间增加新的像素,并由此
系统光学分辨率的各种因素 产生的一种伪分辨率。插值算
位图,其信号取值有 28=256种。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以细微颗粒聚集体形式存在的图像
染料 颗粒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银 颗粒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2、图像的模拟/数字转换
是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的过程。 长缩写为A/D。
(1)模拟图像转换的过程
1 临近像素插值法 技术
1) 临近像素插值法:在未知像素的位置上, 根据该位置距离已知像素的远近,将距离最 近的已知像素数据作为未知像素的数值。
实际上是:最临近像素“拷贝”的过程。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2)双线性插值法
先求出(xm,y)点信号U1: U1=U(x,y)+a*[U(x+1,y)-U(x,y)]
再求出(xm,y +1)点信号U2: U2=(1-a)U(x,y+1)+a*U(x+1,y+1)
(xm,ym)在(xm,y)和(xm,y+1)之间, 可以按距离b求得U(xm, ym) U(xm,ym)=(1-b)*(1-a)*U(x,y)+(1b)*a*U(x+1,y) +b*(1-a)*U(x,y+1)+a*b*U(x+1,y+1)
全图。
器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平台式扫描仪的核心元件-CCD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滚筒式扫描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像原稿贴在滚筒
上,滚筒在旋转的过程中,
扫描光源及扫描头沿着滚 聚焦镜头
筒轴线方向移动。从原稿
上反射或投射出来的光线 光圈
被扫描镜头接受,光束穿
过光孔到达一组干涉滤色
片被分解成R、G、B三部分,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动态范围和密度范围
动态范围:给定设备所能探测到的最浅颜色和最深颜色 之间的密度差值。它表示了一个相对密度区间的概念,这个 区间越宽,表明设备再现色调细微变化的能力,或者说是区 别相近颜色之间细微差别的能力就越强。
动态范围有时也被称为密度范围,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动态范围是指扫描仪器件级的能够扫描的密度区间的最大值, 它主要是由扫描仪所使用的光学采集器件的性能决定的一种 能力指标。而普通的密度范围概念往往是指在扫描工艺参数 设置中人为设定的从最大密度Dmax到最小密度Dmin之间的工 作密度范围,它是一种第五工章印艺前图上文处的理原参理与数技术。
采样(sampling)
图像空间离散化的过程。
量化(quantizing)
将图像信号数值分为有限个等级的过程。
编码(encoding)
将采样且量化后的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码的过程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2)模拟/数字转换的参数 采样频率
单位长度内采集模拟图像的信号的次数,单位为像 素/英寸(pixels)
状
态
栏
图像编辑窗口
调板组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2、扫描仪的特性参数
信噪比 动态范围和密度范围
光学分辨率 位深度 清晰度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信噪比
所谓信噪比就是指信号和干扰噪声之间的比例关 系,信噪比越高,对有用信号的提取就越准确和清 晰,扫描的图像就越准确和清晰。信噪比会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 。
1、扫描仪种类与工作原理
按照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扫描仪一般分为台式 扫描仪和滚筒扫描仪
根本的区别: 感光元件不同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平台式扫描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光源沿垂直方向扫过整个原稿,
每扫一行就得到原稿横向一行的图
像信息,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
后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横向
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
采样频率越高,单位面积内获取的像素数就越高, 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就越强。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量化位数
决定数字信号所划分的等级数。
L=2B
量化位数越高,信号划分的等级数就越多, 容纳图像信号层次的能力就越强。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1位
2位
8位
3位
4位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二、扫描仪的图像采集技术
第五章 印前图文处 理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
图像的数字化 图像清晰度强调 图像颜色处理原理与技术 图像阶调处理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图像的数字化
图像的数字化
—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图像的模拟/数字转换
扫描仪的图像采集技术
—扫描仪种类与工作原理 —扫描的特性参数 —扫描参数的控制及色彩校正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一、图像的数字化
1、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模拟图像
空间上连续、信号取值连续的图像。
特征: 空间上连续 信号取值连续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1、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数字图像
空间上离散、信号取值分为有限等级、用二进制 数字编码表示的图像。
由离散的像素构成; 信号取值只有有限多种; 仅能表达有限种颜色。如8
和具体的设备有关。在平台 法不会增加新的细节,只是在
扫描仪中是由CCD光学器件
相邻像素间求出颜色和灰度数
中采集单元的数目和扫描幅 据的平均值,在性能上还有一
面相除而算出的。
定的欺骗性。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当图像分辨率不足时,可以通过已经获得的图像像 素数据,计算出未知的像素点上的数据,称为“图像插 值”。 有三种插值方法:
分别到达一个光电倍增管
干涉滤 色片
(PMT)进行放大,并进行
模数转换进而获得每一个
扫描像素点的红、绿、蓝
三原色的分色颜色值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扫描原稿
光源 模 / 数转换
虚光蒙版信号
滚筒式扫描仪的核心元件-PMT
第五章印前图文处理原理与技术
标 题菜 工 栏单 具
栏选 项 栏
工具箱
调板窗
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
和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
彩色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CCD上,
CCD将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
此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电
子信号。至此,反映原稿图像的光
信号转变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二进
制数字电子信号,最后传送至计算
机并在计算机内部逐步形成原稿的
图像信 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