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9

合集下载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论述晚清政府历次对外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正确答案:(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受到严重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始丧失,中国开始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冲击,并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

从此,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地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门户为之大开;通商口岸增加十一个,且深入长江和南北沿海;使中国的领海和内河主权、海关和外贸主权、司法主权等进一步丧失;而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又极大地便利了各国对清政府就近施加影响和加强控制。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三)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它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它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

(四)中法战争是中国反对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但结果却被清政府的妥协路线葬送。

中法战争不仅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形成的“中外合好”的局面,而且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对外软弱妥协的心理,助长了英、法、俄、日等列强侵略中国及其邻邦的野心。

(五)八国联军战争及其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要负担巨额的赔款,百姓承受的苦难更深;也使中国的革命派和部分国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而纷纷支持反清的革命运动。

此外,《辛丑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清政府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洋人控制中国的工具。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A2. “史”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的文献中?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B3. 《春秋》是哪位史学家的作品?A. 孔子B. 左丘明C. 司马迁D. 班固答案:A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体裁的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答案:B5.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班固C. 司马迁D. 左丘明答案:A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前四史”之一?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D7. “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A. 《明史》B. 《清史稿》C. 《新元史》D. 《清史》答案:A8. “史学三家”指的是哪三位史学家?A. 司马迁、班固、范晔B. 司马迁、班固、司马光C. 司马迁、班固、左丘明D. 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答案:A9. 中国古代史学的“三长”指的是?A. 才、学、识B. 史、志、传C. 纪、表、志D. 书、记、志答案:A1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纪传体史书?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前四史”?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E. 《资治通鉴》答案:ABCD12. 中国古代史学的“四体”包括哪些?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E. 纪表志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范晔E. 刘知几答案:ABCDE14.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二十四史”?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E. 《明史》答案:ABCE15. 下列哪些作品是纪传体史书?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资治通鉴》E. 《三国志》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

历史学基础(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下关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个缓慢的过程B.婚姻形态相应转变C.财产继承制度改变D.是由经济关系变化引起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史前时代2.元朝在中央设置的( )总理全国政务。

A.尚书省B.中书省C.吏部D.门下省正确答案:B3.公元前770年,( )迁都洛邑,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A.周幽王B.周宣王C.用平王D.周桓王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西周灭亡,历史进入东周时期的重要事件。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迂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史4.隋朝丹元子按照晋人所定星座,把周天各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字长歌,叫作( )。

A.《星图歌》B.《步天歌》C.《舆图歌》D.《星历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综合5.经过多年较量,明政府认为起义军中“最强无过闯王”,这里闯王指的是( )。

A.张献忠部B.李自成部C.高迎祥部D.孙传庭部正确答案:C6.( )签订后,国际形势急转直下,美苏冷战完全取代了合作。

A.《五国和约》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7.下列不属于“三通”的是( )。

A.《通典》B.《通志》C.《通书》D.《文献通考》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唐宋史学成就。

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被合称为“三通”。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史8.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标志着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的是( )。

A.两税法B.田赋征银C.一条鞭法D.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正确答案:C9.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政变是( )。

A.河阴之变B.高平陵事变C.淮南三叛D.博浪沙事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10.(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领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A.荥阳大会B.渑池渡C.谷城变D.八大王正确答案:A解析:明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为了粉碎明王朝“围剿”,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13家义军在荥阳聚会,商讨作战方略。

历史基础检测考试题库(含答案和题目解析)

历史基础检测考试题库(含答案和题目解析)

历史基础检测考试题库(含答案和题目解析)1. 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先民的图画符号。

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2. 什么是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它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3. 孔子是谁?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

4. 请解释一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涵盖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该时期是中国分裂为多个诸侯国并相互争霸的时期。

5. 第一个统一的中国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由谁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国帝国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的,这便是秦朝。

6. 什么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始于隋朝,兴盛于唐宋,直到清朝废除。

7. 请描述一下明朝的成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和繁荣的朝代。

在明朝期间,中国经历了大航海时代、铸造了万里长城,还发展了文艺、科技和商业。

8. 什么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场政治运动,始于1966年,由领导,旨在消除资产阶级思想和推动共产主义革命。

9. 请列举一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10. 请解释一下中国古代的“礼仪之邦”概念。

中国古代的“礼仪之邦”概念强调了社会秩序、文明和个人责任,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

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

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以下是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的四套试题。

每套试题包含一系列选择题和简答题,供考生进行练和复使用。

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 A. 春秋时期- B. 商朝- C. 秦朝- D. 唐朝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A. 孔子- B. 刘邦- C. 嬴政- D. 韩非子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辽代的开国皇帝?- A. 朱元璋- B.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C. 苏轼- D. 耶律楚材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宋朝的经济特点。

试题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取得胜利?-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南京条约签订- D. 中国成立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开国皇帝?- A. 朱元璋- B.- C. 李世民- D. 成吉思汗3.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南北?- A. 晋朝- B. 元朝- C. 夏朝- D. 清朝简答题2.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长城。

试题三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世界文明古国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 A. 罗马帝国- B. 古埃及文明- C.- D. 蒙古帝国2.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 A. 鲁迅- B. 孙中山- C. 项羽- D. 屈原3.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 C. 两汉时期- D. 唐朝简答题3.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红楼梦。

试题四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迈向社会主义道路?-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甲午战争- D. 建国前后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A. 周恩来- B. 蔡伦- C. 乾隆皇帝- D. 孔子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世?- A. 隋朝- B. 金朝- C. 唐朝- D. 明朝简答题4.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_真题-无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_真题-无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 【《姓氏录》】2. 【殿试、武举】3. 【北庭都护府】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中国边疆史基础真题4. 【开元盛世】5. 【彍骑】兰州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6. 【长征健儿】兰州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7. 【节度使】上海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8. 【三省六部制】上海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学综合真题;西北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专门史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9. 【州县制】10. 【科举制】南京大学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黑龙江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1. 【《开皇律》】兰州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扬州大学2017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2. 【大素貌阅】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内蒙古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内蒙古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湘潭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13. 【输籍定样】北京大学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四川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兰州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宁波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扬州大学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4. 【大运河】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15. 【政事堂】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16. 【租庸调制】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复旦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黑龙江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内蒙古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17. 【永业田与口分田】18. 【府兵制】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安徽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苏州大学2016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19. 【折冲府】20. 【常举】21. 【制举】22. 【律令格式】北京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河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23. 【《唐律疏议》】延安大学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河北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24. 【《氏族志》】25. 【唐三彩】26. 【安史之乱】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边疆史复试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27. 【元和中兴】西北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28. 【藩镇】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龙山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正确答案: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

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

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安阳殷墟】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山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武汉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王宫的遗址。

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总面积约24平方千米。

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区,已发现53座建筑基址。

这些宫殿是王都内规格最高和最为华贵的建筑物,其中有的是商王及王室贵族起居、议政和举行典礼的场所,有的是官署机构的所在,有的是用于祭祀祖先神灵的宗庙。

作为王室档案记录的殷墟甲骨文,也大都出土于宫殿区。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3.【敬天保民】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正确答案:西周统治者提出的统治思想。

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统治思想,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

但是前有商之代夏,后来又有周之代商,这样的历史事实,又使他们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

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

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

敬天保民思想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的重要,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政策和“文景之治”。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汉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继续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

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一)轻徭薄赋。

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主要内容有三项:文帝在一段时期内免征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

算赋由每人每年纳一算(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徭役由原每人每年在本郡充更卒一个月减为三年充更卒一个月。

(二)贵粟政策。

贵粟政策是文帝时的政论家晁错提出来的。

具体做法是“使民以粟为赏罚”,就是人民可以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

国家的粮食多了,可以减轻租赋;商人要买爵位,就要向农民买粮,粮价也会提高。

为了北防匈奴,令为买爵或赎罪而入粟者将粟运至长城沿线。

这里的粮食足够五年之用后,再运至内地各郡县收藏。

这项政策一实行,国家的存粮大增,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一度得到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三)惠商政策。

文帝还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就是取消在关口津梁处检查来往行人的制度和山林川泽樵采、捕捞的禁令。

商人们可以自由贩运,任意开山鼓铸,砍伐木材。

这些措施实行后,商业和手工业都获得迅速的发展。

(四)宽减刑罚。

在法律方面,文帝、景帝提倡轻刑慎罚。

文帝废除了秦以来犯罪亲属连坐、没为官奴婢的“收孥相坐律令”和约束臣民言论的“诽谤妖言之罪”。

因齐地少女缇萦上书,将黥、劓、刖等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

涉及知识点:秦汉2.论述清末新政的内容正确答案:清王朝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

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还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己诏”和“改革”谕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9(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龙山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

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

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解析:3.【安阳殷墟】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山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武汉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王宫的遗址。

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总面积约24平方千米。

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区,已发现53座建筑基址。

这些宫殿是王都内规格最高和最为华贵的建筑物,其中有的是商王及王室贵族起居、议政和举行典礼的场所,有的是官署机构的所在,有的是用于祭祀祖先神灵的宗庙。

作为王室档案记录的殷墟甲骨文,也大都出土于宫殿区。

)解析:4.【敬天保民】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统治者提出的统治思想。

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统治思想,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

但是前有商之代夏,后来又有周之代商,这样的历史事实,又使他们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

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

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

敬天保民思想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的重要,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

)解析:5.【管仲改革】(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的改革。

齐桓公任用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为相,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

主要内容为:“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管理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事制度改革、“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

管仲进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使齐很快强大,奠定了齐国建立霸业的基础。

)解析:6.【内圣外王】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

语出《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指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指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内有圣人之法,外施王者之政。

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

后被宋儒汲取并以此标榜。

)解析:7.【灵渠】北京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秦朝在岭南地区开凿的水利工程。

秦在征伐南越时,为了转运粮饷,命监御史禄率士兵在今广两兴安县凿渠引湘水进漓江,该渠长达33千米,是为灵渠。

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汀两大水系,对我围南方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析:8.【剌史】(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时设立的地方监察官。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京师直辖地区以外的地方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州设置刺史一名,称州刺史,以监察地方。

刺史以六条问事,主要是监察郡守、尉、王国相和强宗豪右。

刺史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官僚的督导与控制。

东汉末演变为州的行政长官。

)解析:9.【盐铁会议】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云南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吉林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政府召集的一次讨论施政方针的会议。

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为解决施政问题,召集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到京城举行会议。

贤良、文学主张“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桑弘羊代表政府与之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

会后,桓宽据此整理出《盐铁论》一书,详记双方的论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盐铁会议的召开对政府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了促进作用。

)解析:10.【太平道】(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流派之一。

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教练弟子,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

张角传教十余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有信徒数十万人。

随着实力的增强,引发黄巾大起义。

)解析:11.【《太初历》】(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太初元年编撰的历法。

西汉初,沿用秦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

但《颛顼历》并不精确,到汉武帝时已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错乱现象。

于是汉武帝令司马迁、邓平等改《颛顼历》而作《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在无中气的月份,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 解析:12.【永嘉南渡】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官民为避战乱而向江南地区大规模的移民,史称永嘉南渡。

永嘉是两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

311年,匈奴兵破洛阳,俘虏怀帝,引起地方动乱。

而当时南方社会较为安定,于是大量地主挟族人及部曲南逃。

东晋政府为安置侨民设置侨州侨郡。

永嘉南渡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开发。

)解析:13.【三长制】西北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

太和十年(486年),北魏政府下令实行三长制以代替宗主督护制。

主要内容:每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田地,征收赋税,调发徭役,维护治安。

此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人,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解析:14.【玄武门之变】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政变。

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

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巨大军功。

李建成为巩固地位,与四弟李元吉结盟共同对付秦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取得了太子地位。

之后,高祖让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开启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解析:15.【大索貌阅】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内蒙古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内蒙古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隋朝为清查户口而采取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