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基本概况
嘉峪关概况资料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风 雨 雕
嘉峪石砚
驼绒画 墓砖画
嘉峪关比较著名的特产有:葡萄酒、发菜、沙枣、
沙葱、锁阳等。
发菜
紫轩葡萄酒
★城市代表性的雕塑
3、气候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
特点:⑴日照充分 ⑵干燥少雨 ⑶四季分明
4、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 40多处,其中铁、锰、铜、石灰石、芒硝、 造型黏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采矿
西沟矿采矿现场
二、人文概况
1、行政区划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不设区也不下辖县 的地级单位,市辖七个街道办事处、三个镇。
嘉峪关市概况
教学重难点:
掌握嘉峪关市旅游概况的详细内容。
嘉峪关市概况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嘉峪关市的
旅游概况,并能熟练地进行讲解。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1)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 中部。 (2)东西四邻
2、地貌
嘉峪关市位于祁连山冰沟的冲积扇区前缘戈 壁滩上,面积2935平方千米,全市海拔在1412- 2722米之间,境内多为戈壁,地势平坦,土地类 型多样。
四、旅游概况
1、旅游交通 ●空运:每周都有民航班机通往敦煌、兰州、乌鲁 木齐和西安等地。 ●铁路:有兰新铁路、甘新铁路横贯市区,并且高 速铁路正在建设当中。
●公路:嘉峪关有312国道横贯全境,境内公路平 坦宽阔,四通八达。
2、旅游资源
3、旅游购物
本地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夜光杯、 葡萄酒、风雨雕、驼绒画、 嘉峪石砚、祁 连玉雕、文物复制品及反映魏晋时代人文景 观的墓砖画等。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嘉峪关市基本情况一、综述嘉峪关市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关城——“嘉峪关”座落于此而得名,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嘉峪关市是随着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城市,1965年设市,是亚欧大陆桥重要组成部分。
本市市辖城区及峪泉、文殊、新城三个镇,全市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30万人。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4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9亿元,第二产业118.28亿元,第三产业24.1亿元。
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在河西走廊中部偏西,中心位置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44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内中西部多戈壁为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形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 1.9%。
年平均气温在6.7℃—7.7℃,年均降水量85.3毫米,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可供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
市区主要为砾石结构,天然承载能力强,开发建设用地条件优越,工厂及其它商用房屋、民用建筑等建设可大大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市郊主要为讨赖河洪积扇区,有大片可供开发利用的荒地。
农业的显著特征为灌溉型农业。
全年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总时数3000.2小时,日照率68%),昼夜温差大(年均日较差10.67℃),为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作物的合理密植、间套、复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硝、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现已形成5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为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矿总储量为9800万吨。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嘉峪关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关隘城市。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方面介绍嘉峪关市的基本情况。
首先,嘉峪关市位于中国陇中黄土高原东缘,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全市总面积18,459平方千米,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沙丘和戈壁为主。
嘉峪关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当时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边塞关隘的代表之一,历史上曾是西北边防重镇。
明清时期,嘉峪关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地位。
目前,嘉峪关市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农业方面,嘉峪关市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此外,嘉峪关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铅锌矿、铜矿等。
旅游业是嘉峪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拥有众多的文化、自然景观,如嘉峪关长城、雄关漫道真如铁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嘉峪关市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交汇之地。
嘉峪关长城是嘉峪关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边防工事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一首流传广泛的诗歌,描绘了关隘的激烈战斗和英勇抗敌的场景。
此外,嘉峪关市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名胜,如嘉峪关文庙、天主教堂遗址、迷楼等,展现了嘉峪关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教育方面,嘉峪关市拥有一批优质的学校和研究机构。
其中,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是该市最著名的中学之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子。
此外,嘉峪关市还有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如嘉峪关学院,为该市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
总体而言,嘉峪关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经济发展方面,该市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支柱产业。
同时,嘉峪关市也在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嘉峪关市将继续加强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该市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
嘉峪关介绍-嘉峪关简介PPT(经典版)

嘉峪关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明代万里 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 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 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 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
3、旅游景点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 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 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 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 公里的片石夹土墙。
3、旅游景点
玉门油田
坐落于戈壁腹地,祁连山下,这里诞生了新中 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 1957年12月,新中国宣布第一个石油工业基 地在这里建成以来,玉门油田便作为中国石油 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场、大研究场所,担负 起了“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 史重任,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 献。
4
美食文化
虹鳟鱼
虹鳟鱼肉质中富含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和多种维 生素,长期食用可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具有 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明目、健脑、养颜、 强肾、加强营养平衡、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和康 复等显著功效,故被誉为“水中人参”。现已研 制开发出了鱼头、鱼皮、鱼片、珍珠鱼卵、鱼 饺、鱼丸等美味可口的虹鳟鱼系列产品。
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 边境,有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 谷,是庞大山系,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 南 山 。 祁 连 山 系 东 西 长 800 公 里 , 南 北 宽 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 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 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 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
嘉峪关城市简介

嘉峪关市简介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中心位置为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区平均海拔1600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
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1965年建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全市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91%。
嘉峪关市历史上无郡县设置,嘉峪关是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
又因他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并因此而享誉中外。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峪关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导、商贸旅游业为支柱、城郊型农业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
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199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55个人均GDP过万元的经济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于全国84个经济明星城市的第64位;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9个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城市之一;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无毒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诸多褒称。
嘉峪关市介绍

嘉峪关基本概况

嘉峪关基本概况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它东连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市;西接我国最早的石油城玉门市;南望白须皑皑的祁连山,与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通浩如烟海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金塔县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相连。
地域东西最长40公里,南北最宽35公里,平均海拔1640米,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
嘉峪关市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居民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总人口近20万,城市人口18万,以祖籍东北和山东省居多。
嘉峪关市属于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 6.7——7.7℃,年均自然降雨量85.3毫米,全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年蒸发量2400毫米。
气候总特征可以概括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水稀少,阳光充足,适合常年开展旅游活动。
嘉峪关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土特产品、中材药及旅游纪念品闻名天下。
土特产品主要有:发菜、沙枣、洋葱、雪山松菇等。
嘉峪关地处祁连山脚下,戈壁滩上,气候干燥,适应甘草、锁阳、肉苁蓉、麻黄、车前子、野党参、雪莲等药用价值很高的野生中药材生长。
富有西部情调、独具大漠神韵的旅游纪念品颇受国内外客商和旅游者的亲睐,生产的旅游产品有:风雨雕、驼绒画、夜光杯、嘉峪石砚、水晶产品曾多次获奖,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另外,嘉峪关市的风味小吃也是一绝,各地风味小吃尽汇于此,这里汇集有四川、东北、江浙、陕西、新疆、及省临夏、兰州等各地的维吾尔、回、朝鲜、汉等民族风味小吃30余种。
川味有麻辣烫、粉针肉、麻婆豆腐等;江浙有:糖汤圆;陕西有大米面皮、粉酿皮、肉夹饼等;新疆有烤羊肉串、羊肉粉汤等;江苏有葱油饼;东北朝鲜族有丰田糕;兰州的清汤牛肉面、锅贴、饺子、灰豆子等颇受市民和旅游者的喜爱。
嘉峪关于1965年建市,1971年被国务院批准省辖地级市。
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同时被确定为国家二类重点旅游城市。
嘉峪关火车站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一等客、货运站和二等编组站,每天有17对列车通过。
嘉峪关市地理环境

嘉峪关市地理环境
嘉峪关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最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该市地处河西走廊南部,是黄河流经的要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洲内陆干旱区,气候干燥,日照时间充足。
下面将从地形地势、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方面介绍嘉峪关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
嘉峪关市地势西部高,东部低,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特点。
整体地形为高原和盆地相间,山地、丘陵、沙漠等地貌交错分布。
主要山峰有黑山、白山等。
地势高低不平,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独特的地理风貌。
气候特点
嘉峪关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少,日照充足。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干燥。
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干燥,蒸发强烈。
这种气候特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自然资源
嘉峪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炭、铁矿、铜矿等,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支流。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嘉峪关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形地势起伏变化,气候特点明显,自然资源丰富。
这些特点既是地方发展的基础,也是面临挑战的重要因素。
未来,嘉峪关市应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谋求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峪关市基本概况
嘉峪关地处万里长城西端,甘肃河西走廊中部,东距省会兰州780公里,西离乌鲁木齐990公里,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中亚的咽喉要冲,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中转重镇。
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因企设市。
是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新兴的工业城市、国家二类旅游开放城市。
1965年建市,1971年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地域东西最长40公里,南北最宽35公里,平均海拔1640米,全市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市辖七个街道办事处、三个镇。
全市总人口22万(有汉、回、蒙、藏、满、东乡、裕固、朝鲜、壮、土、保安和维吾尔等12个民族),城市自来水、煤气、暖气、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1%,人均绿地面积17.6平方米,人均水面11平方米。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6.7°C--7.7°C,平均自然降雨量85.3毫米,全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年蒸发量2400毫米。
气候总特征可以概括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时,雨水稀少,阳光充足,适合常年开展旅游活动。
嘉峪关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土特产品、中药材及旅游纪念品闻名天下。
土特产品主要有发菜、沙枣、沙葱、沙蒿籽、雪山松菇等。
嘉峪关地处祁连山脚下,戈壁滩上,气候干燥,适应甘草、锁阳、肉苁蓉、麻黄、车前子、野党参、雪莲等药用价值很高的野生中药材的生长。
嘉峪关市的风味小吃一绝,这里汇聚有四川、东北、江浙、陕西、新疆及省内临夏、兰州等各地的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汉族等民族风味小吃30 余种。
川味的有麻辣烫、粉蒸肉、麻婆豆腐等;江浙的有糖汤圆;陕西的有大米面皮、粳粉酿皮、肉夹饼等;新疆的有烤羊肉串、羊肉粉汤等;江苏的有葱油饼;东北朝鲜族的有丰田糕,东北风味的粘火烧、豆沙切糕、枣泥糯米糕、朝鲜打糕等;兰州的清汤牛肉面锅贴、饺子、灰豆子等;临夏回族有清真酿皮子、清真元宵等,
颇受市民和旅游都的喜爱。
嘉峪关是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的交汇点,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地---嘉峪关关城、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群、“西部八达岭”之称的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讨赖河大峡谷、长城博物馆、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和酒钢水上乐园等旅游资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嘉峪关市还是中国铁人三项运动训练基地和专业赛场,是国际铁人三项赛和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重要举办地,有西北一流的体育场馆,是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理想城市。
嘉峪关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
酒钢集团公司是集“采、选、烧”到“铁、钢、材”为一体,发电动力、运输机务部门配套齐全的大型联合企业,也是全国512户国有大型企业之一。
近几年来,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先后获得中国西部名城、2006年度亚洲城市建设百强市、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单位、2007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甘肃省绿化模范城市、甘肃省园林城市、中国国际旅游明星城市等殊荣。
今天,二十二万钢城儿女被令人瞩目的成绩激励着,努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嘉峪关而努力奋斗。
这,就是嘉峪关,一个集古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为一体、融古今文明于一身的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
今天,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茫茫戈壁,明天,他将是中国西部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和投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