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基本省情

合集下载

甘肃及兰州情况简介

甘肃及兰州情况简介

甘肃省情简介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黄河上游,是华夏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是历史上最早开展东西方经济文化和各民族间交流的开放地区。

甘肃位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 °46′。

东接陕西省,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连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与四川省相邻,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全省土地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2600多万人。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55个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省下辖14个市、自治州。

省会兰州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至1500米。

地貌基本涵盖了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

全省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三个流域。

甘肃气候类型分为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等,气候的地域差别较大。

甘肃冬季寒冷,夏季温热,春秋气温多变,年差和日差较大。

河西走廊是甘肃太阳能和风电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全国风力发电最大基地之一。

兰州市情简介兰州,甘肃省省会,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县,地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境内居住着汉、回、满、东乡、裕固等51个民族,全市总人口361万人。

市区南北群山对望,东西黄河穿城而过,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体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古称“金城”,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享有“黄河明珠、山水名城、丝绸重镇、水车之都”的美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商贸中心和科研教育基地,在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甘肃省概况

甘肃省概况

甘肃省概况基本概况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

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

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人口2600万(1949年968万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历史沿革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

汉代先在省境置凉州,至元封五年(前106)省境先后改置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

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

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

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

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

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

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甘肃省情

甘肃省情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 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 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
森林资源: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林地面积 6385.37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9.37%,远 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12%的水平。主要树 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 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 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 其它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
两会
.两个“翻一番”与两个“同步”。报告 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为确保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 “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 .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 度”。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 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四、素质教育如何推进
理论热点
1、素质教育为何备受关注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 。 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 2、教育教学改革怎么深化 ?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教育规划纲要对管 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进行了全面部署。
甘肃省情
8、兰州鼓子。内容可分为三种:赞颂祝贺 之词、咏物写景之言、民间传说和历史 故事。 9、庆阳香包刺绣。技艺与技能主要有:细 纸、线盘、立体刺绣、平面刺绣。 10、酒泉夜光杯雕。 11、临夏砖雕。
甘肃省情
12、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最常见的有:什 样锦、波日季、雅吾其、双落、满把、扁 鞘、珠算刀、鱼刀、西瓜头、马头刀等, 最漂亮的:什样锦,最具神话的是:波日 季。 13、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又叫天车、 翻车、灌车、老虎车。 14、太昊伏羲祭奠。天水是人类文明始祖伏 羲诞生地。

(完整版)甘肃省省情概况

(完整版)甘肃省省情概况

甘肃省省情概况地理: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东经92度13分-108度46分之间。

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全省设14 个地、市、州,87 个县(市、区),省会兰州。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呈狭长状,山地和高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

复杂的地貌形态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北山山地。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主要山脉有祁连山、陇山(即六盘山、岷山、阿尔金山、马鬃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等)。

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都从这些山脉发源。

气候: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

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

对甘肃的介绍

对甘肃的介绍

对甘肃的介绍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首府是兰州市。

甘肃省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

甘肃省地势东高西低,由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和陇山山脉组成。

甘肃省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甘肃省是中国的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历史上一直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在甘肃省,你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风光。

其中,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

鸣沙山是一个沙漠景区,以沙丘、沙漠、湖泊和古建筑群为主要景点,是一个中外游客争相参观的著名景点。

另外,敦煌文化、汉唐文化、藏文化和回族文化等也是甘肃省特有的文化资源。

除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甘肃省还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峡谷、山峰、草原、湖泊和沙漠等。

五彩丹霞和七彩丹霞是甘肃省独有的自然风光,是因为特殊的地质条件形成的。

祁连山是甘肃省最高峰,海拔达到了5,547米,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另外,黄河石林、月牙泉和峨眉山等也是甘肃省著名的自然景点。

总之,甘肃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省份。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甘肃省,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美景。

- 1 -。

甘肃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甘肃省简介
秦武公时,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力迅速扩展,秦国开始在今天甘肃[1]东南(天水区域)建立冀县、邽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

今天甘肃省境东南已经设立北地郡和陇西郡。

西汉时期到前秦时期甘肃全部是中国领土。

公元前114年置天水郡至元封五年(公元前106)省境先后改置、酒泉、武威、敦煌、张掖、金城、北地、安定、陇西、武都、等10郡。

隋朝到唐朝全部是中国领土,后为西夏版图。

公元1227年部分并入蒙古大汗国版图,公元1241年吐蕃等部(今西藏、青海、甘肃西部)全部并入蒙古大汗国版图,蒙古大汗国后改名中国元朝。

从元朝开始时再次全部是中国领土,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管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边、新疆东南部、宁夏,同中华民国前中期和新中国前期辖地。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甘或陇。

《甘肃概况》课件

《甘肃概况》课件
甘肃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该省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甘肃省人口与民族
多民族聚居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由汉族和十多个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包括回族、土族、藏族 等。
人口规模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甘肃省的人口数量超过35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多元文化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甘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使这里的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兰州牛肉拉面
这是甘肃最著名的美食之一, 以其鲜美的牛肉和爽滑的面条 而闻名。
临夏舞蹈
临夏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 这里的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 精湛的技艺而受到广泛赞誉。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1
农业发展
农业是甘肃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水果等。
2
工业进步
甘肃省的工业已经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包括能源、化工、机械等 领域。
3
旅游业兴盛
甘肃省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著名的景点包括敦煌莫高窟、兰州黄河铁桥等。
甘肃省旅游资源与名胜古迹
嘉峪关长城
这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墙 体最完整的长城之一。《甘肃概 Nhomakorabea》PPT课件
甘肃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它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 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甘肃省位置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西部与新疆、青海相连,北部与内蒙古、宁夏接 壤,东部与陕西毗邻。是中国合理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地理特点
莫高窟
位于敦煌市附近,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寺庙之一。
张掖丹霞
这个世界级的地质公园以其多彩斑斓的山体景观而 闻名。
嘉峪关
这座古老的关隘位于黄河和河西走廊之间,是古代 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甘肃省情

甘肃省情

建国以后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辖: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岷县、 定西、临夏、酒泉、武威、张掖、兰 州11个分区,73县,隶属于西北军政 委员会。
• 1985年,全省行政区划 为5个市,2个自治州, 7个地区 • 止2004年,全省的行政 区划为12个地级市, 2 个自治州,87个县(市、 区)
气候特征
1. 2. 3. 4. 5. 光照充足,光能资源十分丰富 气候温凉,热量分布差异大 降水稀少,季节分布不均匀 蒸发量大,分布与降水相反 风能丰富,区域风速差异较大
政治篇
党的组织和党员
五四运动以后,甘肃开始 建党。1925年12月成立了中共 甘肃特别支部,成为党在甘肃 最早的组织。 截止2004年年底,全省共 有党组织64877个,党员从建 国初期的25594人增长到现在 的127.6万名。
第三节
气候
•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 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 寒区、干旱区的各种 气候类型
第三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全省有农用地3.81亿亩,建设用地 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耕地 面积6991.8万亩,圆地面积302.6万 亩,林地面积 7678.95万亩,牧草地 面积21190.2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 地面积1309.5万亩,交通用地面积 93.8万亩,水域面积42.3万亩.全省 耕地面积人均2.69亩,居全国第6位.
1.东乡族 2.裕固族 3.保安族
第二节 宗教
• 伊斯兰教 • 佛教(汉传、藏传) • 道教 • 天主教 • 基督教
经济发展
新世纪甘肃经济发展的 战略指导思想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 实科学发展观 2.坚持“高举发展的旗帜、高举 改革的旗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 企业、保证抓党建”的工作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 (1999年)
地 区 陇南地区 民族地区 陇东地区 陇中地区 河西地区
贫困人口 (万人) 60.97
24.7
17.16 15.06 3.86
占全省贫 困人口百 50.08
分比
20.09
14.09 12.37
3.17
二、甘肃经济增长与来源
甘肃基本上属于 政府投资带动型、 国有经济投资主 体型,
讲座内容
一、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 二、甘肃经济增长与来源 三、甘肃省已有发展战略评析 四、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五、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 六、甘肃西部大开发的成就与问题
一、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
一、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
1.甘肃省情特征
“省情”是指一个省份的总体情况和基 本特征,以及影响它的长期发展的限制因 素和不利条件。
地形东西长,南北短,成长条状分布。 以乌鞘岭为界,分为内陆河流域和外流河 流域。
甘肃省地图
1。黄河 2。内陆河及 其演变
石羊河、 黑河、
疏勒河 3。白龙江 4。乌鞘岭 5。六盘山 6。三大沙漠
2.经济发展阶段
(1)经济 发展阶段 及甘肃与 全国比较
“一个中国、 四个世 界”,或 “一个中 国,四个 收入组”。
地区 兰州市 嘉峪关市 酒泉市 金昌市 张掖市 白银市 天水市 庆阳市 武威市 平凉市 定西市 陇南市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指数 83.32 41.88 37.49 31.76 27.64 23.77 23.54 20.85 19.49 18.38 13.84 12.45 10.94 10.20
11
15.81
12
13.13
13
11.52
14
11.26
2001年全省各州市人均GDP对比(单位元)
地区
位次
绝对量
全省
4163
嘉峪关市
1
12877
3
8994
金昌市
4
8823
张掖市
5
5460
白银市
6
4870
武威市
7
3679
平凉市
8
3021
天水市
9
2575
庆阳市
10
2477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肃省基本省情是否可以概括为: (1)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极端
脆弱。 (2)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贫困人
口比重高 。
1、库姆达格沙漠 2、巴丹吉林沙漠 3、腾格里沙漠
甘肃自然概况
新疆 塔克拉玛干沙漠



1
甘内 祁
2


蒙3

高 蒙
青 高
山宁


夏 黄 肃土
陕 高西

秦岭
四川
甘肃省位于西北陆,国土面积为45.4万 平方公里,西北~东南方向长为1650KM,南北 宽为150~300KM。由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秦巴山区组成。
11
2303
陇南市
12
1631
定西市
13
1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
14
1609
3.经济结构
1978年甘肃 还是一个比较 典型的农业社 会,但是已经 具有一定工业 实力的省份。
4.人类发展指标判断人类发展水平 或发展阶段
人类发展指标 是指人口出生 时预期寿命、 15岁以上识 字率、总入学 率、人均GDP.
两大因素引起甘 肃与沿海地区的 的经济增长率差 距。第一,资本 投资增长率;第 二,全要素生产 率(TFP)。
全要素生产率
•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率减去劳动要 素和资本要素投入增加对增长的贡献率 的余额。
•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因技术进步而提 高了的效率。
三、对甘肃省发展战略的反思
发展阶段分为4个阶段: 在低收入水平,属于“要素驱动” ; 在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时,进入“投资
甘肃占 全国%
2.02 2.03 1.13 1.44 1.00 1.21 1.33 0.79 1.24 -2150 -1551.58 -885.70
指标
城乡居民存款(亿元) 农业总产值(亿元) 粮食(万吨) 猪牛羊肉(万吨)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集市贸易成交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出口额(亿美元)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 卫生机构数(个) 病床数(万张) 卫生技术人员(万人) 医生(万人)
驱动” ; 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水平过渡时,进入“技术
甘肃占 全国%
1.20 1.31 1.71 1.23 1.09 1.06 1.36 0.14 0.17 1.58 1.58 2.00 1.90 1.62
B.“一个省三个世界”与“河西区强, 甘南区弱”
第二世界:嘉峪关市、兰州市 第三世界:金昌市、酒泉市 第四世界:其他地区
1995年全省各地州市经济实力排序
(2)甘肃省内基本情况
A。成就空前,差距巨大
甘肃过去20多年,用了仅仅一代人的 时间就实现了从绝对贫困到温饱,从极低 收入到低收入的跨越式的发展。
称之为“历史性的发展”、“历史性 的跨越”、“历史性的贡献”。
甘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指标
全国
人口 社会从业人员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财政收入(亿元) 财政支出 职工平均工资(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28453 73740 102398 14883 52982 34533 43202 18914 22012 12422 7703 2476
甘肃
2592.58 1500.59 1161.43 214.45 530.36 416.62 575.83 150.34 274.01 10272 6151.42 1590.30
全国
86911 27391 45706 5228 5546 40911 25976 6028 3256 903 306082 291 427 184
甘肃
1042.22 35944 782.68 64.40 60.37 433.54 353.72 8.77 5.49 14.30 11064 5.81 8.12 2.98
地区 兰州市 嘉峪关市 酒泉市 金昌市 张掖市 白银市 武威市 庆阳市 天水市 平凉市 定西市 陇南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2002年全省各地州市经济实力排序
位次
综合指数
1
87.06
2
44.28
3
41.04
4
32.05
5
29.88
6
25.28
7
24.25
8
22.23
9
21.85
10
2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