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徐锐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浅谈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浅谈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摘要:该文概述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剖析,简要介绍了目前地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发展概况前景
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situationandprospectsoftunnelingandundergroundengine ering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generalsituationoftunnelingandunderground engineeringinchina,andtheanalysisofthedevelopmentprospect,thispaperalsointroducesthedesignandconstructiontechnologyofundergroundengineer ing.
keywords:tunnelundergroundengineeringdevelopmentsituationprospects
1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的必要性及概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时期,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一直占据举足
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城市化,为从根本上减轻并化
解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环境等增添的压力,修筑各种各样的地下隧道、地下商城
及其他形式的地下构筑物趋势的快速增长就是必然的。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洪开荣“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在杭州召开以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近两年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各领域的隧道总数与总长度快速增长;➢重难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技术上取得许多突破。

1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1.1主要领域隧道建设进展1.1.1铁路隧道截至2015年底,全国在建铁路隧道3784座,总长8692km;规划隧道4384座,总长9345km;运营隧道13411座,总长13038km。

2015年新增开通运营铁路隧道1316座,总长2160km,其中,10km以上隧道18座,总长245km。

相比2013年,新增铁路运营隧道2337座(总长4099km)。

表1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统计的全国铁路隧道情况汇总。

1.1.2公路隧道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运营公路隧道14006座,总长12684km;近两年新增运营公路隧道2647座(3079 km)。

1.1.3地铁隧道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已有22个城市开通地铁,拥有97条运营线路,总里程2934 km;在建126条线路,总里程达3000多km。

截至目前,大陆已有43个城市获批修建地铁,规划总里程达12000km。

1.1.4水工隧洞根据“国家172项引水工程建设计划”,近年来新建水工隧洞数量持续增加,兰州市水源地引水隧洞(31.570km)、北疆供水工程喀双隧洞(283.270km)、东北引松供水隧洞等水工隧洞相继开工建设。

1.2 重难点工程1.2.1青藏铁路关角隧道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全长32.645 km,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也是国内已运营的最长铁路隧道。

工程于2007年11月6日全面开工,采用钻爆法施工,2014年4月15日全线贯通,2014年12月25日正式通车。

通过断裂带大变形控制技术、岩溶裂隙水综合处理技术、斜井中隔板分割风道施工通风技术、钻爆法斜井皮带机出碴技术、特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特长隧道防灾救援疏散与通风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克服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难题,在特长隧道的修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调查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探讨隧道技术及其在建设上的应用。

一、我国隧道技术现状
从技术来看,我国现有隧道施工方法多样,主要有沉降式支护、掌子面式支护、新式支护造穴技术、水平节理技术等,其中,沉降式支护、掌子面式支护、新式支护造穴技术在软弱地质中尤其擅长,能有效地提高施工稳定性。

也有隧道施工机械化应用效果不错。

从设计上来看,隧道设计技术在我国也在不断发展,技术更加成熟。

现已有的设计软件如“隧道及支护设计软件”、“大型隧道设计软件”、“隧道设计软件”,等等可以满足对不同类型、地质条件的隧道设计需求。

同时,我国隧道设计也逐渐趋向实用性、安全性。

二、我国隧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施工技术的发展
从施工技术来看,未来隧道施工技术将继续向更加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有望实现大型机械化施工、棱角锐利的施工、节能减排施工等动态,更多的设备和新材料得以应用,比如增压灌注结构的技术、浆砌技术以及节能减排施工技术,等等,将大大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2)设计技术的发展
从设计技术来看,今后将有更加准确、完善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出现,力求实现全大地均衡性设计,用更省材料、更安全的技术设计出更加适应地质条件的隧道。

此外,新型设计软件也将在隧道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增强设计效率。

总之,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隧道技术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将会非常有趣,隧道施工及其在建筑上的应用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摘要:本文讲述了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状况和存在的不足以及现阶段我国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其中关键技术具体包括了柔性里衬设计方案技术、隧道伴生岩层与山体性质可靠性检测与反馈机制技术、扁大断面隧道设计和工程施工技术、隧道电铲技术、掩埋隧道技术和盾构机隧道技术等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其中的复合柔性里衬方案设计技术和双线隧道的施工工艺技术以及我国在隧道设计与建造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技术;展望引言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全国各地七个省份大约75%是坡地或丘陵地形。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以往普遍的办法是绕山或削坡。

据调查,车辆爬山的平均速率不超过30千米/小时。

这会导致车辆机械性损伤和轮胎磨损严重,低级别公路耗油量比高级公路多20~50%。

此外,开山修路会导致许多边坡,破坏自然风光,南方地区降雨量大的区域会有小山坡和土壤侵蚀。

因而,为了能避免公路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在山区地带高级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隧道施工计划方案,全面提高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科技实力。

除此之外,在我国湖泊较为广阔,在中国沿海地区公路通道规划里经常会碰到桥梁计划和隧道施工布局的挑战。

除此之外,跨海(湖)隧道正面临着这种问题。

以往跨江隧道的通道一般只关注桥的计划方案。

例如长江黄金水道,“一桥南北飞天堑通途”,对处理南北交通状况也起到了非常大功效,同时也对航线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

一、公路隧道建设我国建国以后近三十年间修建的公路全是最低档次的,对线形指标值也毫无需求。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仅有的三十几处公路隧道,大约为二千五百米,但每一个隧洞长度都很短。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虽然在中国主干路建设有一百公尺以上的隧道,但标准并没有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路的发展越来越快,主要代表性工程包括了深圳吴同山隧道和珠海的板嶂山隧道以及福建省西姑山隧道、马尾辫隧道、甘肃省的七道桥隧道等。

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发展与展望

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发展与展望
三、隧道和地下工程差距和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和长度是稳住世界第一的首位,但我们掌握的技术却不是世界第一位的,还是技术上的强国,此时就体现了我们国家和世界上技术强国的距离和差距,主要问题体现在:隧道和地下工程的运用面太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我们必须继续研究和深化隧道和地下工程建筑技术的问题,进行开发创新,缩短我们和其他技术强国的距离[5]。
二、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技术创新
目前由于今年来国家对建筑事业的重视,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型设备和材料、新型的设计理念对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行业的冲击,并为其开创了新的建设方案方法,从而使得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速度和规模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的格局。对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结语: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主要为了解决人口带给城市的压力和道路拥挤等问题,在对于施工时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化和研究,努力为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发展和技术进行创新,在保障环境不会受到危害的同时,研究解决建设时所发生的问题,从而发挥实际作用,从而为我国的隧道和地下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参考文献
一、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概述
(一)隧道和地下工程概念
因为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城市内部的地面运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近年来我国对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视与开展,在隧道长度和地下工程数量上取得巨大进步,所谓什么是隧道和地下工程:就是在两座高山岩体之间或者是对地下溶洞和土层进行建设隧道和地下工程等项目,常见的项目包括铁路隧道和公路高铁隧道,地下工程大多数体现为防空洞和国防基地、工业的矿物的开采、民用的储存和生产的地下工程等,这些项目工程的修建有效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同时减小了人口快速增长带给道路和城市的压力,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隧道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较为成熟,隧道施工技术在矿山、交通、水利等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室内施工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先进技术方面,我国实行了钻孔放炮、二次放炮、联合放炮、连续放炮等放炮技术,将施工作业安全性和高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我国在施工设备和信息化、现代采矿技术等方面也发展迅速,并在岩土工程研究中有了显著成果,如钻孔机床、钻孔钻头、钻杆、支架、丝杆等技术和技术产品,可提高施工效率,并可为现代岩土工程建设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二、我国隧道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我国隧道技术将继续发展,预计在以下几方面可以取得显著进步:
(1)高质量的施工
针对当前施工质量低下的问题,努力提高施工质量,尤其是在放炮技术方面更加注重技术水平和细节,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风险。

(2)节能施工
随着人类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节能施工成为现在施工技术发展的趋势,将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也有效
地节约了劳动力和资金。

(3)智能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建设也开始成为施工技术,采用新型检测仪器和节能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4)室外施工
室外施工是一种特殊的施工技术,用于地形复杂的地区,要求施工技工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有效的完成施工任务,可以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总而言之,我国隧道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未来,隧道技术发展将在技术发展、节能施工、智能建设以及室外施工等方面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有助于现代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摘要:隧道及地下设施建设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增加了交通线路,减轻了地面交通负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

许多复杂隧道和地下工程的顺利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发展。

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地下隧道工程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隧道技术和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发展;前景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实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地下隧道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随着先进技术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引进,我国地下隧道施工设备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地下隧道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种类繁多。

由于地形复杂,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对地下长距离交通,防洪,供电,供水和西气东输的要求,必须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发展隧道和地下工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保证隧道更加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1.地下工程城市地下建筑可以降低地面建筑的压力,扩大城市的可用空间;同时,它还具有美化城市,保护城市环境的功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受到广泛关注。

许多城市已将项目设计从单点建设转变为统一建设、单功能、多功能、独立运营。

此外,许多大城市增加了对城市土木工程的投资,以修建最大的综合地下工程。

2.隧道隧道类型很多,但实际开发和利用率最高的是高速公路隧道、引水隧道、铁路、城市轨道等。

它们一直是城市之间沟通的纽带。

隧道的修建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

(1)公路隧道公路隧道是促进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另一种手段,也是短途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共有16000多条高速公路隧道,全长15240公里,是一条专用于汽车运输的高速公路隧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作为一条高质量的公路,其施工技术要求直线、细坡、宽人行道。

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发展现状;展望一、导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我国周边态势,为解决人口流动与就业点相对集中给交通、环境等带来的压力,满足国家环境和局势变化需求,修建各种各样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如城市地铁、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水下隧道、市政管道、地下能源洞库等)成为必然趋势,这给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机遇。

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特别是在改变我国水资源条件及油气能源储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分析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总结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对推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的必要性及概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城市化,为从根本上缓解并解决人口的增长给城市交通、环境等带来的压力,修建各种各样的地下隧道、地下商城及其他形式的地下构建物趋势的增长是必然的。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离开了地下设施,城市是无法正常运转的。

就一般规模的城市而言,其供水供气、排污通讯以及供热都是不可或缺的地下设施,而对于那些人口过50万甚至过百万的大型城市,则地下购物商店,地下文化设施(博物馆等)、地下住宅、地下办公室、地下停车场、地下行人通道、储藏室及废物处置地等集生活、储存、运输及废物处置的地下设施更是极为重要的减轻人口压力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徐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急剧增长,为解决人口流动
与就业点相对集中给交通、环境等带来的压力,满足国家环境和局势变化需求,
修建各种各样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给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建
设带来了机遇。

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具
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特别是在改变我国水资源条件及油气能源储备等方面,具有
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本文首先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
近两年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详细探讨了近年来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发展与
创新,旨在促进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发展现状;展望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和科学技术水平,在最近十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成功地修建了一大批长度长、断面大、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隧道工程;施工机械化和施工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城
市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的利用有了新的进展;工程地质先进勘探技术的应用有了
突破;地下工程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有所前进。

这些成就缩短了我们与国际水平
的差距。

1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
1.1主要领域的隧道建设进展情况
1.1.1铁路隧道
截至2015年底,全国在建铁路隧道3 784座,总长8 692 km;规划隧道 4 384座,总长9 345 km;运营隧道13 411座,总长13 038 km o 2015年新增开通
运营铁路隧道1 316座,总长2 160 km,其中10 km以上隧道18座,总长245 km。

表1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统计的全国铁路隧道情况汇总。


比2013年,新增铁路运营隧道2 337座(总长4 099km)。

1.1.2公路隧道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运营公路隧道14 006座,总长12 684 km;近两年新增运营公路隧道2 647座(3 079 km)。

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为17. 1km
的木寨岭隧道,于2016年7月18日贯通。

1.1.3地铁隧道
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己有22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拥有97条运营线路,总里程达2 934 km;在建126条线路,总里程达3 000多km。

截至目前,大陆已
有43个城市获批修建地铁,规划总里程达12 000 km。

1.1.4水工隧洞
根据“国家172项引水工程建设计划”,近年来新建水工隧洞数量持续增加,
兰州市水源地引水隧洞(31.570 km)、北疆供水工程喀双隧洞(283.270 km)、
东北引松供水隧洞等水工隧洞相继开工建设。

1.2重难点工程
近两年来,我国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等一大批重难点工
程相继贯通,同时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引汉济渭供水工程、大瑞铁路高黎贡山
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等也在如期建设中。

2 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隧道及地下工程不再是“单一工程的设计”概念了。

任意一项隧道或地下工程
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要结合环境保护、工程风险与造价、运营舒适度以及全生命周
期进行系统性的评价。

2.1勘测与地质预报
1)遥测遥感、多点高频物探和高速地质钻机的综合使用,使得地质及水文资料的信息量和准确度大为增强;2)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不仅使野
外勘测工作效率翻倍、费用减少,而且使控制精度等级提高;3)地质预报方面:地质素描、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短距离预报相结合,预报资料与地质分析相结合,使得预报的准确度大为提高。

主要物探技术有TSP,HSP、陆地声纳、直流电法、地质雷达等,钻探技术有中长距离钻探、超长炮孔、炮孔。

固源阵列式三维瞬变电磁探测方法实现了隧道前方80 m含水构造的三维电阻率成像,能够探测含水构造的规模和空间展布;孔中雷达与跨孔电阻率CT成像
使钻孔周围15m范围含水构造的探测更为准确。

2.2设计方面
尽管在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上没有大的创新与突破,但在围岩荷载、水压力取值和岩体微观力学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

在设计图方
面引入了三维图,特别是近年应用BIM技术,将空间结构、物料特性、工艺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融于一体,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试点性应用。

在设计理念上,建立了地下立体互通理念,在隧道扁平度、隧道埋深方面都
有很大突破。

公路方面己建成2座双向8车道隧道,立体交叉隧道在铁路、公路、地铁方面广泛应用。

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全长 2 850 m,采用地下立体交通形式,隧道分流大跨段覆跨比0.46截面面积376m2,是目前国内外水下隧道之最。

营盘路湘江隧道总体平面布置见图1。

图 1 营盘路湘江隧道总体平面布置图
2.3施工方面
浅埋暗挖法在大秦线与北京地铁取得成功后,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我国大部分
地铁工程以及部分公路隧道、铁路隧道、跨江越海隧道工程中。

特别是注浆、超
前管棚、超前小导管、水平旋喷、冻结、降水法(轻型井点和深井降水)、降水
回灌等辅助工法进一步发展,拓宽了浅埋暗挖法的使用范围。

目前,我国隧道浅
埋暗挖法施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 发展前景
3.1隧道的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持续增强,技术日新月异,国家对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稳定性
的要求更为严格,交通关系着国家西,边通海战略的迫切需要。

在这些地区,正
是因为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落后。

中国的交通隧道飞速饭桌并向西部多
山地区和岛屿(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不断扩展。

关于铁路和公路隧道的发展也
很快,如长达约19 km的秦岭铁路隧道和长约4 500 m的重庆铁山坪公路隧道。

如果是在海和江上施工的话难度就大了很多,这方面我国已经成熟,例如琼州海
峡隧道。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的建成标志着我们在水电隧道领域上已经走在了世界
前列。

目前这考虑把水利水电隧道向西部推广。

3.2地下工程的发展前景
地下工程的发展很快很迅速,一方面缓解了地面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
地下资源的合理利用。

全国30个城市的占地面积就扩张了一半,然而土地资源
是有限的,不能无限的扩张,只能通过开发新的土地。

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和技
术上的成熟,保障了城市的高速运转和合理利用地下资源的安全。

未来的东部也
会感受到地下工程的好处。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地下空间作为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利用,隧道与地下工程
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建设技术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机遇和挑战,需要隧道
及地下工程相关人员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不断创新,攻坚克难,进而促进我
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开荣.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J].隧道建设,2015,v.35;No.17502:95-107.
[2]翁骏飞.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v.39;No.27109:142+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