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长江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长江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长江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背景介绍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中国长江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水体污染问题的现状1. 工业污染长江流域聚集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造纸等行业,这些企业的大量废水排放直接导致了水体污染的加剧。

其中,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超标成为主要问题。

2. 农业面源污染在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大增,农田灌溉水源中的农药残留和化肥淋溶成为农田排放入江的重要因素。

这种面源污染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

3. 生活生活污水排放长江沿岸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洗浴、厕所冲洗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江,导致水体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三、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的措施1. 加强立法和执法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水体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加大对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2. 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和水质监测手段的准确性,推动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提供经济激励,引导各方共同参与水体污染治理。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 加强区域合作长江流域横跨多个地区,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体污染治理工作。

四、结论中国长江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但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技术创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公众意识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也需要广大公众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水体污染治理工作的落地与推进。

长江口及近海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研究进展

长江口及近海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研究进展

长江口及近海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研究进展一、概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江口及近海区域正面临严峻的新型污染物环境挑战。

这些新型污染物具有毒性、稳定性强、难以降解等特点,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国内外学者对长江口及近海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本文旨在概述近五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新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提供参考。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研究者们已经从各种环境样品中检测出数百种新型污染物,涵盖了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质等多种类型。

新型纳米污染物和医药活性化合物等新型污染物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这些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对生态系统的毒性作用显著。

从地理位置分布上看,长江口和杭州湾是新型污染物在长江流域的主要汇和扩散区。

研究人员已在该区域检测到了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纳米颗粒等在内的多种新型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海洋生物产生毒性效应,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面对日益严重的新型污染物环境污染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通过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对于新型污染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型污染物研究在长江口及近海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了解这些新型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对于揭示其环境污染特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新型污染物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其环境行为的深入表征、风险评价方法的完善以及去除技术的创新等方面。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加强跨学科合作,从环境系统中抽取关键因子,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新型污染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水体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日益受到关注。

这些新型污染物具有化学稳定性、生物难容性和高毒性等特点,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保卫问题日益凸显,水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拥有浩繁重要的河流流域,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流域的水污染状况直接干系到数亿人民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起首,我们来分析一下长江流域的水污染状况。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11个省市区。

长江流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也是工业进步重地。

然而,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带来的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长江流域水质受到严峻影响。

长江下游地区的湖泊和河流普遍存在富营养化、水体富含重金属等问题,这不仅恐吓到生态环境,也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其次,黄河流域也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问题。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9个省区。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农业重地,也是工业进步重心。

然而,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受到农业和工业废水的严峻污染。

农业活动带来的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流失和水质污染。

同时,工业废水的排放也加重了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

黄河下游地区的水体富含重金属、氨氮等有毒物质,对当地农田和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恐吓。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流域是珠江流域。

珠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流经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珠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工业废水的排放是当地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农业活动也对珠江流域的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不息加剧,水质下降严峻恐吓到该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针对中国流域水污染问题,政府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水资源保卫和水污染治理。

例如,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提高排污企业的准入门槛,完善水环境管理制度,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入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宽广群众对水资源保卫的重要性的熟识,乐观参与到环境保卫中来。

总之,中国流域水污染问题严峻,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受到严峻污染。

为了保卫水资源,务必加大力度实行治理措施,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加强大众的环保意识。

论文-长江水污染现状分析防治策略以及相关建议

论文-长江水污染现状分析防治策略以及相关建议

长江水污染现状分析、防治策略以及相关建议【内容摘要】: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占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可以说,没有长江流域,就没有这一地区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的历史、社会、经济都会是另一种状况;反之,如果中国没有了长江流域水资源或长江流域水资源不再能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今,我们对长江的期待是巨大的,它在经济发展方面担负着缩小东、中、西部之间差距的重任;同时,它还担负着喃水北调”以解决北方缺水的任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全局性地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举世无双的黄金水道,如今却成了两岸人们排放废污水的卜水道,倾泻而入的各种废物垃圾,己使长江污染越来越严重。

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江水污染进行现状分析,呈现长江水污染的防治策略及其成效,提出治理长江流域水污染的相关建议来唤起广大市民以及企事业的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意识,为其保护水资源提供策略及实践借鉴。

【关键词】:长江流域水污染统一管理水资源保护意识建议近几天,武汉市民纷纷接到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的“关爱生命之水、实现永续发展”的绿色短信。

江苏靖江市官方微博“靖江发布”9日11时许发布通报称,因长江水源出现水质异常,全市暂停供水。

靖江事故绝非个例,这是长江流域水污染的一个缩影。

一个必须正视的痛切事实是,长江全流域水污染事故的概率高企,且短时间内无力改变现状。

据统计,在整个长江流域中,有40多万家化工企业,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三大石油化工基地。

如此众多且凶险的潜在污染源,每天都在虎视眈眈着长江。

除此之外,那些根本无法预料的江面事故,比如载有危险品的船舶泄漏或者沉船事故,亦对长江水体的安全构成日常而致命的隐患。

一、长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分析据统计,在长江干流21个城市江段中,污染带总长452.3 km,其中南京长122.8 km、武汉77.3 km、上海52.3 km.岳阳29.5 km.重庆27.4 km、镇江21.2 km,六城市累汁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30Ic。

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走廊,长江流域是我国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此问题不仅对长江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也对长江入海口及其周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的现状与原因1. 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的现状长江入海口区域水质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主要包括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物等污染物的累积。

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物和生活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和清除,直接排入长江入海口,导致水质污染的严重恶化。

2. 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的原因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的原因多源且复杂。

一方面,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直接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

长江沿岸地区工业企业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无法有效处理和净化。

另一方面,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是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农药、化肥等农业排放物通过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营养过剩,引发蓝藻、赤潮等水华现象。

三、海洋生态系统受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的影响1. 海洋生物资源受损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严重威胁。

水污染会导致水中氧含量减少,有害物质浓度上升,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一些水生动植物无法忍受高浓度的毒害物质,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

2. 水质恶化影响生态系统平衡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恶化导致海洋中各种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一些原本生活在该区域的鱼类、贝类等物种由于无法适应恶劣的水质环境而减少或消失。

这将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的正常运转,打破物种之间的依存关系。

3.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长江入海口水质污染会削弱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

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如水质净化、气候调节、鱼类捕捞等。

长江流域水污染、水环境现状及防治战略

长江流域水污染、水环境现状及防治战略

⼀、长江流域⽔资源及⽔环境的主要问题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污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未能理想地发挥⽔环境的多功能,特别是⽣态功能的作⽤。

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江流域每年的污⽔排放量为127亿m3,90年代初约为142亿m3,10年期增了15亿m3,总量占全国排污量的40%.保护长江的⽔资源不仅是流域⼈民⽣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跨流域调⽔的需要,决不能把污⽔调往北⽅。

所以保护长江⽔资源是⼀个关系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21世纪⼈类⾯临最主要的挑战之⼀,是如何去满⾜庞⼤⼈⼝必需的粮⾷、饮⽔、卫⽣和健康等⽅⾯的⽤⽔要求。

(⼀)⽔质概况 从总体来说,长江⽔质是⽐较好的,但是⼲流城市若⼲江段、⽀流和湖泊污染已很严重,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

1995年全流域⽔质符合Ⅰ、Ⅱ类标准的为45%,符合Ⅲ类标准的为31%,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已污染的为24%.从污染⼴度看,着推沱江和太湖⽔系;从污染深度看,当数下游⽀流和太湖⽔系。

有机污染的总趋势是下游重于中游、中游重于上游;湖泊⽔域重于江河⽔域。

三⼤湖泊有机污染程度依次为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滇池被国家列为三个污染最严重的淡⽔湖泊,并限期整治。

地下⽔污染以城市较为普遍,20世纪80年代监测,中度污染城市有南京、上海、武汉、长沙、成都、常州、镇江等,轻度污染的城市有苏州、杭州,且呈发展和加剧趋势。

(⼆)⽔污染的特点 1、⼲流的污染 长江⼲流的污染不是发⽣在整个断⾯,⽽是城市江段的岸边污染带。

⽬前长江⼲流的污染带,发⽣在攀枝花以下的3600km,主要⼜是⼯业集中的城市江段,⾃上⽽下依次是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万县、宜昌、沙市、岳阳、武汉、鄂州、黄⽯、九江、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南京、镇江、南通、上海等21个城市。

长江⼲流城市江段的岸边污染带总长约560km,据1992 ~1993年调查评价总河长790km,平⽔期污染带总长452km,占评价河长的57%.以污染带长度排序依次为南京123km,武汉77km, 上海52km,岳阳30km,重庆27.4km,镇江21km.枯⽔期污染带总长498km,占评价河长63%, 其中武汉114km,南京80km,上海61km,岳阳27km,重庆26km,镇江23km,宜昌20km,以两个⽔期中污染带较长的统计,全江污染长560km,其中北岸241km,南岸319km.污染带宽度:上游江段为20m~30m,中游江段50m~100m,下游江段100m或更宽。

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一、引言河道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1. 污水排放城市与工业区的污水排放是河道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工业企业和生活区的卫生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不到位,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水质恶化。

2. 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化学物质会随着农田的排水进入河道,导致水中的营养物质超标和水生生物死亡。

3.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毒性物质,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会造成水污染。

部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合理处理废水,导致河道水环境长期受到污染。

4. 垃圾填埋与漂浮物城市居民和工业园区的大量垃圾填埋和乱倒,以及污水管道和河道中的漂浮物,长期存在于河道中,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河道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和工业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处理工艺和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和居民应加强环保意识,倡导节水、减排,减少对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此外,农田和河道之间应合理划定防护带,防止农药和化肥流入河道。

3.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罚则。

对于已经排放的工业废水,要求企业加强处理,减少污染物的含量,确保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4.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倡导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

此外,加大对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处理厂建设的投入,确保垃圾能够得到有效处置,减少对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四、结论河道水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应引起广泛重视。

关于长江水污染研究调查报告

关于长江水污染研究调查报告

02
对生态的影响
水质的恶化对长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受
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
03
对人类的影响
水质恶化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部分江段的水不能直接
用于生活和生产用水。
03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国内治理案例介绍
案例一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经验
案例二
浙江省千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经验
农业污水
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污染物会随着雨水流入长江,对水 质造成影响。
生活污水
长江沿岸的城市人口密集,生活污水量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足,导致生活污水 直接排放到长江中。
水质与生态影响
01
水质恶化
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长江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部分江段的水质
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07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作者1, 作者2, (年份). 标题. 刊物名称.
作者3, 作者4, (年份). 标题. 出版社.
作者5, 作者6, (年份). 标题. 会议论 文集.
英文文献
Author1, Author2, (Year). Title. Journal Name.
Author3, Author4, (Year). Title. Publisher.
研究目的与限制
研究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长江水污染现状,保护生态环 境和人类健康。
研究限制
由于时间、人力、财力等限制,本次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 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02
长江水污染现状分析
总体污染情况
1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河口三角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工业区 ,这里人 文活动集中 ,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大 。据报道 , 2000 年上海 市有各类污染源 55 979个 ,日排放污水 504. 13万 m3。其中 直排水体 的 污 水 量 为 282. 04 万 m3 · d - 1 , 占 污 水 总 量 的 55194% [1 ] ,加上长江上游携带而来的污染物 ,使长江河口水 系严重污染 ,大量有机污染物降低了水体初级生产力 ,影响 生物的繁衍与生长 ,破坏生境 ,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很容易 受到破坏 。因此 ,长江水质状况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对长 江水体有机物分析多有报道 [2 - 3 ] ,但对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 染物分析少见报道 。本研究对长江河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现状进行分析 ,为综合治理长江水系 、保护河口水系生态环 境提供基础数据 。
nd. 8. 9 nd. nd. nd. 5. 9 nd. nd. nd. 5. 9 nd. nd. 61. 0 nd. nd. nd. nd. nd. nd. 6. 3 nd. 6. 3 nd. 7. 4 nd. 3. 1 nd. nd. nd. 23. 0 nd. nd. 10. 0 nd. 5. 9 nd. 5. 2 nd. 30. 0 nd. 72. 0 nd. nd. 1 300. 0 nd. 9. 0 6. 033. 0 nd. 23. 0 nd. 12. 0 nd. 19. 0 nd. 7. 2 9. 0140. 0 nd. 25. 0 nd. 60. 0 nd. 94. 0 nd. 36. 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期 王婉华等 :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93·
外标法定量分析水样中有机物 。样品回收率 79% 103% ,精密 度平均 8. 6% ,最低检出限 3μg·L - 1。
2 结果与讨论
2. 1 有机物组成特征 测得水综合指标平均值是 : pH 7. 6,高锰酸盐指数 2. 42 mg·L - 1 ,氨氮 0. 83 mg·L - 1。水体样品均检出大量有机 物 ,共检出有机物 200余种 ,其中能定量检出的有 53种 (表 1) ,包括苯胺类 4种 ,芳烃衍生物 7种 (主要为氯代苯和硝基 苯 ) ,多环芳烃 15种 ,酚类 12种 ,醚类 3种 ,酯类 4种 ,其他 8 种 。其中属美国环保局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 36 种 ,列入 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控制黑名单的有 16种 。
取管 ;岛津 GC- 14B气相色谱 、QP1100EX色 -质谱仪 、四极杆 质谱仪 (HSS - 2B ) 、AOC - 17自动进样器等 。 1. 3 分析方法
采用文献 [ 5 ]的方法测定 。样品预处理 :将水样用 0. 45 μm孔径滤膜过滤 ,取 1 L,以 4 mL ·m in- 1流速通过活化后的 C18固相萃取小柱和 N2 吹干小柱后用 20 mLCH2 Cl2 洗脱 ,用 N2 将洗脱液浓缩至 0. 5 mL,取 1μL 浓缩液进样 。色谱条件 : 60 ℃保持 3 m in,以 8 ℃·m in - 1的速率升温至 280 ℃,保持 15 m in,分流进样 。进样口温度 300 ℃,检测器温度 300 ℃。质谱 条件 :电离源 70 eV ,离子源温度 300 ℃,全扫描方式 ,扫描范围 35~500 m·z- 1 ,倍增器电压 1 650 V ,采用 GC2MS对混合标样 中各组分进行定性 ,并用 GC2F ID 对样品中有机物进行检测 ,
表 1 长江河口区水体定量检出有机物种类与浓度 Table 1 Types and concen tra tion s of organ ic substances detected quan tita tively a t the estuary of the Yangtze R iver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 (1) : 92 - 95 Jou rna l of Ecology and R u ra l Environm en t
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王婉华 ,刘征涛 ① ,姜福欣 ,方 征 ,李 政 ,李 霁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
Sta tus Quo of O rgan ic Pollutan ts in W a ter a t Estuary of the Yangtze R iver. WAN G W an2hua, L IU Z heng2tao, J IAN G Fu2xin, FAN G Z heng, L I Z heng, L I J i ( SEPA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Effect and R isk A ssessment of Chem icals,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2 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More than 200 kinds of organic pollutants were detected in water samp l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dep ths of five monitoring sec2 tions in estuary of the Yangtze R iver in dry and flood seasons. Among the 53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kinds, 36 kindswere in the list of ven2 omous organic compounds specified by EPA of the USA for control, and 16 kinds in the blacklist of China for p riority control in environment p rotection. In the dry season, N 2dimethylnitrosam ine was the highest in concentration with the maximum value reaching up to 11. 2 mg· L - 1 , while in the flood season, 2, 42dinitrophenol and butylbenzyl phthalate were high in concentration w ith the highest to be 1. 3 and 110 mg·L - 1 ,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deep water layer was higher than in the surface and m iddle layers. Key words: estuary; Yangtze R iver; organic pollutant; chem ical analysis
估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
摘要 : 对枯水期和丰水期长江河口区 5个断面不同深度水样进行检测 ,共检出有机物 200余种 ,其中定量检出的有机物达 53种 , 有 36种属美国 EPA 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 ,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有 16种 。枯水期 N -二甲基亚硝胺含量较 高 ,最高值约为 1. 2 mg·L - 1。丰水期 2, 4-二硝基酚 、邻苯二甲酸二丁基苯基酯含量较高 ,最高值分别约为 1. 3和 1. 0 mg·L - 1。 底层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于表层和中层 。 关键词 : 长江河口区 ; 有机污染物 ; 化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 X5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 - 4831 (2007) 01 - 0092 - 04
污染物名称
N -二甲基亚硝胺 苯酚 2 -氯乙基醚 2 -氯苯酚 1, 4 -二氯苯 1, 2 -二氯苯 2 -甲基苯酚 4 -甲基苯酚 硝基苯 异佛尔酮 2 -硝基苯酚 2, 4 -二甲基苯酚 二 (2 -氯乙氧基 )甲烷 2, 4 -二氯苯酚 1, 2, 4 -三氯苯 萘 4 -氯苯胺 六氯丁二烯 4 -氯 - 3 -甲基苯酚 2 -甲基萘 六氯环戊二烯 2, 4, 6 -三氯苯酚 2, 4, 5 -三氯苯酚 2 -氯萘 2 -硝基苯胺 苊 3 -硝基苯胺 二氢苊 2, 4 -二硝基苯酚 二苯并呋喃 2, 4 -二硝基甲苯 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 )酯 芴 4 -氯苯基苯基醚 4 -硝基苯胺 2 -甲基 - 4, 6 -二硝基甲苯 偶氮苯 4 -溴苯基苯基醚 六氯苯 五氯苯酚
EPA 优先控制污染物 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
3
Hale Waihona Puke 333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有机物浓度范围 / (μg·L - 1 )
枯水期
丰水期
nd. 1 215. 6 nd. 8. 1 4. 647. 0 4. 0224. 5 nd. 8. 4 nd. 16. 2 nd. 19. 9 nd. 7. 9 nd. 20. 2 nd. 10. 1 nd. 22. 0 nd. 24. 2 4. 184. 5 nd. 10. 6 nd. 4. 7 nd. 26. 6 4. 3394. 2 nd. 17. 4 nd. 45. 1 nd. 39. 4 8. 491. 1 nd. 43. 6 nd. 13. 5 nd. nd. 12. 9 nd. 17. 8 nd. 10. 6 nd. 29. 1 nd. 162. 5 nd. 3. 0 nd. 7. 8 nd. 7. 2 nd. 13. 3 nd. 16. 5 nd. 28. 3 nd. 24. 9 nd. 12. 3 nd. 21. 0 nd. 86. 0 nd. 45.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