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团课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理论概念,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念。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教案以此为目标,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并促使他们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语组成。
这12个词语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思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念。
教案引导学生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通过讨论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实践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教案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公益等主题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组织一次班级会议,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学习体会。
三、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融入教材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资源。
教案指导教师合理利用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选取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诗词歌赋,通过学习和分析文本,让学生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历史课堂上,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价值选择,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四、家庭教育的引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对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建议通过向家长发放相关宣传材料,组织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让家长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在家庭中一起践行和传递这些价值观。
505社会主义核心心价值观主题教案(共5篇)

505社会主义核心心价值观主题教案(共5篇)第一篇:505社会主义核心心价值观主题教案社会核心价值观教案题目:我们的价值观设计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特有的思想内容。
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
学生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
这就迫切需要使学生们对价值观的正确性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活动准备: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的创作与准备3.配乐诗朗诵与表演唱的排练。
4.收集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5.现场书法展示的工具准备。
活动流程图:1、主持人理论剖析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赏析3、配乐诗朗诵《价值》4、案例剖析5、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6、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7、现场书法展示8、班主任总结9、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活动步骤:一、主持人理论剖析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展示板报《我们的价值观》学生分组讨论感想主持人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三、配乐诗朗诵《价值》同学表演配乐诗朗诵《价值》学生初步感知价值观四、案例剖析主持人介绍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学生分组讨论:道德模范身上的价值观体现主持人总结归纳五、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同学展示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六、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价值观及正确价值观的理解小组派代表发言主持人总结七、现场书法展示同学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主题——我们的价值观)八、班主任总结引导今天的主题班会很成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习惯。
3. 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事迹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教师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
3. 分析案例: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其内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以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精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3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活动目的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领悟其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
选取“校园文明”为主要切入点,使学生对校园文明行为、文明礼貌用语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增强文明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会文明做事,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争做文明学生。
三、活动重点规范学生在家、校的行为,提高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语言的意识。
四、活动难点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xx年9月16日第七节课地点:一(5)班六、活动形式:视频、讲述、小组讨论、宣誓、文明自测七、活动内容(一)导言,宣布班会开始(二)观看视频《文明校园行》(三)小组讨论:小品中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改正?(四)文明人自测(五)图片展示: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小组讨论并列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然后小组回答(六)小组讨论并列举文明用语(七)图片展示:校园中的文明行为及简单的文明用语(八)全班宣誓(九)总结,班会结束(十)布置作业:每个人写下自己的不文明现象并且提出改正的方法.八、班会过程(一)导言老师:为了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用12个词,24个字表述了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将这三者校园、班级、个人。
而对一个人来说,文明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为了改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陋习,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今天,我们进行这次主题班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5篇可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使学生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观含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观的正确理解; 3.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平等观;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人生价值观?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
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知道了什么是价值观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
二、新课内容: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三方面说(PPT演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我们要学习核心价值观对小学生的要求,今天我们重点讲其中的一点——平等。
播放幻灯片:所有得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美国)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康有为(中国)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古希腊)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2.什么是平等? 播放幻灯片:《元帅的故事》《元帅的故事》我们同学并不陌生,这是我们语文课本中刚学习的一篇课文。
那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事呢?(小组交流,指名回答)故事中的朱德和彭德怀元帅是怎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总结:朱德元帅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
202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其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体现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意义,以及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体现。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思考。
2.讲授新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意义,以及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体现。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6.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自身行为,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和目标。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3.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4.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和评价。
六、教学资源1.教材:以《思想品德》教材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相关教材进行教学。
2.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一、教案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共识,具有引领国民道德构建、社会文明发展,以及坚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教案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情感沟通、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内涵。
2.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通过个案分析和讨论,理解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1.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践行2.1.理论学习与内化2.2.情感沟通与互动2.3.社会实践与实际应用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复习与导入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引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认识。
2.知识讲授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内涵和表达方式。
3.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涉及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并思考更好的解决方式。
4.情感教育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增强情感共鸣和团结意识。
5.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小组或全体中分享个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经验,促进思想交流和价值观碰撞。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场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实践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7.总结与反思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反思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并鼓励学生将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和反馈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讨论的质疑与回答,以及完成的个人或小组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微团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友善

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观
1. 背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
2. 3. 4.
文学内化生容传讲承解,追内本化溯“—奚 《源言孔弟可“必子子焉信人规。,之》行初必、—果性—。本”《—善三—”字—
5. 学生补充:名言、成经语》
一言九 上善若
鼎
水
教师总结: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倡导,做人应
该具备诚信、友善的美好品质。
四、小故事大道理 —— 诚信、友善故事会
—— 诚信、友 善
教学目标:
?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背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 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认识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友善这些 优秀品质对个人及国家的重要 意义。
? 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树 立正确价值观做一个优秀的现
重点: 1、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濂子 千抄杀 金书猪
六将 尺相 巷和 的 故 事
五、旧故事新道理
?? ??
行明 守讲 善善 诺诚 事理 言信
扶老人反被讹?
思考辩论:扶不扶?如何 做?
怀友善之心,伸友善之 手, 力所能及,巧妙助人。
七、正确引导 弘扬社 会正能量
形式:新闻案例, 图片
你还会吝啬你的友善 吗?
八
、
国家层面
社 会
富强 民主 文明 中国梦
主 和谐
义
社会层
核 心
自由 平等 公正
发面 展
价 法治
值 观
爱国 敬业
诚
个人层
面基
九、知易行难、践行社会主 义价值观
? 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反思并改 正的呢? 写出几条,说说你将如何改变
吧。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那是祖国未 来的新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诚信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XX:人无信则不达。XX是礼仪之邦,讲究诚信一向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修身XX的基石,维系社会交往的准则和现 代社会的标志,千百年来一直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XX主席在树立社会主 义XX辱观中提出了“八XX八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校园内形 成诚信为XX,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在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导入:
在论语《为政》篇中,xx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
《xx》中也记叙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天,xx的老婆要去菜市场
买菜,她儿子呢一定要跟过去。xx的老婆拗不过,就说,你先回去, 待会回来就给你杀猪吃。大概那个时候是不常吃猪肉的,放到现在意
思大概就说你在家待着,待会我给你买遥控飞机。XX儿子一听,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
富强、民主、XX、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目标。
自由、平等、XX、法制是社会层面的目标。
XX、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目标。
在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中,我认为都可以以诚信来作为纽带。
从国家层面来说,只有一个国家讲究诚信,才能做到令必行、禁 必止。而这,也正是国家层面能够实现富强、 民主、XX、和谐的纽带。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富强的国家是不讲诚信的。烽火戏XX的故事大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团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2.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教学过程:
以诚信为纽带,xx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诚信与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思路:既然是微团课,铺开的点不宜过大,所以我选择以二十四 字中的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纽带,来xx其他几个层面
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实现自由、平等、XX、法制也同样离不开诚 信。在《史记•XX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原文是“令既具,未 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XXXX,募民有能徙之XX者予 十XX。民怪之。莫敢徒。.XX曰“能徒者予五十XX”。有一人徒之, 辄予五十XX,以明不欺。卒下令”什么意思呢。是说XX制定了政策 准备推行,还没发布,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XX立了一根
三尺长的木头,说:如果有人能把这个木头拿到XX去,就赏赐十XX。 结果大家觉得奇怪,没有人去做。于是XX又下令说:“有谁能做到 的,奖赏五十XX。”终于有了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于是XX立刻就赏 了他五十XX。百姓从此知道XX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这是什么,这 就是诚信。这样制定的政策XX百姓会不遵守呢。要实现公平、法制 同样离不开诚信。
都知道。XX有个宠姬叫做褒姒。这个女子长的漂亮,但是有个最大 的问题,不爱笑。这可把XX急坏了,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XX下令 在XX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 有在外敌入侵需召XX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XX们见到烽火, 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XX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XX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XX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 年后,XX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XX未到一一谁也不愿再上 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不讲诚信,不按规 则办事,最终也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个人层面来说,诚信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够立足的重要品质。 诚信分开来说,诚是诚实,信是守信。诚信则是要求我们要成为一个 诚实守信的人。XX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
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XX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称XX的诚
实比所有樱桃树都XX得多。同样是XX总统XX因在“水门事件”中 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XX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 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XX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 点。孰高孰低,高下立判。关于守信,同样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秦 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 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 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XXXX,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 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 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XX。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XX或XX,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 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 无异于失去了XX捡芝麻,得不偿失的。因此,做到了诚信,自然也 就学会了基本的为人处世。
高兴,就待在家里了。等XX妻子回来,XX就准备杀猪。他妻子就说, 我只是糊弄糊弄儿子的,干嘛真杀猪啊。XX就说:“小孩子生下来 是不懂事情的,都是跟着父母学的,你现在对他言而无信,那他以后 对你就要言而无信。”于是,终究是把猪给杀了。不论是儒家也好, 法家也罢。都把诚信作为做人的根本,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1、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诚信观念
诚实守信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根本。加强诚信教育,是中学
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人生路漫漫,我们会得到许多,也会失去很多,但诚信一一人生立身 之本,却是应当一生谨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