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

合集下载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剂量和药效关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医师和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使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同药物在人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内信号传导等,从而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效果。

2.药物代谢和排泄: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包括肝脏、肾脏等器官参与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3.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互影响,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药物剂量和药效关系:研究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包括药效曲线、最大耐受剂量、最小有效剂量等参数,从而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5.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影响,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6.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新药在人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从而为新药的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二、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利用细胞培养、体外器官模型等方法,研究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等机制。

2.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征,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3.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包括单剂量试验、多剂量试验、交叉试验等方法。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利用体内外标记技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形成、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等。

5.流行病学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1 什么是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毒性及用药效果与剂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涉及到生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等学科。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药物的药效学药物的药效学研究药物如何在人体内产生药理作用的问题,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3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转化代谢过程,探究药物代谢途径和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如饮食、个体差异、遗传等因素。

4 药物的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浓度与效果的关系。

这对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以及预防和治疗药物过量和药物中毒有着重要的意义。

5 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多种药物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加和效应、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等。

了解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副作用。

6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作用是在临床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医生需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相关的症状和反应。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可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作用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指导理性用药。

7 临床药理学的重要性临床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临床医学中,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效果与剂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对于给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药品研发和药品审批等领域,也需要进行临床药理学研究。

只有在药品研发的过程中对药物的药效学等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

在药品审批时,也需要通过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8 结论总之,临床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品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在人体内的动态过程,指导医生正确、合理地用药,同时也有助于药品研究和审批的开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临床药理学简述

临床药理学简述

? 协同
? 青霉素+丙磺舒;;
? 吗啡+阿托品;双氢氯噻嗪 +各类降压药
? 拮抗
? 生理性:作用相反:吗啡 -尼可刹米(呼吸中
枢)
? 药理性:受体阻滞:乙酰胆碱 -阿托品
? 生化性:药代动力学影响:肝药酶诱导与抑
制;
?
血浆蛋白高结合率
? 化学性:鱼精蛋白 (阳电荷)-肝素(阴电荷)
酶促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1 )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 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物的作用,包括治疗作 用和不良反应。
?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表现为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包 括药物的体内过程、体内药物浓度动态变化规律。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药效学研究 ?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毒理学研究 ?临床试验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巴磺比胺妥类类、碱、香性呋豆喃素妥类因、、对保氨泰水松杨酸 水杨酸类、萘啶酸、链霉素 吗啡、哌酸替性啶、抗组胺药、 美加明、氨茶碱、氯喹、奎 尼丁、阿米替林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通过影响药物与受体的作用,一种 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 但对药物的药动学指标无明显影响。
药效学相互作用的基本 形式
酶促药物 使代谢增快,作用减弱的药物 巴香比豆妥素类类、糖皮质激素 苯洋糖妥地 皮英黄质钠、激苯素妥、英维钠生素D 香乙豆醇素类、口服避孕药
灰黄霉苯甲素妥 苯、英磺水钠丁合、脲氯华、醛法氨林基比林 保泰松香豆素类
氢化可的松 氨基比林
酶抑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酶抑制药
使代谢降低,作用增强的药物 苯妥氯英霉钠素、甲苯丁脲 氯磺磺丙脲、香豆素类 西咪替丁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1、临床药理学: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②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毒理学研究或药物不良反应(ADR)⑤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⑥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3、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4、新药临床药理学评价又称为临床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二章临床药动学临床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粘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关消除。

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t1/2)最重要,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2、时量曲线C-T: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量)随着时间(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

临床药理学分类

临床药理学分类

临床药理学分类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效果的学科。

它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帮助医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药理学的分类主要包括药物分类、药物作用机制分类和药物代谢分类等。

一、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化学药物: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酚类、胺类、醇类、氨基酸类等;2. 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3. 中药:按照中药的性能和功效可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理气和中药等;4. 放射性药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和放射性药物探针等。

二、药物作用机制分类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临床药理学将药物作用机制分为以下几类:1. 拮抗作用:指两种药物通过相互竞争结合于同一个受体位点,从而产生相互阻止或相互减弱的作用。

例如,β受体阻断剂对抗肾上腺素在β受体上的作用;2. 激动作用:指药物通过结合于受体位点,激活受体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例如,β受体激动剂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3. 反应作用:指药物与生物体内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效应。

例如,某些抗菌药物能够与细菌细胞壁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共价键,破坏细菌细胞壁从而起到抗菌作用;4. 替代作用:指药物与体内某种物质类似,在生理功能上起到替代作用。

例如,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药物代谢分类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形成代谢产物后被排出体外。

根据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性质,药物的代谢可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代谢:指药物在体内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转化为代谢产物。

例如,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能够将某些药物氧化为相应的代谢产物;2. 间接代谢:指药物在体内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通过成环开环、酯水解等反应途径转化为代谢产物。

例如,部分药物在胃酸的催化下发生酯水解反应;3. 酸碱反应:指药物在体内经过酸碱反应而转化为代谢产物。

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药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影响的学科。

本文将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这些过程,可以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如药物剂量、给药频率、给药方式等。

2. 药物的药效学
药物的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效学特性,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以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如药物剂量、给药频率、给药方式等。

4.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可以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过敏反应等。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5.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6. 药物的遗传学
药物的遗传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对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影响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摘要:一、临床药理学简介二、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三、药物相互作用四、临床试验五、药物研发与毒理学研究六、临床药理学的意义和任务正文: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以及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它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影响。

临床药理学在药物研发、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和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

药效学旨在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动学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互作用,从而优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遗传、疾病状态、药物代谢酶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物在个体间的药效和药动学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给药。

4.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提高药物疗效。

5.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是关键环节。

通过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等方面的数据,为药物的上市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6.药物研发与毒理学研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毒性作用、毒性机制和毒性评价,为新药研发和上市提供安全性评价。

总之,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应用,旨在为药物研发、合理用药和提高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

2.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内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用、药物相互作用。

3.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新药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本章重点、要点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建议学习策略在熟练掌握临床药理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职能。

五、章节练习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案要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第2章临床药动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概念和意义,及静脉注射一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2.了解: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内吸收(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吸收、从皮肤粘膜吸收、从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2、分布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与临床•本院病区常见问题医嘱情况分析为了对患者用药安全负责,本院医生所有医嘱都要经过药师的仔细审核。

这样可以避免错误的用药医嘱被错误的执行,同时也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医患纠纷。

现对本院2009年9月到2010年2月这半年所记录的1541条错误医嘱进行归纳总结。

按照医嘱错误类别分布情况如下:错误医嘱类别错误医嘱数(条)占总错误医嘱比例(%)领药量413 26.80剂量373 24.21重复248 16.09频度139 9.02配伍68 4.41其他300 19.47总数1541 100.00一、日领药量错误,这种类型的发生率最高。

发生这种错误原因如下:1.医生粗心,日领药量没有输被系统默认为1,比如规格为0.1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0.3g po qn 日领药量1片。

2.医生没有认真计算,比如规格为0.1g的头孢地尼胶囊0.2g po Bid日领药量2粒;再比如规格为1.6mg的胸腺肽a1 1.6mg sc biw 日领药量为2支,其实这种情况只要输1支就够了。

3.多剂量包装的药品,只要ST开1份医嘱发到楼层,就可以多次使用,但是医生却开成长期领药医嘱,比如各种胰岛素,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氨溶液,氯化钾口服液,复方甘草合剂等等。

4.可分装的药品,比如50%硫酸镁溶液500ml/瓶,这类药品是按照ml为单位进行发放的,有些医生以为是以瓶为发放单位,当他们需要500ml用于湿敷时,想开一瓶却只开了1ml。

5.使用剂量没有达到整包装剂量一半的,比如5%250mlGS 100ml+参麦注射液50ml/ivgtt q12h,医生可能想替病人省钱,以为GS每次100ml 两次200ml开一袋就够了,于是日领药量只开了1袋,殊不知第一次用剩的150mlGS没有包装袋储存,只能被丢弃。

所以像这种情况医生还是需要开2袋GS。

二、每次用量错误这种错误的发生率仅次于日领药量错误,发生率也很高。

发生这种错误的原因:1.没有填写每次用量或者乱填每次剂量比如填了AA,XX,tid,qn等等,这种错误属于超低级错误,是医生粗心或者不重视造成的。

2.浓度,稳定性或代谢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如泮托拉唑针一般化在100ml NS中,错误医嘱LR500ml+泮托拉唑针40mg/ivgtt bid,如10%KCl 溶液浓度不得高于0.3%,错误医嘱如(耐能)转化糖注射液250ml+KCl10ml/ivgtt,250ml溶液中最多只能加入7.5ml 10%KCl的溶液。

阿奇霉素针最终稀释浓度应低于0.2mg/ml,错误医嘱如阿奇霉素针0.5g+NS100ml/ivgtt qd,夫西地酸钠针需要使用250ml以上的溶媒稀释输注时间不低于2小时,错误医嘱如0.5g夫西地酸钠针+NS100ml ivgtt qd q8h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注时间30-60分钟所以需使用100ml 的溶媒稀释,错误医嘱如甲磺酸帕珠沙星针0.5g+NS500ml/ivgtt qd。

帕米膦酸二钠针稀释后的浓度不得超过15mg/125ml,错误医嘱如帕米膦酸二钠针90mg+NS500ml/ivgtt;前列地尔注射液稀释液由于不稳定需要稀释在100mlNS溶液中,错误医嘱如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NS500ml/ivgtt;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含有50%乙醇需要溶解在25倍以上的溶媒中才可用于静脉滴注,错误医嘱如氢化可的松针20ml+NS100ml/ivgtt,盐酸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浓度不宜过高,需缓慢滴注1小时以上,一般选用250ml以上的溶媒,错误医嘱如万古霉素针1.0g+NS100ml/ivgtt bid。

依达拉奉一般化在NS100ml中ivgtt,错误医嘱如依达拉奉30mg+NS 250ml/ivgtt q12h。

3.单位发生错误,g输成mg,错误医嘱如0.1g曲马多缓释片0.1mg po q12h;mg输成g,错误医嘱如0.5mg劳拉西泮片1.0g po qn;ml 输成mg,错误医嘱如100ml氨溴索氯化钠针100mg ivgtt q8h;mg输成ml,错误医嘱如100mg哌替啶注射液75ml im st;单位乱填的,错误医嘱如300ug[瑞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每次剂量300u;使用#为单位时,由于#和3在键盘上是同一个键,经常把#输成3比如每次剂量2#经常会出现每次剂量23,错误医嘱如慷彼申23 po tid。

4.用量输错0.25g头孢丙烯胶囊0.2g po bid;3g蒙脱石散10g po tid; 80mg缬沙坦胶囊50mg po qd ;熊去氧胆酸胶囊每次剂量250ml;曲马多缓释片(舒敏)每次剂量100ml;20mg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qid(缓释片不可分开建议20mg bid);用量偏小 200mg塞来昔布胶囊100mg qd (胶囊不可拆分)氨甲环酸水针0.2g qd用量偏大10mg唑吡坦片10mg po qn 病人79岁高龄病人建议使用5mg po qn;0.1g VitB1针0.5g im qd 建议0.1g im qd ;依替米星0.4g qd建议0.3g qd;0.5g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针1g ivgtt qd 建议0.5g ivgtt qd;血塞通胶囊3# po tid建议1# po tid;0.1g 吲哚美辛栓0.5g 塞肛qd。

5.多剂量包装的药品,每次剂量直接填写整包装剂量,如180ml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每180ml po s t ;100ml氯化钾口服溶液(含糖)100ml po st;300iu(特)门冬胰岛素针300iu sc st。

6.每次剂量多写或少写一个0,错误医嘱如300mg胰酶肠溶胶囊(进口)30mg po tid,40mg甲泼尼龙针8mg ivgtt qd(医生本想开80mg)三、医嘱重复:1.相同的医嘱同一天不同的医生各开了一次,造成医嘱的简单重复。

2.续开相同药物医嘱时,前面一份医嘱尚未到期,有的还有好几天才会到期,有的还有一天才会到期,新医嘱就马上生效,造成医嘱重复。

3.相同药物更改使用频度时也容易造成医嘱重复,比如呋塞米针 20mg iv bid 改为20mg iv qd时前面的医嘱没有停,造成两条医嘱同时存在,再如屈他维林针40mg+NS250ml/ivgtt q12h上午用过一份后,医生停了此医嘱改为当天执行的qd医嘱,这样也属于医嘱重复,因为屈他维林针上午已经用过一份,医生应该将qd医嘱开成明起医嘱。

4.同一种药物进口药和国产药同时使用,或者同一种药物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同时使用,造成医嘱重复。

比如泮托拉唑针(国产)+泮托拉唑针(进口)同时使用,泮托拉唑片和泮托拉唑针同时使用。

5.同一类药物同时使用,左氧氟沙星针和莫西沙星针同时使用,五水头孢唑啉针和拉氧头孢针同时使用,美洛昔康(莫比可)片和塞来昔布胶囊同时使用等等。

6.本身含有皮试液,又另外开了一组皮试液,造成医嘱重复。

比如60%泛影葡胺溶液本身就带有皮试液,医生又开了一份76%复方泛影葡胺针用于做皮试。

四、频度错误:1.缓释控释制剂一般一天只需一两次,医生却开了tid或q8h,错误医嘱如KCl缓释片1# po tid建议改为bid;丙戊酸钠缓释片1# po q8h,建议改为bid;茶碱缓释胶囊1# po tid,建议改为bid;格列吡嗪控释片1#po tid建议改为qd;曲马多缓释片(舒敏)频度为q8h建议改为q12h。

2 .普通药物使用频度过高,错误医嘱如0.15g多糖铁胶囊0.3g tid建议改为qd;阿司匹林肠溶片0.3g tid建议改为qd;埃索美拉唑片20mg tid 建议改为qd;奥卡西平片1# tid建议改为bid;厄贝沙坦片(合资)0.15g tid建议改为qd;非诺贝特胶囊1#tid建议改为qd;华法林片3mg tid建议改为qd;羚羊角胶囊0.3g tid建议改为qd;氯雷他定片10mg Bid建议改为qd;莫西沙星片1# tid建议改为qd;塞来昔布胶囊0.2g tid建议改为bid;头孢丙烯胶囊1#tid建议改为qd或bid;维生素B12针0.5mg im qd建议改为biw;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针0.5g bid建议改为qd;左乙拉西坦片1#tid建议改为bid;胸腺肽α1针(进口)1.6mg qd 建议改为biw。

3.普通药物使用频度过低,错误医嘱如奥拉西坦胶囊0.4g qd建议改为bid或tid;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频度qd建议改为bid或tid;呋苄西林针2g qd建议改为bid;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胶囊1# qn建议改为tid。

4.使用频度不规范如qh,XX,AA,qdL等等,qh,XX,AA这三种频度纯属医生乱填,错误医嘱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频度为qh ;qdL这种频度是医生希望病人每天中餐时服用,但是计算机无法识别此种使用频度,错误医嘱如普罗帕酮片频度qdL。

五、药物之间存在组方配伍问题:1.存在物理化学反应的药物混合在一起:错误医嘱如5%GS500ml+NaHCO3 5ml+DXM1mg+两性霉素B针/ivgtt建议NaHCO3和两性霉素B针分开;GNS500ml+银杏达莫针30ml+胰岛素针+氯化钾针/ivgtt qd建议银杏达莫针和胰岛素针分开;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头孢曲松针/ivgtt头孢曲松针不能和含钙离子的溶液配伍,建议使用NS化;GS+ vit C +胰岛素/ivgtt建议vit C 与胰岛素分开;胺碘酮针0.3g+NS100ml/ivgtt建议改为GS;多烯磷脂酰胆碱针5ml+NS100ml/ivgttt建议改为GS;氟罗沙星针0.4g+NS100ml/ivgtt建议改为GS; 甘油磷酸钠针+GNS 500ml建议改为GS; 两性霉素B脂质体针+NS建议改为GS; 普罗帕酮针70mg+NS20ml/iv建议改为GS; 香丹注射液+NS建议改为GS;红霉素针+GS建议改为NS;头孢地嗪针+果糖注射液/ivgtt 建议改为NS; 乌司他丁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ivgtt建议改为NS。

2.不需要混合可以直接使用的药物错误的被组在一起,错误医嘱如白蛋白50ml+NS100ml/ivgtt ;氨溴索氯化钠100ml+NS100ml/ivgtt:NS100ml和伊曲康唑针/ivgtt等等。

3.需要溶媒溶解稀释后才能滴注的药物未开溶媒,错误医嘱如2ml依替米星针6ml ivgtt qd建议补开溶媒。

六、其他类别的错误医嘱:1.简单错误50%GS250 ml+瑞甘7.5g/ivgtt应使用5%GS;NS 250ml+注射用水20ml/ivgtt st,NS500ml+0.9%NS 30ml/ivgtt;低分子右旋糖酐针(40)500ml iv;氟康唑针100ml iv;盐酸吗啡针3mg im (应为sc、iv)常规优泌林(进口)300iu/3ml开在ivgtt中应该选用常规优泌林(进口)400iu/1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