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合集下载

慢性肺炎性心脏病诊断

慢性肺炎性心脏病诊断

氧疗指导
对于需要氧疗的患者,应详细讲解氧 疗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 者正确使用氧疗设备。
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饮食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 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 果,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限酒
肺心病患者应戒烟限酒, 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
预防感染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和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 病情。
适当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 运动锻炼,以增强心肺功 能。
05
预后评估及随访计划制定
CT和MRI
对于复杂病例,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 查,明确肺部和心脏病变的详细情况。
03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与其他类型心脏病鉴别要点
与冠心病鉴别
慢性肺心病与冠心病均多见于老年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常有两病共存。冠心病有典 型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 脂血症、糖尿病史,则更有助鉴别。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 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 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 化学物质接触等,可增加患慢性肺原 性心脏病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 表现。
利尿剂
用于减轻水肿,降低心脏负荷,
改善心功能。但需注意电解质平
衡,避免低钾、低钠等副作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右心功能代偿不全及呼吸衰竭的一种心脏病。

本病我国较为常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急性发作以冬春季为主,肺心功能衰竭常因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以反复咳喘、咯痰、水肿、紫绀等为主要特征。

早期心肺功能尚能代偿,晚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并伴有多种并发症。

本病一般属于中医“喘证”、“痰饮”、“心悸”、“水肿”、“肺胀”等范畴。

前人虽无“肺心病”之说,然对本病病因病机乃至立法选方用药均有较详细的论述。

如《灵枢·本脏篇》记载:“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藏气法时论》指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亦云:“心下支满,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并提出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等治疗大法,对后世颇具影响。

明清之际,诸医家均认识到“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因痰作”;主张“实喘治肺,虚喘治肾”。

“虚实兼杂,肺脾肾同治之”,“欲降肺气,莫如治痰”,“脉不通亦为喘,活血行血则喘平矣!”均属见地之论,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病因病理】一、西医引起肺心病的原因较复杂,但基本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肺、支气管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矽肺、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先天性肺囊肿等病所并发的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我国约占发病人数的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脊柱炎、广泛胸膜粘连、胸廓及脊柱畸形等。

3.肺血管疾病 如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结节性肺动脉炎等。

后述两种原因均较少见。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病理演变的三个基本阶段。

长期慢性支气管炎过程中,由于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液性、炎性渗出物的不完全阻塞使吸入空气多于呼出,在相应部位的肺组织发生肺气肿,肺泡内压增加,使肺血管床受压和减少,产生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这种疾病主要由肺部疾病引起,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本文将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心脏病。

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的障碍,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许多因素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吸烟,吸烟会导致慢性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

其他原因包括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和职业暴露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肺部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是逐渐出现的。

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体力活动时。

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闷、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在疾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静息呼吸困难、水肿和心悸等症状。

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肺功能测试来评估肺部功能。

此外,心电图、胸部X线和心脏超声等检查也可以用于辅助诊断。

有时还需要进行其他高级检查,如心血管核素扫描或心导管检查等。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目标是改善症状、减轻心脏负担并改善生活质量。

首先,患者需要停止吸烟,因为吸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药物疗法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呼吸抑制剂和利尿剂等。

在疾病进展严重的患者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肺移植或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病情。

例如,患者可以进行肺康复训练,以增强肺部功能。

此外,定期锻炼、合理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严重病情的患者,家庭支持和心理咨询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PHD)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的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因此,正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心悸、乏力、咳嗽等。

患者常常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可缓解。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绀、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胸片可以显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扩张等表现。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右心室舒张功能减弱、肺动脉高压等特征。

三、心电图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常表现为P波高尖、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等特征。

这些改变反映了右心室的负荷过重和肺动脉高压的存在。

四、血气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通常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部分患者可伴有代谢性碱中毒。

五、心导管检查。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诊断的患者,心导管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心导管检查可以明确肺动脉收缩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参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六、其他检查。

肺功能检查、血清生化指标、心肌酶谱等检查也有助于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心导管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

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得诊断及治疗原则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就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与)功能改变得疾病、根据起病缓急与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肺心病两类。

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pulmonale),就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得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与(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与)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得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与左心病变引起者、【临床表现】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得各种症状与体征外,主要就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她器官损害得征象。

按其功能得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与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

少有胸痛或咯血、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得发绀与肺气肿体征。

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

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

此期肝界下移就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1、呼吸衰竭(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得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升高得表现。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得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2.右心衰竭(1)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

肺心病

肺心病

• • •



八、鉴别诊断 ⒈冠心病 本病和冠心病都见于老年患者,且均可发生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力 衰竭,少数患者心电图上I、aVL或胸导联出现Q波,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但肺心病无 典型心脏病或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又如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胸、肺疾 患史,心电图中ST-T改变多不明显,且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图形多发生于肺心病的 急性发作期和明显右心衰竭时,随着病情的好转,这些图形可很快消失。 ⒉风湿性心脏病 肺心病患者在三尖瓣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有时可传到心 尖部;有时出现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加上右心肥大、肺动脉高压 等表现,易与风湿性心瓣膜病相混淆。一般通过详细询问有关慢性肺、胸疾患的病史、 有肺气肿和右心室肥大的体征,结合X线、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表现,动 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等,可资鉴别。 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 前者心脏增大常呈球形,常伴心力衰竭、 房室瓣相对关闭不全所致杂音。后者有心悸、气促、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 水、浮肿及心电图低电压等,均需与肺心病相鉴别。一般通过病史、X线、心电图等检 查不难鉴别。此外,紫绀明显有胸廓畸形者,还需与各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相鉴别, 后者多有特征性杂音,杵状指较明显而无肺水肿,鉴别一般无多大困难。 ⒋其他昏迷状态 本病有肺性脑病昏迷时尚需与肝性昏迷、尿毒症昏迷和少数脑部 占位性病变或脑血管意外的昏迷相鉴别。这类昏迷一般都有其原发疾病的临床特点, 不难鉴别。
•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 竭。 ⒈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病变进一步发 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各 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称为肺性 脑病。表现为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 搐或震颤 等。动脉血氧分压低于3.3kPa(25mmHg)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 压超过9.3kPa(70mmHg)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明 显,出现神志淡漠、 嗜睡,进而昏迷以至死亡。 ⒉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 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 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 等右心衰竭症状。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 对性三尖 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杂音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可出现 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肿大伴压 痛,肝颈反液压征阳性, 水肿和腹水,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此外,由于肺心病是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疾病,因此 在重症患者中,可有肾功能不全、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所致面颊色素沉着等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引言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继之产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心脏病。

通常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本文旨在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

2 急性肺心病急性肺心病是肺血栓栓塞症的一种严重类型,由于肺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的栓塞,使肺循环大部分受阻,肺动脉压力急剧增加,引起右心室急性扩张和急性右心衰竭。

2.1 诊断2.1.1 发病因素引起急性肺心病的血栓主要来自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右心血栓脱落。

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下肢周围深静脉和盆腔深静脉,多因久病或手术后长期卧床、静脉曲张、右心衰竭、血小板及红细胞增多症、抗凝血酶缺乏及口服避孕药等引起的高凝状态,使血流速度减慢而引起;盆腔炎、腹部手术及静脉炎等也可因静脉壁损伤而形成血栓。

右心血栓主要见于心房纤颤和/或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房附壁血栓、室间隔或下壁心肌梗死波及到右心室心内膜下而形成的右心室附壁血栓,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并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栓子等。

近年来,恶性肿瘤引起的肺动脉栓塞有逐年增加趋势,常见于肺、胰腺、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肿瘤,栓子性质可为血栓,亦可为瘤栓,但以血栓占绝大多数,以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资料为例,血栓占82.2%,仅13.0%为瘤栓,这与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机制的异常,使机体产生高凝状态有关。

其他如脂肪栓、气栓、羊水栓、细菌栓、寄生虫卵栓等也引起肺动脉栓塞。

2.1.2 临床特点起病急骤,患者极度呼吸困难或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呼吸频率>20次/min)、胸痛(胸膜炎性或心绞痛样疼痛)、紫绀、晕厥、烦躁不安、出冷汗、惊恐或濒死感、咯血(多为小量咯血)、咳嗽、心悸等,少数患者可有中度以上发热;严重者出现低血压或休克。

如患者能度过低血压阶段,则逐渐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的表现。

肺部体检可闻及哮鸣音和/或干湿性罗音,偶可闻及肺血管杂音,并随吸气增强,肺梗塞时可伴有胸膜摩擦音及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心脏体征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亢进或分裂,P2>主动脉瓣区第二音(A2),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或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也可闻及右心性第3(室性奔马律)或第4心音(房性奔马律),以及心包摩擦音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作者:姚伊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1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痛,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痛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

那么慢性的应该如何来检查与诊断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检查与诊断的方法吧。

肺心病由不同肺部疾病引起,病程早期与晚期对各种检查方法敏感性不一,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血气分析肺心病的病因很多,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机制不同,但基本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分流。

血气改变的程度和类型可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情况。

同时还可辅助判断病情以及病因诊断,指导后续的氧疗方案。

血气分析的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

1.可了解肺心痛的严重程度早期肺心病,Pa02轻度下降,一般>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轻度升高,一般为50毫米汞柱。

吸空气时A-aD02稍增大,吸纯氧后A-aD02为30毫米汞柱左,Qs/Qt约15%。

肺心病代偿期,Pa02多在57亳米汞柱,二氧化碳在48毫米汞柱上下;肺心病失代偿期,Pa02多在42毫米汞柱左右,二氧化碳在60毫米汞柱左右;肺心病无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53毫米汞柱,并发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40毫米汞柱,并发肺性脑病时Pa02<5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当Pa02<40毫米汞柱常出现心律失常、尿少或肝功能损害。

血气分析能准确反应低氧血症的程度而不受血红蛋白多少的影响。

如Pa02在51~60毫米汞柱时为轻度低氧血症,31~50毫米汞柱时为中度低氧血症,30毫米汞柱时为重度低氧血症。

又可根据血气分析分清I型呼吸衰竭(即Pa02<60毫米汞柱)和Ⅱ型呼吸衰竭(即Pa02降低<6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