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并丰富写作素材。
绘本故事的精美画面和优美文字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绘本阅读还可以促进语文课堂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故事情节,互相交流想法。
最终,绘本阅读为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师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将其融入到写话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应用、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互动与合作、热爱写作、资源、方法、价值。
1. 引言1.1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绘本阅读不仅能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热爱文学和写作,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进行教学,通过展示图画、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讨论和表达观点,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阅读为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运用绘本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培养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绘本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语文写话教学的有效目标。
2. 正文2.1 绘本阅读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阅读丰富多样的绘本,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包括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描写和活泼的对话。
这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也可以激发他们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模仿其中的语言风格,学习如何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事物,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引言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随着绘本阅读在教育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绘本阅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本文旨在探讨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1. 绘本是儿童阅读的好材料2. 绘本能够促进语言发展绘本中的文字往往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声音韵律感,这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非常有益。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够感受到文字的节奏和韵律,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3. 绘本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绘本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通过绘本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1. 配套教材选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优秀的绘本作为配套教材,作为教师讲解的对象或者学生的自主阅读材料。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2. 课外阅读推荐在课外阅读方面,可以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绘本。
这些绘本既可以是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有启发性的教育类图书,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3. 课堂教学引导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绘本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进行整体阅读或者精读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图画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够接触和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绘本选用不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水平,选用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一、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1. 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绘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和文本,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计各种语言活动,帮助学生扩展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情感教育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涉及到各种人物性格和情感体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绘本中的图像和故事情节往往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情境,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绘本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绘本进行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绘本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来感受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魅力。
2. 结合绘本进行语言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导入绘本中的人物、情节,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活动,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各种情感,通过言语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作活动,如续写故事、即兴表演、绘画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乐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进行“读”“说”“写”“表”四个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以下实践案例来展示绘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1. 绘本《小猫钓鱼》的“读”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小猫钓鱼》进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小猫钓鱼的情节,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有趣的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节观察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绘本《熊出没》的“说”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绘本《熊出没》进行口语表达活动,通过图片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儿童绘本的特点及优势、促进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激发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儿童绘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结论部分总结了儿童绘本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儿童绘本在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儿童绘本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特点、优势、促进、提升、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创造力、想象力、课堂教学设计、作用、发展、应用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绘本是孩子们接触阅读的起点,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好奇心。
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文字和图画,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绘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故事,从中学习到许多道理和价值观,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儿童绘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品德。
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绘本,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儿童绘本的特点及优势儿童绘本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图文并茂的图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简短易懂:儿童绘本通常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图片来呈现故事情节,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二、绘本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1.初期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朗读绘本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绘本的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可以寻找内容新颖、情感鲜明、形式多样的绘本,如《饥饿的毛毛虫》、《鲁迅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引发情感共鸣和表达的欲望。
2.中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绘本,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和思考。
可以通过分组交流、口头表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与交流、表达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3.高级阶段,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写作目的和主题,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绘本内容剖析、情节复述、人物描述、续写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文学感悟和表达能力。
三、绘本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案例探析1.绘本内容剖析:教师选择一本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绘本,如《金色的鼓槌》等,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画的交织,了解绘本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情节、人物、场景等剖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现技巧。
2.情节复述:教师选择一本情节跌宕、扣人心弦的绘本,如《小牛黛西的奇妙冒险》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情节复述,重点把握情节推进和人物性格的描写,帮助学生锻炼故事叙述的能力。
3.续写创意:教师选择一本开放性强、引发联想的绘本,如《最后一只熊猫》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主人公后续的发展和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创意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绘本是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阅读材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选择适合的绘本,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情感表达和创新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摘要】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适合的绘本并巧妙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绘本阅读能够与课文内容相互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写作教学中,绘本阅读也可以作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引导学生开展写作实践。
绘本阅读还可以结合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绘本阅读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培养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未来,绘本阅读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融合、语文素养、课文内容、写作教学、情感教育、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教学应用1. 引言1.1 绘本阅读的意义绘本是指专门为儿童编写和绘制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绘本的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图像理解文字,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能力还比较薄弱,通过绘本阅读,他们可以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辅助理解文字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绘本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绘本中的精美插图和生动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激发对语文的热爱。
通过阅读各种绘本,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可以学会分析故事情节、推理人物行为,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绘本中的寓言故事和道德寓意也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绘本阅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喜怒哀乐,增强情感体验。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故事通常以简短的篇幅和生动的图片展现,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故事情境,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情感,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绘本故事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绘本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对绘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语文表达绘本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促进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图片的描述、对情节的理解、对角色的情感评析等方式,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语文表达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或者进行小组交流,彼此分享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四、实践策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合绘本阅读,需要教师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践策略。
以下是一些实践策略供教师们参考: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绘本故事。
教师在选用绘本故事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内容适宜的绘本故事。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表达,比如朗读、分析、讨论、创作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注重情感体验和情节理解。
绘本故事通常富有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并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从而增强对绘本的记忆和理解。
4. 开展相关的艺术活动。
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活动,比如绘画、手工制作、戏剧表演等。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图书形式,既具有图画的吸引力,又具有文本的故事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情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绘本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阅读材料,往往能引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绘本中的图画鲜艳多彩,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而且,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紧凑有趣,扣人心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够融入其中,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生活、感受,进一步增强对语文的喜爱,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阅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绘本的图画具有视觉及形象的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意义,尤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图画是他们理解和学习语言最直接的途径。
其次,绘本的句子结构简单,语言幽默风趣,容易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故事的主线。
再次,绘本中的对话文字简洁明了,有时还带有韵律感,通过对话的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最后,绘本还能提供一些额外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通过与绘本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语言的应用。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绘本中的故事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绘本阅读,学生可以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各种情感,感受到爱、友情、责任、勇气等情感的力量。
绘本中的情节往往紧凑、感人,鼓励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与绘本故事的互动,学生可以培养情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增强对他人感受和情感的共情能力。
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绘本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非常有趣,有时还含有一定的悬疑性,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想。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技巧,锻炼逻辑思维与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绘本是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
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
好的绘本,每幅图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出绘本的整体意境,能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
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会本时,不应急着说教,而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该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下面是我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绘本阅读课的一点认识:
一、赏图——感受形象之美
绘本主要是用图来说话,一本绘本由几十页画面组成,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仿佛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短片。
一本好的绘本上,图画设计拓展了文字的描述,使故事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即使是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单靠“读”图画,也可以读出个大概来,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孩子欣赏绘本上的图画以及细节。
1.欣赏封面(包括腰封)。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如《风到哪里去了》封面上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代表了世间万物,由封面中的图画猜想故事,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2.欣赏环衬。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
例如《花点点和鳞片片》环衬是许多不同条纹和颜色的袜子,左右可以找寻配对的那只;又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就如爷爷无穷的智慧一般。
3.欣赏会讲故事的扉页。
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还有一些相关的小图片。
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
如《活了一万次的猫》扉页的虎斑猫与封面略有不同,仿佛在告诉着什么;又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图画暗示着大小兔子快乐地玩耍,在精神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问。
4.欣赏正文图片。
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
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当翻过第一页,会看到三幅充满动感的图——大栗色兔子背着小栗色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窜……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
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中。
于是,能看到小兔子紧紧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看到这样富有动感的画面,一定会很兴奋,争相模仿兔子的动作,能非常快乐地感受着。
5.欣赏并未结束的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
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
封底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
如《神奇的蓝色水桶》草地上遗留下来的充气鲸鱼,《失落的一角》抬头期盼的一角等。
二、读文——体会语言魅力
)
绘本的正文是由教师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们自己去读呢绘本阅读的推广者们建议: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
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
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
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
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
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
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努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
在朗读中,读读听听,给予孩子充分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画,并于绘本上的图画相逢、互补。
在教师示范朗读后,要逐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自我赏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
可以请老师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教师读,师生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学会运用这样的语言。
三、想象——擦亮思维火花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想象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
绘本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有的地方能猜得到,有的地方却出人意料。
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领学生在“倾听”“欣赏”中放飞想象,学会阅读。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绘本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
2.定格画面,启发想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
”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字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启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想象时要有所选择和侧重,不能每幅图都像挖掘隧道一样让学生想象、表达。
否则,不仅会影响阅读效率,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也会消失。
3.预留空白,引导想象
绘本阅读提倡“不讲完”。
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故事结局;也可以采用“漏讲一个片断”的方法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还可以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预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发学生猜想后面的情节。
总之,方法多种多样,目的都是积极发挥想象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仿写创编,促生想象
%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绘本阅读也不例外。
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5.链接生活,丰富想象
绘本是一种空灵的精神演示,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几乎涵盖了学生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所以,教师应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不断观察生活,展开想象,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整合,为绘本阅读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体验——构筑生命梦想
有着精妙图文的绘本似乎在叙述着孩子们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孩子们经常梦想的事情,经典的绘本故事仿佛给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任凭他们徜徉在童年的快乐王国。
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
通过绘本阅读,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身的良好情感。
如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可以让孩子们猜猜,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会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换成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
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们应该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了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
而后,可以带领孩子们感受大兔子充满爱意的一系列动作:轻轻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亲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边,充满爱意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教师可以提问:“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多爱大兔子一些”引发孩子思考,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次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伟大母爱的表现,联系生活,妈妈给予的爱实在太多太多,孩子感恩的情感通过体验也能得到升华。
绘本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元素。
儿童在阅读经典绘本的过程中,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孩子一生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要求,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进行阅读引领和指导,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亲近母语,更加热爱母语,提高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素养,让孩子由衷地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