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北语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1234

7.书店每周都会有畅销书排行榜,因此文学价值的核心是文学作品受社会欢迎的程度。
8.巫术说的倡导者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
9.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
10.情感表现说的代表是柏格森和弗洛伊德。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答案:D
3.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情感体验
B.声音节奏
C.语词形式
D.逻辑结构
答案:A
4.古希腊著名的文艺理论作品《文艺对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柏拉图
D.拉康
答案:C
5.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___
5.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是()。
A.作家的想象
B.作家的情感
C.社会新闻
D.社会生活
6.关于作家和生活、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是能动地反映生活
B.文学是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C.文学只是真实的记录生活,是消极的反映生活
D.文学作品一定要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
7.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 )
A.曹雪芹
B.鲁迅
C.郭沫若
D.茅盾
答案:B
6.第三人称叙述因其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又被称作( )。
A.多焦点叙述
B.无焦点叙述
C.散焦点叙述
D.定焦点叙述
答案:B
7.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素材
B.情节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作业1- w9 V) t+ p1 g7 o1 d6 {! ~' z, B R2 H1 I4 A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 e6 K/ \, m- s( @# A6 E% }6 B }% ?8 [2 B* v(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 y, {! ?8 J+ x. Y) g- I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 k/ `$ s; K) z1 g$ R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 J$ a! D! J6 y1 A5 p/ Q: m# Q$ r( p+ Q4 V, n. ^3 S o9 v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 O+ J) ^6 W! G9 j$ o2 b(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 K4 j+ S3 C% B- N; I! \7 w#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9--16章(9页)

童庆炳《文学概论》课后练习9-16章答案忠子整理仅供参考对于准确度不负有任何责任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
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
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2.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
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
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
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
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3.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
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
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4.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5.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6.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7.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等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再到文学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作品价值生成再到文学消费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
4(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一切文学现象,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分析、比较、评价,最后达到对它们作出科学的判断。
5(文学史: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总结过去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状况、经验和规律。
思考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以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100%通过《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B.象征c.假设D.蕴藉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B.小说C.散文D.诗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B.书面语C.IZl语D.标准语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第一套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
F × 2. 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
T √ 3. 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T √ 4. 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T √ 5. 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面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
T √ 6. 作者创作了一件本文,读者则在此基础上生成多种解释,因为读者的阅读语境可以是多重的。
T √ 7. 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T √ 8. 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T √ 9. 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T √ 10. 与再现型文本不露声色相反,表现型文本常常直接表露作者的主观态度。
T √ 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诗歌评析感谢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散文评析感谢遗憾王文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
南开24年秋新学期《网络文学概论》作业参考一

24秋学期《网络文学概论》作业参考1.电子互联网诞生于()选项A:1950年选项B:1960年选项C:1969年选项D:1979年参考答案:C2.物质载体又称为“硬载体”,下列不属于硬载体的是()选项A:书本选项B:杂志选项C:报纸选项D:电子符号参考答案:D3.第一批网络写手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网络文学创作的,下列不属于第一批网络写手的是()选项A:痞子蔡选项B:安妮宝贝选项C:李寻欢选项D:天下霸唱参考答案:D4.下列关于互联网精神的特征中,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自由选项B:平等选项C:共享选项D:逐利参考答案:D5.()是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
选项A:多媒体选项B:超文本选项C:印刷选项D:元媒体参考答案:B6.网络文学的负面价值表现不包括()选项A:文学内容的低俗选项B:文学审美性的缺失选项C:伦理道德的消弭选项D:文学创新精神的匮乏参考答案:D7.下列不属于中国大陆网络文学“五匹黑马”的是()选项A:邢育森选项B:宁财神选项C:少君选项D:李寻欢参考答案:C8.博客写作的特性不包括()选项A:能修改和删除选项B:有更大的自由性选项C:具有位置稳定性选项D:不可以复制粘贴他人作品参考答案:D9.在网络文学时代,数字化拟像、复制和拼贴技术造成了()观念的淡化。
选项A:娱乐选项B:艺术独创选项C:戏仿选项D:审美。
电大文学概论网上作业任务完整答案

任务4参考答案04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8 道试卷,共24 分。
)1.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A. 个人创造B. 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D. 历史演绎2.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___________构成。
(C)A. 形象B. 场景C. 画面D. 动作3.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欣赏4.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C)A. 歌德B. 培根C. 蒙田D. 席勒5. 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
(D)A. 随笔式B. 评点式C. 序跋式D. 评传式6. 评论是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文学发展总体面貌进行分析批评。
(A)A. 综合性B. 文学思潮C. 文学作品D. 作家7. 诗的语言特征是。
(B)A. 包容舒展B. 凝练新奇C. 运作自由D. 个性动感8.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D)A. 悲喜剧B. 喜剧C. 正剧D. 悲剧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卷,共20 分。
)1.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___________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BD)A. 色彩B. 线条 C 语言 D. 形体2. 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BDE)A. 英雄史诗B. 骑士传奇C. 神话D. 寓言E. 民间故事3.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
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叙事诗主要包括:。
(ABD)A. 史诗B. 诗剧C. 田园诗D. 故事诗E. 咏史诗4. 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
(ABCE)A. 线索串珠式B. 园林建构式C. 散点铺排式D. 抒情言志式E. 集锦拼贴式5. 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B. 文章和博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 文化论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 亚里士多德4、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D.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 表现论6、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 以语言论为基础 E.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7、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 文学即文章 B.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 文学即博学8、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B. 作品C. 艺术家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C.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D.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选择一项:B. 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B. 蕴藉C. 假设D. 模仿3、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趣味。
B. 个性化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B. 象征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5、大众文化文本是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意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C. 工业化6、中国古代文学层面论学说,一般包含。
A. 字音、意义等四层面说B. 字面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说 D. 粗精两层面说7、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取的语言模式,主要有再现型文本、及多元呈现方式。
D. 象征型文本E. 表现型文本8、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 社会关怀B. 个性化趣味C. 语言形式创新9、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 语言层B. 意蕴层C. 余意层D. 形象层E. 衍意层1、由于的运用,文学得以从数量有限的手工业生产变成了数量巨大的工业生产。
B. 机械印刷媒介2、电影是在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不久后传入中国。
3、 C. 1895年3、美因茨的普通金工古登堡在15世纪40年代做出了在世界传媒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
C. 德国4、文字这种书面语言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口语媒介的限制。
B. 时空5、在西方,较早关注媒介的重要性。
C. 亚里士多德6、借助汉字媒介,中国古典汉诗经历了等多种形态的发展与演化历程。
A. 七言 C. 五言 D. 四言7、由于有了印刷机,比手工印刷远为快捷和大量的复制成为可能,这就大大促进了书籍的能力。
A. 传送 B. 阅读 C. 生产8、电子媒介是由电磁波或电子技术去复制和传送信息的媒介技术,主要包括几种形态。
A. 电影 C. 电视 D. 广播9、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
A. 大众媒介 B. 文字媒介 C. 口语媒介 D. 网络媒介 E. 印刷媒介1、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体现。
C. 现实2、“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D. 文本3、语言是由声音或文字构成的一种表情达意的,它成为人类交际最为重要的工具。
D. 符号系统4、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C. 形象5、语境化特征还表现在,效果来调整。
C. 感染6、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A. 文化语境文本语境7、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A. 意义生成 C. 形式安排 D. 阅读效果8、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俗语B. 口语C. 书面语D. 方言E. 土语9、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 象征B. 节奏的C. 语音的 E. 形态1、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理想境界,意境往往和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C. 空灵2、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A. 象征的3、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B. 独创性4、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 朦胧性5、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对于古代的意象,今天的意象偏于。
B. 含混6、西方文学文本的典型塑造,具有这样一些审美特点,即。
A. 在细节中塑造典型B. 追求真实感 D. 追求细腻感7、文学意境所追寻的意境效果,其意境往往被分为“实境”和“虚境”,而意境的塑造,应该做到。
A. 虚实相生 C. 虚中求实8、从意象的表达方式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
A. 转义 D. 隐喻9、关于“意象”的概念,我们教材所指的是。
A. “表意之象”的含义B. 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1、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_ _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B. 蒙田2、散文又称“美文”,其美质是以___________做作为载体的。
C. 语言3、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C. 因果逻辑4、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D. 悲剧5、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_________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 母语6、叙述性蒙太奇是以镜头的连接表明其连续性关系,叙述性蒙太奇主要包括:___________。
A. 积累式B. 复现式C. 交叉式 E. 平行式7、由彼德拉克创立的十四行诗(商籁体,sonnet)是西方典型的一种格律诗,十四行诗句通常为。
A. 起首八行 C. 末尾六行 D. 英语中是五音步诗8、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 英雄史诗B. 骑士传奇C. 寓言D. 民间故事9、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
B. 模糊性C. 边缘性1、文学写作召唤着和而不同的文化“全球化”,这本身就说明,文学写作具有。
C. 世界意义2、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
A. 个体体验3、构思是文学写作过程的重要阶段,它构成了文学写作的环节。
A. 核心4、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B. 意识形态氛围5、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B. 个人创造1、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的。
A. 伊瑟尔B. 韦勒克C. 克罗齐D. 泰纳2、文学阅读中的形象感受与语言阅读是有区别的,但又有联系,其联系就在于,感受是在()基础上的情感表达。
B. 语言阅读3、文学阅读中读者受到道德洗涤和人格提纯的情形是()。
A. 净化4、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这说明文学阅读具有()功能。
B. 鉴赏5、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B. 共鸣6、文学阅读具有认知功能,它与科学认识过程是有差别的,科学认识中的认知是()。
B. 由感性到理性C. 由现象到本质7、文学鉴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这是由()决定的。
A. 读者的审美情感B. 对象的审美价值C. 读者的审美态度8、文学阅读过程是复杂多样的,大致上可以有几个阶段,其中()属于文学阅读的高潮阶段。
A. 净化 C. 领悟 D. 共鸣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有其特殊性,与一般物质消费不同的是,它()。
A. 不会消失B. 可以继续其生命C. 不发生损耗1、指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指的是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释。
”B. 艾略特2、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中各种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___________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文化研究景观。
D. 多元化3、传记批评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成就归于___________的心灵投射。
B. 作家4、___________,琼斯发表《恋母情结》一文,用心理分析观点阐释哈姆雷特形象的心理动机,引起文学界的普遍兴趣。
A. 1910年5、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
C. 评传式6B. 理查兹C. 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 E. 艾略特7、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B. 文学史眼光 D. 审美感受力 E. 理性分析能力8、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
A. 科学化 C. 理性化 D. 客观化9、文学批评模式,是特定的文学批评体现出的__________。
B. 独特要素C. 理论原则D. 组合方式选择一项:A. 信息论B. 反映论C. 意志论D. 表现论题目2获得标记题目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选择一项:A. 文化论B. 信息论C. 意志论D. 反映论题目3标记题目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选择一项:A. 再现论B. 体验论C. 文化论D. 语言论题目4标记题目选择一项:A. 信息论B. 反映论C. 实用论D. 意志论题目5获得标记题目选择一项:A. 语言性艺术B.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 一切语言性符号D. 文章和博学题目6获得标记题目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B. 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C. 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D. 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题目7获得标记题目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B. 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C.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D. 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E.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题目8获得标记题目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