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糊成型工艺

合集下载

3- 手糊成型工艺

3- 手糊成型工艺


胶液粘度 凝胶时间

配制时需注意: 防止胶液中混入气泡; 配胶量不能过多,每次配量要保证 在树脂凝胶前用完。
④增强材料准备: • • • •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 碳纤维 芳纶纤维 其它增强材料 增强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按设计要求选择。
3.1.2 糊制
1. 表面层
胶衣树脂
3.1.2 糊制
2. 结构层的糊制
固化方法 加热固化方法很多,中小型制品可 在固化炉内加热固化,大型制品可采用 模内加热或红外线加热。
3.1.4 脱模和修整
脱模要保证制品不受损伤。 脱模方法:①顶出脱模 ②压力脱模 ③大型制品 ④复杂制品
脱模
①顶出脱模: 在模具上预埋顶出装置,脱模时转动螺 杆,将制品顶出。
脱模
②压力脱模: 模具上留有压缩空气或水入口,脱 模时将压缩空气或水压入模具和制品之间,同 时用木锤和橡胶锤敲打,使制品和模具分离。
3.1.5 手糊制品厚度与层数计算
(1)手糊制品厚度的预测
t=m×k t-制品厚度 m-材料质量 k-厚度常数
(2)层数计算
医用核磁共振机外壳
化纤公司大型污水池(FRP衬里)
某有色冶炼厂电解铜车间电解槽
2. 设备简单,投资少。 3. 工艺简单。 4. 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5. 制品树脂含量较高,耐腐蚀性好。
手糊工艺的缺点
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产品性能较低。

3.1.1 手糊成型的准备
①场地 ②模具准备 ③树脂胶液配制 ④增强材料准备
①场地:
手糊成型工作场地的大小,要根据产 品大小和产量决定。 场地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5~35℃之间,后加 工整修段,要设有抽风除尘装置。

第1章、手糊成型

第1章、手糊成型

第1章、手糊成型工艺定义:用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胶液在模具上铺敷成型,室温(或加热)、无压(或低压)条件下固化,脱模成制品的工艺方法。

特点:优点:形状任意、复杂设备简单、投资小、折旧低工艺简单可任意添补树脂量高,耐腐蚀缺点:效率低下工作环境差产品质量不稳产品力学性能不好批量小§1、原材料要求:满足设计要求手糊工艺要求价低易得§1-1、聚合物基体要求:1、室温下固化、胶凝,生成高分子物2、胶液粘度:0.2~0.5Pa•S(适合手糊)3、无毒或低毒4、价低种类: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1-1-1、不饱和聚酯树脂品种:通用型耐腐阻燃专用型低收缩耐候§1-1-2、环氧树脂价格相对较高,但性能好。

受力结构或耐碱、电性能等制品多用环氧树脂。

自熄型环氧树脂,简称溴化环氧,有较好自熄效果,但粘度大,不适合手糊工艺。

§1-1-3、辅助材料1、稀释剂2、填料无机:粘土、CaCO3、白云石、滑石粉、石英粉、石墨有机:聚氯乙烯粉3、色料使用无机颜料。

一般不用有机颜料,易与有机树脂反应。

§1-2、增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芳伦纤维、其它纤维。

E-玻纤: 无碱纤维 成本高 C-玻纤: 耐酸性 成本低 A-玻纤: 有碱纤维 成本低S-玻纤: 高强纤维 M-玻纤: 高弹纤维 L-玻纤: 防辐射纤维中国的中碱玻纤§1-2-1、玻纤制品※玻纤无捻粗纱:由无捻络纱机将拉丝得到的原纱平行并股卷成圆筒形。

命名法:无碱无捻纱8 •24 /5玻纤种类※短切纤维毡将连续玻纤经浸润剂集束后,按一定长度切断,无序分散成一定厚度,再用粘结剂合成毡状。

特点:成本低,使用方便,各向同性。

缺点:强度低。

衬里毡、表面毡。

※无捻粗纱布方格布特点:经纬强度均衡,冲击强度高,成型容易,与短切毡合用。

缺点:45°方向强度低。

※玻纤细布平纹布特点:变形量小,铺覆性好,曲率复杂制品。

第《2》章手糊成型

第《2》章手糊成型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
B 酮过氧化物-环烷酸钴引发体系 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温固化最常见的引发体系 环烷酸钴对聚酯固化速度的影响 引发剂及用量 2%过氧化甲乙酮 2%过氧化甲乙酮 促进剂及用量 0 固化时间 48×60min 84min 0.01%环烷酸钴 0 28×60min
课件
2.1 原 材 料 的 选 择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
1、性能及品种 种类: 通用型 耐腐蚀型 阻燃型 低收缩型
课件
2.1 原 材 料 的 选 择
耐侯型聚酯树脂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
2、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
课件
通过引发剂引发聚酯分子中的双键,与可聚合的乙烯类 单体(如苯乙烯)进行游离基共聚反应,使线型的聚酯分子交 联成三维网状的体形大分子结构。
M1 R M2
RM1
RiM 1 RiM 2
RM2
M1 、M2——分别代表乙烯类单体、聚酯分子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
课件
(2) 链增长 聚酯分子双键及乙烯类单体双键被引发后,就会进行链 增长反应,有如下四种形式的链增长反应:
2.1 原 材 料 的 选 择
M1 M2
M1 M1 M2 M2 M1 M1 M2 M2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
一、不饱和聚酯树脂 聚酯包括饱和聚酯和不饱和聚酯。
O C O
课件
2.1 原 材 料 的 选 择
饱和聚酯:没有非芳族的不饱和键
不饱和聚酯:含有非芳族的不饱和键,由不饱和二元羧酸或 酸酐、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与多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 不饱和双键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高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不饱和聚酯树脂:在聚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趁热加入一定 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粘稠的液体,这样的聚合物溶液称之 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概述

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概述

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概述引言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

本文将对手糊成型工艺及其相关设备进行概述。

手糊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手工制作产品的工艺,通过将纤维材料与树脂材料混合,手工涂抹在具体的模具上,并进行涂层的加固和硬化过程。

手糊成型的主要目的是制造出高强度、耐腐蚀和耐磨损的复合材料。

手糊成型的步骤手糊成型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准备:选择适合产品形状和尺寸的模具,并进行清洁和涂层处理。

2.纤维材料准备:选择适合产品性能的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并进行切割和排列。

3.树脂材料准备:选择适合产品性能的树脂材料,并按比例混合。

4.涂抹纤维材料:将纤维材料搭配模具,并使用刷子或刮刀将树脂材料涂抹在纤维上,确保均匀和完全浸润。

5.加固过程:通过压实或挤出等方式,增强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6.硬化过程:将涂层的产品置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其树脂材料硬化并固化。

手糊成型工艺的设备手糊成型工艺需要一些基本的设备来进行操作和控制,以下是常用的设备:1.刷子或刮刀:用于将树脂材料均匀涂抹在纤维材料上。

2.模具:塑造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的工具。

3.压实设备:可以通过压力将纤维材料固定在模具上,并提高产品的密度和强度。

4.硬化设备: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加速树脂材料的硬化和固化过程。

5.切割设备:用于将成型后的产品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手糊成型工艺的优点和应用领域手糊成型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灵活性高:可以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适应不同的需求。

2.低成本:相对于其他制造工艺,手糊成型工艺的设备和材料成本较低。

3.适用性广: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玻璃等。

手糊成型工艺在以下行业有广泛的应用:1.建筑业:制造混凝土构件、温室、屋顶等。

2.汽车工业:制作车身和车内的复合材料零件。

3.航空航天工业: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各种结构件。

手糊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工艺
17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蜡类、油酯类脱模剂
(1)蜡类脱模剂
使用方便、省工省时、价格便宜,脱模效果好,使用广 泛。 (2)油酯类脱模剂 a、硅酯脱模剂 硅酯 100份 甲苯 100份 b、其他油脂脱模剂 耐热机油,硅油,凡士林油,变压器油等。
18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脱模剂复合使用
对大型制品或外型复杂的制品,多采用几种脱模 剂复合使用,效果较好。
解:
树脂与玻璃布质量比 =(100-55)/55=0.818
树脂质量=0.818×5×0.8=3.27(kg/m2)
玻璃布厚度=5×0.8×0.391=1.564(mm)
树脂厚度=3.27×0.769=2.514(mm)
铺层总厚度= t 布+ t树 =1.564+2.5l4=4.078(mm)
32
例:玻璃钢制品由一层300g/m2的E型玻璃毡和4层 600g/m2的玻璃毡铺成,树脂胶液含40%填料(密度 2.5g/cm3)、60%聚酯树脂(密度1.2)。树脂含量为70%, 求铺层总厚。
加料顺序:按配方比例将引发剂或促进剂的一
种先与树脂搅拌均匀,再加入另一种搅匀;搅
拌速度要慢,避免混入过多空气产生气泡;工 具、容器严格分开,不能混用;配好的料要在
规定的时间用完。
26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合理地选择配方、掌握树脂工艺特性,对玻璃钢制 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树脂的工艺特性包括粘度、凝胶时间和固化程度。 (1)树脂粘度:适合于手糊成型工艺的粘度在0.20.8Pa· s之间。
一般采用较低分子量的聚乙烯醇。
在搅拌状态下,用水将聚乙烯醇加热溶解(水温约 95℃),冷却到室温,往里滴加乙醇或丙酮(边加边搅拌)。

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低成本:手糊成型工艺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因此成本较低。

2. 灵活性:手糊成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加工,适应不同形状、尺寸或数量的产品制造。

3. 精度有限:相比于机械化加工,手糊成型的精度较低,因此不适用于要求非常高精度的产品。

4. 适用范围广:手糊成型工艺可用于各种材料的成型制造,如纸质、纤维素、陶瓷、塑料等。

5. 易学易用:手糊成型工艺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技巧,工人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快速掌握。

手糊成型工艺在以下领域有广泛应用:
1. 艺术品和手工制品:手糊成型工艺可以制作各种艺术品和手工制品,如雕塑、陶瓷制品、玩偶等。

2. 建筑和装饰:手糊成型可以制作建筑物的装饰部件,如天花板、墙面板等。

3. 包装行业:手糊成型可以制作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盒、纸袋等。

4. 制作模具:手糊成型可以制作各种模具,如铸造、玻璃制造、塑料制品等的模具。

5. 学校和工艺培训: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常常用于教育和培训,如学校的手工课程、工艺培训班等。

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铸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铸件。

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泛。

手糊成型工艺的主要特点如下:1. 灵活性高: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各种大小、形状和复杂度的零件和铸件。

因为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手工将砂型糊塑成所需的形状,因此制造出的铸件形状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

2. 成本低廉:相比于其他铸造工艺,手糊成型工艺的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低。

砂型制作过程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艺,只需用手工将砂型塑造成所需形状即可,降低了生产成本。

3. 短周期:手糊成型工艺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

由于手工操作灵活方便,可以快速制作出砂型,加之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艺,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4. 适用范围广: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各种铸造材料,包括铸铁、铸钢、铝合金等。

同时,它也适用于各种铸件的制造,如汽车零部件、机械零件、管道配件等。

因此,手糊成型工艺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手糊成型工艺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批量生产: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情况。

由于手工操作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快速制作出相应的砂型,适合于小批量、多样化的产品生产。

2. 复杂零件制造: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结构复杂的铸件。

通过手工操作,可以将砂型塑造成各种复杂的形状,满足复杂零件的制造需求。

3. 快速试制: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快速试制和样品制作。

由于手工操作的灵活性和周期短,可以快速制作出样品,用于产品研发和试验。

4. 非标准产品:手糊成型工艺适用于制造非标准产品。

由于手工操作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作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铸件,满足非标准产品的需求。

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灵活、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泛的铸造工艺。

它适用于各种大小、形状和复杂度的铸件制造,尤其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复杂零件制造、快速试制和非标准产品制造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糊成型工艺,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产品的需求。

2_手糊成型工艺

2_手糊成型工艺

2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介绍
短切原丝毡
由连续玻璃纤维原丝经短切成50 毫米长度后,无定向地均匀分 布,并配以粉末聚酯粘结剂(或 乳液粘结剂)所制成。 主要用于手糊成型工艺。 特点:树脂浸透性好;
气泡容易排除; 形变性好; 施工方便。
4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介绍
加捻布
由多股加捻纱织成的,其中按织 法不同又可分为:平纹布、斜纹 布、缎纹布和单向布等。 手糊成型工艺常用斜纹布,由斜 纹布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品的强度 比无捻粗纱布制成的制品高(冲击 强度除外),制品表面平整,气密 性好,但是价格比无捻粗纱布 贵,增厚效果差。
影响工艺
影响制品质量
凝胶时间对手糊工艺的影响: 凝胶时间 树脂粘度 玻纤浸渍 黏结不良 凝胶时间 交联剂挥发,胶液流失, 固化不完全
① 配方; 影响树脂凝胶时间的因素:
② 环境温度、湿度、制品厚度等。
19
18
不饱合聚酯树脂(Unsaturate Polyester)
UP的合成:
CH3
O
OO
CC
+ HO CH CH2 OH
100环氧树脂质量份不饱合聚酯树脂质量份主体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增塑剂活性稀释剂22手糊工艺流程模具清理涂脱模剂涂胶衣胶液配制表面层制作增强层制作补强层制作固化脱模切边加工产品检验织物裁剪赋形浸渍固化产品23手糊工艺模具准备胶衣层制作胶衣层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选择高质量的胶衣树脂颜料糊正确的涂刷方法是关键
固化温度太低,固化不完全。 提高固化温度,适当增加引发剂和促进剂用量。
引发剂和促进剂配比弄错。 表层树脂中交联剂挥发过 多,树脂中苯乙烯挥发,使 比例失调,造成不固化。
①避免树脂凝胶前温度过高; ②控制通风,减少交联剂挥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玻璃纤维的处理方法
①后处理法:(对于“纺织型浸润剂”) 第一步.除去浸润剂,有两种方法。
a、洗涤法:在皂水或有机溶液中清洗,然后烘干。
b、热处理法:(250℃-450℃)1h。
第二步.用表面处理剂处理(要求产品质量较高
时),处理步骤为: 浸渍-水洗-烘干。10②前处理法:
玻纤制备过程中,把表面处理剂就地加入到“浸润
剂”里(这种浸润剂称为增强型浸润剂),在拉丝
时表面处理剂就被覆盖在了玻璃纤维上。这种纤维 所制的布称为“前处理布”。 ③迁移法: 把表面处理剂加入到树脂胶液中,当玻璃纤维浸胶 时,树脂会迁移到纤维与树脂的界面上。 迁移法需要热处理后使用。
11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2. 脱模剂的准备
脱模剂应具备的条件:
配方: 过氯乙烯粉 5~10份 甲苯+丙酮(1:1)95~90份 按比例将物料与溶剂混和搅拌,放入密闭容器中,等完全溶 解后即可使用。
16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3)聚苯乙烯溶液脱模剂
配方: 聚苯乙烯粉 甲苯 5 份 95 份
称量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放置7天左右,若完全溶解, 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缺点:甲苯有毒 优点:脱模容易,成模速度快。
控制反应速度,使树脂最终反应完全(一般为
过氧化物)。
促进剂的作用:
促使引发剂降低引发温度,在较低温度下分解产 生大量游离基,加快反应速度,降低引发剂用量。 切忌同时加入!否则会产生剧烈反应,生成硬块。
环境温度与促进剂用量
环境温度/℃ 促进剂用量/ % 5-10 5 -4 10-15 4 -3 15 -20 2.5 -2 20 -25 2-1.25
度;可在相关表格中查得。
30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原材料越重(比重越大), k值愈小。 t总=t1+t2+t3 其中: t总为制品总厚度; t1、t2、t3分别是材料1、2、3提供的厚度。
31
例:一手糊玻璃钢制品,壁由5层800g/m2的E型玻璃
布糊制,玻璃纤维含量为55%(质量比),树脂密度为
1.3,求该制品壁厚。 t= m × k t总=t1+t2+t3
聚乙烯薄膜等。 其中聚酯薄膜应用最普遍,使用厚度一般为 0.04mm 、0.02mm。 • 使用方法:铺在模具上或用凡士林贴在模具上。 • 优点:脱模效果好,使用方便,材料易得。 • 缺点:薄膜的柔韧性、帖服性差,不能用于形状复杂 的制品。
14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混合溶液型脱模剂
(1)聚乙烯醇脱模剂
22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注: 树脂胶液的凝胶时间一般要比制品的凝胶 时间短。 试验表明,100g配好的树脂胶液,在烧杯 内2小时发热凝胶,而当糊成6mm厚的玻璃钢制 品时,则要5-6小时才发热凝胶。 一般对于中等厚度(约5-6mm)的玻璃钢制品其凝 胶时间约等于凝胶试验所需时间的3-4倍。
23
引发剂作用:
36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三、糊制制品
定型:增强材料均匀配置
浸渍:增强材料周围的空气用树脂基体置换,分 脱泡和浸透两个过程。基体粘度、基体和增强材 料组成比例、增强材料的形态是支配浸渍好坏的 主要因素
固化:分子结构由一维变为三维结构的过程
37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胶衣层 糊制 铺层 固化
17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蜡类、油酯类脱模剂
(1)蜡类脱模剂
使用方便、省工省时、价格便宜,脱模效果好,使用广 泛。 (2)油酯类脱模剂 a、硅酯脱模剂 硅酯 100份 甲苯 100份 b、其他油脂脱模剂 耐热机油,硅油,凡士林油,变压器油等。
18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脱模剂复合使用
对大型制品或外型复杂的制品,多采用几种脱模 剂复合使用,效果较好。
8
CH2=CH HO Si OH OH Si OH O Si OH O Si OH
CH=CH CH=CH CH=CH
Si O Si
O Si O O Si
O Si O O Si
注:上式左侧是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水解形成的乙烯基硅醇;红线为玻璃表面。
偶联剂可加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保护纤 维,防止水分等有害介质的侵入;也可改善复合 材料的界面状态,有效传递应力,使多种材料间 形成一个复合牢固的整体。

玻璃布的经纬向强度不同,对要求正交各向同性的
制品,则应将玻璃布纵横交替辅放。

玻璃布的搭接长度一般为50mm。
4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5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包含界面处理),就是在玻璃 纤维表面涂一层表面处理剂,使纤维与树脂能 牢固地结合,以达到提高玻璃钢性能的目的。 玻璃纤维经表面处理剂处理后, 可以改善玻璃纤维的耐磨、耐水、 电绝缘等性能,对玻璃钢的强度, 特别是湿态下的强度提高显著。

不腐蚀模具,不影响固化,与树脂粘附力小;


成膜迅速、均匀、光滑;
使用简便、安全,价格便宜。
12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脱模剂按用途分为: 内脱模剂:用于模压和热固化 外脱模剂:用于手糊和冷固化 按性状分为: 薄膜型脱模剂 混合溶液型脱模剂 油蜡型脱模剂
13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薄膜型脱模剂
最常用的有:聚酯薄膜、玻璃纸、聚氯乙烯薄膜、
6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常用的表面处理剂有: 沃兰类表面处理剂:A-151、A-172; 硅烷类表面处理剂:KH550、KH560等。
H2 N(CH2 ) Si(OC ) 2 H 5 3 3
CH 2 CH-CH ) Si(OCH 2 -O-(CH 2 3 3 3) O
用沃兰处理的玻纤与未处理的相比,制作 的玻璃钢强度可提高 50% 左右,若在海水中浸 泡一年,二者强度可相差一倍以上。
解: 玻璃毡总质量=1×0.3+4×0.6=2.7(kg/m2) 树脂与玻璃毡质量比=70/(100-70)=2.33 树脂质量=2.7×2.33=6.29(kg/m2) 填料质量=6.29×(40/60)=4.19(kg/m2) 玻璃毡厚度=2.7×0.391=1.056(mm) 树脂厚度=6.29×0.837=5.265(mm) 填料厚度=4.19×0.4=1.676(mm 铺层总厚度=1.056+5.265+1.676=8(mm)
加料顺序:按配方比例将引发剂或促进剂的一
种先与树脂搅拌均匀,再加入另一种搅匀;搅
拌速度要慢,避免混入过多空气产生气泡;工 具、容器严格分开,不能混用;配好的料要在
规定的时间用完。
26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合理地选择配方、掌握树脂工艺特性,对玻璃钢制 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树脂的工艺特性包括粘度、凝胶时间和固化程度。 (1)树脂粘度:适合于手糊成型工艺的粘度在0.20.8Pa· s之间。
24
25 -30 1.25-1
30 -35 1 -0.5
35 -40 0.5-0.2
配大料
配大料 称量
树脂
颜料糊
填料
稀释剂
促进剂
搅拌
大号容器
配小料 以5公斤为宜 小样试验
25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胶液配制方法:
配料员根据凝胶速度及施工速度的需要向糊制工 及时提供配好的树脂;
未经工艺员批准,不得随意更改配方;
(2)凝胶时间:在规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树脂加入一定 量的引发剂、促进剂或固化剂以后,到凝胶所需要 的时间叫凝胶时间。一般控制凝胶时间为40-60分钟
(3)固化度:固化度是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的程度, 通常用百分率来表示。
27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4.胶衣糊准备
33号胶衣树脂(间苯二甲酸型胶衣树脂), 耐水性好; 36PA胶衣树脂,自熄性胶衣树脂(不透明); 39号胶衣树脂,耐热自熄性胶衣树脂; 21号胶衣树脂(新戊二醇型),耐水煮、耐 热、耐污染、柔韧、耐磨胶衣。

28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胶衣树脂的配制
33号胶衣树脂 100份 (wt%) 4份 2~ 4 份
50%过氧化环己酮二丁酯糊 (引发剂H)白色 6%萘酸钴苯乙烯溶液 (促进剂E)紫色
29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二、手糊制品厚度与层数
(1)制品厚度预测
t= m × k t ——制品厚度(mm); m ——单位面积材料质量,kg/m2; k ——厚度常数,mm/kg.m-2 ,即每1kg /m2材料的厚
树脂与玻璃纤维质量比 c=55/(100-55)=1.222 n=A/mf(kf+ckr)=10/(0.34×(0.408+ 1.222×0.769)) =22(层)
35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若有填料时,kT是厚度常数,c2是填料与 纤维质量比。则:
n=
A m( f k f +c1k r+c2 k T)
一般采用较低分子量的聚乙烯醇。
在搅拌状态下,用水将聚乙烯醇加热溶解(水温约 95℃),冷却到室温,往里滴加乙醇或丙酮(边加边搅拌)。
加入甘油可增加膜的柔韧性;
加入少量洗衣粉,可使成膜均匀;
加入少量蓝、红墨水可防止漏涂;
需要干燥快则适当多加乙醇或丙酮。
15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2)过氯乙烯脱模剂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一、制品成型的要素准备
二、手糊制品厚度与层数 三、糊制制品
四、手糊制品质量控制
1
手糊工艺流程
2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一、制品成型的要素准备
1.玻璃纤维制品的准备
2.脱模剂的准备
3.胶液的准备
4.胶衣糊的准备
3
第四节 手糊成型工艺
1、玻璃纤维制品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