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筛查

合集下载

营养风险筛查及其筛查工具课件

营养风险筛查及其筛查工具课件

案例三: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
总结词
住院患者常常因为疾病和治疗的影响,出现 营养不良和消化吸收障碍,需要进行营养风 险筛查。
详细描述
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通常采用NRS2002工具,该工具包括三个部分:营养状 态受损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和年龄。通过评 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受损程度、疾病严重程度 和年龄,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
03
营养风险筛查流程
筛查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筛查对象
明确筛查的目标人群,如 住院患者、老年人、特定 疾病患者等。
选择筛查工具
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选 择适合的筛查工具,如 NRS-2002、MUST、 SGA等。
培训筛查人员
确保筛查人员了解筛查的 目的、流程和工具的使用 方法,以保证筛查的一致 性和准确性。
筛查的实施
收集基本信息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 身高、体重、BMI等基本 信息。
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通过询问饮食习惯、评估 食欲、观察身体状况等方 式,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 状况。
填写筛查பைடு நூலகம்具
根据收集的信息,填写相 应的筛查工具,得出筛查 结果。
筛查结果的解读与处理
解读筛查结果
根据筛查工具的评分标准,判断 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以及风
性和效率。
THANK YOU
降低医疗成本
早期发现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 险的患者,可以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 的并发症和住院治疗,从而降低医疗 成本。
筛查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筛查工具
早期的营养筛查工具主要基于体 重和身高来评估营养不良的风险
,如体重指数(BMI)。
完善筛查工具
随着对营养不良认识的深入,筛查 工具逐渐完善,加入了其他指标如 年龄、性别、疾病状况、饮食摄入 量等。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方法,旨在识别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者潜在的营养风险。

通过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营养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康复和治疗的效果。

营养风险筛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个体的体格指标和营养需求。

2. 疾病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或者急性疾病,以及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增加营养风险。

3. 食物摄入量:评估患者的日常饮食摄入情况,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通过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摄入不足或者过量的情况。

4. 营养相关症状:问询患者是否存在食欲不振、消化问题、体重下降、口腔溃疡等与营养相关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潜在的营养风险的表现。

5. 身体功能状况: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状况,包括日常活动能力、肌肉力量、疲劳程度等。

身体功能状况的改变可能与营养问题有关,因此对于筛查营养风险非常重要。

6. 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

某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者潜在的营养风险。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使用一份标准的营养风险筛查表格来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

表格应包括上述内容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选项供患者选择或者填写。

筛查表格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特定病种或者人群的营养风险评估要求。

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营养风险筛查只是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不能作为诊断营养不良的惟一依据。

对于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营养评估和诊断,以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营养风险筛查名词解释

营养风险筛查名词解释

营养风险筛查名词解释
营养风险筛查就是用来快速、准确的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的手段。

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石,如果某些疾病导致吞咽困难,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而大手术、肿瘤等原因,可能导致营养消耗增加。

无论是营养摄入不足,还是营养消耗增加,都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从而增加疾病并发症,甚至感染、死亡的发生率。

临床上,最常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就是NRS2002。

医生会询问患者最近有没有体重下降、摄入量减少的情况,并用患者的公斤体重,除以患者身高的平方米,来计算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如果患者的BMI<20.5,或者BMI<18.5,则营养风险筛查分数为3分;如果患者要进行大手术,则营养风险筛查分数为2分;如果患者超过70岁,则营养风险筛查分数为1分。

如果患者同时满足以上三种情况,则营养风险筛查总分为6分,表示患者存在非常高的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
25
欢迎提问
26
实施营养治疗的患者,应进行营养监测,主管医师每周 填写[营养评估及监测记录单]。
14
二、营养干预和营养监测
营养会诊: 营养(医)师在24小时内完成院内营养会诊。 营养(医)师会诊时应与主管/值班医师、责任/当班护士
、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填写[ 营养评估及监测记录单]; 营养(医)师制订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记入营养会诊 记录。 营养(医)师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包括饮食禁 忌、食物对药物的影响等,应记录于[健康教育记录单] 。
5
(一)成人门急诊患者: 护士根据[门急诊患者筛查单]
对成人门急诊患者进行营养筛查, 并将筛查结果通知接诊医师。
对于有营养问题的患者,接诊 医师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在治疗原 发病的同时给予营养干预,也可将 患者转至营养门诊接受营养(医)师 的营养评估和治疗。
6
(二)儿童门急诊患者: 护士根据[门急诊患者筛查单]
21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填写数字): 1.口服; 2.鼻胃管; 3.鼻十二指肠管; 4.鼻空肠管; 5.PEG; 6.PEJ; 7.其他途径。
22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填写数字): 1.外周静脉; 2.中心静脉; 3.PICC; 4.其他途径。
23
每周责打印[营养评估及监测记录单]并签名。 [营养评估及监测记录单]入病历保存。
19
口服饮食摄入情况(填写数字) 1.禁食水/不进食; 2.极差(约1/4平时饮食量或能量建议量); 3.差(约1/2平时饮食量或能量建议量); 4.可接受(约3/4平时饮食量或能量建议量); 5.很好(接近平时饮食量或能量建议量); 6.过量(超过平时饮食量或能量建议量)。

名词解释营养风险筛查

名词解释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和工具,对个体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其营养状况并识别潜在的营养风险。

它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需要营养干预的个体,从而为他们提供及时的营养支持和干预措施,以预防或改善与营养相关的健康问题。

背景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而不良的营养状况会增加疾病的风险,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亿人口患有营养不良,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营养不良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营养保健的效果,预防和识别潜在的营养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而营养风险筛查作为一种有效的识别手段,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作为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一种手段,可以根据个体的食物摄入、体重变化、生理功能和患病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1.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简称MNA):MNA是一种常用的老年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由简化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两部分组成。

它可以快速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识别潜在的营养风险。

2.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简称SGA):SGA是一种常用的综合性营养评估工具,通过主观判断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它主要根据体重减轻、食欲减退、肌肉消耗等指标来判断个体的营养风险。

3.Nutrition Risk Screening(简称NRS):NRS是一种适用于一般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通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食物摄入、体重变化、疾病情况等指标,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营养风险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和识别个体的营养风险,以便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营养支持。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一项用于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和风险的工具。

通过对个人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者潜在的营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和预防可能的健康问题。

一、营养风险筛查的背景和意义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营养不良或者不平衡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和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营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改善健康问题。

二、营养风险筛查的内容和方法1. 饮食调查:通过记录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摄入量,评估其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是否达标。

可以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问卷等方法进行饮食调查。

2. 体重测量:测量个体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评估其体重是否正常。

同时,还可以评估体重变化的趋势,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肥胖的风险。

3. 生活方式评估:了解个体的运动量、吸烟和饮酒习惯等生活方式因素,评估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4. 营养相关疾病评估:了解个体是否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评估其与营养状况的关联性。

5.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和尿液等生化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和风险。

常见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血糖、血脂等。

三、营养风险筛查的评估结果和干预措施根据营养风险筛查的评估结果,可以将个体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营养补充、生活方式改变等。

1. 低风险:个体的营养状况良好,无明显的营养风险。

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2. 中风险:个体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但尚未浮现明显的营养不良或者健康问题。

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营养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进行适当的运动等。

3. 高风险:个体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以及识别潜在的营养问题和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营养风险筛查的定义、目的、方法、评估指标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定义营养风险筛查是指通过系统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以及识别潜在的营养问题和风险,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支持的过程。

二、目的1. 早期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和风险,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临床营养问题;2. 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支持,改善其营养状况;3. 促进个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

三、方法营养风险筛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1. 问卷调查:通过问询个体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评估其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

2. 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皮肤弹性等指标,评估其体格状况和营养风险。

3. 实验室检测: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评估其营养状况和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维生素水平等。

四、评估指标在营养风险筛查中,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体质指数(BMI):用于评估个体的体重状况,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2. 腰围:用于评估个体的中心性肥胖,即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

3. 营养摄入量:评估个体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4. 营养相关疾病风险:评估个体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5. 营养相关生化指标:评估个体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维生素水平等生化指标。

五、干预措施根据营养风险筛查的结果,个体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

1. 饮食调整:根据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平衡。

2. 运动锻炼: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促进体重控制和健康改善。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0分 正常营养需要量 1分 需要量轻度增加---髋关节骨折,慢性疾病有急性并发症 者:肝硬化*,COPD*,慢性血液透析,糖尿病,一般肿瘤 患者; 2分 需要量中度增加---腹部大手术*,卒中*,重症肺炎,血 液恶性肿瘤; 3分 需要量明显增加---颅脑损伤*,骨髓移植, ICU患者 (APACHE>10) *表示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疾病 ▲多项同时符合,只取单项最高分值
组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支持协作组 2005年~2007年,对全国13个大城市的19家三甲医院的神经内 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普外科、胸外科共6个临 床专科,15098例住院患者调查。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营养不足 百分比 营养风险 百分比
全部患者
消化内科
营养不足的总发生率12.0%(包括BMI﹤18.5+ALB﹤30g/L); 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35.5%; 消化内科营养不足17.0%、营养风险44.7%,发生率最高; 肠外营养(PN)使用率为 20.0%、肠内营养(EN)使用率为 3.4%;
该图表达的信息: 1、有营养风险属于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2、即使是有适应证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后, 也不是全部患者都得到改善结局的益处
目前在欧洲已开始广泛应用NRS2002,该 评估方法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简单易行。
2004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推荐使用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1987年成立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SPEN)工作小组根据近20年来发表的 128个随机对照研究(RCT)来分析和评价营 养支持的有效性,制定出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的规范方法。
NRS2002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循证医学资料 开发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包含在营养风险之中,占营养风险的一小部 分;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是两个相关的不同的概念。
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蛋白质 & 能量耗竭
瘦体组织减少
抗感染 能力下 降
通气功能 受损
器官功 能障碍
免疫功能下 降
h 感染, 脓毒血症
SIRS-MOD-MOF
并发症增加;住院(ICU)时间延长; 医疗费用升高;死亡率增加等
NRS-2002评估表 在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
肝胆外科 李海霞
因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尤为重要!
主要内容
1 相关概念及营养评定参数
2
常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工具
3
NRS-2002评估表的解读及应用
4
案例讨论
营养不良概念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因能量、蛋白质 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
表)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 2002) (注:用于住院患者,基于128个RCT。2003发表) 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 SGA) (注:实为筛查性。1987年发表)
CSPEN关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推荐意见
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
营养不良
蛋白质营养不良
分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混合型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概念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因疾病或手 术造成的急性或潜在的营养代谢受损,可能对 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强调的是出现不良临 床结局的风险,而不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
——有些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已经存在营养不良 ——有些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不一定存在营养不良,但如果 忽视营养风险,有可能进展为营养不良,进而影响预后
中度 Score 2
大型腹部手术, 中风, 严重肺炎, 恶性 血液系统的疾病
严重 Score 3
严重 Score 3
头部损伤, 骨髓移植, 重症监护患者 (APACHE>10分)
分数: 年龄
分数: ( 年龄调节分数 )
= 总分
Score 3: 患者处于营养风险中, 应开始实施营养治疗 Score < 3: 每周进行营养的再评估( e.g. 择期大型手术), 若患者将接受重大手术,则考虑预防性营养支持
adapted from Kondrup et al.: Clin Nutrition, 22: 415 (2003 )
NRS-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Table 2: 全面评估 营养状态 不存在 Score 0 轻度 Score 1 正常营养状况 3月内体重丢失>5% 或 最近一周内进食量减少25-50% 疾病状态 不存在 Score 0 轻度 Score 1 正常营养需求 臀部骨折, 慢性疾病, 特别是并发急性 感染: 肝硬化, COPD, 慢性血液透析 治疗, 糖尿病, 肿瘤
三头肌皮褶厚度
正常参考值: 男性——8.3mm 女性——15.3mm 测量部位: 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 2cm处
三头肌皮褶厚度
(triceps skinfold, TSF)
上臂肌围
正常参考值: 男性——24.8cm 测量部位: 上臂中点 女性——21.0cm
上臂肌围可间接
反映体内蛋白质贮存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一项完整的营养评估体系需要结合客观和主观参数,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参数可以独立地全面评估所有患 者营养状况
快速鉴别出
营养状况评估 营养筛查 营养评定
鉴别
危险因素或
营养不良的个体
早期营养不良
与预防
常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工具
微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 (注:适用于老年/社区。1999年发表)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s, MUST) (注:适用于社区。2000年发
营养不良诊断的参考指标
参数 体重(理想正常值的%) 体质指数 三头肌皮褶厚度(正常值的%) 上臂肌围(正常值的%) 肌酐身高指数(正常值的%) 白蛋白(g/L) 转铁蛋白(g/L) 前白蛋白(g/L) 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 氮平衡(g/L) 正常范围 营养不良
轻度
>90 18.5~23 >90 >90 >90 >30 2.0~4.0 >2 >1500 ±1 80~90 17~18.4 80~90 80~90 80~90 30~25 1.5~2.0 1.6~2.0 1200~1500 -5~-10
• 上臂肌围 • 肌酐身高指数 • ……
成人标准体重
男性: 体重(=身高(cm)-105 女性: 体重(Kg)=身高(cm)-107.5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 = 体重 ( kg ) 身高2 ( m2 )
亚太地区标准 ( WHO, 2000 年 ): < 18.5 体重过低 18.5~22.99 正常 23~24.99 超重(肥胖前期) 25~29.99 肥胖 I 级 30 肥胖 II 级
NRS-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Score 3: 患者处于营养风险中,应开始实施营养治 疗 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前的营养支持是否需要,既决定 于病人的营养状况,也决定于手术的时间和手术的 类型
NRS-2002的评价
-优点:简便、有效、 有临床RCT支持、无创、 花费时间少、不需过多培训 完全适用率高、费用低 -缺点:受卧床、水肿、不能站立、意识不清等因 素影响
推荐NRS-2002为围手术期 首选营养筛查工具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2008
NRS-2002评分的核心问题
1、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 2、近期内(1~3个月)体重的变化。 3、近1周饮食摄入量的变化。 4、体质指数(身高、体重)。通过床旁问诊和简便人 体测量即可评定。 5、将年龄作为营养风险因素之一,70岁以上判定 营养风险程度为1分。
中度 Score 2
2月内体重丢失 >5% 或 BMI 18.5 – 20.5 + 全身损伤 或 最近一周内进食量减少50-75%
1月内体重丢失 >5% (3月内体重丢失 >15 %) 或 BMI <18.5 + 全身损伤 或 最近一周内进食量减少75-100% + 年龄大于 70岁的患者, 再增加1分
不能客观地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
病史简介(XXX,男,73岁)
主诉:胃部不适、偶感隐痛半年,近日时有呕吐,饮食差。
现病史:4个月前起常感胃部不适,时伴隐痛;近2-3个月食量明显减少, 消瘦,体重减轻近5公斤。近日常感胃胀,有时呕吐宿食;无呕血和 黑便。既往有“慢性胃病”史,通常自服“胃复安”或止酸类药物后 症状有所改善。 体格检查:T37.2℃,HR 90次/分,BP 140/88mmHg;身高170cm, 体重55kg。神情,消瘦;腹平,无明显压痛,肠鸣音少;皮肤弹性 略差;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胃镜检查:胃窦部增殖性病灶;见少量宿食和液体潴留 病理检查:胃窦部腺癌 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
NRS-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Table 1 : 开始评估 Yes No
1
2 3 4
BMI < 20.5?
患者3月内是否有体重丢失? 最近一周患者是否有进食的减少? 患者是否患有重症疾病 ?(e. g. 重症监护治疗)
是: 任何问题有“是”的回答, 进行表2的评估. 否: 所有问题, 患者需要每周再进行评估(如:患者接受了大型手术), 需要考虑采用预防性的营养治疗计划以避免可能的营养风险
LOGO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第一步
筛查项目 1 2 3 BMI<20.5 患者在过去3个月体重是否下降 ? 患者在过去1周内饭量是否减少? 是 √ √ √ 否
4

患者有无严重疾病 ?
如果任一问题回答是, 进入第二步

NRS-2002 ——第二步:评分


■ =4分(存在营养风险)
胃癌 近2-3个月食量明显减少;体重减轻近5公斤 年龄:73岁
中度
60~79 16~16.9 60~80 60~79 60~79 24.9~20 1.0~1.5 1.2~1.5 800~1200 -10~-15
重度
<60 <16 <60 <60 <60 <20 <1.0 <1.2 <800 <-15
营养评定参数
• 体重 • 体质指数 (BMI)
• 三头肌皮褶厚度
水平,与血清白蛋白
水平呈正相关
肌酐身高指数(CHI)
——是衡量机体蛋白质水平的灵敏指标
——不能从字面理解为肌酐与身高的比值
——连续保留3天24 小时尿液,测取肌酐平均值,
并与相同性别及身高的标准肌酐值比较,所得的百
分比即为肌酐身高指数。
——CHI =实际肌酐值/标准肌酐值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